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筑就防范操作风险的钢铁长城建设银行集中稽核监测改革纪实这是一组并非普通的数据:2010 年建设银行通过稽核监测堵截案件 2 起,纠改违规操作 6356 笔,堵截潜在资金损失事件 4074 笔。建行历经三年多的集中作业模式改革,稽核工作已从发现“ 缺章少印” 的纠错层 面,提升到了成功堵截内部案件、 纠改多起重大违规操作、堵截大额资金损失事件等新的层面,稽核工作模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目前,建行的稽核监测已逐渐成为前后台交易类业务操作风险实时监控和持续跟踪的重要手段,在操作风险防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近年全行案件数量、金额双下降做出了积极贡献。变革作业模式,多策并举攻坚为提升稽
2、核作业层级,建行于 2006 年底组织推行一级分行集中稽核。2008 年 4 月,38 家分行全部完成一级分行集中稽核。实施一级分行集中稽核监测后,监督力度明显加大,建行全行从事稽核监测的人员从最初的 5800 多人减少到现在的 800 多人,减少 85%。目前,建行的稽核监测每日监督覆盖 13400 多个营业网点、300 多个营运本级核算机构,人均监督 17 个交易核算机构,集约化水平大幅提高。同时,建2行加大对稽核手段的创新,稽核、监测均采用了设置预警模型筛选交易信息方式,在增强侦测可疑交易精准性的同时,也扩大了监督覆盖面。在稽核系统之外,2007 年 9 月建行又推广上线了柜面业务实时监
3、测系统,主要对柜面交易业务进行事中监控,填补了该行实时监控前台操作风险的空白,可在交易发生的数秒内产生可疑交易报警。借用柜员的一句话:“我这边刚走一下神,监测人员的电话就打来了!仿佛我的任何操作都被一双无形的眼睛时刻盯着。 ” 2010 年,建行柜面 业务实时监测系统凭借其实时性、先进性的特点,在同业多个“银行科技发展奖”参评项目中胜出,荣获人民银行“银行科技发展” 二等奖。建行通过改革,优化了稽核作业的方式,推行分类作业,统一制定了标准化审核手册。并且通过对不同风险程度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发布和提交模式,推动从源头上解决屡查屡犯问题。三年来,建行组织新增和调整了稽核系统、柜面监测系统预警模型 3
4、00 多个,监督覆盖面从改革前仅涉及核心系统100 多项交易业务发展到现在覆盖对公、对私柜面、营运本级后台 460 多项交易业务,并有针对性地新增了证券系统、个贷业务、电子银行及信用卡等外围系统交易种类的监督预警,扩大了稽核监督覆盖面。新增的信用卡套现、虚假个贷等外部欺诈模型的监督成效受到全行业务部门的一致好评。3重视多元化、多渠道运用成果在防范操作风险的同时,建行的稽核监测工作还高度重视多元化、多渠道运用成果,多策并举扮演业务部门的好助手、好参谋的角色。建行稽核监测工作在问题发现的第一时间取得业务部门、营业机构的协调联动,柜员屡查屡犯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全行柜面业务平均差错率从 2007 年一
5、季度的万分之 3.92 下降到 2010 年四季度的万分之 0.68,降幅达 82.7%。目前,建行稽核“服 务于前台 ”的理念也受到了营业 网点的普遍认同和欢迎。建行通过稽核监测发现的有重大风险的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向业务部门发出风险提示,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控制建议。三年来,建行营运管理条线共向业务部门发布 5900 多条风险提示,为业务管理献计献策,其中 4500 多条风险提示被业务部门采纳,采纳占比达 75%。稽核监测工作领先同业对比同业,建行的稽核监测工作具备明显的优势和先进性,其中柜面监测系统尤其强于同业。目前,同业大多数采取二级分行集中稽核的模式,且多为事后监督,缺乏对柜面操作的事中
6、监控手段。有的则采取手工翻阅凭证的分散作业模式,进行事后稽核。建行一级分行集中稽核监测在作业模式、监督手段、业务覆盖面及自动化程度方面均处于同业领4先水平。据悉,建行堵截案件方面已实现零的突破。2008 年堵截一起柜员利用小额储蓄套取定期存单的案件;2009 年堵截了一起挪用客户资金到柜员证券账户的案件;2010 年堵截内部案件两起,一起为员工利用个人账户组织高息集资,一起为员工冒领和盗用客户信用卡,同时协助商户套现,收取中介费。同时,建行三年来共纠改违规操作 11000 多笔,堵截潜在资金损失事件 12200 多笔。披阅风雨,卓然而立。经过三年多的集中稽核作业模式改革,建行的稽核、监测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绩。集中稽核作业模式改革不仅改变了稽核工作人员的角色定位,也使稽核的价值贡献度得到高度体现,如今,稽核已经成为防范柜面交易操作风险、促进业务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