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简答题1.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7417953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简答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简答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简答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简答题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简答题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为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对进口商品征收财政关税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征税的进口货物必须是国内不能生产或无代用品的商品,以避免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第二,征税的进口货物在国内必须有大量消费;第三,关税税率必须适中,否则达不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2.普惠制的有关规定: 对受惠国家或地区的规定 对受惠产品范围的规定 对受惠产品减税幅度的规定 对给惠国的保护措施的规定对原产地的规定有效期普惠制的实施期限以十年为一个阶段。3.在进口配额制度下,关于进口配额的分配(无论是绝对配额,还是关税配额)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政府直接颁发进口许可证给进口商;二是政府根据进口商和消费者的申请颁发进口许可证

2、;三是政府公开拍卖进口许可证;四是进口国政府在设置进口数量或金额后,将颁发许可证的权限交给出口国。4.乌拉圭回合达成了海关估价协议,协议规定了六种不同的依次采用的新估价法:一、进口商品的成交价格法二、相同商品成交价格法三、类似商品的成交价格法四、倒扣法5、计算价格法六、合理办法5.技术法规和标准作为限制进口的手段主要体现在:一是多样化;二是标准严格;三是有些标准经过精心设计和研究,针对性强;四是这些技术标准不仅在条文本身上限制了外国产品的销售,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也为外国产品的销售设置了重重障碍。6.质量认证与合格评定程序之所以可以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各国依据的标准不同

3、。(2)质量认证与合格评定的内容不同。(3)认证机构资格确认不同。7.绿色贸易措施,主要包括:(1)绿色标准与检疫要求(2)绿色环境标志要求(3)绿色包装、标签要求(4)绿色补贴8.出口信贷的主要特点(1)信贷发放以货物出口为基础(2)贷款利率较低(3)出口信贷的贷款金额,通常只占买卖合同金额的 85%左右,其余 10%15%由进口厂商先行支付(4)出口信贷发放与出口信贷保险相结合(5)出口信贷是政府促进出口的手段9.商品倾销的种类(按倾销的具体目的和时间长短的不同分类)(1)偶然性倾销:因为销售旺季已过,或公司经营其他业务,对在国内市场上很难出售的“剩余货物”以较低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抛售,由

4、于此类倾销时间短,数量少,对进口国的同类产品没有特别的不利影响,进口国通常较少采取反倾销措施。(2)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这种倾销是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挤垮竞争对手后再凭垄断力量提高价格,以获得高额的利润。这种倾销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破坏国际经贸秩序,通常遭到进口国反倾销措施的抵制。(3)长期性倾销:这种倾销是无限期的,持续的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实行持续倾销的出口商一般都获得政府的出口补贴,或者具有垄断地位。10.外汇倾销的涵义:是指一国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价,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以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外汇倾销的条件:第一,货

5、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第二,其他国家不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11.促进出口的行政组织措施一、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二、组织贸易中心和贸易展览会三、组织贸易代表团出访和接待来访四、组织出口商的评奖活动12.最惠国待遇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口、出口、过境商品的关税及其他捐税;(2)商品进出口、过境、存储、转运方面的海关规则、手续和费用;(3)进口和出口许可证的发放及其他限制措施;(4)船舶驶入和停泊时的各种税收、费用和手续;(5)自然人和法人的法律地位、移民、投资、商标、专利、知识产权及铁路运输方面的待遇;(6)外汇管制方面。13.最惠国待遇适用的例

6、外(1)边境贸易,一些国家对国家边境 l5 公里以内的小额贸易在关税、海关通关手续上 给予的优惠; (2)关税同盟或区域性贸易协定中,成员之间在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上的优惠待遇;(3)在沿海贸易和内河航行权给予他国的优惠;(4)国家按照多边国际条约或协定承担的义务;(5)武器进口,金银外币的输出入,文物、贵重艺术品的出口限制和禁止等。14.对于国民待遇条款的理解,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国民待遇条款只适用于已经进入市场的产品、服务和知识产权,但对即将进入国境的产品征收关税并不违反国民待遇。其次,国民待遇强调的是,给予国外公民和企业的待遇标准不得低于给予国内公民、企业的待遇,但并不禁止给予国外的公民、

7、企业一些更加优惠的待遇。因此,一些国家为更好地吸引外资,在某些政策中规定给予国外企业更加优惠的待遇,即“超国民待遇”。最后,国民待遇适用于每一种产品,不得以某种产品获得了其他方面更优惠的待遇为理由而对该产品实行歧视。15.通常对进出口商品的金额和数量有以下几种规定方法:(1)明确规定双方相互供应的货物品种和贸易额,双方政府必须保证实现;(2)在进出口货单中列出几种主要商品的交易数量或金额,由缔约国方政府保证实现,其余商品只列品名,由双方企业自行确定成交数量和金额;(3)货单中仅列出商品种类及品名,不列出数量或金额,双方政府仅保证发给进出口许可证。16.清算账户差额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

8、)在一定期限内由债务国向债权国输出商品;(2)用双方同意的可兑换的货币或黄金支付;(3)用双方同意的其他不可兑换的货币支付;(4)将金额转入下年度清算账户内17.缓冲存货的运行机制如下:各成员方首先提供一定数量的实物和资金,建立缓冲存货,然后确定该商品的价格波动范围,确定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授权协定执行机构运用存货(实物和资金)干预市场、稳定价格。当市场价格涨到最高限价以上时,抛售缓冲存货的实物,将价格降至最高限价之下;当市场价格跌到最低限价以下时,利用缓冲存货的资金进行收购,把价格提升到最低限价之上。18 商品综合方案内容:(一)建立多种商品的国际储备或缓冲存货(二)建立国际储备共同基金(三

9、)商品贸易的多边承诺(四)扩大和改进商品贸易的补偿性资金供应(五)扩展初级产品的加工和出口多样化19.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特点(一)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但一体化进程缓慢。(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开始出现。(三)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突破了国土相邻的限制,出现跨洲、跨洋的区域性经济联合体,多数采取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四)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成为了不同形式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交叉,身份重叠。(五)区域性经济体化组织迅猛发展与多边贸易体制职能强化并存.20.欧洲共同体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关税同盟。其次,实施共

10、同农业政策。第三,建立欧洲货币体系21.欧盟东扩给欧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首先是在决策统一方面的挑战,更多的国家参与将使欧盟的决策过程更加复杂,对外政策上的协调难度加大,整体行动能力受限。其次是贫富差距问题。新成员国都是低收入国家,将有更多的资金从老成员国转移到新成员国家中,支持其经济发展。再次是移民问题。如果东欧技术工人大量向西欧输出,或者大量就业机会和资金向中东欧转移,都可能造成一些老成员国的失业率上升,对西欧国家的福利体系造成过大压力。22.在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东欧国家纷纷表达了希望加入欧盟的意愿,希望借助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欧盟国家的经济力量,深化国内改革,发展经济,保障国家安全。

11、欧盟也意识到东欧地区的动荡不安会直接威胁到西欧的安全与稳定,影响欧盟自身发展,将处于经济过渡期的中东欧国家纳入欧盟体系,通过“移植”欧盟的法律、体制与政策,深化各国共同利益,将更进一步促进其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其经济发展,保证欧盟地区的政治经济稳定,进一步扩大区域内部市场,提高欧盟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23.欧洲理事会和部长理事会代表成员国利益,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欧洲法院是欧盟的超国家机构,代表欧盟的整体利益。欧洲议会:(1)立法权。(2)对财政预算的审议权。(3)管理权。欧盟理事会由各成员国首脑和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是欧盟的决策机构、欧盟委员会是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中枢。委员会的职能

12、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为立法作提案;二是作为欧盟条约的监护者,监督条约的执行;三是作为欧盟政策的执行者和管理者、国际贸易关系的协调者,使欧盟正常地运转。欧盟委员会提交的提案只有得到部长理事会的同意才能成为欧盟法律。部长理事会拥有欧盟内部的最终控制权。24.亚太经合组织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它是一个开放的区域性组织,不仅在内部成员间相互开放,对区域外的其他国家与地区也同样开放。第二,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自愿合作组织,不具有强制性。25.按照瓦伊纳的观点,完全形态的关税同盟应具备三个条件:(1)完全取消参加方间的关税;(2)对来自非成员方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3)通过协商的方式在成员方之间分配关税收

13、入。26.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1)贸易创造效果关税同盟成立以后,成员方之间取消关税壁垒,商品实现自由流动,从而促使成员方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进行专业化生产,这样,成员方国内企业生产的一些成本较高、价格较高的产品将被其他成员方生产的成本较低、价格较低的产品所替代,来自成员方的低价进口商品取代了昂贵的国内产品,贸易在国家间得以创造。(2).贸易转移效应假定关税同盟组建之前,A 国不生产 X 产品,而是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关税同盟成立以后,成员方对外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关税同盟国 A 的该项产品转由从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贸易发生转移,从外部世界转向关税同盟成员方。(3).

14、贸易扩大效果一般来说,成立关税同盟后的 A 国消费者购买 X 产品的价格一般会比关税同盟成立前要低。因此,如果 A 国对 X 产品存在价格需求弹性,则 A 国对 X 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A 国对 X 产品的进口就会增加,这就是贸易扩大效果。27.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主要表现为:(1).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强化竞争,提高资源使用效率(2).实现规模经济(3).刺激投资与技术创新(4).提高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程度,合理配置区内生产要素28.共同市场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西托夫斯基和德纽共同市场理论的核心是:(1)通过扩大市场才有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实现技术利益;(目的)(2)依靠因市场扩大化而竞争激化

15、的经济条件,实现上述目的。(手段)29.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宗旨在处理它们在贸易和经济事务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30.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职能1.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实现缔约方间贸易自由化。2.通过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实施,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同时允许存在例外,如关税同盟例外、边境贸易例外等,以此来解决国际贸易中出现的实际问题。3.通过协商和争端解决程序,解决缔约方之间的贸易分歧与纠纷,避免采取危害总协定成员贸易利益的行动。4.加强研究,出版各种刊物,使各方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不断加强,为世界贸

16、易的顺利发展提供条件。三十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1.非歧视原则非歧视原则是总协定中最为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是通过总协定的最惠国待遇条款和国民待遇条款体现的。2.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3.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例外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为了稳定农产品市场;(2)为了改善国际收支;(3)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需要,缔约方可以在非歧视的基础上 实施或维护数量限制。4.公平竞争原则5.豁免与紧急行动原则6.磋商调解原则7.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待遇原则 8.贸易政策法规在全国统一实施和透明原则31.组织机构1.缔约方全体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总协定条款、规定的解释权。2.

17、代表理事会主要处理缔约方全体休会期间的事宜,监督并指导理事会下辖的各委员会、工作组开展工作。3.委员会三十三.但采取豁免与紧急行动这项保障措施必须遵守三个原则:(1)实施保障措施行动之前,应与有关的缔约方磋商;(2)如磋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允许进口国单方面采取保障措施,也允许出口国采取对等的报复措施;(3)采取保障措施要在无歧视基础上适用于所有从缔约方进口的同类产品。三十四.世界贸易组织职能1.促进世界贸易组织目标的实现,促进各项多边贸易协定和诸边贸易协定的执行、管理和运作。2.为各成员方就目前世界贸易组织项下的议题和将来可能的新议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并提供实施此类谈判结果的体制。3.按照

18、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解决各成员方之间的贸易纠纷。4.按照贸易政策审议机制,定期审议各成员方贸易制度和与贸易相关的国内经济政策。5.协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关系,保障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三十五.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一)贸易自由化原则(二)非歧视原则(三)关税保护与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四)可预见性、稳定发展贸易原则(五)促进公平竞争原则(六)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原则(七)区域性贸易安排(八)透明度原则(九)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三十六.所谓贸易自由化,就是各成员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降低和约束关税,取消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但考虑到各成员经济

19、发展的不平衡,贸易自由化的含义可以解释为:1.不是绝对意义的贸易自由化。2.贸易自由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3.允许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的程度低于发达国家。4.世界贸易组织对经济转型国家或地区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鼓励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5.世界贸易组织不是一个自由贸易机构,它只是致力于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促使成员方开放,由此营造一个公平、无扭曲的竞争环境。三十七.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优惠原则具体表现在: 1. 允许发展中国家在履行义务时有较长的过渡期。2.允许发展中国家在履行义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3.规定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以使得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履行义务。三十八.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地位

20、1.世界贸易组织具有法人资格。2.世界贸易组织每个成员方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供其履行职责时所必需的特权和豁免权。3.世界贸易组织官员和各成员方代表在其独立执行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的职能时,享有每个成员方提供的所必需的特权与豁免权。4.每个成员方给予世界贸易组织的官员、成员方代表的特权和豁免权等同于联合国大会于 l947 年11 月 21 日通过的特殊机构的特权与豁免公约所规定的特权与豁免权。三十九.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的贸易政策实行定期评审制度。定期评审的目的在于:1.了解成员遵守和实施多边协议的法律和承诺的情况。通过定期评审,世界贸易组织作为监督者,确保其规则的真正实施。2.更好、更及时地了解成员的

21、贸易政策以及实施的情况,以把握成员贸易政策调整后的变动方向,判断其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是否相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41.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之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交易关系的确立不同。在过境贸易中,交易关系的确立是在出口国与进口国贸易商之间进行的;而在转口贸易情况下,转口贸易国的贸易商分别与出口国、进口国的贸易商订立买卖合同,达成实际交易。四十.在专门贸易体系下,一国的货物进口包括:(1)用于国内消费和使用的直接进口货物;(2)用于国内消费和使用的从海关保税区域进入境内的进口货物;(3)用于国内消费和使用的从经济特区(如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进入境内的进口货物。在专门贸易体系下,一国的货物出口是

22、指通过海关直接出口的货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离开国境的;另一部分是进入经济特区,但没有离开国境的。四十二.地理大发现时期的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国际贸易带有浓重的殖民色彩; 第二,国际贸易商品的流向十分鲜明; 第三,由于受生产力水平、运输与通讯条件的制约,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商品范围不大。四十三.二战后的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国际贸易的增速在不同的子时期呈现出重大差异; 第二,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第三,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第五,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四十四

23、.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 60 年代)特点:首先,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次,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形成的。再次,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日益为大宗商品所代替。最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巩固,欧洲殖民国家推行国际专业化生产的手段也发生了改变,从过去的野蛮、暴力掠夺、超经济强制转化为比较和平的贸易或经济方法,利用交换行为,逐步把亚非拉落后的农业经济逐一纳入国际分工体系。四十七.目前,多数的产业内部分工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第一,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产品的专业化分工。第二,零、配件和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

24、 第三,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分工。四十五.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 世纪中叶二次大战)特点:首先,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变为单一型经济,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一两种或两三种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从而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两种依赖性:一是经济生活上依赖少数几种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二是高度依赖世界市场,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的市场。其次,国际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扩展到包括美国、德国、法国.再次,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除亚非拉国家之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强了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最后,在现有分工格局的基础上,贸易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国际定期集市、现场看货交易方式逐渐减少,

25、代之以样品展览、商品交易所的产生和发展。四十六.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阶段(二战后)特点: (1)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之间或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2)发达国家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4)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成员之间的内部分工迅速发展(5)服务业的国际分工逐渐形成(6)跨国公司内部分工与外部分工构成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十八.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1.多边贸易与支付体系的形成2.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3.形成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4.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四十九.国际

26、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是为世界各国货币的价值提供一个相互比较的尺度,并使各国货币汇价保持稳定;2.是为世界各国商品价格提供一个相互比较的尺度,从而使各国商品以同一货币标价时,价格基本相同,有助于将各国的商品生产与交换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五十一.重商主义理论产生背景:产生于 1517 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由于商品交换和货币经济的发展,货币成为全社会各阶层所追求的东西,成为财富的代表形态。当时,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在流通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商业成为人们意念中利润和财富的源泉。因而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以流通领域为研究对象,认为利润来

27、自流通领域,而与生产过程无关的重商主义便产生了。五十.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世界市场价格。 影响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1.垄断;2.经济周期;3.市场结构;4.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5、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6、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五十二.重商主义主要论点(1)早期的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 货币金银是唯一的财富,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流出,减少本国货币拥有量,从而减少本国财富。因而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就应尽可能地 多输出、少输入,最好是不输入,只有这样,一国才能迅速地增加货币,即财富的积累。同时为保留货币,禁止货币出口。 (2)晚期的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增加一国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

28、。但必须遵循一条原则,即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的商品总值。但不要求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有顺差,而是从每年总的进出口贸易中取得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五十三.早期的重商主义的政策措施(1)禁止货币出口,由国家垄断所有的货币交易;(2)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五十五.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与胜利 英国自 18 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一方面引发了对国外廉价的工业原料和粮食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使得其工业制成品具有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废除执行保护主义的重商主义贸易政策,实施自由贸易政策。 工业资产阶级经过长

29、期不懈的努力与斗争,最终令自由贸易政策在英国取得了胜利,具体表现为:(1)废除谷物法;(2)关税税率逐步降低,纳税商品数目减少;(3)废除航海法;(4)取消特权公司;(5)改变殖民地贸易政策;(6)与外国签订带有自由贸易色彩的贸易条约。五十四.晚期的重商主义的政策措施(1)以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出口;(2)禁止重要原料的出口,但许可自由输入原料加工后再出口;(3)减低或免除出口税;(4)设立特权贸易公司,实行独占性的殖民地贸易政策;(5)与外国签订贸易条约等。五十六.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1)法国的重农学派(2)英国古典学派亚当斯密的 绝对优势论:他认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各国存

30、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那么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低的劳动生产率,那么该国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绝对劣势。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他认为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基础不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只要各国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产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3)新古典学派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了解狭义层面上的即可)三个主要的结论:第一,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

31、的商品;第二,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第三,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五十八.贸易自由化的表现(1)大幅度削减关税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员范围内大幅度地降低关税。第二,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通过谈判达成关税减让协议,导致关税大幅度下降。第三,通过普遍优惠制的实施,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进口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 (2)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五十七.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结论包括:一是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利的国际分

32、工。二是自由贸易可以扩大国民的真实收入。三是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四是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五十九.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第一,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第二,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战后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第三,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第四,各种区域性贸易集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第五,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第六,战后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六十.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作用及评价第一,战后贸易自由化推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高速发展。第二,

33、战后贸易自由化确立了各国贸易政策发展的总趋向。第三,战后贸易自由化为国家贸易、经济可通过协商、协调获得发展提供了先例。六十二.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第一,指出“ 比较成本说 ”忽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只注重交换价值,不注重生产能力的形成,因而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竞争实力的增强,不利于德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独立。第二,批评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认为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取决于该国当时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和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政府对国民经济活

34、动的一部分加以限制,来保证国家经济利益的实现,而国家利益的保证是持久的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2)保护的对象和时间以 30 年为最高限期保护对象:刚刚开始发展,具有潜在的发展优势且遭遇国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工业。(3)保护手段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额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但对复杂机器设备的进口则免税或只征收少量的进口税。六十三.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产生背景与特点产生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 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资本的高度集中,由此国内市场变得相对狭小,资本对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不断爆发的经济危机又使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化,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超保护贸易政策。特点:第

35、一,不仅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发达的或出现衰落的工业;第二,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第三,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扩张;第四,不是保护代表先进势力的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而是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第五,保护政策的措施多样化, 不仅有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其他各种非关税措施。六十四.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1.背景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后,在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放缓、失业增加;各国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国际货币关系失调;国内政治竞选;贸易政策的相互影响等背景下新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起来。2.政策特

36、点(1)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2)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转向非关税; (3) 贸易保护的重心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4)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3.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新贸易保护主义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实际上其政策与做法 带有明显的歧视性、排他性,降低了国际贸易增长速度。(2)严重损伤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利益。六十一.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特点第一,保护的阶段性。第二,保护的有选择性。第三,贸易保护政策的执行与整个国民经济、工业发展目标相结合第四,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包括:通过高关税和禁止进口等措施保护本国幼稚工业;通过低关税或免税鼓励复杂机器设备、原

37、料等国内无法生产但急需的商品进口;通过高关税和禁止出口的办法限制重要生产物资出口;向私营工业发放政府信用贷款、津贴、奖金等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六十五.(1)中心外围论普雷维什将世界分为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即由发达国家构成的中心体系和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外围体系。外围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经济结构呈现单一性结构特征,在技术进步利益的分配中处于被动。普雷维什认为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中心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凭借其技术和管理上的垄断优势构筑和强化外围国家在经济上对中心国家的依赖关系;传统的国家分工造成外围国家经济结构的单一性,使外围国家成为中心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制成品销售市场;外围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2)贸易条件恶化论普雷维什认为形成外围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技术进步利益分配不均衡;制成品的市场结构具有垄断性;中心国家的工资刚性得到工会组织的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