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笔记,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或是对书中的名言警语、新颖材料进行摘录抄写,或是对书的内容要点进行归纳,或是随后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些摘抄、归纳和心得体会的文字,都叫读书笔记。,格式,摘录式 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主要摘录书籍、报刊、杂记、调查报告、文书档案中,与自己学习钻研内容有关的原始材料。,评注式笔记 不单是摘录,还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 方式:提纲、提要、评注(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补充原文(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心得式笔记 在读书之后写出自
2、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 方式: 札记(也叫劄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 心得(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读书笔记选,一 17、P90,12行15行为什么爱与死是分不开的?他们是要用死来证明爱吗?他们是真的认为自己是为了爱而活着的吗?还有什么东西需要用死来证明呢?中国古人经常想用死来唤醒君主,但死所能改变的事情又有多少呢?哪个君主因为一个臣子的死而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呢?我认为一个臣子的死在政治上起作用的时候是君主已有这种想法而没有这么做的借
3、口的时候,而绝不是君主根本就没有这种想法而臣子想让他有这种想的时候。反正要用死来证明的是他认为比他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吧。但其中是否掺杂着一些自尊和义气呢?,25、P131,10行13行我并不认为那时没有伟大的天才诗人是导致这种结果的最大原因。我认为作者所说的一小部分原因才是最大原因。我相信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伟大的天才诗人,但他能做出什么样的成就绝大部分取决于这个时代而不是他个人。时代的价值观在一个人选择他要做什么时会起到重要作用,古人对国民不屑一顾而老盯着君主,他怎么会保存国民的文学资料呢?即使他有这个能力他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种事情上,因为他越是天才就越会重视做一件事的意义(这个意义又是时代
4、所赋予的)。天才可能一方面是指生来具有的某种超常能力,另一方面可能是指在人生中不断选择对他产生最佳效益的选项的这种预料能力(这个预料是在他生活年代的范围内,而不是预料好几千年以后的事情,如果是那样就不是天才而是算命先生了)。,二 第5页 12行-16行 中国古代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英雄有所区别。我认为两者比较,古希腊中的神和英雄人物丰富,鲜活,都被赋予了人的性格,他们的生活类似于人类,他们“常常为了个人的情欲,荣誉,尊严,恩怨而斗争,甚至不惜向更有权势和力量的任务发出挑战。”他们会像人类那样充满感情,同情弱者,仇视敌人,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报复,例如,河马史诗中那个“金苹果”引发了天后赫拉
5、与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神阿佛洛狄忒的争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不择手段地去夺取它,同时反映了社会中人与人的明争暗斗。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是“具有牺牲精神,很少顾得上自己或家人”,他们充满了无穷法力,却缺乏情感。 我认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大多人物缺乏灵魂,对于神的思想的描写较少,只是单一的用想象力来描写法力有多麽大,很少有感情交流,人物空旷,无法给读者有思想上的感知,是作品中名副其实的附属品。,(p12第二行至p16倒数第二行) 我认为,诗经中所描述的,不一定就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 例如小雅里专门在宴会上使用的乐歌,表现理想的君臣相处之道,旨在与规范君臣关系,显于世人或是教育后人,但天子宴会上的
6、真实情况,未必如它所记。 再如国风中描写民间百姓生活的诗歌。我认为这其中描写的百姓生活,或许只是上层社会中那些君子心目中理想的民间生活,或许只是他们艺术追求中故意刻画而来的吧? 诗经中表达士兵对从军生活厌倦,却不直接反对战争,认为从军是个人义务。这其中浓厚的表达了崇尚群体的德性。这或许只是统治者或那些宣扬集体道德、礼教的君子,对民众及后人的一种引导或教育,难道军士真的不会抱怨?军士有着与君子、士同样的德性或说思想水平? 我看着都未必吧。,P39 第一段 最后一句话 “只是到东汉中期后,中央集权开始趋渐瓦解。”看到这句话,第一个刻意去重看的词就是“瓦解”,要人很容易就联想到了三国、也很容要自己产
7、生了这篇读书笔记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直到东汉中期,中央集权才开始瓦解。 纵观历史从汉光武帝刘秀(25-57)到那个倒霉的汉献帝刘协 (189-220),期间共195年。在我看来,似乎够长了用三国演义的话就是“合久必分”。但从学术角度来说,这样讲是极不负责任的。由于中学历史教材的限制,自己很难清楚地把这195年的历史分析的头头是道,把分裂的经过讲得栩栩如生,也许从东汉期间中央的管制等级,我们能够窥究一、二。东汉的中央政府,以三公九卿组织而成。但在新皇帝即位之时,则以太傅或太尉录尚书事,总揽政务。光武躬政,以尚书台总领纪纲,职无不统。 西汉时,有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上公,而东汉则仅有太傅一人,也
8、称上公。每当新皇帝即位,辄置太傅录尚书事,总揽朝政。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又有各级将军,也是中央要员,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在三公之下。前、后、左、右将军,位在上卿之下,不常置,东汉中期以后,太后临朝称制,外戚执政,常假借兵权以自重。于是,大将军便成为中央的主要官员了,并与太傅三公合称为五府。百度知道,有删减 通过与西汉中央管制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东汉要专制的多,加之对外交往的增多,处于世界强盛霸主地位的东汉,在中期突然间就土崩瓦解,似乎有点离奇。 通过分析管制等级,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9、:“但在新皇帝即位之时,则以太傅或太尉录尚书事,总揽政务。光武躬政,以尚书台总领纪纲,职无不统。” 作为历史常识,我们都知道,从光武帝后,“幼帝登基”似乎成了潮流。很难想象一个5、6岁甚至更小的孩童能一边唆着手指一边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尚书台就成为掌握它的大臣们的权柄的依据,皇权成为他们手中的玩物。 而相对于幼帝的亲戚尤其是他的“母亲”(东汉皇统屡绝,母后与天子多无骨肉之亲)而言,与其把国家大事都交给毫无血缘关系的大臣们来做,不如自己一手掌握。所以“东汉中期以后,太后临朝称制,外戚执政”,而外戚以“决尚书台“的名义,操纵国政,便破坏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与中央政府之间的权力制约。外戚专
10、政,必有宦官之祸。等到小皇帝长大了,想要收回大权的时候,必然会和这帮“好心眼”的外戚发生冲突,于是天子引宦官密谋除掉外戚。外戚,宦官明争暗斗,此起彼伏。 如此看来,其实从光武帝驾崩那日起,东汉这封建王朝宫殿上的的一片瓦,便开始悄然坠落了。,P1. 倒数第三段“远古时代,在后来被称为中国的这片土地上” 什么是“中国”?何时出现“中国”一词?在哪或者是谁提出的“中国”一词?最早“中国”一词的含义有是什么呢? 我们现在大陆人说的中国,一般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人的中国则是“中华民国”。这里“中国”的不同,我认为是政治家们眼中的不同,或者说就是他们造成的不同。其实无论大陆人还是台湾人都是“中国”
11、人,我想这里的中国就是书中所说的“中国”吧。 “商代甲骨文没有或,国二字.至周初,金文才出现或字,与国字相通,是指城邑。中国的名称出现于西周初期。”(于省吾教授甲骨文字诂林)。 西周武王,成王时出现了“中国”一词,1963年在陕西宝鸡出土的何尊。此尊上的铭文称“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便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 “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尚书梓材)与上段铭文相互印证,“中国”显而易见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昔周公营雒邑,以为在于土中,诸候藩屏四方,故立京师”。(汉书地理志)此
12、处“土中”与现代汉语成倒装,意思是“中土”,我认为这也是对于“中国”一词的早期解释。 在古代文选中,“中国”一词的含义我查到5种。一是专指帝王所在的国都,也就是首都(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缓四方” 先爱护京都的百姓,进而安抚四方);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是指中原地区;四指内地;五指古代华夏族、汉族居住的地区或建立的国家。 “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周围我国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后成为我国的专称。”(辞源) 秦朝以后,“中国”一词的含义有了改变。在汉代,人们常把汉族建立起来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起来的中原王朝也称“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中国”,把北朝称作“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为“中国”而不承认对方为“中国”。(IT读书生活-太平洋电脑网论坛) 所以“中国”这个词在我国古代是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更不是我们现在的“中国”。所以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辛亥革命以后政治家们的“中国”定义出现了,“中国”作为了“中华民国”的简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则作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