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肱骨干骨折内容提要:1. 重点掌握肱骨干骨折的移位特点、诊断及治疗;2. 难点在于掌握肱骨干骨折的手法复位及注意事项;3. 熟悉肱骨干的基本解剖和生理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及其适应症;4. 了解肱骨干骨折病因。一、解剖和生理特点1.肱骨干:是指肱骨外科颈下 1cm 至内外髁上 2cm 处的一段长管状坚质骨。2.形态:肱骨干上部较粗,自中 1/3 以下逐渐变细,至下 1/3 渐成扁平状,并稍向前倾。肱骨干中下 1/3处为形态发生改变处,力学上是薄弱点,临床上肱骨干多见于中下段骨折。3.骨性标志:三角肌粗隆及肱骨干中下 1/3 交界处后外侧的桡神经沟是肱骨干的重要骨性标志。4.桡神经:桡神经紧贴骨干,
2、骨折或复位易致桡神经损伤。5.骨折愈合情况:骨折发生后,中段偏下的肱骨干滋养动脉及紧贴肱骨中下段的肱动脉可损伤,导致中1/3 处血运差,出现骨折愈合延迟。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1.直接暴力:如打击伤、挤压伤或火器伤。多见于中上部,多为横断或粉碎形;2.传导暴力:如跌倒时手或肘着地。多见于中下 1/3,多为斜形或螺旋形;3.旋转暴力:如投掷手榴弹、标枪或掰手腕等。多见于中下 1/3 交界处,呈典型螺旋形。(二)病机(移位特点) 上 1/3 骨折(三角肌止点以上):近端向前、内(胸大肌、大圆肌、背阔肌牵拉) ;远端向上、外(三角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牵拉) 中 1/3 骨折(三角肌止点以
3、下):近端向前向外(三角肌、喙肱肌牵拉) ;远端向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牵拉) 下 1/3 骨折:移位方向因暴力方向,前臂和肘关节的位置而异,多为成角、内旋移位三、诊断要点 1.有明显的外伤史 2.症状:肿胀、疼痛、瘀斑、功能障碍 3.体征:常有短缩或成角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注意检查腕和手的功能,确定是否有桡神经损伤损伤表现:早期与晚期均要检查1)虎口区麻木 2)腕下垂3)拇指不能外展、背伸 4.X 线检查:正侧位片,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四、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如果没有特殊的手术指征,原则上对肱骨干骨折应避免手术治疗(一)手法复位外固定1.整复方法,患者
4、坐位或平卧位。一助手用布带通过腋窝向上,另一助手提持前臂在中立往向下、沿上臂纵轴对抗牵引,一般牵引力不宜过大,否则易引起端端分离移位。待重叠移位完全矫正后,根据骨折不同部位的移位情况进行整复。(1)上 13 骨折 在维持牵引下,术者两拇指抵住骨折远端外侧,其余四指环抱近端内侧,将近端托起向外,使断端微向外成角,继而拇指由外推远端向内,即可复位。(2)中 1/3 骨折 在维持牵引下,术者以两拇指抵住骨折近端外侧推向内,其余四指环抱远端内侧拉向外,纠正移位后,术者捏住骨折部,助手徐徐放松牵引,使断端互相接触,微微摇摆骨折远端或从前后内外以两手掌相对挤压骨折处,可感到断端摩擦音逐渐减小,直至消失,骨
5、折处平直,表示基本复位。(3)下 l3 骨折 多为螺旋或斜形骨折,仅需轻微力量牵引,矫正成角畸形,将两斜面挤紧捺正。2.夹板固定 (1)前后内外四块夹板,其长度视骨折部位而定;上 13 骨折要超肩关节,下 1/3 与骨折要超肘关节,中 1/3 骨折则不超过上、下关节,并应注意前夹板下端不能压迫肘窝。(2)残留移位可用压垫继续纠正,桡神经沟处不可放置压垫。(3) 固定后肘关节屈曲 90,以木托板将前臂置于中立位,患肢悬吊在胸前。(4)固定时间成人约 68 周,儿童约 35 周。(5)中 13 处骨折是迟缓愈合和不愈合的好发部位,固定时宜应适当延长,经 X 线复查见有足够骨痂生长才能解除固定。(6
6、)应定期作 X 线透视或拍摄照片,以及时发现在固定期间骨折端是否有分离移位。若发现断端分离,应加用弹性绷带上下缠绕肩、肘部,使断端受到纵向挤压而逐渐接近。(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1.适应症:(1)闭合性骨折:因骨折端间嵌入软组织或手法复位达不到功能复位的要求或肱骨有多段骨折者;(2)开放性骨折:伤后时间在 8h 以内,经过彻底清创术保证不会发生感染者;(3)同一肢体有多处骨和关节损伤者,例如合并肩关节或肘关节脱位,或同侧前臂骨折者;(4)肱骨骨折合并血管或桡神经损伤,需要手术探查处理者。2.内固定方法(1)普通钢板螺丝钉固定(2)加压钢板固定(3)交锁髓内钉固定五、练功活动1.固定后即可作伸屈
7、指、掌、腕、肘关节活动,2.中期除继续初期的练功活动外,应逐渐进行肩、时关节活动。骨折愈合后,应加强肩、肘关节活动,并配合药物熏洗,使肩、肘关节活动功能早日恢复。六、药物治疗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初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内服:活血止痛汤。外敷:消瘀止痛药膏。中期:接骨续筋。内服:新伤续断汤。外敷:接骨续筋药膏。后期:补气养血,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内服:六味地黄丸。外敷:坚骨壮筋膏。骨折迟缓愈合者,应重用接骨续损药,如土鳖、自然铜、骨碎补之类。闭合性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可将骨折复位,夹板固定,内服药还应加入行气活血、通经活络之品,如黄芪、地龙之类,选用骨科外洗二方、海桐皮汤熏洗,密切观察 23 个月,大多数能逐渐恢复。若骨折愈合后,神经仍无恢复迹象,可作肌电图测定,如有手术指征,可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