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402057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通俗歌曲欣赏教案设计 设计意图针对初中学生喜欢唱通俗歌曲这一现象,在学期结束时加入这节课。爱因斯坦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通俗歌曲因其大众化、全民化的特点,得到许多中学生的喜爱。把流行歌曲引进课堂这是课堂设置中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本节课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欣赏通俗歌曲。通过介绍通俗歌曲的特点以及我国不同时期通俗歌曲的风格,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总结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见解,使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和欣赏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教学内容一、音乐知识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二、作品欣

2、赏1校园的早晨2外婆的澎湖湾3小城故事4黄土高坡5天堂三、探索与讨论教学目标1了解通俗歌曲的特点,对“通俗歌曲”这种音乐形式有一定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并能主动参与讨论。2能够充分感受、体验通俗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 理解音乐内容及意境。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列举、分析、讨论及学生相关的参与活动教具:CAI 课件 音乐设备 电脑 黑板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老师分别用三种唱法(美声、民族、通俗)演唱三首歌曲。飞吧,鸽子美声唱法)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民歌,民族唱法)弯弯的月亮(通俗歌曲,通俗唱法)2老师小结导入课题老师

3、刚才分别用三种唱法演唱了一首艺术歌曲、一首民歌、一首通俗歌曲,不同演唱方式具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同一首歌曲也可能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表现。对同学们而言,最为熟悉和喜欢的是用通俗唱法演唱的通俗歌曲。这节课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通俗歌曲的艺术殿堂,共同去感受它的魅力。(揭示课题)二、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1什么是通俗歌曲?展示:通俗歌曲亦称流行歌曲,主要是指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各国发展起来的适合一般市民群众爱好的,轻松活泼、易学易唱的、便于流传的歌曲。它是与艺术歌曲、民歌相对而言的梦内容大多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爱情主题居多;也有描写人生、伦理、叙说理想、生活、抒发思念之情等。2通俗歌曲

4、的主要特点?展示:通俗歌曲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练,旋律流畅、口语化较强、易学易唱,流传范围广泛,富于时代性。各个时代的通俗歌曲具有各自的特点,歌曲常使用一个固定的节拍或固定的节奏型等,乐队一般用电声乐队演奏。三、我国通俗歌曲的几个发展时期我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港台歌曲和校园民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西北风”时期);九十年代中期至今(成熟期、形式多样化)。四、感受与体验导语:我国通俗歌曲从起源到今天的日趋成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那么究竟我国各个时期通俗歌曲有什么特点呢?是不是所有的通俗歌曲都适合中

5、学生演唱呢?通俗歌曲到底可不可以进入我们的课堂呢?这些正是我想在这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的问题,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几首我国各个时期的有代表性的通俗歌曲:1“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通俗歌曲代表作品欣赏(1)欣赏何日君再来(2)师总结并简介时代背景: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一方面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者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另一方面反动统治者置国家民族利益不顾,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这首歌正是这部分人生活的真实写照。(3)当时通俗歌曲的特点:格调低下,情绪消沉,低级庸俗,在唱法上卖弄风情。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通俗歌曲代表作品欣赏导语: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通俗歌曲沉寂了三

6、十年,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开始复苏,而这时的歌曲主要是港台歌曲和校园民谣,如:童年、三月里的小雨、龙的传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时期的两首歌曲。(1)欣赏由邓丽君演唱的小城故事。分析其特点:优美的旋律和甜美的噪音和极有感染力的演唱。(2)欣赏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分析其特点:不刻意追求声音的圆润和共鸣,强调吐字的清新和口语化。(3)师生总结此阶段通俗歌曲风格特点。(音域不宽,短小精炼,旋律流畅优美,口语化较强,适合大众演唱。)3二十世纪八卡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西北风”时期)代表作品欣赏导语:随着通俗歌曲的不断发展。我国内地的一些作曲家开始尝试创作自己的原创歌曲,他们采

7、用西北地区的民间音调和地方风格创作通俗歌曲,于是就产生了我国第三个时期的通俗歌曲“西北风”,如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等,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黄土高坡。这是西北风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西北地区黄土高原的辽阔、苍凉和高原人民的豪爽、朴实。(1)欣赏黄土高坡。(设问:谈谈“西北风”通俗歌曲的特点?它适不适合我们中学生演唱?为什么?)(2)师生共同分析“西北风”风格通俗歌曲的特点:高亢、粗矿、民间音乐与现代摇滚相结合,音域宽广,采用“喊唱”的唱法。4九十年代中期至今(成熟期、形式多样化)代表作品欣赏导语:随着通俗歌曲被社会各界的广泛接受和各种传播媒介的宣传扶植,从

8、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一个繁荣的时期,通俗歌曲及其演唱风格走向国际化、个性化,如李玟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演唱的月光爱人,因具有国际化风格而成为广大歌手模仿的典范;韩红因她的词曲创作才能以及扎实的唱功而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女歌手,她创作并演唱的天亮了、家乡、雪域光芒等己成为当代最流行的通俗歌曲;同时各种风格、流派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如通俗民歌、通俗美声、校园民谣、乡士民谣、爵士风格、摇滚风格以及当今最流行的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你是我的玫瑰花、吉祥三宝)。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这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天堂。(1)介绍歌曲天堂这是腾格尔的代表作。在清亮的童声和宽厚的管弦乐

9、颂歌背景下,唱出了美丽的鄂尔多斯草原,那里有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原、翱翔的雄鹰、古老的马头琴。但是随着物欲的膨胀,美丽的草原如今安在?这就是腾格尔发自内心的呐喊。(2)欣赏歌曲天堂(3)分析其音乐特点:高亢、悠扬、宽广,唱腔极富激情与爆发力,粗犷而又细腻。五、探索与讨论1导入“流行音乐进课堂”的讨论。师:同学们,我们刚才一起欣赏了我国各个不同时期的通俗歌曲,这其中有格调不高、低级庸俗的靡靡之音,有粗矿豪放的“西北风”,有清新自然的校园民谣,那么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以下问题:通俗歌曲进中学课堂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你们认为通俗歌曲能否进我们中学的课堂? 什么样的通俗歌曲适合我们中学生演

10、唱?2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3教师总结。同学们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谈了很多、很不错。首先我认为中学生可以唱通俗歌曲,但是我们应该唱那些格调高雅、健康向上、适合我们嗓音条件的歌曲;对于那些低级庸俗、大喊大叫、宣泄通俗歌曲或摇滚,还有那些表现千奇百态所谓情爱的通俗歌曲我们应当坚决地摒弃它。而对于通俗歌曲进入课堂,我认为作为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通俗歌曲它虽然缺乏高雅、雄浑、阳春白雪的气质,没有严肃歌曲那样崇高、秀美,那样高于生活,但是由于它贴近生活,贴近人们的心灵和现实心态,而更趋向于平民化、个性化、大众化,有不少好的通俗歌曲通过其优美的词曲、配器和演唱而显出真、善、美、新、异的良好势头

11、,它们对鼓舞、引导、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调节心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比如除了我们今天欣赏的外婆的澎湖湾、天堂等,还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如爱的奉献祝你平安一个真实的故事烛光里的妈妈等,它们都以自身的艺术特色,时代感给人以慰藉、关怀、启迪、鼓舞和美的享受。六、激情演唱桅子花开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欣赏的时候,我发现很多歌曲同学们都会演唱,接下来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演唱一首歌曲,好吗?七、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也欣赏了我国各个时期的通俗歌曲,在了解我国通俗歌曲的特点的同时,也充分的领略了其魅力,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格调高雅的、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进我们的课堂。谢谢大家,下

12、课!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习内容有机的结合,各个时期的通俗歌曲,用多媒体展现出来,尤其是用 MTV 这种直观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对比欣赏,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本节课从导入开始,由于教师精彩的演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完全投入到了课堂中来,然后在欣赏中由于选择的歌曲都是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学生大都会演唱,随着大家在欣赏的同时轻声的哼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当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大家的积极性就很高。整个课堂气氛比一般的欣赏课来说更加活跃,师生关系异常融洽。尤其是第三个环节的探索与讨论,学生能够各抒己见,而整个课堂在大家激情演唱桅子花开的时候,达到高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多重评价等新课程概念始终贯彻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