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民族音乐,动物科技学院2011级222011328220184王涛,特色,湖南民歌不仅有美丽动人的歌词,曲调也清新脱俗,别具一格,能表达出各种不同情感。有浑园嘹亮的山歌、优美抒情的小调,有欢快活跃的花灯、低沉哀怨的曲艺,还有气势磅礴的劳动号子、荡气回肠的薅草锣鼓,以及激昂向上的革命歌曲、演唱结合的花鼓戏,其曲式结构严谨,曲体多样,尤其是衬词的运用,使民歌在烘托气氛、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山歌,湖南山歌可归纳为“高腔”、“平腔”、“低腔”3种。高腔山歌音调高亢,节奏自由,拖腔处常有“阿呜啊呜”等衬字,多为成年男子在野外用假声歌唱;平腔山歌悠远绵长,多为成年男子在野外用
2、真声歌唱;低腔山歌优美、柔和,节奏性强,音量较小,多为妇女在室内歌唱。,花鼓戏,湖南花鼓戏又称湘剧,起源于湖南益阳,后发展到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等等之分,各具不同的风格。它源自湘南民歌发展而成,从一旦一丑演唱发展到“三小”演唱。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都有粗犷爽朗、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音乐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曲调活泼轻快,适于歌舞戏。著名演员有廖春王佑生、张树生等。,花鼓戏溯源,花鼓戏是湖南最著名的戏种,源出于
3、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由于“打锣腔”与“川调”传入,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 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据1981年统计,全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传统剧目,各地湖南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
4、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而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补锅,生产队的养猪能手刘大娘,希望找一个有文化、有技术、职业好、贡献大的小伙子做女婿。但女儿兰英却瞒着她找了一个补锅匠做对象。刘大娘和女儿的看法不一样,认为补锅是“屋檐脚下蹲,一脸墨黑尽灰尘”的职业,没有什么出息。有一天,刘大娘失手打破了煮潲的大铁锅,着急之中拿了饭锅当潲锅,只好叫女儿去请补锅的师傅来补锅。兰英与男友李小聪商定计策,要趁这个机会来启发和教育妈妈。小聪来到兰英家,刘大娘不知道小聪就是兰英的男朋友,催他快点补锅。小聪不急不忙讲述自己的岳母看不起补锅匠,刘大妈也表示赞同他岳母的思想,接着,小聪对刘大
5、妈的旧思想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她革命工作是整体,七十二行都重要,彼此相依不能离。刘大娘听小聪讲得有道理,表示不仅自己要改变旧观念,还要帮助小聪劝说他岳母接受这个女婿。小聪见岳母已回心转意,连忙向岳母表露身份。刘大娘在满意的微笑声中接受了这位女婿。,小聪来到兰英家,刘大娘不知道小聪就是兰英的男朋友,催他快点补锅。小聪不急不忙讲述自己的岳母看不起补锅匠,刘大妈也表示赞同他岳母的思想,接着,小聪对刘大妈的旧思想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她革命工作是整体,七十二行都重要,彼此相依不能离。刘大娘听小聪讲得有道理,表示不仅自己要改变旧观念,还要帮助小聪劝说他岳母接受这个女婿。小聪见岳母已回心转意,连忙向岳母表露
6、身份。刘大娘在满意的微笑声中接受了这位女婿。,常德高腔,简介常德高腔为常德汉剧高、昆、弹三大声腔之一。它是在本地原始祭祀歌舞等乡土音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明代弋阳腔、青阳腔等早期戏曲声腔而逐渐发展成熟的,主要流行于西洞庭区、武陵山系、辰水、沅水流域,远及鄂西南和黔东一带,1986年更名为武陵戏。明代万历至清代乾嘉年间是常德高腔最为兴盛的时期,此后随着弹腔南北路的兴起而逐渐走向衰落。祭头巾、思凡、两狼山、双猴斗、程咬金娶亲等是常德高腔中的代表性剧目,解放后又出现了芙蓉女、紫苏传等新编高腔戏,演出轰动一时。,艺术特点,常德高腔有三十余种基本腔和七十余种曲牌,演唱形式有滚唱、帮腔等。其中帮腔受沅水船歌、
7、扎排号子音调的影响较大,分人声帮腔和乐器随奏两类,人声帮腔一唱众和,乐器随奏以大锣、大钹和唢呐伴奏。其唱腔与本地方言紧密结合,并融入了大量本地巫腔、傩愿腔、渔鼓调的音乐素材,表现力很强。演唱时有本嗓、边嗓、夹嗓、小嗓等多种表现方法。,角色,常德高腔的脚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其中包括青须、白须、小生等“三生“,正旦、小旦、老旦等“三旦“,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等“三净“。,表演特色,表演中唱念以中州韵拼读标准与常德方言声调相结合,为了强调人物的地域特点,也兼用一些外地语言。常德高腔特别重视表演基本功的训练,有一套富于表现力的动作程式,此外还从生活中提炼出一些特殊的表演范式,形成模拟飞禽走兽或
8、其他动静物态的身法动作。常德高腔的表演中常会穿插一些精彩的特技,往往能收到引人入胜的演出效果。,现状,早在清代嘉庆、道光时,众多常德高腔班社已相继解体或改唱弹腔,导致大批剧目失传,传承关系几近中断。1954年,常德市文化主管部门举办高腔学习班,挖掘传统剧本二十余个并恢复上演了其中的少数剧目,使几近消亡的常德高腔重新萌发了生机。常德高腔为常德地域文化的有机载体,为研究地方戏曲声腔的流播衍变提供了鲜活的材料。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常德高腔又一次陷入濒临灭绝的艰困境地,迫切需要得到抢救和保护。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常德高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