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为了农民的利益谢四一 付良君引子 选择曾几何时,一边是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一边是良田百亩任野草芦蒿肆意扩张。土地在哭泣!农民默默无语。一声春雷响过,强劲的东风掠过神州大地。从 2003 年开始,连续 7 年中央 1 号文件相继出台一系列 “三农”政策与措施,九亿农民欢呼了,生产的积极性如破土的秧苗蓬蓬勃勃然而,政策给了,资金哪里来?由于资金不足,不少乡镇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无法实现,不少项目被迫搁浅,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如刚点燃的蜡烛在风中摇曳。怎么办?大家想到了银行。正在这节骨眼上,各专业银行为应对入世后的竞争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纷纷收缩县(包括县)以下的机构,邮政储蓄还以只存不贷的经营方式,使大
2、量的农村资金流向了城市。农民贷款难,真难!于是,大家把目光齐刷刷的投向了农村信用社。2005 年全县金融工作会上,响起了时任岳阳县信用联社主任吴志军铿锵的声音:“ 农村信用社以服务 当地、服务农民为宗旨,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我们责无旁贷。 ”农民对信用社的选择,是一种需要。2信用社对农民的选择,是一种责任。第一章: 为伊消得人憔悴“钱从哪里来?”“全县 基本生产、生活、助学以及 结构 调整四项支农资金需求共计约 2 亿元,我们帐上的可用资金仅仅 3500 万元,尚差 1.65 亿元,为保支付,我们已经向兄弟联社拆借了 1.5 亿元,支农要紧,但钱从哪里来?”2005 年 3 月 16 日,岳
3、阳县信用联社分管信贷工作的副主任杨定华详细汇报了全县支农工作的调查情况。他的声音敲打着与会人员的心扉,良久,全场一片寂静。春寒抖擞,斜风拧着细雨,不停地拍打着窗户,雨水顺着玻璃慢慢划出一道道无规则的雨痕“我们今年的工作方 针 是支农、降比、控案、增效,支农摆在首位,如果我们支农工作不能做好,我们何以取信于民,立足当地?至于资金问题,我看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组织存款资金,引进一块;二是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农再贷款争取一块;三是清收旧贷盘活一块。三管齐下一定要满足这 1.65 亿元的资金缺口。 ”吴志军 主任的话斩钉截铁。组织资金谈何容易,岳阳县“贫困县” 的帽子 刚刚摘掉,当时财政年收入仅 1.
4、6 亿元,域内金融机构林立,农村信用社竞争劣势明显。全县信用社广大干部职工把目光投向了岳阳市区和周边地区,他们采取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的方式,在岳阳市区的各大企业、居民小区以及外地打工人员集居地开辟了自己的吸储市场。2006 年至 2010 年 5 年时间:全县农村信用社净增存款 7.33亿元,增幅 77.6%;争取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 4.8 亿元,盘活沉淀贷款 2.5 亿元。资金状况明显改善,支农实力明显增强。“一定要将小额农贷政策落实到位”杨林乡村民赵光辉说:“过去,我们村的信用站会 计贷款只借给他的亲戚朋友,一般的人别想从他那里借到钱!”有的信贷员和原村级代办员却说:“要求贷 款的农户太多
5、了,不熟悉、不了解情况的怎么能贷款呢?”农民贷款难的症结找到了:一是少数信贷人员假公济私,贷款只放关系户;二是部分信贷人员工作不深入,坐在家里放贷;三是农村信用社信贷工作量太大,特别是近几年村级代办站撤销后,仅凭信用社三两个外勤要掌握全乡(镇)所有农户情况确有难度。这些问题有没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呢?这一直是农村信用社的决策者们难以解开的心结。2006 年 3 月的一天,县信用联社主任吴志军翻看着案头的资料,省联社领导报告中有几句话映入他的眼帘:“改进支农服务,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推行小额农贷授信等级管理办法,向农户发放贷款证。 ”短短的几句话让他眼前一亮,有如一位在漆黑长夜里的跋涉者,突然发现
6、了黎明的一缕曙光。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随即拨打电话,通知召开社务会,探讨小额农贷授信等级管理办法。会上,他强调“一定要将这 一举措成功推行,将小额农贷政策落实到位。 ”一周以后,一个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的具体方案正式出台。农村信用社与乡镇干部、村支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共同组成农户授信级评审小组,以村为单位集中对辖内有贷款需求的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并按资信程度进行授信发放贷款证。农户凭贷款4证和身份证在核定额度内,随时可到当地信用社办理贷款。“我领的是 4000 元额 度的贷款证,今年喂猪的本 钱不愁了,还是农村信用社替老百姓着想,办实事。 ”2006 年 4 月 23 日,作为岳阳县第一个领
7、取信用社贷款证的农民,步仙乡柘山村雷公组的龙胜芝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当年岳阳县农村信用社共对 17000 农户进行了授信发证,到 2010 年底,发证农户达到了 28000 户。 。“我们这里 3 岁小孩都认得他”在老百姓眼里,农村信用社是“财神爷” 。多年以来,信用社的工作人员骨子里也有着某种优越感,不能正确理解农村信用社与农民的关系,不能主动深入农户联络感情,服务意识相当淡薄。岳阳县信用联社近几年来推出了创建“服 务型信用社” 系列活动。如:建立“客 户联络制度 ”、信贷员等级管理制度、 “联村包社制度”;开展“ 民心 恳谈” 、“三问三帮”活动。群众评议 与人事调整挂钩,工作业绩与工资奖
8、金挂钩。外勤人员工作越来越深入,信用社与当地农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柏祥信用社仅 2 名外勤,却要管理 3000 多户贷款,其中 600多户为养猪户。每个季度,他们至少上门一次,对养猪户的情况了如指掌。2008 年 11 月,得知付义村贷款户刘三民家的牲猪得病,一栏肉猪 2 天未进食后,信用社主任许碧波带着畜医赶了过去,自己也在猪圈里一直陪到深夜。西塘镇金家村支部的葛书记对笔者说:“西塘信用社的李主任真是连民又连心,三天两头往农户家里跑,我们这里 3 岁小孩都认得他!”第二章 红罢樱桃绿芭蕉5撒“胡椒面”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就象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撒向了千家万户,2005 年 3 月,筻口信用社向莲塘
9、村投放农贷 53 万元,帮助该村 31 户农民建起了 37 个蔬菜大棚,使之成为湖南省进出口集团公司的无公害蔬菜基地。随后的 3 年多时间里,信用社又陆续投放贷款 300 多万元,扩建蔬菜大棚 120 个,新建葡萄园 100 亩,水田改制棉花、西瓜、大豆 220 亩,到 2008 年底,农民人平纯收入由 2004 年的 600 多元上升到 4200 元。该村村干部李银田说:“没有信用社支持,就没有我们莲塘村的今天 ”。中洲乡李满意说:“过 去我是村里响当当的 穷户,想到了门路,但冒人帮。小额农贷就象“卤水点豆腐” ,量不大但管用,我搭帮它!”2006 年以来,他凭一本授信 额度为 1 万元的贷
10、款证,共向信用社贷款 9.5 万元。养鱼纯收入仅去年就已达 10 多万元。张谷英镇地处山区,山多田少,楠竹、草资源丰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推广至今,该镇共有 1400 户农户获得贷款证,占有贷款需求农户总数的 80%,授信贷款总额达到 350 万元。他们用这些资金养黑山羊、加工竹器,受益不少。五年来,岳阳县信用社通过小额农贷“绿 色通道” 共累放贷款 8.2 亿元,全县农户受贷面超过一半,3000 多农户因此脱贫。没有经济实力的农户贷款怎么办?县信用联社又创造性地推出了“农户联 保贷款 ”,即一家贷款,大家担保。运作 3 年来,全县信用社共办理联户担保贷款 800 多笔,累放金额达 2000 余
11、万元,解决了不少困难户的贷款需求。树“信用旗”6如果说小额农贷和农户联保贷款只能解决较小额度的资金需求,那么信用村(组)的创建则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较大额度需求资金的最好载体。信用社在筛选村(组)为信用创建对象时,主要看其是否有形成“一品 ”、“一业”的基本条件,是否能 对周边产生辐射作用,一旦确定了创建对象,采取县联社年初一次性具体授信,信用社在核定金额内发放大额贷款无需笔笔审批的办法,下放权力, 扩大贷款额度,从而促成“信用村 组” ,推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西塘镇金家村地处岳阳市郊,京珠高速公路贯村而过。2007年,该 村以“ 大户带小户、公路联农户”的方式发展苗木。信用社看准这一产业后,在
12、该村试点信用创建工程。首先对有信誉、有技术、有 闯劲的王小辉、任卫国两家农户重点进行扶持。4 年间,共投放贷款 220 多万元。现在他们靠苗木产销,都已成为年纯收入超过 40 万元的大户。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有 80%的农户从事苗木种植。2007 年至今信用社向该村累放贷款 920 多万元。全村农户 2010 年人均纯收入达 10600 元,比 2007 年翻了 3 倍多,成为有模有样的小康村。1999 年,柏祥镇明淑村村民李建权从信用社贷款 2 万元养猪,当年获利 4 万元。如今,他拥有占地 300 余亩、总投资 900 万元的 “海东农 庄”,有猪舍 16 栋,存栏肉猪 5300 多头,年
13、收入近百万元。在他的影响下,到 2005 年,全村养猪业初具规模。从2006 年开始,柏祥信用社对该村养殖户进行规模投放贷款累计2540 万元。由于效益好,贷款户还贷积极,该村被评为市级信用村。李建权带动了明淑村,明淑村则带动了柏祥镇。目前该镇年出栏生猪 1000 头以上的达 80 多户,成为湘北最大的生猪养殖基7地。四年来,全县共成功创建市级“信用村”11 个、县级“信用社”36 个。 “信用社 ”的荣誉既是 对乡风民俗的褒 扬,更是村民获取较大额度贷款的有力资质。创建“信用村” 成 为了岳阳县村支两委和村民们最热衷的集体活动。唱“银企戏”从 2003 年起,岳阳县各信用社通过银企洽谈会形式
14、,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涉农“龙头” 企业的支持力度。到目前 为止,共与 27 家涉农企业签订了信贷支持合同,签约贷款达 1,53 亿元,履约发放 1.47 亿元。岳阳县丛林责任有限公司是张谷英镇一家生产基建模板的企业, 该企业与当地 2000 农户签约,利用签约农户自家生产的楠竹半成品,进行深加工,是一个典型的“ 公司+农户”式的龙头企业。自 2004 年起至今,信用社已向该公司累放贷款 575 万元。目前,当地近 300 户农民成为该公司产业工人,签约农户大都获得了丰厚的利益回报。公田镇的丛森瓷业有限公司 2005 年创办时,信用社贷款 40万元,后通过银企洽谈的方式又陆续累放 680 万
15、元扶持其发展。2010 年该厂出产的瓷质碗具、酒器等产销售额达 1200 多万元,创利近 300 万元, 360 多个农民在该厂就业。第三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资产保全路在何方?2004 年,毛田镇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农户大规模喂养肉鸡。信用社通过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共对全镇 31 个村 561 户农户发放了 103.6 万元的养鸡专项贷款。眼看鸡苗一天天长大,收8获的日子也指日可待,政府领导、养鸡农户以及农村信用社的同志们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毁灭了这美好的一切,3 天之内全镇有近 100 万只肉鸡染瘟而死,所剩廖廖。辛苦数月的农民捎着一担担瘟鸡往山上掩埋
16、,泪眼无声。据统计,这场瘟疫造成了 550 多户农民将近150 万元的经济损失,其中包括毛田信用社投放的 103 万元的贷款,至今这些贷款仍有 90 多万元未收回。不同的事件,一样的教训。2006 年,由相思乡政府“牵线搭桥”,市农 科所专家提供技术,中道村农民刘艳保征地筹建的相思乡葡萄园,在一片看好声中建园。当时乡政府领导出面为刘在相思信用社贷款 3 万余元。葡萄长势很好,可最终未能挂果,专家诊断:土质病毒感染。目前,葡萄园地荒、苗死,贷款没有着落。像这样的情况,几乎每个信用社都能随时列举数例。能怨谁呢?政府为民办事,农民劳动致富,信用社为政府分忧、为农民解难,都无可非议,可偏偏天有不测风云
17、。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制约较大,加之,农村房屋、土地等不动产都不能作为贷款抵押物。信用贷款风险大,可是支农贷款又不能不放。对于信用社的信贷人员来说,贷款的责任重大,放出去收不回,轻则 扣工资、撤职、下岗,重则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大家普遍“ 惧贷”。柏祥信用社原社主任付依文 说 :“牲猪贷款一笔几万,甚至十几、几十万,一旦收不回,自己这辈子也完了。可是不放又不行,我不能眼看着自己扶持起业的养猪户又倒下去呀!我真的天天提心吊胆,人都快疯了。 ”2006 年初, 这位连年先进的信用社主任强烈要求无条件辞职,原因是就“惧 贷” 。9谁来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贷款提供保障呢?什么时候农业贷款能有一套行之有
18、效的保全机制,让农村信用社大胆地放款,安全地收回呢?谁为历史包袱埋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资金也只有在不停的周转中才能产生最大的作用和最大的效益。上世纪 80 年代,乡镇企业兴起。农村信用社积极地投身于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潮流之中。历经十余年风雨,一批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纷纷淘汰出局。既而刮起的一股企业破产、改制之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借据旋即变成了一堆废纸。截至2005 年,岳阳县农村信用社因企业关、停、破产而损失的贷款高达 6900 万元!1999 年,在岳阳县全面清理、整顿农村基金会的活动中,为了顾全大局,农村信用用 9100 万元现金,换回一堆借据。至今11 年时间仅收回 300 余
19、万元。多年来,岳阳县乡、村两级财政因基础建设、筹资上缴农业税等原因在农村信用社贷款共计余额 2.35 亿元,大部分本息未动。这 些以政府信誉担保的贷款成了农村信用社的“鸡肋” 。以上三类贷款合计近 4 亿元,长期被占用,有的甚至催收无门,严 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造血 ”功能,大大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实力。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了农民的需求,为了农民的利益,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从四面八方援手助力。国务院对农村信用社首轮体制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岳阳县农10村信用社“一级法人”管理模式形成。央行 1.3 亿元票据已经兑现,全县信用社支农实力明显增强;2011 年 1 月 12 日,岳阳市
20、政府 1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帮助农村信用社改进金融服务,增强发展后劲,实现改革目标;2011 年 3 月,岳阳县经济工作会上,市委副书记兼县委书记彭国甫明确示: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帮助农村信用社化解包袱,用政策手段协助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特别是对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国家公职人员要“亮剑 ”;多家担保、保险机构正与岳阳县联社商讨支农贷款担保、保险事宜;从 2010 年开始,岳阳县农村信用社开始尝试农房、荒地等抵押贷款,推广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仓单、订单等质押贷款。阴霾散尽是蓝天。农村信用社拥有一片晴空,势必带给广大农民朋友一片艳阳天,因为农村信用社与农民朋友头共一片天,脚共一方土,农村信用社为农而生、倚农而立、利农而为.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县信用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