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合作讨论.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7389476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合作讨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合作讨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合作讨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讨论姓名: 陈华辉摘要:怎样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 1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2教师要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3.讨论时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4.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5.讨论的氛围要和谐。6.要培养学生“三会”。关键词:合作讨论学习的设计,分组,合作中教师的角色,独立与合作,合作学习氛围, “三会”。要使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与同伴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实践方式,也是引导学生独力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有效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着重要的

2、意义,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1.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

3、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抓住时机,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活动,积极探索,讨论交流,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如:五年级上册中的用一一列举法解决定书活动有几种情况,老师说:“你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很快地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讨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就得出了用 1.2.3.(或 a.b.c)等分别表示这几本书名,并让学生说出后再做的机会2.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

4、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3.讨论时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主导角色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是合作者. 参与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一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一

5、参与”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是全体学生和老师一起从事理解活动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其中包含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两个方面的互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在合作中遇到疑惑或困难时,教师要以学生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适时的对学生的合作交流给予诱导,适量提出值得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诱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出合作讨论的方向途径,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个交织的互动网。 4.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生活中,我们都有这

6、样的经验: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肯定是自己去面对,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如果只有小组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将难以独挡一面。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如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怎样把这个知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时,可先让学生思考后再讨论转化的方法,在讨论取哪一种方法更好5.讨论的氛围要和谐。在讨论中,教师不要对学生的错误意见进行批评,应营造一种氛围

7、,使每位学生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也不要批评别人的意见,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6 要培养学生“三会”。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为此老师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

8、,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它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讨论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参考文献: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实验研究 作者:苏军辉 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方案 作者:韩同宝 日期:2013-0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