1、马病学小结一解释名词:1.马传染性贫血:由反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马传贫病毒引起的马、驴、骡的一种慢性传染病。2.马流行性感冒: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3.马鼻疽:鼻疽杆菌引起的,在鼻腔和皮肤以及肺与淋巴结等形成特异性鼻疽结节,溃疡和瘢痕为特征的马属动物传染病。4.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肌肉持续性痉挛性收缩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 5.马线虫病:顾名思义是马的线型寄生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线虫纲所属各种寄生性线虫寄生于马属动物所引起的疾病。 6.肠痉挛:又名冷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宿,并以明显的间歇性腹痛为特征的一种常见
2、的真性疝痛病。7.肠阻塞: 又名结症,是因肠管运动和分泌机能紊乱,粪便积滞不能后移,致使某段或几段肠管梗阻的疾病。8.急性胃扩张: 由于采食过量或采食易发酵的食物引起的。也可继发于小肠阻塞。 9.胃肠卡他: 胃肠道粘膜表层发生的炎症。症状上有以胃卡他为主的,也有以肠卡他为主的,也可分为慢性与急性两种。 10.腹膜炎: 脏层和壁层腹膜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炎症,它可导致麻痹性肠梗阻,严重腹痛,内毒素性休克的发生。11.支气管炎:是肺的支气管粘膜表层或深层组织遭受引起以咳嗽和肺部听诊有啰音为特征的一种炎性疾病。12.支气管肺炎: 一个或几个肺小叶的炎症,又称为小叶性肺炎。 13.跛行: 由一定的原因引起
3、动物四肢运动机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症状。14.支跛: 患肢在支柱阶段出现机能障碍者称为支柱肢跛行,简称支跛(负重跛)15.悬跛: 患肢在空间悬垂阶段(提伸阶段)出现机能障碍者称为运动肢跛行,简称悬跛(提伸跛、运跛)。16.混合跛行: 患肢的提伸及负重同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机能障碍者称为混合跛行,简称混跛。17.蹄底挫伤:由于蹄铁、砖,石,瓦块等钝性物体压迫或挤压蹄底,引起蹄底真皮的损伤,有时也可伤及更深部组织,如挫伤的组织继发感染时,也可引起化脓性炎症。18.纤维性骨营养不良: 是成年马骡由于钙磷代谢障碍,内组织进行性脱钙,骨基质逐渐被破坏、吸收,而由增生的结缔组织代替未钙化的骨样组织的营养不良疾病
4、。19.骨折: 由于外力的作用,使骨骼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或连续性遭受机械破损时称为骨折。20.肌炎: 是一种侵犯肌肉为主的自体免疫性疾病。二简答:1.马急性胃扩张的病因及临床症状。起因: 因饥饿后过量采食或饱后剧烈使役或偷食大量精料、口感好的易膨胀发酵饲料都易引发本病。 也常继发于小肠阻塞、套迭等。马的原发性胃扩张多为急性食滞性胃扩张,治疗不当或误诊,往往引起不良后果。主要因采食过量谷物或豆类和过量难以消化的饲料。饱食后久渴失饮并一次饮用大量冷水,也可诱发本病。症状:腹痛,前蹄刨地,急起急卧,打滚,个别有犬坐。心跳,呼吸加快,结膜发红或发绀,口腔逐渐变为粘滑或干臭。随着病情的恶化,胸前肘后,腹内
5、侧,颈侧耳根等局部出汗。继发性胃扩张可见鼻流粪水。一旦大汗淋漓,腹痛消失,呆立不动,全身症状恶化,心跳达 100130 次,说明胃已破裂,很快会发生中毒性休克而死亡。2.马胃肠卡他病因及临床症状。病因: 饲料品质不良,饲喂不当如过饥过饱等,牙齿咬合不正及其它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继发病等都可引发本病。症状:以胃机能紊乱为主的胃肠卡他症状: 急性:精神倦怠,呆立嗜眠,常打哈欠,心跳增多,呼吸无变化,眼结膜充血或黄染,有时体温稍升高 1左右,上唇肿胀,口腔粘膜潮红,口臭,舌苔白灰,肠音减弱,粪球干小,表面附有粘液,球内夹未消化的饲料。慢性:体温、呼吸、心跳无变化,食欲减少或不定,常不愿吃精料,眼结膜苍
6、白略黄染,上口唇肿胀,有舌苔,口臭,常打哈欠,肠音减弱,粪球少而干,表面有粘液,有时有下痢或腹痛,病情时好时坏,长期不能康复。 以肠机能紊乱为主的胃肠卡他: 急性:下痢是主症状,但有时又排干粪球。下痢时肠音亢进,排干粪时肠音又减弱。体温微升 0.51,心跳,呼吸稍增加,眼结膜充血,口稍干或干臭。患畜精神不振,被毛粗乱,如全身指标恶化,则有危险。慢性:主症状是长期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体温不高,呼吸稍增,心率变慢常有间歇,结膜苍白或略显黄疸,口腔无变化或发臭,食欲无明显变化,被毛粗乱,活动易出汗,后期可出现自体中毒现象。3.马支气管炎的病因及诊断要点。病因:气温骤变时,尤其老龄和幼弱马属动物更易发
7、病。临床上多见急性大支气管炎、弥漫性支气管炎。诊断要点:急性大支气管炎,病初呈现带痛干咳、短咳,以后呈湿咳。胸部听诊肺泡呼吸音普遍增强,可听到干啰音或湿啰音。体温正常或升高 0。51,全身症状轻微。弥漫性支气管炎 全身症状较重,体温升高 12,食欲减退,脉搏增数,呼吸困难,用力呼气,有弱痛咳。胸部听诊肺泡呼吸音增强,可听到干啰音及小水泡音。胸部叩诊音高朗。4马腹膜炎的病因。包括因腹壁透创、各种脏器穿刺术或腹腔内盲目插入引流导管、胃肠穿孔、膀胱破裂、胆汁外漏,或因各种类型的缺血性肠梗阻或肠坏死,致使肠腔内病原微生物侵入腹腔内,马普通圆虫幼虫移行腹腔内可弓 I 起慢性腹膜炎。5引起马属动物蹄底刺伤
8、的原因:肢势和指(趾)轴不正,蹄的某部分负担过重,某些变形蹄,如狭蹄,倾蹄、弯蹄、平蹄,丰蹄、芜蹄等,蹄底面负担不均,或蹄的穹窿度减小,蹄底过度磨灭,或蹄角质软、脆、不平整,弹性减弱等,都可为蹄底挫伤的素因。直接引起蹄底挫伤的原因是装蹄前削蹄失宜,蹄负面削的不均匀和不一致,装蹄不合理,如蹄铁短而窄,蹄铁过小;护蹄不良,蹄变软或过分干燥,马匹在不平的、硬的(如石子地,山地)道路上长期使役,蹄底可经常受到挫伤,甚至小石子可夹到蹄叉侧沟内,或蹄和蹄铁之间,引起挫伤。使役的牛不钉掌,乳牛所处的运动场有砖、瓦、石块等异物时,很容易发生蹄底挫伤6马蹄叶炎的病因及临床症状。蹄叶炎为蹄皮膜的一种急性无菌性炎症
9、,多发生在两前蹄或两后蹄,一蹄或四蹄较少见。病因:长期饲喂或过量饲喂精料或高蛋白饲料过于单纯;结症及肠炎的后期及其它消化机能障碍进;劳疫过重或途乘骑,尤其对久不运动,偶尔大运动量者;护蹄不当者。症状:患病蹄不敢着地,两前肢发病时,后肢伸于腹下,前肢伸于前方,头扬起,两后肢发病时,前肢后踏,头颈抵垂,后肢关节屈曲。站立时两肢不能较长时间驻立,频频换肢,如原地踏步;三肢或四肢同时发病,大部分时间卧地。患肢指(趾)动脉亢进,蹄温升高,同时眼结膜充血,严重时体温、呼吸、脉搏均加快,肌肉颤抖。还有症状较轻的亚急性病例及仅有蹄部轻微升温轻微痛感的病例。7马传染性贫血的主要临床症状。马传贫可分为急性、亚急性
10、和慢性型。急性型病程在一月以内,最短 35 天既可死亡;亚急性型病程 12月,慢性型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有的未死亡马成为带毒马。病马潜伏期 1030 天,最短 5 天,最长达 90天。 高热稽留,马传贫的热型主要为稽留热和间歇热,体温可达 3941以上,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正常,一旦病马抵抗力下降,体温再度升高。 贫血、黄疸及出血,可见可视粘膜从初期的充血轻度黄染,逐渐变为黄白至苍白,常在眼结膜、舌下粘膜等处出现大小不一的出血点,红色或暗红色。 心脏机能紊乱,心搏亢进,心音分裂,心律不齐等。脉搏增数,减弱,每分钟达 60100 次以上。出现心源性、贫血性浮肿。全身状态,出现精神沉郁,头低耳耷
11、,食欲减少,逐渐消瘦,走路摇晃等。红细胞数减少,常减少到40%(5.8g)以下。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可达 15 分钟 60 刻度以上。 静脉血中出现吞铁细胞。 8马胃蝇蛆病的致病作用及临床症状。是由狂蝇科,胃蝇属的各种马胃蝇幼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胃及肠道引起的。致病作用:成蝇骚扰作用:成蝇在马身上产卵时,使马精神不安,影响采食与休息。机械刺激与破坏作用:第一期幼虫在皮肤上时,引起骚痒,在口腔内移行时,引起流涎,咳嗽打喷嚏,咀嚼困难,口腔粘膜水肿,炎症或溃疡。第二期和第三期幼虫在胃壁及肠壁寄生时,引起这些部位水肿,炎症和溃疡,寄生多时,可堵塞这些起部位,引起严重的疝痛。抢夺营养:幼虫在体内大量吸食
12、血液,造成贫血、消瘦。毒素作用:由虫体分泌或排泄毒素,进一步加重患马的营养障碍。 症状:在寄生虫体较少,膘情较好的马表现不明显,主要表现一些消化机能紊乱。在寄生虫体较多的马,表现为消化不良,贫血,消瘦,甚至引起胃肠穿孔,胃肠堵塞,表现出疝痛症状。 9马破伤风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潜伏期 12 周,最短的 1 天,最长达数月。病初采食咀嚼缓慢,开口逐渐困难,重则牙关紧闭。随之肌肉痉挛,先从头,颈,依次前肢,躯干,后肢。咽肌痉挛,使吞咽困难,流涎,两耳直立,眼半闭,瞬膜突出,鼻孔开张,瞳孔散大。颈,腰僵硬不能弯曲,腹围卷缩,四肢强直如木马,尾根高举,关节屈曲困难。运动障碍,易率倒,率倒后不能自起。易惊
13、,对音响,阳光和触诊反应强烈。体温一般正常,仅在死前上升达42以上。因呼吸肌痉挛而呼吸浅表,最后呼吸停止,窒息而死。病程长短不一,通常为 24 周。本病无特征性有诊断价值的病理变化。 10马鼻疽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急性鼻疽:表现体温升高(3941) ,脉搏加快,呼吸促迫,颌下淋巴结肿胀等。肺鼻疽有咳血、鼻衄血及罗音等肺炎症状,鼻腔鼻疽呈泛发性鼻炎,一侧或两侧鼻孔流出浆液,粘液以至于脓性鼻汁,鼻腔粘膜发生小米粒至高梁粒大的结节,直至溃疡和疤痕;皮肤鼻疽主要在四肢胸侧及腹下发生皮肤或皮下组织结节,如核桃大至鸡蛋大,之后发展为不易愈合的溃疡,形成皮肤、皮下组织增生的“象皮腿” ,最终病畜可能衰竭死亡。
14、 慢性型:主要表现为鼻流少量鼻汁和慢性溃疡及疤痕,症状不明显,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三论述1临床引起跛行主要病因和跛行的种类及其临床症状。原因:疼痛性疾病:四肢任何部位发生炎症或损伤,都会引起四肢运动机能障碍。四肢机能障碍:如关节粘连、骨化性关节周围炎、肌腱挛缩、突球等,都能引起四肢运动机能障碍,表现跛行。四肢神经和肌肉麻痹某些其他系统疾病:如内科病(佝偻病,骨软症、马肌红蛋白尿,牛创伤性网胃腹膜炎、急性肾炎,脑及脑膜炎,脊髓炎及脊髓膜炎、维生素缺乏症及慢性氟中毒等)。除此之外,不合理的饲养管理,使役不当,削蹄,装蹄失宜等与跛行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种类及其临床症状:支柱肢跛行:支跛的基本特征是驻
15、立时,负重时间短缩,或避免负重或两肢频频交替负重,在运步时,为了解脱患肢负重的疼痛,对侧健肢迅速伸出提前落地承担体重。以健肢蹄迹量患肢的一步时,呈现后一半短缩,临床上称为后方短步。运动肢跛行:悬跛的最基本特征是提伸困难,运步缓慢,即“抬不高,迈不远”呈前方短步,严重者患肢不能提伸而呈现拖曳前进。混合跛行:其特征是兼有支跛和悬跛的某些症状。其前、后方短步往往不易区别。有时前长于后,有时后长于前,二者交替出现。特殊跛行:(1)间歇性跛行:在使役或骑乘运动中,突然发生跛行,甚至卧地不起,休息片刻之后,跛行即可消失,不留任何后遗症,但是再继续运动时,跛行仍可再次复发;(2)风湿性跛行:风湿性肌炎,关节
16、炎时,运步缓慢短步、呈粘着步样。运动量和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减轻,甚至消失。当风湿性蹄叶炎时,由于多肢发病,四肢频频交替负重,运步时急速短步,呈现紧张步样;(3)异常外展和内收跛行:异常外展见于冈下肌和三角肌的疾病,关节外侧韧带炎症,外侧蹄壁、肢蹄外侧皮肤炎以及跗骨慢性骨膜灸时,也能引起高度外展的跛行;异常内收见于肩胛下肌及大圆肌疾患,肩关节或蹄内侧壁的炎症、髋关节外方脱位、牛内侧趾的蹄壁崩裂等,也发生异常内收;(4)异常前踏和后踏的跛行:异常前踏见于蹄前壁或蹄尖壁的急性炎症,蹄的掌侧疾病和急性臂二头肌腱下滑液囊炎时,易发生异常后踏;(5)飞节内肿跛行:呈现运动开始时跛行显著,随运动量增加,跛行逐
17、渐减轻或消失,飞节内肿试验呈阳性,见于骨关节炎和骨关节病(飞节内肿);(6)掌骨瘤跛行:慢步运动习惯呈现跛行,速步运动时,跛行明显,随运动量增加,跛行加重;(7)鸡跛:呈现患肢运动时,膝关节和跗关节高度屈曲、举扬,如公鸡走路步态,见于老龄驴;(8)摇摆病:在成年动物发生在腰部脊椎管发生狭窄而压迫脊髓。运步时后躯摇摆不稳,两后肢呈捻转步样,呈典型船摇摆状,见于脊髓丝虫病。除此之外,对一时尚不能确诊病名的跛行,可根据其发生的大致部位而分为肩跛行,髋跛行,腰跛行及蹄跛行。2跛行诊断 视诊 上应注意的问题。跛行诊断中的视诊,分为站立视诊和运步视诊。站立视诊目的是发现患肢,寻找可疑患部,运步视诊的目的是
18、确定患肢、判定跛行种类和程度,发现可疑患部,为进一步诊断提供线索。为达到视诊的目的,应注意下列问题。视诊时,对就诊病畜,不应立刻进行检查,而应令病畜休息一定时间后再进行视诊。站立视诊时,检查者与病畜之间应保持至少 lm 以外的距离,围绕病畜走一周,仔细耐心地观察各部位异常情况,从蹄到肢的上部或从肢的上部开始到蹄部,再从头部到尾部,严格按顺序,对左右相同部位对比观察,要做到重点和一般相结合。站立视诊:首先应注意观察病畜的站立肢势和负重状态,如肢蹄是否平均负重,有无蹄尖着地、系部竣立,减负或免负体重,或频频交替负重等情况;其次再观察被毛、皮肤和肌肉的变化,如有无被毛逆立、脱落、外伤,瘢痕、肿胀、变
19、形和萎缩等异常现象;第三应观察蹄和蹄铁的变化,如指(趾)轴和蹄形是否一致,蹄的大小、角度和蹄角质有无异常,旧蹄铁的磨损和蹄铁改装后的情况等;最后还应注意骨和关节的变化,如骨的长度、方向和外形是否一致,关节的大小和轮廓有无改变,特别是应注意通常易发病的部位,左右侧对比观察。运步视诊时,应选择平坦宽广光线充足的场地,也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地形和条件,如软、硬地,坡路等。最理想的是应修建一个供专用的合理的跛行诊断场。牵病畜的缰绳, 以保持 1m 多长为宜,过短则影响病畜自由活动,易出现假性跛行。检查者与病畜之间也应保持适当距离,以检查者视线能完全看清病畜的运动过程为宜。运步视诊时,应首先采用慢
20、步直线运动检查,然后再转入快步运动检查,跑步是没有诊断意义的。运步视诊时,观察的着眼点是病畜在运动中的点头运动、臀部升降运动,肢蹄的负重、关节的屈伸活动,左右两肢的提举高度,步样及蹄音等情况。重点在于发现患肢运步视诊时,应按从病畜前方、侧方、后方的顺序进行仔细观察比较。从前方观察点头运动,当悬跛患肢前伸或支跛患肢负重时,病畜头颈上举,健肢负重时,则头下沉,呈现头部一上一下的活动,即所谓“点头行,前肢痛,低在健,抬在患 ” 。如发现肩关节外偏出现掌大凹陷时,则是肩胛上神经麻痹的典型症状。从侧方观察肢的提举、伸扬和落地负重、各个关节的伸屈、前后两个半步的长度变化以及左右两肢提举的高度是否一致等。从
21、后方观察臀部的升降运动和后躯摇摆等。病畜在运动过程中,臀部随着每一步运动而呈现升降活动,患肢负重时臀部抬举,健肢负重(患肢免重)时臀部下降, 即所谓“臀升降,后肢痛;降在健,升在患” 。运步视诊时,也应注意蹄音的变化,健肢蹄落地蹄音高,患蹄落地时蹄音低。据此可发现患肢。但是有的文献指出,正常马匹,右蹄比左蹄小,左肢抬举的高度稍高于右肢,因而左侧蹄音高于右侧蹄音,装蹄与未装蹄的正常马匹都如此。因此,在跛行诊断时应注意区别,以免产生错觉而导致误诊。3骨折发生的病因及临床症状。外伤性骨折直接暴力,骨折都发生在打击、挤压、火器伤等各种机械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如车辆冲撞、重物压轧、蹴踢、角顶等,常发生开
22、放性骨折甚至粉碎性骨折,大都伴有周围软组织的严重损伤。间接暴力,外力通过杠杆、传导或旋转作用而使远处发生骨折。如奔跑重扭闪或急停、跨沟滑到等,可发生四肢长骨、髋骨或腰椎的骨折;肢蹄嵌夹于洞穴、木栅缝隙等时,肢体常因急旋转而发生骨折。肌肉过度牵引,肌肉突然强烈收缩,可导致肌肉附着部位骨的撕裂。病理性骨折,有骨质疾病的骨发生骨折。如患有骨髓炎、骨疽、佝偻病、骨软病,衰老、妊娠后期或高产乳牛泌乳期中,营养神经性骨萎缩,慢性氟中毒以及某些遗传疾病等。这些处于病理状态下的骨,疏松脆弱,应力抵抗降低,有时遭受不大的外力,也可引起骨折。症状:1 骨折的特有症状肢体变形,骨折两断端因受伤时的外力、肌肉牵拉力和
23、肢体重力的影响等,造成骨折段的移位。常见的有成角移位、侧方移位、旋转移位、纵轴移位包括重叠、延长或嵌入等。骨折后的患肢呈弯曲、缩短、延长等异常姿势。诊断时可把健肢放在相同位置,仔细观察和测量肢体有关的长度并两侧对比。异常活动 正常情况下肢体完整而不活动的部位,在骨折后负重或作被动运动时,出现屈曲、旋转等异常活动。但肋骨、椎骨、蹄骨、干骺端等部位的骨折,异常活动不明显或缺乏。骨摩擦音,骨折两断端相互触碰,可听到骨摩擦音,或有骨摩擦感。但在不全骨折、骨折部肌肉丰厚、局部肿胀严重或断端间嵌入软组织时,通常听不到。骨骺分离时,骨摩擦音是一种柔软的捻发音。诊断四肢长骨骨干骨折时,常由一人固定近端后,另一
24、人将远端轻轻晃动。若为全骨折时可以出现异常活动和骨摩擦音,但是这样的诊断不能持续做或者反复做,以免加重骨折的程度,拍 X 光可以确诊。2 骨折的其他症状出血与肿胀,骨折时骨膜、骨髓及周围软组织的血管破裂出血,经创口流血或在骨折部发生血肿,加之软组织水肿,造成局部显著肿胀。闭合性骨折时肿胀的程度取决于受伤血管的大小,骨折的部位,以及软组织损伤的轻重。肋骨、髋骨、掌(跖)骨等浅表部位的骨折,肿胀一般不严重;臂骨、桡骨、尺骨、胫骨、腓骨等的全骨折,大都因溢血和炎症,肿胀十分严重,皮肤紧张发硬,致使骨折部不易摸清。随着炎症的发展,肿胀在伤后数天内会增重,如不发生感染,经过十来天后逐渐消散。疼痛,骨折后
25、骨膜、神经受损,病畜即刻感到疼痛,疼痛的程度常随动物的种类、骨折的部位和性质、反应各异。在安静时或骨折部位固定后较轻,触碰或骨断端移动时加剧。患病动物不安、避让,马常可见肘后、股内侧出汗,全身发抖等症状。骨裂时,用手指压迫骨折部,呈现线状压痛。功能障碍,骨折后因肌肉失去固定的支架,以及剧烈疼痛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都在伤后立即发生。如四肢骨骨折时突发重度跛行、脊椎骨骨折伤及脊髓时可致相应区后部的躯体瘫痪等。但是发生部全骨折、棘突骨折、肋骨骨折时,功能障碍可能不显著。3 全身症状,轻度骨折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严重的骨折伴有内出血、肢体肿胀或者内脏损伤时,可并发急性大失血和休克等一系列综合症状
26、;闭合性骨折于损伤 23d 后,因组织破坏后分解产物和血肿的吸收,可引起轻度体温上升。骨折部若继发细菌感染时,体温升高,局部疼痛加剧,食欲减退。4马破伤风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肌肉持续性痉挛性收缩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 病原:为破伤风梭菌,能形成芽胞,革兰氏染色阳性。该菌繁殖体抵抗力不强,607030 分即死亡,普通消毒药能很快将其杀死。但芽胞抵抗力很强,在干燥处能活十年以上,能耐煮沸13 小时,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 该菌可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溶血毒素和非痉挛毒素三种毒素,这些毒素造成患畜发病,
27、引起特征性的症状和患畜死亡。流行病学特点:各种家畜及人均有易感染,其中马等单蹄兽最易感,猪、羊、牛次之。 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土,淤泥和粪便中,在马发生鞍伤,蹄系部损伤及断脐和其它外伤时感染。 本病不能由病畜传染给健畜,通常表现为散发。临床症状:潜伏期 12 周,最短的 1 天,最长达数月。病初采食咀嚼缓慢,开口逐渐困难,重则牙关紧闭。随之肌肉痉挛,先从头,颈,依次前肢,躯干,后肢。咽肌痉挛,使吞咽困难,流涎,两耳直立,眼半闭,瞬膜突出,鼻孔开张,瞳孔散大。颈,腰僵硬不能弯曲,腹围卷缩,四肢强直如木马,尾根高举,关节屈曲困难。运动障碍,易率倒,率倒后不能自起。易惊,对音响,阳光和触诊反应强烈
28、。体温一般正常,仅在死前上升达 42以上。因呼吸肌痉挛而呼吸浅表,最后呼吸停止,窒息而死。病程长短不一,通常为 24 周。本病无特征性有诊断价值的病理变化。诊断:根据典型的木马状:牙关紧闭,两耳直立,鼻孔开张,瞬膜外露,颈腰僵硬,强直,不易弯曲,四肢强直,运动艰难以及体温正常,并有创伤史(有时找不到伤口)可以确诊。 如有可疑,可将病料(创伤分泌物或坏死组织)作成乳剂,注射于小鼠尾根部,一般经 23 天表现症状。 防治:预防主要是在外科手术(如断脐等)时严格消毒,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在该菌污染严重的高发地区,可每年定期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每匹 1 毫升,幼驹减半,免疫期一年。 治疗原则有五:
29、(1)加强护理,应将病畜放在光线较暗,安静,干燥清洁的厩舍中,冬季注意保暖,为防率倒可用吊带吊起。给予易消化饲料或灌半流汁食物。 (2)清理创口,必须清除创口中的脓汁,坏死组织,异物等,然后消毒,局部注射抗菌素。或可用烧烙法烧创口。 (3)对抗毒素: 及早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静注或皮下注射,第一次 3040 万国际单位,12 小时后再注入 20万国际单位,24 小第三次注入 20 万国际单位。也可百会穴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每次剂量 10 万单位。(4)消灭病原,控制继发感染。可每隔 12 天注射油剂青霉素 300 万单位,帮助消灭病原,防止继发感染。(5)对症治疗:为缓解肌肉痉挛,用 20%硫酸镁
30、100200 毫升,40%乌洛托品 50 毫升,25%葡萄糖 500 毫升,25%维生素 C68 毫升,樟脑磺酸钠 20 毫升静注,每天 12 次,缓慢注射。如有酸中毒(尿 PH76 以下) ,可用 5%碳酸氢钠 300500 毫升加入含糖盐水中静注。不能喝水,每天用导管灌服 1%盐水 50000 毫升,或用 1%盐水 2000 毫升灌肠。强烈兴奋时可使用镇静药,如氯丙嗪等,为松弛咬肌可用普鲁卡因封闭开关穴,锁口穴等。(6)中药及其它疗法可用:防风 21 克,羌活 21 克,天麻 21 克,天南星 21 克,炒僵蚕 21 克,炒蝉退 30 克,全竭 21 克,川芎 12 克,清半夏 15 克,姜白芷 21 克,黄酒 250 毫升为引(黄酒只用一次第二次用蜂蜜 500毫升)连服 3 剂,隔天 1 剂。与西药疗法配合使用效果当更佳。 还可用水胶疗法:水胶 2 斤,佯化后加水 500010000 毫升一次灌服。此属民间偏方,价廉,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