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力衰竭各种治疗方法本病是由于慢性心脏病变和长期心室负荷过重,以致心肌收缩力减损,因心血液排出困难,静脉系统瘀血,而动脉系统搏出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心脏疾病。本病临床又分左心衰,右心衰和合心衰三种。多数右心衰乃左心衰影响到右心所致。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心胸绞痛,紧缩不舒,或心胸憋闷如有物压,或胸闷气短、心悸、舌质偏黯、脉弦滑,常用的秘方,偏方如下。方一葶苈子 10-20 克,大枣 5-10 枚。水煎,1 日分 2-3 次服,每日 1 剂。本方尤适用于心急气喘,略吐痰涎者。方二人参、三七、檀香若干克。将 3 药等分为末,每次 2-3 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3 次。本方适用于气虚血滞所
2、致的心力衰竭。方三黄芪 20 克,人参 10 克,麦冬、五味子各 10 克,丹参 12 克。水煎,分 2-3次服,每日 1 剂。方四赤小豆 90 克、鲤鱼 300-500 克。煲炖,熟烂后服食,1 日数次。方五黄芪 30-60 克,粳米 100 克,红糖少量,陈皮末 1 克。先将黄苠浓煎取汁,再人粳米、红糖同煮,待粥成时调人陈皮未少许,稍沸即可,早晚温热分服。方六党参(或人参 )10 克,炙甘草 9 克,麦冬、玉竹各 10 克,五味子、白芍各 9 克,丹参、赤芍各 10 克。水煎服,日 1 剂,分 2 次服。气短,加黄芪;咯血,加生地、玄参、阿胶、丹皮,另服三七粉;心慌、自汗,加酸枣仁、柏子仁
3、、龙骨、牡蛎;汗出、怕冷、脉结代,加桂枝、干姜;下肢浮肿、尿少,加车前子、玉米须、罗布麻根;舌有紫气、胸痛,加当归、川芎、益母草、鸡血藤;眩晕、面赤,加制首乌、枸杞、菊花、钩藤;咳嗽、咯痰黄稠,加沙参、贝母、桑皮、龙葵、穿山龙。本方益气养阴,适用于气阴两虚所致心力衰竭,临床主症如:心悸、胸闷、气喘,于活动后加重,或夜间发作咳嗽气喘,头晕,少寐,自汗盗汗,口干,神疲倦怠,面颧暗红。舌质红、苔薄,脉细数无力或有歇止。万七党参(或人参 )10 克,黄芪 12 克,白术 10 克,茯苓 12 克,陈皮 6 克,当归 12克,川芎 10 克,鸡血藤 12 克,五味子 9 克。水煎服,日 1 剂,分 2
4、次服。腹胀、便溏,加干姜、苍术、砂仁;夜尿多、下肢欠温,加仙灵脾、桂枝;胸闷、胸痛,加广郁金、红花、元胡;咳嗽、气喘、难以平卧,加葶苈子、苏子、莱菔子;肢体关节疼痛,加防风、防己、桂枝、北五加皮;尿少、肢肿,加桂枝、生姜皮、泽泻。本方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心力衰竭,其临床主要见症如:气短,活动后气喘,或平卧时胸闷气促,神疲乏力,食少,下肢轻度浮肿。苔薄白、舌质红,脉虚数或结代。方八附片 10 克,白术 12 克,干姜 10 克,桂枝 12 克,赤芍 10 克,益母草 15 克,北五加 12 克,茯苓、万年青根各 10 克。水煎服,日 1 剂,分 2 次服。气短加人参、黄芪;脘痞、食少、
5、恶心,加砂仁、川椒、姜半夏、生姜;腹胀有水、苔白腻,加木香、大腹皮、草果;胁下痞块,加桃仁、红花、泽兰、丹参;咳嗽、痰多清稀,加炙麻黄、细辛、法半夏、五味子。本方温阳利水,适用于阳虚水肿所致的心力衰竭,其主要临床症状如:心悸、胸闷气喘,难以平卧,脘痞腹胀,或伴腹水、胸水,下肢浮肿,尿少,畏寒肢冷,颈脉怒张,胁下痞块,唇甲青紫。舌质紫黯、苔薄白而滑,脉沉细而数或促或叁伍不调。方九人参 9 克,制附片 6 克,肉桂 6 克,仙灵脾 9 克,熟地、山萸肉、葶苈子、五味子各 10 克。水煎服,日 1 剂,分 2 次服。喘剧,加胡桃肉、坎脐、沉香;舌红,加麦冬、玉竹;下肢浮肿,加牛膝、车前子;咳嗽、咯吐泡沫样痰,加白芥子、苏子、橘红、半夏。若喘促不宁,喉中痰响,额汗不止,四肢逆冷,爪甲青紫,神昧不清,脉微细欲绝,或细数不清者,为肾不纳气、心阳欲脱、浊饮上逆、肺气闭绝的危候,急以回阳救逆,用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吞服黑锡丹,同时中西医结合救治。本方温阳益气,适用于阳气虚衰所致的心力衰竭,其临床主要症状如:气短,动则尤甚,端坐休息,不能平卧,心悸怔仲,或有肢肿。苔润、舌淡胖紫黯,脉微细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