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大学生活规划论文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论文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的工科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索【摘要】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受到高校和社会的普遍重视,而大学生素质的高低正成为影响其择业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如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增强就业市场竞争能力,做一些初步探讨,以帮助大学生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关键词】职业生涯;综合素质;工科学生;就业能力 一、工科院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一)严峻的就业市场需要工科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当前,我国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首先,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毕业生“自主择业”的模式已完全取代了传统
2、的“统包统分”模式;其次,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第三,近年来各类行业内理工院校改革为地方综合性大学以及全球性经济发展的放缓等因素,也使得国内的就业市场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面对严峻的形势,各高校普遍开展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停留在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上,缺乏全面考虑和总体安排。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多数未列入教学计划,缺少系统的教材和高素质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因此,很少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也很少对学生进行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这种状况如长期存在下去,将直接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 (二)工
3、科学生自身的不足需要就业指导增强就业竞争力 与文科专业学生相比,理工科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思维方面,理工科学生的思维比较严谨,活跃性和创造性则显得不足。其次,大多数学生的人文知识较为缺乏。一些理工科学生语文水平低下,在文明礼仪、文学艺术和语言文字修养方面未能达到相应的要求。第三,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由于以上原因,在工科院校里,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业较好的大学生很难通过企业组织的面试,常常出现用人单位名额招不满的现象。还有一些毕业生虽然找到了工作,但缺乏发展后劲。因此,针对以上这一现状,作为工科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更应充分认识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4、与急迫性,使高校的就业辅导能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积极进取的职业态度、充分开发潜能、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心理压力,以及向社会提供适合的人力资源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点 (一)系统思考,将“择业指导”变为以学生长远发展为本的“生涯教育”随着高校不断发展,特别是生源质量的提高,工科学生固有的选择一份技术性工作从事一辈子的思想不断被分化,越来越多的工科学生在择业以及就业后的职业发展上有新的期望,职业生涯规划所强调的“生涯教育”就是将人的一生发展作为教育的重点,其本身是具有发展性的,强调的是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形势和需求进行终身学习。 也就指出,高校
5、的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具有现实的服务功能,还具有长远的教育功能;不仅体现短期就业价值,还蕴含学生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必须以学生长远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素质。就业指导的重点应该由目前的就业安置和提高就业信息,转变为注重“生涯辅导”和就业辅助。就业指导人员的指导理念由长久的就业工作经验,上升到注重理论学习和研究,指导对象由只侧重毕业生转变为包含所有年级在校学生,指导观念也从一生只能择业决定一次,延伸到不断做出满足自身成长需求的决定。 (二)立足实用,将“就业指导课”转变为立体化,具体化的“就业体验训练营” 目前,高校普遍
6、开展了涵盖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课,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存在许多问题:教师队伍专业化不够,许多就业指导课教师仅凭经验授课;授课内容粗浅,主要讲授历年就业情况、就业形势和协议书填写方法等;学生重视不够,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是可有可无的课程。 就业指导从来就不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工作,必须立足实用,实实在在为学生职业规划、择业准备和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思想指导。这要求,就业指导应本着实用,贴近学生、形式新颖生动的特点,除组织学生进行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之外,还可以采取心理咨询工作的方法,开展职业团体辅导和个体职业咨询,学校建立科学免费的职业测评平台,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组织简历针对就业的兴趣小组,聘请专门的就业指
7、导教师指导进行开展“求职及工作模拟训练营”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环境下学习求职礼仪、技巧以及办公室相处艺术。此外还必须走出校门,训练学生针对感兴趣单位进行主动联系,写求职信等,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学生暑期实习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通过真实工作体验,确定今后自身发展的方向。 三、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工科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方向 (一)一专多能,将培养“理性工具”转变为培养“具有个性、创新意识和精神素养的人才” 传统的工科教育的价值取向纯粹的向社会本位出发,教育的直接目的只局限于一种人力资源的训练,在这种教育价值导向下,就业指导必然局限于简单的人力买卖。缺乏对于
8、工科学术和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科学发展观指出教育要以人为本,就业过程中要做到以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就必须把学生作为指导体系的主体,这种理念不再是把毕业生当成是一种“理性工具”,而是把他们培养成“具有专业精神气质和人文修养的真正大学生”,工科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应该与综合性大学一样,其最终目的是把大学生培养为一个个性全面的社会栋梁。因此,工科学生的就业指导必须纳相关跨学科知识的教育。 随之而来的是,必须在大学初期强调学生专业学习需要根植于基础领域,这种基础领域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知识性的基础学习,将自然科学的基础性原理转化为专业技术学习手段的基础性教育,二方面是工具性基础学习,随着知识、
9、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英语成为沟通这个世界的有效手段,也成为发展的必要准备,加强这一方面的基础性教育,以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和应用学习,增强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二)全面发展,将具有“工程技术”的人培养为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目前,由于整个社会价值观的不断改变,个人价值体现的多元化和科学伦理面临着新挑战。较之完善工科学生的个性之类的需求,解决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问题无疑更为迫切。传统的工科教育模式注重工程技术的掌握,而对于科学技术历史、学术精神以及工程伦理等方面忽视不见。有人说工科学生思维单一,视野不开阔,思维不活跃。这便是缺少人文素质的必然后果。 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获取可
10、以有助于大学生的个性完善,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品味,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环境、人类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 普通的综合性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注重的是人文思想的阐发和人文视野的拓展,对于工科学生教育来说,应该从应用的角度来提供帮助大学生理解和处理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之间的人文社科教育,培养学生系统的理解、客观的评价、正确地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同时,进行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现实问题相协调的能力培养。培养具有宽广人文视野和深厚人文关怀的工科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玫,张生妹.大学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王进.论工科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胡立和.关于文化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昆明治金专科学校学报,2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