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态解剖部分: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依次,同一母细胞分裂分裂成的 4 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
2、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而复始,使没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个方面。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遗传的变异性。2、试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答:(1)三者共同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 ;成熟区表皮具有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 (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不同之处在于:a 维管组织的成分有差别,裸子植物初生木质部无导管,而仅具管胞,初生韧皮部无筛管和伴胞而具筛胞。B 松杉目的根在初生维管束中已有树脂道的
3、发育。 (3)单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 ,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此为通道细胞。3、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何不同?答:肥大的直根即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成。一株上仅有一个肉质直根,其“根头”指茎基部,上面着生叶;“根须”指由下胚发育来的无侧根部分;“本根”指直根的主体,由主根发育而成。而块根主要是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因此,在一株上可形成多个块根。另外,它的组成中完全由根的部分构成。4、从树木茎干上作较宽且深的环剥,为什
4、么导致多数树木的死亡?答:环剥过深,损伤形成层,通过形成层活动使韧皮部再生已不可能;环剥过宽,切口处难以通过产生愈伤组织而愈合。韧皮部不能再生,有机物运输系统完全中断,根系得不到从叶运来的有机营养而逐渐衰亡。随着根系衰亡,地上部分所需水分和矿物质供应终止,整株植物完全死亡。此例说明了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相互依存的关系。5、简述嫁接的生物学原理。答:嫁接是一种在生产上应用很广的繁殖措施,其生物学原理是,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当砧木和接穗削面的形成彼此接触时,由于接穗与砧各自增生新的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填满砧穗之间的空隙,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维管组织,将接穗与砧木连接在一起,嫁接苗就活了。砧
5、没和嫁接的亲和力是嫁接成活的基本条件。一般亲缘关系愈近,亲和力愈强,所以品种间嫁接较容易成功。6、简述种子和果实的结构及其作用。答:(1)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有些植物的种子无胚乳。 (2)种子各部分的作用是:a.种皮:保护胚;有些植物的种皮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阻止种子在不适宜的季节或环境条件下萌发,免于幼苗受伤害和死亡;有些植物种皮形成翅、丝状毛等,有助于种子散布。 B.胚乳:供就胚发育成幼苗时所需营养。C.胚:新一代植物休的雏形。 (3)果实由果皮组成,果皮来自子房壁,有些果实还包括花托、花序轴等部分。*4)果皮的作用:a.保护种子;B.有些果实含有抑制性物质,使种子休眠,其意义与种皮
6、的相同;c.帮助种子散布。7、观察一块木板,怎样才能说明它是由树干中央部分锯下来的?答:由树干中央部分锯下的木板上应显示出维管射线的高度和长度,射线应呈砖墙状。8、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发育过程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自花传粉在自然界被保留下来的原因又是什么?答:异花传粉在植物界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从生物学意义上讲,异花传粉要比自花传粉优越,是一种进化的方式。自花传粉的精、卵细胞来自同一朵花,遗传性差异较小,连续长期自花传粉,可使后代生活力逐渐衰退。相反,异花传粉的精、卵细胞各产生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遗传性差异也较大,经结合所产生的后代具叫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既然异花传粉有益,自花传粉有害
7、,那么自然界为什么还可见到自花传粉现象呢?这是因为自花传粉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在异花传粉缺乏必需的风、虫等媒介力量而使传粉不呢不能进行时,自花传粉则可弥补这一缺点。自花传粉是植物在不旧被异花传粉条件下长期适应的结果。况且在自然界没有一种植物是绝对自花传粉的,它们中间总会有少部分植物进行异花传粉,增强了后代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所以,长期进行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类,仍然普遍存在。9、叶的表皮细胞一般透明,细胞液无色,这对叶的生理功能有何意义?答:叶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的光合作用是在叶表皮以下的叶肉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叶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利于日光透过。日光为叶肉细胞吸收
8、,用于光合作用。10、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答:(1)相似:减数分裂 II 与有丝分裂均有间期,DNA 复制一次,均出现染色体、纺锤体等。 (2)不同:a 发生于不同的过程中;b 染色体数目减半与否;c 分裂次数及子细胞数不同;d 有无同源染色体配对、片段交换、分离。11、什么是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适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有哪几种?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的特殊意义是什么?答: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植物营养繁殖这一特性,采取各种措施使植物繁殖,这称为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使用的方法常为分离、扦插、压条和嫁接。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商店特殊意义表现在如下方面:(1)加速植物繁殖。例如林业上常用砍伐过的
9、树干基部或老根产生不定芽所形成的萌生苗来达到森林更新的目的。老树庞大的根系是萌生苗的生长超过实生苗(种子繁殖产生)若干倍。(2)改良植物品种。例如通过嫁接可增强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病害能力等。 (3)保存植物的优良品系。有些用种子繁殖易产生变异的植物(苹果、梨) ,可用扦插或嫁接的方法来保存优良品系。 (4)对于不能产生种子的果树(如香蕉、一些柑桔和葡萄品种) ,可采用分离或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12、3 植物和4 植物叶的结构上有何区别?答:c4 植物如玉米、甘蔗、高粱,其维管束鞘发达,是单层薄壁细胞,细胞较大,排列整齐,含多数较大叶绿体。维管束鞘外侧紧密毗连着一圈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
10、结构。这种“花环”结构是 c4 植物的特征。C3 植物包括水稻、小麦等,其维管束鞘有两层,外层细胞是薄壁的,较大,含叶绿体较叶肉细胞中为少;肉层是厚壁的,细胞较小,几乎不含叶绿体。C3 植物中无“花环”结构,且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很少,这是 c3 植物在叶片结构上的特点。13、一棵“空心”树,为什么仍能活着和生长?答:“空心”树遭损坏的是心材,心材是已死亡的次生木质部,无输导作用。 “空心”部分并未涉及具输导作用的次生木质部,并不影响木质部的输导功能,所以“空心”树仍能存活和生长。但“空心”树易为暴风雨等外力所摧折。14、较大的苗木,为什么移栽时要剪去一部分枝叶?水稻大田移栽后, 为什么常有生长
11、暂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答:植物移栽,即使是带土移栽,都会使根尖、根毛受损。根尖、根毛受损,根系吸收水分、无机盐能力下降,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受影响,故水稻大田移栽后,常有生长暂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苗木移栽时,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消耗,缓解因根系受损伤而水分供应不足的矛盾,可采取剪去一部分枝叶的措施。15、松针的结构有何特点?答:松针叶小,表皮壁厚,气孔内陷,叶肉细胞壁向内褶叠,具树脂道,内皮层显著,维管束排列于叶的中心部分等,都是松属针叶的特点,也表明了它具有能适应低温和干旱的形态结构。16、侧根、叶、腋芽、不定根、不定芽的起源方式各是什么?答:(1)内起源者有:侧根、不定
12、根和不定芽; (2)外起源者有:叶、侧芽、不定根和不定芽。17、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了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18、什么是次生分生组织?有几种次生分生组织?简述其发生和活动。什么是次生分生组织?有几种次生分生组织?简述其发生和活动。答:(1)次生分生组织是由成熟组织的细胞
13、,经历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化,脱离原来的成熟状态,重新转变而成的分生组织。 (2)木栓形成层是典型的次生分生组织,在根中最初由中柱鞘转变而成,而在茎中则常紧接表皮的到层细胞转变而成,以后依次产生的新木栓层形成层逐渐内移,可深达次生韧皮部。木栓形成层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木栓,向内产生栓内层,三者共同组成周皮。 (3)形成层一般也被认为是次生分生组织。根中的形成层由维管柱内的薄壁细胞和中柱鞘细胞转变而来,茎中的形成层由束中形成层(由维管束中一层具潜在分裂能力的细胞转变成)和束间形成层(由髓射线中的薄壁细胞转变成)组成。形成层缶内分裂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分裂产生次生韧皮部。19、什么是髓射线?什么是维
14、管射线?二者有哪些不同?答:二者在茎横切面上均呈放射状排列,均具横向运输和储藏作用。但在起源、位置、数量上不同。(1)髓射线位于初生维管组织之间,内连髓部,外通皮层,在次生生长以前是初生结构,虽在次生结构中能继续增长,形成部分次生结构,但数目不变。 (2)维管射线由木射线与韧皮射线组成,由形成层产生,为次生结构,数目随茎增粗而增加,后形成的射线较短。20、松针的结构有哪些特点?有何适应意义?答:松针叶小,表皮壁厚,气孔内陷,叶肉细胞壁向内褶叠,具树脂道,内皮层显著,维管束排列于叶的中心部分等,都是松属针叶的特点,也表明了它具有能适应低温和干旱的形态结构。21、简述根、茎、叶主要功能的异同。答:
15、三者担负着植物体的营养生长,为营养器官。 (1)三者不同点:主要生理功能各不相同。根的主要生理功能,首先是吸收作用,其次是固着和合成的功能;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导作用和支持作用;叶的主要生理功能,首先是光合作用,其次是蒸腾作用。 (2)三者相似之处:根和茎均具有储藏和繁殖作用;叶也有吸收作用,少数植物的叶还有繁殖能力。维管系统把根、茎、叶三者连成一个整体,三者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流,故三者均有输导作用。在特殊例子中,植物叶退化,而由茎行使光合作用的功能;鳞茎中的鳞叶也具储藏作用;茎卷须和叶卷须是一对同功器官。22、为什么竹材可作建筑材料?答案要点:(1)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2)单核胚曩的
16、形成(核分裂) ;(3)8 核胚曩的形成(质分裂及细胞定位) ;(4)具 7 个细胞的成熟胚曩形成。23、在观察叶的横切面时,为什么能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答:对具有网状脉的叶和具有侧出平行脉的叶进行横切,对于叶中主脉而言是横切,叶横切面上呈现出叶脉中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对于侧脉则是纵切,叶横切面上呈现侧脉维管组织的纵面观。所以叶横切面上可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24、什么是人工营养繁殖? 在生产上适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有哪几种?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特殊意义是什么?答: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植物营养繁殖这一特性,采取各种措施使植物繁殖,这称为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上使用的方法常
17、为分离、扦插、压条和嫁接。人工营养繁殖在生产商店特殊意义表现在如下方面:(1)加速植物繁殖。例如林业上常用砍伐过的树干基部或老根产生不定芽所形成的萌生苗来达到森林更新的目的。老树庞大的根系是萌生苗的生长超过实生苗(种子繁殖产生)若干倍。(2)改良植物品种。例如通过嫁接可增强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和抗病害能力等。 (3)保存植物的优良品系。有些用种子繁殖易产生变异的植物(苹果、梨) ,可用扦插或嫁接的方法来保存优良品系。 (4)对于不能产生种子的果树(如香蕉、一些柑桔和葡萄品种) ,可采用分离或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25、被子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同时它们也有较大的叶,两者间是否存在着联系?答:被子植物
18、叶较大,因而具有较大的受光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同时也使蒸腾作用加强。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有根部吸收,并通过根、茎木质部运输至叶。叶片具很强的蒸腾作用,木质部的运输能力也相应强,因为被子植物的输水分子,管胞之间通过纹孔传递水分,且管径较小,输水效率较低。而导管分子之间靠穿孔直接沟通,管径一般较管胞粗大,所以具较高效率的输导能力与叶片很强的蒸腾作用相适应,所以被子植物茎内有导管与其较大的叶之间有密切的关系。26、什么是“项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如何利用?举例说明。答:(1)顶端优势的定义;(2)顶端优势的利用:如栽培黄麻;(3)顶端优势的抑制,如树和棉花的合理修剪,适时打顶。27、根据内部
19、解剖, 对于一个成熟的双子叶植物草质茎和一个成熟的单子叶植物草质茎进行比较。提示:二者均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二者之比较,相当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初生结构之比较,故可参看 35 题的答案要点。28、如何从形态特征来辩别根状茎是茎而不是根?答:根状茎横卧地下,外形较长,很象根。但根状茎仍保留有茎的特征,即有叶(已退化) 、叶腋内有腋芽、有节。根据这些特征,容易和根区别。29、什么是根瘤、菌根?它在植物此种和育苗工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答:(1)根瘤和菌根的定义;(2)根瘤和菌根对 植物的意义;(3)在植物引种和育苗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因根瘤和真菌对与之共生的植物有选择性能,故在引种一种植物时,需
20、同时引进能与之共生的菌种,在有关植物的育苗、造林中,应预先在土壤中接种特定的真菌或根瘤菌,或事先让种子感染之,以保证植物良好的生长发育。30、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答: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到叶绿体的外表有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在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基层片层相联系) 。除了这些以外的其余部分是没有一定结构的基质。31、分生组织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可分为哪几类?在植物生长中各有什么作用?答:(1)分生组织包括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2)顶端分生组织产生初生结构,使根和茎不
21、断伸长,并在茎上形成侧枝、叶和生殖器官, (3)侧生分生组织形成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 (4)禾本科植物等单子叶植物借助于居间分生组织的活动,进行拔节和抽穗,使茎急剧长高,葱等因叶基居间分生组织活动,叶剪后仍伸长。32、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答: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转营输导功能,木纤维转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
22、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筛胞的细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 p-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33、区别如下概念:年轮、生长轮、假年轮、早材、晚材、春材、秋材、心材、边材、无孔材、环孔材、散孔材、半环孔材答:年轮也称生长轮。次生木质部在一年内形成一轮显著的同心环层即为一个年轮。若一年内次生木质部形成一轮以上的同心环层,则为
23、假年轮。 一个年轮中,生长季节早期形成的称早材,也称春材,在生长季节后期形成的为晚材,也称夏材或秋材。二者细胞类型、大小、壁结构有区别。具数个年轮的次生木质部,其内层失去输导作用,产生侵填体,为心材;心材外围的次生木质部为边材,具输导作用。心材逐年加粗,而边材较稳定。 无孔材 裸子植物的次生木质部横切面上没有大而圆的导管腔,其木材称无孔材。 双子叶植物次生木质部具大而圆的导管腔。有些树种的木材,在一个生长轮内,早材的导管腔比晚材的导管腔大得多,导管比较整齐地沿生长轮环状排列;反之,早材与晚材导管腔相查差不大,称散孔材。介于环孔材和散孔材之间的称半环孔材或半散孔材。34、试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
24、物茎的次生结构答:(1)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次生结构,使茎逐年加粗,并有显著的生长轮。 (2)二者不同之处:a 多数裸子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由管胞、木薄壁组织和射线所组成,多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b 裸子植物的次生 韧皮部有筛胞、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组成,一般无筛管、伴胞和韧皮纤维。C 有些裸子植物茎的皮层、维管柱中常具树脂道。35、试述单孢型胚囊的发育过程。提示:从如下三方面叙述双受精后一体花有哪些变化:a.子房壁果皮;b.胚珠种子,包括珠被种皮,受精卵 胚,受精极核(初生胚乳核)胚乳;c.花中子房以外的部分或枯萎,或宿存并随果实增大而增大(如柿树的花
25、萼) ,或参与果皮的形成,如下位子房上位花中的花筒或花托。36、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答:双受精是指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 2 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双受精不仅是一切被子植物共有的特征,也是它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2 个单倍体的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成为个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因为精、卵融合把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受精的极核发展成的胚乳是三倍体的,同样兼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活跃,并作为营养物
26、质被胚吸收,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双受精在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最进化的形式,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37、列表比较虫媒花和风媒花的差异。提示:从花序、花冠、气味和蜜腺、花粉、柱头等方面加以比较。38、对不同类型的幼苗,播种时注意什么?答:(1)幼苗的类型;(2)对于子叶出土幼苗的种子宜浅播;(3)对于子叶留土幼苗的种子可稍深播,但深度要适当。39、什么是减数分裂?什么是双受精?各有何生物学意义?答:(1)减数分裂和双受精的定义(略) 。 (2)减数分裂与双受精作用共同保证有性生殖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从而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减数分裂使有性生殖后代产生变异。双
27、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意义。40、较大的苗木,为什么移栽时要剪去一部分枝叶?水稻大田移栽后, 为什么常有生长暂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答:植物移栽,即使是带土移栽,都会使根尖、根毛受损。根尖、根毛受损,根系吸收水分、无机盐能力下降,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受影响,故水稻大田移栽后,常有生长暂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苗木移栽时,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消耗,缓解因根系受损伤而水分供应不足的矛盾,可采取剪去一部分枝叶的措施。41、试述根内皮层和中柱鞘的结构和功能。答:(1)根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或五面增厚,这对根的吸收作用具有特殊意义,即控制根的物质转运。
28、 (2)根的中柱鞘多为一层细胞,也有具多层细胞的。根的中柱鞘细胞能恢复分生能力,产生侧根、形成层、木栓形成层、不定芽、乳汁管和树脂道。42、简述被子植物的有性世代。提示:(1)有性世代的定义;(2)从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到花粉管释放二精子、减数分裂产生大孢子到成熟胚囊形成两条线分别叙述,以双受精开始作为有性世代的结束。43、各种不同传粉方式的花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答:植物传粉的形式有两种,即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自花传粉是一种较异花传粉原始的形式。自花传粉植物的花均为两性花,其雄蕊的花粉囊和雌蕊的胚囊同时成熟,自交是亲和的。传粉方式与花的形态结构的密切关系在异花传粉植物上得到充分体现。异花传粉主要
29、有风媒花和虫媒花两种类型。风媒植物的花小而多,常密集成穗状花序、柔荑花序等,能产生大量花粉,同时散放;花粉一般质轻、干燥、表面光滑,适应被风吹送。在禾本科植物中,花丝细长,易为风吹动,利于散粉;花柱常呈羽毛状,伸出花被,利于承受花粉;花被常退化,花常先退化,避免花粉传送受阻挡;常雌雄异花或异株,不具香味或色泽。上述各个方面都是植物适应风媒的特征。适应昆虫传粉的花(虫媒花)一般冠大而显著,色泽鲜艳,花具特殊的气味(芳香的,甚至恶臭的) ,往往具蜜腺,均利于吸引昆虫;花粉粒较大,外壁粗糙,有粘性,易粘附在虫体上;花粉粒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可作为昆虫的食物。上述性状皆有利与昆虫传粉。此外,虫媚话
30、的大小、形态、蜜腺位置等,常与传粉昆虫的大小、形状、口器的类型和结构等特征相适应。典型例子之一是鼠尾草的话形态结构,对蜜蜂传粉的适应。从上述可知,异花传粉的花对其特定的传粉方式存在高度的适应性。但必须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特征都是必不可少的,个特征与传粉方式的对应关系也是不固定的。如禾本科植物的花是风媒花,但却是两性的,枫、槭等植物的花也是风媒花,却具花被;柳属植物具柔荑花序,无花被,却是虫媒花植物。44、豆科植物为什么能够肥田?答:豆科植物根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根瘤能将大气中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的游离氮转变成可利用的氮素。根瘤留在土壤中可提高土壤肥力,所以一些豆科植物如紫云英、三叶草等常作绿肥
31、,也常见将豆科植物与农作物间作轮栽。45、棉花整枝打杈时,怎样区分果枝和营养枝?答:(1)棉花植株上有两种分枝方式: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2)单轴分枝的枝通常是营养枝,合轴分枝的枝是开花结果的果枝。如何区分果枝和营养枝的问题即成为如何区分合轴分枝和单轴分枝的问题;(3)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的特征。 (4)单轴分枝的枝多位于植株下部。46、什么是自花传粉?什么是异花传粉?植物如何在花部的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避免自花传粉发生?答:成熟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柱头上的过程,称为自花传粉。如水稻、豆类等进行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是指一朵花的花粉传送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异花传粉发生在同株异花间,也可发生在同一
32、品种或同种内的不同植株之间,如玉米、向日葵等都进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植物的花由于长期自然选择和演化的结果,在结构上和生理上以及行为上产生了一些特殊的适应性变化,使自花传粉不可实现,主要表现在:(1)花单性,如蓖麻为雌雄同株,柳树为雌雄异株。 (2)雌雄异熟,使两性花避免自花传粉,如向日葵。 (3)雌、雄蕊异长、异位,如报春花;(4)自花不孕,如荞麦。47、简述水分从土壤经植物体最后通过叶蒸发到大气中所走的路程。答: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历程主要是由维管系统上升。所走路程可表示为:土壤溶液-根毛细胞根皮层内皮层根木质部茎木质部叶柄木质部各级叶脉木质部叶肉细胞细胞间隙孔下室气孔-大气48、试比较裸子植物
33、、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答:(1)三者均具表皮、皮层和维管组织,薄壁组织。 (2)裸子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a 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b 与被子植物的差别:初生木质部含管胞而无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伴胞;车声结构阶段很短暂,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的草质茎。 (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 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B 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49、一般植物叶下表面气孔多于上表面,这有何优点? 沉水植物的叶为什么往往不存在气孔?答:气孔与叶的功能密切相关
34、。气孔既是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又是水分蒸腾的通道。叶下表面避开日光直射,温度较上表面为低,因而气孔多位于下表皮,以利于减少水分的蒸腾。其次当光线很强时,叶表面气孔关闭,叶下表面气孔仍开张,以进行气体交换,促进光合作用,使植物能充分利用光能。所以气孔多分布于叶下表皮上。由于气孔的功能是控制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沉水植物叶在水中无法进行蒸腾作用,溶于水中的气体也不适应于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若沉水植物叶具有气孔,叶中通气组织内的气体可能通过气孔而散失,所以一般来说气孔对于沉水植物的叶无生理意义。植物分类部分1.何谓世代交替?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世代交替各有何重要特征 ?(p10,247,2
35、59,266)答:在植物的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两世代交替进行,代代相传,这种现象 称为世代交替。苔藓:植物体多细胞,具明显的世代交替,但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发达,不能独立生活。这在高等植物中是独一无二的。蕨类:具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无性生殖产生孢子囊和孢子,有性生殖时产生精子器和颈卵器,受精卵发育成胚,蕨类植物的孢子体远比配子体发达习见的植物体就是孢子体。种子植物:生活史中具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且孢子体发达,具有形成层和次生结构。2.植物分类的基本等级有哪些? 植物学名有哪些基本规定?(p168,p171)答:植物分类的基本等级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植物学名:双名法是指每一种
36、植物(或动物、微生物)的名称都有 2 个拉丁词所组成,前面一个词为属名,代表该植物所从属的分类单位,第二词为种加词。一个完整的学名,双名的后面还应附上命名人的姓名或姓名的缩写。3、藻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16)答: 1、藻类是指一群具有光和色素(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并能独立生活的原植体植物。2、不产生种子,无根、茎、叶的分化,仅少数高等藻类具初步的组织分化和类似根、茎、叶的构造;3、生殖器多为单细胞结构,仅少数为多细胞结构,但每个细胞都形成孢子或配子,其外无不育的细胞成包围。4、合子或受精卵不在性器官中发育为多细胞的胚。 4、谈谈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异同点, 说明被子植物有哪些比裸子植物进
37、化的特征?(p259-266)答:相同点 :都能产生种子;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植物;有维管组织分化。不同点: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木质部大多数只有管胞,极少有导管韧皮部中只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 木质部多有导管,韧皮部中有伴胞具有精子器和颈卵器 具有真正的花:花托、花萼、花冠、雄 蕊群和雌蕊群裸露 子房包藏胚珠并发育成果实具有特殊的双受精现象 配子体进一步退化(雌、雄配子体均不能独立生活,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5、植物的花序有几大类?用简图(或文字)表示总状花序类(无限花序)各主要花序类型的结构。(详细见 p191-192)答:常见花序可分为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无限花序也称作总状类花序,其开花顺
38、序是花序下部的花先开,逐渐往上开,或边缘花先开,中央花后开。6、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各包括哪些类群?并比较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主要特征。 (p216)答:低等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特征:无胚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高等植物包括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征:有胚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7、试列表比较松科、杉科和柏科的不同点。 (p261-262-263)特征 松科 杉科 柏科叶形 针形或条形 披针形、钻形、条形或鳞状鳞形或刺形叶及种鳞排列方式 螺旋状 螺旋状排列(水杉除外) 交互对生或轮生种鳞与苞鳞离合情况 离生 半合生 完全合生每种鳞具种子数 2 2-9 1 至多数8、简述十字花
39、科、葫芦科、禾本科和蝶形花科的识别要点。 (p329)答:十字花科:草本,单叶互生,基生叶长呈莲座状。花两性,总状花序,十字形花冠;4 强雄蕊;2 心皮合生子房,由于由假隔膜而成二室,侧膜胎座。角果( 角果 :干果中的一种。由 2 个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成,侧膜胎座,子房常因假隔膜分成 2 室,果实成熟后多沿两条腹线自下而上地裂开。角果为十字花科植物所特有。 ) 。葫芦科:攀缘或蔓生草质藤本,卷须生叶腋。叶互生,多掌状分裂。花单性,5 基数;花丝常两两结合,1 枚独立;3 心皮合生,子房下位,1 室,侧膜胎座。.瓠果(瓠果 :由下位子房的复雌蕊和花托发育而成。果实外层坚硬,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化,
40、胎座肉质化。如南瓜、冬瓜等瓜类的果实。.瓠果 为葫芦科植物所特有) 。禾本科:多为草本(少为木本) ,茎常圆柱形,常中空;叶鞘边缘常分离而覆盖,叶二列互生,常有叶舌、叶耳。以小穗为基本单位组成各种花序,小穗具一对颖片;每小花具一对稃片和特化的浆片。颖果。 (颖果 :似瘦果,由 2-3 个心皮组成,含 1 粒种子,但果皮和种皮合生,不能分离,如稻、小麦、玉米等的果实。颖果为禾本科植物所特有) 。9、解释下列花程式:()P3+3 A3+3 G(3:3) 雌花,花被两轮生每轮 3 瓣(离生) ,雄蕊两轮生每轮 3 个,上位子房,心皮数 3 个,子房室 3 个。()K3+(5) C5 A() G(3:
41、3)雌花,花萼两轮生,内轮 3 个离生,外轮 5 个合生;花冠 5 片;子房上位,心皮数 3 个,子房室 3个。10. 简述下列科的主要特征,分别例出各科 3 种代表植物。(1)十字花科 p304(甘蓝、油菜、荠菜) (2)锦葵科 p306(棉、三色堇、芝麻) (3)蔷薇科 p294(桃、月季、绣线菊) (4)豆科 p 292(大豆、豌豆、蚕豆、含羞草) (5)芸香科 p307(柑橘、柚、柠檬) (6)茄科 p314(茄子、番茄、马铃薯) (7)百合科 p270(野百合、浙贝母、萱草、洋葱) (8)禾本科 p275(水稻、小麦、玉米) (9)石蒜科 p271(石蒜、水仙、君子兰) (10)兰科
42、 p273(春兰、寒兰、铁皮石斛) (11)木兰科 p279(紫玉兰、含笑、鹅掌楸)(12)樟科 p280(樟、红楠、月桂) (13)毛茛科 p282(扬子毛茛、毛茛、花毛茛) (14)葡萄科p284(葡萄、爬三虎、圆葡萄) (15)石竹科 p285(石竹、菠菜、雀舌草) (16)桑科 p297(桑、苎麻、枣) (17)葫芦科 p300(黄瓜、南瓜、冬瓜) (18)山茶科 p311(报春花、浙江红花油茶、金花茶) (19)唇形科 p320(薄荷、皱叶留兰香、草石蚕) (20)菊科 p324(向日葵、杭白菊、刺儿菜) 。11. 比较:(1)豆科 3 亚科主要区别:含羞草亚科:多为木本,叶 1-2
43、 回羽状复叶;花辐射对称,穗状或头状花序。云实亚科:木本,花两侧对称,假蝶形花冠。蝶形花亚科:木本或草本,三出复叶或羽状复叶,花序各种;花两侧对称,蝶形花冠。 (p292-293)(2)菊科管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主要区别:菊科管状花亚科:植物体不含乳汁,常具挥发油腺或树脂道;头状花序全为管状花,或中央为管状花,边缘为舌状花、漏斗状花。舌状花亚科 :植物体常含乳汁,无香气。头状花序全为舌状花,小花两性。(3)禾本科的竹亚科和禾亚科主要区别:竹亚科:多为灌木或乔木状,秆一般为木质。禾亚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秆通常为草质。(4)蔷薇科 4 亚科主要区别的主要区别:绣线菊亚科:木本,常无托叶;花托扁
44、平或微凹;心皮多为 5,分离或基部连合,子房上位;蓇突果。蔷薇亚科:木本或草本;叶常为复叶,托叶发达;花托凸起或凹陷;心皮多数,分离,子房上位;聚合瘦果或聚合核果苹果亚科:木本,常单叶,有托叶;心皮 2-5 合生,多于凹陷花托愈合成下位子房;梨果。梅亚科:木本,单叶,有托叶,叶柄顶端有腺体;托杯凹陷呈杯状;心皮 1 枚,子房上位;核果。12. 简述兰科植物的花是如何行之有适应昆虫传粉的。答:表现为花大,美丽,有香气,易引诱昆虫,蜜腺位于唇瓣基部的距内或合蕊住的基部;当昆虫落在唇瓣上采蜜时,头部恰好触到合蕊住上花粉块基部的黏盘上,昆虫离去时,就带走了花粉块,至另一花采蜜时,花粉块恰好又触到有黏液
45、的柱头上,完成授粉作用。13、被子植物的胚乳和裸子植物的胚乳是否相同,为什么?答:不相同。裸子植物的胚乳是雌配子体的一部分,被子植物的胚乳是由一个精子和 2 个极核结合,发育成 3n 染色体的胚乳。14、裸子植物有哪些主要特征?通常可分为哪 5 个纲?分别举出其代表植物。 (p259)主要特征:(1)孢子体发达,具形成层和次生结构。 (2)具裸露的胚珠和种子。 (3)配子体简化,出现花粉管。 (4)裸子植物常具多胚现象。可分为 1、苏铁纲(苏铁)2、银杏纲(银杏)3、松柏纲(日本五针松)4、红豆衫科(红豆衫)5、买麻藤纲(买麻藤) 。15、试述真菌门的主要特征,它通常可分为哪几个亚门?并举出一
46、些代表植物。 (p233-234)答:1、营养体(除少数种类是单细胞外,大多数为分枝的丝状体。 )2、营养方式(异养型 i 腐生 ii 寄生 iii 腐生兼寄生)3、细胞结构巨(细胞壁)4、真菌的繁殖(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16、Judd 等人在 Plant Systematics一书中发表了一个维管植物分类系统,将被子植物部分首先划分哪 4 个基本类群。分类的依据是什么?(p267)答:双子叶古草本群、单子叶植物群、木兰复合群、真双子叶植物群。这个系统吸纳了形态学、解剖学、染色体、植物化学的资料,尤其是采用近年的大量的分子系统学资料。17、蕨类植物门分为几个亚门?各亚门的主要特征和区
47、别是什么?(p253-257)答:松叶蕨亚门。 (原始的陆生植物类群;孢子体仅有假根,气生茎二叉分枝,叶为小型叶,无叶脉或仅有单一叶脉,孢子同型;配子体雌雄同株,生地下,无叶绿体) 。石松亚门。 (孢子体有真根,茎多为二叉分枝,通常具原生中柱;小型叶,仅一条叶脉;孢子同型或异型) 。水韭亚门。 (孢子体为草本。茎粗短块状,具原生中柱。叶线形丛生似韭菜,具叶舌,孢子有大小之分) 。楔叶蕨亚门。 (茎具明显的节和节间,节间中空,由管状中柱转化为具节中柱。小型叶,鳞片状,轮生,孢子叶盾状。孢子同型) 。 )真蕨亚门(孢子体发达。茎除了树蕨外,均为根状茎,有各式中柱。木质部主要成分为管胞,少数具导管。
48、叶为大型叶。叶片为单叶或一至多回羽状分裂或复叶) 。18、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试列举苔纲、角苔纲和藓纲的代表植物。 (p247)答:(一)植物体有茎、叶的分化,但尚无真正的根。(二)雌、雄生殖器官多细胞。(三)合子发育成胚。(四)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上。(五)孢子萌发经过原丝体阶段。苔纲、角苔纲和藓纲的代表植物分别是地钱、中华角苔、葫芦藓。19、毛茛科和樟科与木兰科相比各有何原始和进化特征?(p279-280-282)答:木兰科的原始性表现在木本、单叶、网状脉、虫媒花、花单生、花托伸长、各部螺旋状排列、花药长、花丝短、单沟花粉、胚小、胚乳丰富等。樟科是由木兰科起源较进化的类型,表现在花部定
49、数、轮状排列,3 基数,雄蕊花丝明显,心皮结合,胚珠少数等。毛茛科大多保持离生的心皮,和木兰目有着明显的亲缘关系。20、指出下列花的性状为哪一科植物所具有:副萼、十字形花冠(十字花科) 、高脚碟形花冠(水仙) 、辐状花冠、漏斗状花冠(牵牛) 、唇形花冠(泡桐、芝麻、连钱草的花冠) 、蝶形花冠(蝶形花科) 、舌状花冠(菊科) 、花药瓣裂、聚药雄蕊(菊科、葫芦科) 、单体雄蕊(锦葵科 ) 、二体雄蕊(蝶形花科) 、多体雄蕊(金丝桃) 、合蕊柱(兰科) 。21、指出下列果实特征为哪一科植物所具有:角果(十字花科) 、荚果(豆科) 、柑果(芸香科) 、双悬果、坚果(如麻栎等的果实) 、颖果(禾本科) 、瓠果(葫芦科) 、盖裂的蒴果(如马齿?、车前等的果实) 、孔裂的蒴果(虞美人、金鱼草的果实) 、浆果(葡萄科、茄科) 、核果(蔷薇科、桑科) 、聚花果(桑、无花果、菠萝的果实) 、聚合果(毛庚科、蔷薇科、木兰科) 、壳斗() 。22、已知一种植物的学名,如 Bauhinia variegata L.( 紫荆花)或 Taxus brevifolius Nutt.(短叶紫杉),要详细了解它所属的科、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和经济用途,请问如何查阅?(不清楚该如何进行)答:1、检索表的使用。查出该植物属于哪一类群,然后鉴定出哪一科。23、单子叶植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