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州的曲艺文化,千年曲艺,薪火相传。2014年12月1日,在曲艺界颇具影响力的杭州滑稽艺术剧院就作为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杭州小热昏、杭州评话、独脚戏、杭州摊簧、杭州评词、武林调)和2个省级非遗项目(杭剧、滑稽戏)的责任保护单位,在杭州艺苑举办了2014传统戏剧曲艺汇报演出暨非遗传承拜师仪式。独脚戏传承人刘笑声,小热昏传承人周志华、徐筱安,杭州评话传承人李自新,杭州摊簧传承人胡梦,武林调传承人王桂凤,滑稽戏传承人王鹏飞,杭剧传承人汪谊华、章驷群等9位传统戏曲非遗传承人,分别正式收了徒弟。,众所周知,距今四千五年前的良渚文化,就诞生在杭州这片土地上。良渚玉琮上有一种神人兽面图案,对此曾
2、经有过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它很可能是傩面具的源头和雏形。 这似乎在暗示,这一带的曲艺历史是十分悠远的。,秦、汉和三国时期,歌舞百戏在浙江已颇为流行。 唐代时的杭州“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游客荟萃,风物繁富,形胜浩伟,驾苏州而上之”,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遂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繁荣, 工商业的兴盛,市民阶层的壮大,可谓得天独厚,显然为通俗文艺的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南宋临安的大众娱乐圈已十分繁荣,用今天的分类习惯来说,诸如戏曲、曲艺、音乐、舞蹈、皮影、木偶、杂技、魔术、武术、弈棋、竞技等门类,那时候都已经纷纷登台献艺,真所谓无技不有,百戏杂陈。,据载,乾隆十六年(1751)
3、,乾隆皇帝首次南巡,地方官安排演戏迎驾,宫廷画师徐扬绘有杭州西湖演戏图和涌金门外演戏图,这些画留传至今。 乾隆喜欢看戏,船队在运河行走时,乾隆经常坐在船头观赏风景,地方官有时就安排两舟行走于御舟前,两船之间搭板,作为戏台,演戏供乾隆欣赏。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庆祝他的八十寿辰,杭州 行宫和府县衙门都搭台演戏,从初一到二十一日,军民皆可去看戏。风俗常常是上行下效的,此类演艺活动对民间的影响之大,可以想见。,杭州小热昏是杭州地方性曲艺品种,迄今已传承六代艺人,历经了近百年的历史,发展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了电视版本的“小热昏”阿六头说新闻。据传,最初表演小热昏的是文明戏演员徐卓呆,苏州人,曾演丑
4、角,中年后自命自己特殊的表演形式为“热昏”。后有杭州卖梨膏糖的街头艺人杜宝林“小”字取艺名为“小热昏”。 因大多数节目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经常招致官差驱赶,为逃避追究,故将这种形式取名为“小热昏”,意思是演员自己发昏说的胡话。表演形式定型为一人自敲小锣说唱,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教师冯小娟参加浙江省第五届曲艺杂技魔术节,主演的曲艺杭摊美丽的眼睛荣获表演金奖,作品荣获优秀作品奖杭州摊簧简称“杭摊”,形成于清代中期,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品美丽的眼睛讲述一名12岁的聋哑小女孩突发事故,在去世前留下心愿,要捐献眼角膜。小女孩的母亲经过激烈
5、的思想斗争,最终将女儿唯一认识了解这个世界的眼睛捐献出来,让另外一名失明多年的女孩获得新生。,说到“杭剧”一词,大多数人(包括杭州本地人,特别是青年人)在脑海里已经淡忘,更有甚者闻所未闻。但是杭剧在 20 世纪的杭州曾经辉煌一时。杭剧,原称杭州滩簧, 简称杭滩,后又名武林班、武林调,主要流行于杭州、嘉兴、 湖州和苏南等水乡地带。 杭剧早期演唱只使用小木鱼击节伴奏,后来改用弦乐,使用三弦、二胡、胡琴、广琴、月琴等乐器伴奏。而伴奏特色中最为突出的是:二胡用纸码,多用各种滑音,轻柔圆滑;笙多用吸气的方法连续演奏和声性的节奏型后半拍,清脆跳跃;三弦在乐曲转折处起领奏的作用;而其他滩簧中少用的筝,或按谱单点,或抓八度双音,或摇指滚奏,或旋律加花,使乐曲更富有绿波回荡的江南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