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哮喘急性发作时,气道阻力明显增加,肺呈过度充气状态,当过度充气严重时,吸气所需的力量增加,导致吸气时胸内压明显下降,右心回心血量增加,室间隔移向左心室,以致舒张期左心室充盈不完全;同时吸气相升高的肺内压也不利于收缩期的心室排空,使心室后负荷增加;而用力呼气时胸内压增加,右心回心血量减少。胸内压的大幅度摆动引起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波动,使吸气相的心博出量及收缩压下将更为突出,形成奇脉。测量:病人发生奇脉是吸气期间收缩压正常的下降正常不超过 133kPa(1O mmHg)增大的结果。这种吸气期的收缩压下降的程度和气道阻塞的程度相关。它反映了呼吸肌对胸腔压波动的影响明显增加,呼吸肌疲劳的病人不再产
2、生较大的胸腔压的波动,奇脉消失。严重的奇脉333kPa(25mmHg)是重症哮喘的可靠指征。测量可应用血压计测量奇脉,测量收缩压首先听到的间断性血管搏动到连续性血管音之间的血压水平就是奇脉水平。奇脉相关疾病: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肺气肿、胸腔积液西医:是指吸气时脉搏显著减弱或消失,又称吸停脉。由于心包腔内压力升高,使心室舒张充盈受限,吸气时体静脉回流受限,右心室排入肺循环血量减少,而肺循环受呼吸负压影响,肺血管扩张,致使肺静脉回流入左心的血量减少,左心输出量减少,以致脉搏减弱甚至消失。常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以及严重哮喘等。机理 奇脉产生主要与左心搏出量有关,正常人在吸气时由于肺脏膨胀
3、因此从肺静脉回流到左心室血量减少,左心室的搏出量平均约减少 7%,动脉收缩压相应平均降低 3%,在此瞬间桡动脉的搏动减弱。当呼气时肺脏恢复原状从肺静脉回流到左心室血量又增多,如此随呼吸周期性改变。但在通常情况下摸不出来,故脉搏无明显改变。奇脉可用血压计检出,正常人吸气末收缩压较呼气是收缩压下降 0.4-1.33kPa(3-10mmHg) 。如下降 1.33kPa(10mmHg)以上即称奇脉。明显的奇脉可用手触知。据近年来临床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观察及动物实验结果认为,在心包填塞时吸气使右心回流增加,左室充盈降低而产生奇脉。1 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时舒张期心室充盈受限,吸气时肺循环血容量增加,血液滞留在血管内,致上下腔静脉的血液向右心回流不能相应增加,使肺静脉血液流人左室的量较正常时减少。 2 吸气时隔肌下降,牵扯紧张的心包,使心包腔内压力进一步增加,限制心室充盈使左室充盈量进一步减少,实验证明随着心包压升高正常的脉搏逐渐减弱出现奇脉。 3 右室充盈增加,使室间隔向左室腔移位,因而使左室充盈受到限制,结果是主动脉血流减少压减低而出现奇脉。 4 肺气肿、哮喘、胸腔积液等影响右心室向肺脏排血时也可发生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