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我在学习中成长第一课 我学会了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我展示,了解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体味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 2感受学习有苦也有乐。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在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懂得学习有苦也有乐,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成功了不要骄傲,失败了不要放弃的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关键点: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四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制作成就窗和荣誉窗。 (每个同学找出这两年做过的手工或画的图画;这两年获得的奖状或奖品,布置成长回 顾。 )
2、 五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非常聪明能干,昨天,我就看见李本泉同学会做栩栩如生的燕子,丁丽同学做了很漂亮的书签,还有没有同学比她们更厉害的? (二)学文明理 1请同学说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板书课题:我学会了 a)电脑出示课文 P26-27 插图,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重点请同学说说做凉拌菜的过程。表演一下买文具。 ) b)为了能更好地表现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我们进行“成语接龙”比赛,看谁接得最快最好? c)太精彩太紧张了,我们唱一首歌来轻松一下。 d)教师小结:我们学到的东西真不少。知识增多了,本领增长了,比过去更懂事了。 2电脑逐一出示课文 P28-29 的插图,
3、学生介绍: a)在学习这些技能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挫折? b)你是怎样坚持学会的? c)你认为是什么使你成功的?把你学习成功的经验介绍给我们,让我们学习学习。(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d)成功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e)成功的快乐只有谁才能得到? f)教师小结:学习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苦也有乐。只有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三)教学延伸 1我们来看王楠、马琳、李菊、白杨等等乒乓球名将登台领奖的图片。 2我们当中也有许多同学是练乒乓球的,讨论一下:谁能说说这些名将为什么能夺冠?(勤奋、不怕艰苦、不怕失败等) 3大家谈谈:他们是怎样使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全世界的面前的?(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坚持
4、不懈等) (四)深化导行 1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 2交流交流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乐趣。 3教师深化教育:学习有苦也有乐。成功只属于不怕困难,热爱学习的人。 (五)总结 1 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把你第一次做成功的一件事的过程写下来,让同学们学习。 板书设计: 第一课 我学会了学习有苦有乐 成功 不怕困难 执笔教师:杨四萍2012 年 9 月 12 日第二课 向“谁”学一、教学目标: 1、体会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学到很多东西; 2、感受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愿意学习别人的好经验。 3、懂得在学习中谈讨学习方法,感受学习方法和途径的多样性,增强学
5、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 1、懂得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学习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2、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3、教学关键:培养学生愿意学习别人的好经验。 三、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学生“学一学” “做一做”所需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a)让学生在 3 分钟内用纸做一件手工艺品。 b)提问:你们刚才所做的手工艺品是向“谁”学的? 板书课题:向“谁”学 (二)文明理: 1、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在课外你都学到了些什么?都是向谁学的? 2、同学们都在课外学到了很多知识,除了向他人学以外,还有很多途径让我们学到知识。 3、电脑出示课文插图(P31-P32)
6、,学生说说他们从什么途径去学习? 4、 教师小结。 5、齐声朗读课文 P31 方框的内容。 (三)教学延伸 1、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让学生学做纸鹤。 a)告诉学生歌中的小女孩为了救一只鹤而牺牲的事我们也要学小女孩那样有爱心,今天大家齐手学做纸鹤。 b)分小组,每人叠一只纸鹤,看看谁的纸鹤做得好。 c)请做得好的同学教教其他同学,大家也可以相互学习,再叠一只纸鹤看看有什么进步。 d)各组找出组内叠得最好的一只纸鹤进行比赛。并请做得好的介绍他们是怎样互相学习,取得进步。 2、我也参加讨论 a)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仿照图片,分小组讨论在生活中你向“谁”学会了什么? b)班内共同交流,在老师的引
7、导下总结出我们主要的学习途径。 c)齐声朗读 P32 方框的内容。 (四)深化导行 1、 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结合插图,想一想、说一说,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五)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板书:留心观察 善于思考学到很多东西 2、齐声朗读课文中“记一记”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 在课后,全班同学应多做学习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学会更多的东西。 板书设计: 2、向“谁”学留心观察学到很多东西善于思考执笔教师:孟明丽2012 年 9 月 15 日第三课 做学习的主人一、教学目标1、知道学习要肯于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2、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体会
8、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3、知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二、教学重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三、教学难点肯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并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四、教学关键点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想一想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集中精力学习。五、课前准备1、教学课件2、实物投影3、录音机4、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并分析其原因,以便有的方矢地进行教学。六、教学过程(一)听故事导入1、播放故事龟兔赛跑2、问:听了故事后,你觉得龟为什么能跑赢兔呢?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抓紧时间学习呢?板题
9、:做学习的主人(二)学文明理1、交流学习经验(1)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应怎样做?以“冬冬的烦恼“为内容讨论假如你是冬冬,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冬冬的同学,你会对冬冬说些什么?(2)让学生自己谈谈学习中遇到过的困难和烦恼,再分分类。(3)讨论:对不认识的生字,看不懂的文章应该怎么办?对自己不爱学习又必须学习的课程应怎么办?学习做某件事,总是做不好,怎么办?(4)用图形式加以说明、延伸。(5)小结:我们在学习中也遇到过烦恼,但是只要动脑筋、想办法,总会克服困难的。(三)抓紧分秒,做时间的小主人1、争分夺秒。抄写生字,5 分钟后检查学生所写的字数。抄写课文,5 分钟后检查,让学生说一说,对比一下与所抄
10、生字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2、分组讨论并说说自己在学习,做事时通常会出现的低效率问题,大家一起想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是什么?3、对照图片,说说有什么办法使小丽做事更快些?4、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只有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才能有效率。(四)教学延伸1、出示一系列的活动内容,让学生想 一想,该怎么合理安排时间呢?(1) 、星期六,小军需要做以下的几件事:画画儿、做作业、看电视、买文具、看课外书、踢球(2) 、王小明每天放学回家,都必须完成以下家务,-需要分钟,故此,对他如何进行复习有一定的影响,请大家帮帮他。扫地 5 分钟,淘米 3 分钟,烧开水 9
11、 分钟煮饭 10 分钟,喂鸡 5 分钟,洗茶壶 4 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给小军出主意。各组互相交流,并说说各自的理由。(五)深化导行1、 小小辩论会小芳放学回家,感到有些疲倦。但是,她想起妈妈常说的。回家后先要做作业,于是她打开了作业本,可是,写了一会儿,有些写不下去。她有两种做法:(1) 、坚持写下去;(2) 、先休息一会儿再写。你同意哪种做法?2、小小故事会(1) 、事先让每个学生找一找有关学习方面的故事。(2) 、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开个小小故事会。(3) 、小组选出其中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故事,编成小节目,在班上交流。(六)巩固练习图时间老人的礼物(1) 、钟姑娘的话是什么意思?(2) 、如
12、果这样下去他俩各会怎样?让我们不故事续下去。(七) 总结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2、齐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八)布置作业课后总结一下自己今后如何合理地安排和利用学习时间。板书设计:3、做学习的主人学习不怕难合理安排时间执笔教师:杨四萍2012 年 9 月 22 日第四课 大家都在学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己周边大人们学习的情况,感受当今的社会是学习的社会,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 2、感受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给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学习就会落伍。 3、在观察中找到身边的榜样,并从大人们“学而不厌” 、 “学习不止”中受到鼓舞。 二、教学重点: 通过看图,让学生知道当
13、今社会,不论男女老少,都不断地学习,接受新鲜事物。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大人们“学而不厌” 、 “学习不止”的精神。 教学关键点: 通过学习,启发学生珍惜时间,抓紧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和本领。 四、课前准备: a)教学课件。 b)要求学生做好调查,家里的人近两年来新学到什么知识和本领,现在又在学什么?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检查调查结果。 (学生都说出家里人近两年新学到的知识和本领,教师以一个学生小明家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一下。 ) 2、电脑出示课本 4041 页的八幅图,每幅图都有旁白说明 3、 小组讨论:他们都那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学习? 4、 引出课题:大家都在学 5、 师说:小明爷爷是一位种田能手,很多事情都干,是村里有名的能人。现在,爷爷遇到了新问题。电脑出示书中 42 页的三幅图。 6、教师小结:通过过去是劳动能手,今天却遇到了新问题,说明了社会进步真快呀!天天都有新变化。大人们在抓紧时间学习。我们要和他们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 执笔教师:孟明丽2012 年 9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