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文发表与写作资深网站: QQ:100359168婴幼儿护理论文心里护理论文:婴幼儿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临床资料20002009 年收治手术婴幼儿 782 例。男 467 例,女 315例,年龄 14 天6 岁 ,其中择期手术者 596 例,急诊手术 186 例,麻醉方式均为全麻,手术顺利,均痊愈出院。患儿出院时能够与医务人员嬉笑玩耍,没有恐惧、哭闹发生,家属均表示满意。婴幼儿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恐惧: 患儿表现为哭闹,不配合。好奇:眼中充满了问号,不会哭闹,表现为安静或兴奋。安全感:有过患病经验,这次可能是急诊、正处于痛苦状态,或平诊待术,对医院具有理性认知的患儿。对医院环境充满渴望、对医生
2、护士充满信任,认为到这里会减轻或治愈病痛。表现为对各种诊治非常配合。术前心理维护针对患儿心理特点,有义务使其正确认识医院。故使新入院患儿尽快熟悉环境,熟悉医生护士并增加信任度是重要任务。同时术前的心理维护有利于患儿术后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适当装点病房:在病房内适当装饰。例如:墙壁上黏贴一些卡通画、房顶悬挂一些色彩鲜艳的饰物等,床旁为患儿准备一些玩具、图画书等,增强患儿对环境的亲切感。论文发表与写作资深网站: QQ:100359168热情接待并固定医护人员:婴幼儿对父母具有依赖性,住院后安全感较之在家时下降,依赖性更强烈。为使患儿尽快熟悉医护人员,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为每位患儿固定主管医生和责
3、任护士,患儿入院时医护人员热情接待,通过关怀的目光、微笑、语言、触摸、抚慰、或游戏等形式与患儿沟通,使患儿能够接受医生护士。完善术前准备、重视对患儿的告知:责任护士积极协助完善术前准备。对一些有创检查或置入性操作,例如抽血化验、留置胃管或尿管等,不仅要告知家属,更重要的是对患儿的告知。告知的目的是让患儿明白为什么抽血或置管,让其学会配合,让患儿疼痛前有思想准备,减少恐惧。或许患儿年龄较小,听不懂怎样配合,或许护士的告知反而触动患儿的哭泣,但这种对患儿的温柔低语、类似呵护的告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患儿的感觉是同成人一样的,是会疼痛、会不舒适的。即使当时患儿听不懂该怎样去与护士配合,但他的潜意识在听
4、,这是对患儿的一种心理维护。与手术室护士的交接程序:术前 1 天由责任护士陪伴患儿到手术室熟悉环境,在手术室内与次日的巡回护士一起度过 20 分钟,这期间不限制其活动,在安全的前提下任由其活动攀爬、玩耍与手术室护士进行沟通等。使患儿熟悉环境及护士,减少陌生感。手术当日责任护士陪伴患儿入手术室与巡回护士进行交接。并告诉患儿我们将在这里进行一个论文发表与写作资深网站: QQ:100359168手术,手术之前会让你睡觉,手术过程不会有任何感觉,一觉醒来手术结束你就会回到病房。术后心理护理术后给予松弛疗法、音乐疗法,使患儿在不知不觉中消除手术对其潜意识的打击,有利于孩子性格的正常发展。观察术后患儿的
5、心理动态变化,注意患儿有无对抗治疗、无故地哭闹、与已熟悉的医护人员疏远、睡眠中出现惊厥等等,这些均说明孩子处于恐惧状态、没有安全感。应当给孩子进行恰当的心理维护。嘱咐孩子的父母多陪伴孩子,责任护士增加陪伴患儿的时间,给患儿以关爱,看画报、讲故事、做游戏等,配合舒缓的音乐或摇篮曲,使患儿全身心放松,为睡眠中的患儿进行引导语暗示,如此反复的重复引导语三至四遍,声音柔和,语速缓慢,音调低,呼吸均匀与患儿呼吸相协调。术后尽量减少有创性治疗,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理维护。术后注意保护术中植入的各种管道,如静脉留置针、各种引流管等,注意对这些管道妥善固定、加强护理,并向患儿及家属认真讲述这些管道存在的重要性。如此,可以有效的减少对孩子身体上的创伤,减少了孩子的心理应激反应。讨 论论文发表与写作资深网站: QQ:100359168临床对婴幼患儿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近期效果显著,患儿父母满意度明显提高,患儿遵医行为大大改善,病房内患儿的哭闹减少,欢声笑语增多, 9 年来未曾出现 1 例护患纠纷。对患儿的心理维护,有利于患儿的心理成长,可以帮助患儿正确认识医院,使患儿住院手术治疗成为他很自然的一种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