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 民 工 维 权 须 知一、应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合同应包含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及工期、工资标准或单位造价、工资支付方式及支付时间、安全和质量责任以及发生纠纷的解决方式等内容。合同应一式三份,由双方签字并加盖有资质建筑企业或劳务企业的公章后各持一份,施工现场保留一份备查。二、劳动者签订合同过程中,要注明用工单位基本情况,例如:用工单位名称、项目名称、单位资质等。三、用工单位不愿意签订合同,应拒绝上岗,并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四、施工过程中,如发生与用工合同不符的工作内容,应及时要求与用工单位签订补充合同。五、施工过程中,应及时与用工单位结算工作量,工作量要经过用工单位
2、确认并加盖公章。六、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依照合同约定索要自己的劳动报酬。用工单位要逐月发放给本人,发放工资的通知要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三十天。七、如果用工单位违反合同约定,劳动者及时向用工单位的相关部门反映,如果用工单位不愿及时纠正错误时,应及时停工,并向建设行政部门或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八、合同到期或工程完工时,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约定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时,应及时持合同、工作量结算依据或欠款凭据等资料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九、劳动者要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讨要工资。农民工维权须知 2005 年的春节即将来临,在这个亲人团聚,欢乐祥和的节日里,首先祝你们春节愉快,和家幸福。也许你们
3、在春节过后,又要踏上打工的路途,为了使您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维护和实现,我们提醒您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事项:1、打工前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一)劳动合同期限;(二)工作内容;(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四)劳动报酬;(五)劳动纪律;(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除此之外,还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但是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条款无效。因此,在外出打工时,首先要要求用人单位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一来是证明双方的劳动关系;二来则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劳动报酬等事项,发生纠纷时有据可查。 2、
4、注意收集、保存有关证据 在农民工纷纷进城打工,劳务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有些用人单位尤其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业主,往往会找各种借口拒绝与打工者签订劳动合同。而您作为打工者觉得找份工作不容易,往往不能理直气壮地要求签订劳动合同。那么,是不是不签劳动合同老板就可以不承担责任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也就是说,只要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照样要支付劳动报酬,承担工伤赔偿责任。但是,为使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您作为打工者在平时就要注意收集、保存下列有关证据,以便万一
5、发生劳动争议时能运用证据来为自己说话:(1)在劳动工资方面,要注意收集考勤表、工资表、民工名册及老板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等有关材料;(2)在工伤保险方面,要注意收集、保存病历、医疗发票、住院手续、评残资料等证据材料。3、记住几个重要的时效规定 所谓时效就是由法律规定的当事人权益受到侵害时请求法律保护的期限。也就是说当您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您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行使自己的请求权,否则,您将失去法律对您的保护。因此,要记住以下几个重要的时效:(1)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发生了劳动争议首先要通过劳动仲裁的途径来解决,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 60 日;(2)经过劳动仲裁后,如果您对
6、仲裁裁决不服,要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 15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3)如果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您或您的家属要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直接向当地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总之,在打工的同时,别忘了增强您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青 海 海 东 地 区 实 行 农 民 工 维 权 须 知青海省海东地区近期在全区建筑行业实行农民工维权须知牌制度,要求凡区内从事建筑行业的企业、项目经理部等用人单位统一制作须知牌,悬挂在办公地点或农民工务工较集中的地点,让农民工明晰维权责任和义
7、务,方便农民工维权投诉、举报。 维权须知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农民工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农民工在建筑行业务工时,首先应当全面了解施工企业资质、资信情况,然后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在分包工程时应当签订劳务合同,必须注明劳动关系、劳动工资支付保障等内容;企业违反劳动保障规定,拖欠克扣工资、强迫加班、未参加社会保险(特别是工伤保险)、收取押金等行为的,农民工可直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书面举报、投诉,由劳动保障行政执法查处。 凡劳动工资发生争议的,农民工可向当地劳动
8、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农民工凡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应及时报告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紧急救治,按国家规定双方协商处理;凡参加工伤保险的也可由用人单位、工会组织或个人申请工伤认定,并向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请伤害程度劳动能力鉴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为保证这些制度顺利实施,地、县公布了 7 个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电话,并由劳动保障、建设行政执法部门现场检查、监察。熊增良 建筑业农民工维权须知 一、劳动合同是明确劳动者与用人 单位之间权利、 义务的法律依据,是劳动者维权的重要证据。农民工在进入工地前,必须与有建筑业 企业资质证书的建筑业企 业(劳务分包
9、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 权利和义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明确工 资支付标准、支付方式、支付 时间以及发生争议的解决方式等。二、劳动合同由企业法人代表(或其委托人)、农民工本人签 字,企业加盖公章,双方各持一份。农民工不签订劳动合同或与无资质的单位和私人“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自身合法权益将会受到损害并难以得到保护。三、农民工在务工前有接受安全生 产教育培训的权利,要 积 极参加有关安全教育和培训,杜绝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上岗作业。施工前,项目管理技术人员应当向作业班组、作业班组向一线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的技术交底,并双方签 字确认。四、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至关重
10、要施工 现场存在着一定的危 险性,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各项安全规定,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工作中要配戴好各种 劳动防护用品。五、项目经理是解决工资问题 的直接责任人。在与企 业进行施工 资料、工具设备交接、现场签证及量(价)结算时一定要由项目经理签字认可,否 则合法权益难以维护 。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搜集和保留有关证据,当你们的合法权益一旦受到侵害时,可以通 过法律途径来维护,并注意相关证据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追诉时限。六、企业法人代表是解决企业 工资问题的第一责任人。 发生工 资拖欠或其他纠纷,应向该工程施工现场公布的企业清理解决拖欠问题组织机构申请调解。 调解不成,可持劳动合同等证据向劳动仲裁
11、部门申请仲裁;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向工程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调解不成,也可以直接向工程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 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 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七、农民工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发现企业有违法 违规行为的,可向工程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举报。白云区总工会农民工维权须知权 益 保 障* 农民进城务工享有的基本劳动权利(1)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无故拖欠;(2)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3)用人单位应依法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4
12、)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5)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之中;(6)用人单位不得向农民工收取定金、保 证金或扣留居民身份 证等证件;(7)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符合劳动法的规定;(8)农民工依法享有休息休假权利;(9)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享受特殊劳动保护;(10)农民工有权参加工伤保险、基本医 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农民工就业应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使用农民工,应当依法与 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用工备案。签订劳动合同应当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不得采取欺骗、威胁等手段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必须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用人单位与农民工本
13、人直接签订,不得由他人代签。建筑工程 项目部、项目经理、施工作业班组、包工头等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不能作为用工主体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一定要主动提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用人 单位不肯 签, 农民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反映。签订劳动合同时注意:(1)劳动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尽可能 详细、具体。涉及数字时,应当使用大写汉字。(2)签订劳动合同前,要仔细阅读 关于相关岗位的工作说明 书、 劳动纪律、工资支付、劳动管理等规章制度,当这些文件作为附件时,与劳动 合同具有同样效力。(3)劳动合
14、同至少一式两份,双方各 执一份, 农民工应妥善保管。*农民工维权主要有哪些途径?(1)在职业中介机构被骗或者被用人单位侵权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或当地工会组织投诉;(2)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到当地 劳动仲裁委员 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申请工伤认定、要求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等;(4)遇到复杂的法律问题,可到当地工会 妇联共青团组织当地新 闻媒体、法律援助中心等部 门寻求帮助;(5)如想了解劳动保障政策,或需要咨 询时,可 拨打“12333”。*被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怎么办?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如协商无法解决,则可通过法律途径
15、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或当地工会组织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但必 须在劳动争 议发生之日起 60 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温馨提醒:千万不能采取爬楼、堵路等过激行为或暴力手段,一定要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一时冲动不但于事无补,还可能触犯刑律被追究 责任。*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合法劳动权益的,有 权向劳动 保障行政部门、工会投 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一定要注意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时限劳动者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行政复 议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 权益,或者申 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一定要在法定时限内提书
16、 申请。如超 过法定时限,有关申请可能不被受理。(1)申请仲裁必须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即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 60 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2)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 应当自收到裁决 书之日起 15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3)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 为之日起 60 日内提出行政复 议申请;(4)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 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 15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5)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 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3 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 规定的除外。安 全 生 产*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劳动安全生产劳动
17、一定要注意劳动安全,千万不能有 侥幸心理,一定要了解所在作业场所或岗位存在哪些危险、可能发生哪些伤害,如何防范、自救和施救。要自觉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努力学习劳动安全卫生知识;遵守制度和操作规范,不违章作业,不冒险蛮干;正确使用生产设备 、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发生火灾、触电、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事故时,要第一时间撤离现场并报告。遇到工伤怎么办?工作过程中遇事故伤害,应马 上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先到就近医疗机构急救;同时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如 长期在煤 矿采石场或有毒有害等场所工作, 发现身体不适,要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所
18、属的职业病防治所进行诊断,确 认 是职业病后再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被认定为工伤后,应拿着工伤认 定书到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 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拿到工 伤认定书和伤残等级鉴定书后,可到用人单 位或劳动保障部门工伤保险经办 机构领取工伤保险待遇。怎样申请工伤认定?如用人单位没有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 伤职工或其直系 亲属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 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1 年内,可直接向用人 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应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
19、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写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及伤害程度。劳动安全警句:进入施工第一线,穿鞋戴帽保安全操作机械着装令,领紧袖紧下摆紧女工孕期喃乳期,有害作业须远离电如老虎不可欺,按章操作勿儿 戏工地用电要记真:不准使用螺口灯防护用品须齐备, 严格按规来使用机床如有旋转刀,操作不许戴手套工伤保险必须买,保险费用单位缴特种作业有规定,上岗须有特种证宿舍禁用电油炉,床上吸烟不可恕井池常聚有害气,防毒通风要牢记电气火灾咋处理,断电灭火报上级过路须走斑马线, 红灯停来绿灯行就 业 辅 导*外出打工前要做好相关准备(1)要带齐本人身份证件、在户 籍地出具的流动人口婚育证 明
20、、学 历证明、技术等级证明(资格证书、特殊工种操作证)等能证明本人技能和上岗资格的相关材料。 (2)最好先在家 乡或在打工城市参加一些正规专业技能培训,学技术才好打工,好找工作多挣钱 。(3)要准备一定的资金、简单的生活用品、必要的衣物和常用的生 产工具。 (4)要有吃苦拼搏、战胜各种困难的思想准 备。*怎样防止在职介所求职时受骗?1)尽量到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求职。 (2)如到民办职业介绍所求职,要注意其 职业介绍许可证、营业执照、收费许可证是否齐全,有无上墙公示,是否注有举报电话。 (3)弄清相关缴费标准和规定,不能随便交费。有权拒绝各种不合理收 费。 (4)最好到有工会 组织的用人单位就业。 (5)接到录用通知后,要实地考察,留意企业周围环境及工作 现场是否安全, 卫生,企业有无营业执照,能否自由出入。怎样才能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首先,要有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来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尤其应了解与务工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自己应享有权利和应承担义务。其次,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 合同,当 权益受到侵犯时,要积极协商解决问题,协商不成再通过投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等,依法维护自己合法 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