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课题(教科书名称及章、节、页码等)循环系统概述“21 世纪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系列教材临床护理学:氧合,第一章 循环系统概述,第 1-17 页,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教学目的1.了解心脏的解剖和功能,冠状动脉循环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大循环、小循环循环途径3.掌握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定义及正常值,掌握血液循环定义课程类型 面授教 具(直观教具、图表、模型等) 多媒体,PPT 课件,心脏模型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教 学 内 容教学方法的运用一、 提问(10 分钟)1.心脏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2.人体循环分哪两种循环?3、心脏分哪四室?4、动脉血及静脉血是如何变化的,动脉
2、及经脉中流动的是什么血?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方式, (主要是了解大家在护校学习的效果)二、 课程教学(65 分钟)1、课题导入:(3 分钟)在人类跨入 21 世纪,心血管病给全球带来新的严峻挑战。WHO 发布的2002 年世界卫生报告指出,心血管(包括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最高,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约 1700 万人,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威胁的重大疾病。因此,心血管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也为我们医护人员提出了严峻挑战,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强化学习,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2、引入新课(下面我们先一张示意图) (3 分钟)(1) 明确心脏大致结构(2) 明确心脏的主要
3、大血管及初步概念。图 1 心脏的解剖图3、课题引申,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几个主要瓣膜,瓣通过一个图形是学生直观了解心脏的大致结构及其作用膜病变与疾病关系(10 分钟)图 2 心脏的结构示意图4、 观看模型,进一步强化心脏瓣膜和结构,直观呈现(4 分钟)心脏模型5、利用图片,讲解心脏的冠状动脉循环,举例阐述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形成机理及侧枝循环建立的优势(15 分钟)图 3 冠状动脉图图 4 侧枝循环6、 利用示意图方式深入讲解大小循环途径及动脉血如何变为静脉血,举例说明循环障碍导致的不同疾病以及诸脏腑疾病(15 分钟)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进一步讲解心脏的内部结构及其相关瓣膜让学生参观心脏的结构
4、模型,深入了解心脏的结构及心脏个瓣膜利用示意图讲解,并进行举例说明(如大树) ,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易于理解的知识图 5 循环示意图7、有关循环系统疾病的几个概念,用示意图的方式讲解心动周期的过程(15 分钟)图 6 心动周期使用心脏模型系统、直观讲解心脏的大小循环途径,及心脏周期,把复杂的知识转变为简单易懂的知识,形成永久记忆三、板书设计(10 分钟)心脏的大小循环途径(10 分钟)进一步阐述其重要性,强化学习,使之掌握(指保留的板书)四、指导学生利用心脏模型进行血液循环的演示目的查看学生掌握情况,进一步强化学习(10 分钟) 现场演示5、 巩固 利用小结,概括说明心脏结构、大小循环(5 分钟) 利用心脏模型6、备注姓名:赵国凤 大循环小循环201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