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5 页 荆 轲 刺 秦 王 备 教 策 略 一、学 情分 析 通过三 年的 初中 学习 , 高 一的学 生们 已经 具备 了一 定的文 言文 阅读 基础 , 因 此在本 文的 教学中 , 除疏 通文意 、 巩 固文言 基础 知识 外, 更多 的应把 重点 放在 对文 本的 深入解 读和 借鉴 层面上 , 以期 提高兴 趣 , 使学生 在文 言文 阅读 和鉴 赏能力 上切 实有 所提 高; 在体现 教材 编选 者意图 的基 础上 进一 步为 学生文 言文 智能 的生 成及 发展打 好基 础。 另外 ,学 生对 战国 策 已经有 了初 步的 认识 , 在 初中八 年级 下 , 他
2、们 曾学 习过其 中的 经典 篇章 邹 忌讽齐 王纳 谏 。 二、文 本定 位 本课被 编排 在人 教版 课标 实验教 材必 修一 第二 单元 。 本单 元学 习的 是古 代记 叙散文 , 其 目的是 通过 对本 单元 文章 的学习 领略 古人 的才 华和 品德 , 欣 赏和 借鉴叙 事的 艺术 , 同 时, 感 受文章 的简 洁之 美。 就本 课来说 , 要 通过 反复 诵读 、 推敲 关键 词, 并辅 之以 提要钩 玄的 阅读 方法 , 在 理清 文章叙 事脉 络的基 础上 , 了解在 古代 政治 、 外 交的 风云变 幻中 历史人 物的 生 动 表现。 本文 条理 清晰 , 字 词句知
3、识点 较多 , 教 师正 好可以 把此 文的 学习 作为 范例, 引导 学生 摸索出 一条 学习 文言 文的 路子。 三、目 标确 定 1 、知 识和 能力 :疏 通文 句 、文意 ,理 解和 掌握 重要 文言词 语的 意义 和用 法。 2 、过程 和方法 :理清 叙事 脉络,掌 握情 节特点 ,能 抓住关键 词概 述 文章 内容 ,体味 个 性鲜明 的人 物及 完整 而富 有戏剧 性的 情节 。 3 、情感 态度和 价值观 :了 解在古代 政治 、外交 的风 云变幻中 历史 人物的 生动 表现, 初 步了解 战 国策 在 人物 形象塑 造方 面的 艺术 特色 。 四、教 法选 择 自主品 读
4、、 讨论 探究 、引 导点拨 、诵 读感 悟 五、流 程安 排 (一) 创设 情境 ,导 入新 课 课文节 选自 战 国策 燕 策 。 战 国策 又 称 国 策 , 是西 汉末 年刘 向根 据战 国时期 的 史料编 订的 ,全 书共 三十 三篇, 分为 东周 、西 周、 秦、齐 、楚 、赵 、魏 、韩 、燕、 宋、 卫 、 中山十 二策 , 反 映了 战国 时期各 国政 治、 军事 、 外 交方面 的一 些活 动和 社会 面貌, 着重 记 载 了策士 谋臣 的策 略和 言论 。 这部书 记事 写人 十分 生动 , 语言犀 利流 畅, 既有 重要 的 史学价 值, 又有很 高的 文学 价值 。
5、公 元前 228 年 (秦 王政 19 年 ) , 秦王 政派 其大 将王 翦攻 赵, 杀 掉赵 葱, 遂克邯 郸, 虏赵 王迁 。 王 翦随即 奉命 率兵 驻扎 中山 (今河 北省 定州 ) , 准 备向 燕国进 攻。 “燕 弱小, 数困 于兵 ,今 举国 不足以 当秦 。 ” (二) 诵读 评点 ,整 体感 知 1 、教 师范 读, 要求 学生 注 意句读 、字 音。 2 、学 生自 由诵 读。 (三) 思考 梳理 ,整 体感 悟 1 、在 学生 讨论 ,教 师点 拨 的基础 上, 完成 对文 章情 节的归 纳。 开端: 秦军 压境 ,危 在旦 夕。 发展: 谋划 行刺 ,於 期自 刎 ,
6、怒 斥太 子, 易水 送别 。 高潮: 厚遗 蒙嘉 ,机 巧善 辩,血 染秦 廷。 结局: 事败 身死 。 2 、教 师点 拨: 荆轲 刺秦 王 的故事 发生 在战 国末 期的 公元前 227 年 ,即 秦统 一 中国之 前 的六年 。 当 时, 秦 已于 公元 前 230 年灭 韩, 又在 公元 前 228 年破 赵, 秦统 一天 下的大 局已 定。 燕国是 一个 地处 北方 的小 国。 当 初燕 王为 了讨 好秦 国 , 曾将 太子 丹交 给秦 国作 为 人质。 秦 “遇 第 2 页 共 5 页 之不善 ” , 太子丹 于公 元 前 232 年 逃回 燕国 。 公 元前 228 年, 秦将
7、 王翦 破赵 以后 , 引兵 向北 , 直逼燕 境。 燕太 子丹 访得 荆轲, 即尊 为上 卿, 然后 派他到 秦国 行刺 , 其 目的 是要荆 轲 “ 劫秦 王, 使 悉返诸 侯侵 地” , 如 不成, 使 “因 而刺杀 之” 。 荆轲具 有义 侠的 性格, 又 受太子 丹的 厚 遇重任 , 明知 身入 不测 之 秦是极 其危 险的 事 , 还 是 毅然前 往 , 当 事败 后 , 荆 轲 身被八 创却 “ 倚 柱而笑 ,箕 踞以 骂” 壮烈 而死。 本文 记的 就是 这件 史事。 荆轲 刺秦 王失 败, 秦大举 进攻 燕 , 公元 前 222 年灭 燕。 (四) 分析 体会 ,鉴 赏探 究
8、 1 、 教 师启 发: 请 同学 们 3 4 人 为一 组合 作翻 译课 文, 要 求组 内成 员做 好分 工, 翻 译过 程中划 出翻 译不 通的 句子 和彼此 有争 议的 句子 。 2 、 教 师点 拨: 明 确翻 译要 求 实词 翻译 要准 确, 虚词翻 译要 明白 , 句 式翻 译要恰 当, 语气翻 译要妥 贴;点 评学 生翻译 过程中 适时介 绍翻 译策略 树 立一种 意识 (结合 语境) , 遵循两 条原 则( 直译 为主 ,意译 为辅 ) , 明确 三条 标 准(重 视原 文、 语句 通顺 、讲究 文采 ) , 关注四 个问 题 ( 关键 词语 、 固定 结构、 特殊 句式、
9、句子语 气) , 掌握 五种 方法 (调整、 增删、 切分、 对译 、保 留) 。 3 、指 导诵 读, 强化 理解 。 教师点 拨: 诵读 状态 。 信心百 倍, 积极 主动 ; 全神贯 注, 进入 作品 ; 动脑动 心 , 有感而 发; 速 看慢 读, 由己达 人; 全 身松 弛, 用声自 如。 4 、要 求学 生采 用评 点批 注 法阅读 全文 。 教师点 拨: 在评 点过 程中 关注欣 赏处 、动 情处 、深 思处、 疑难 处。 5 、学 生交 流评 点结 果。 【参考 批注 】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写秦军势如破竹,说 明 故事的 背景 。 太子丹
10、恐惧 , 乃 请荆 卿曰 : “秦兵 旦暮 渡易 水, 则虽 欲长侍 足下 , 岂 可得 哉? ” 荆卿 曰: “微太 子言, 臣愿 得谒 之 。 今行 而无信 , 则秦 未可 亲也。 夫 今樊 将军, 秦王 购之金 千斤, 邑 万家。 诚能得 樊将军 首, 与燕督 亢之地 图献秦 王, 秦王必 说见臣 ,臣乃 得有 以报太 子。 ” 太 子曰: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 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 地图事 此处仅 一语 带过, 便不 再 提, 而 奥秘尽 在其 中, 至 “图穷而 匕首 见” , 真象 乃 白。 如此 章法 , 妙!而 “得 樊将 军首 ” , 难 啊!更
11、 何况 太子 又不 忍伤 长者。 荆轲知太 子不 忍,乃 遂私 见樊於期 ,曰: “秦之 遇将 军,可谓 深矣 。父母 宗族 ,皆为 戮 没。 荆 轲诉 说秦 之惨 无人 道, 激 发了 樊给 期复 仇的 怒火。 今闻 购将 军之 首, 金千斤 , 邑 万 家, 将 奈何? ” 照应 上文 “ 诚能得 樊将 军首, 秦 王必说 见臣 ” 。 可 见非 此不 足以见 秦王。 樊将军 仰天太 息流涕 曰: “ 吾每念 ,常痛 于骨髓 ,顾 计不知 所出耳! ”轲 曰: “ 今有一 言,可 以解燕 国之患 ,而报 将军 之仇者 ,何如 ?”樊 於期 乃前曰: “为之 奈何 ?”荆 轲曰: “ 愿得
12、将军之 首以献 秦,秦 王必 喜而善 见臣。 臣左 手把其 袖,而 右手揕 其胸, 然则 将军之 仇报,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再晓之以 义,驱使樊给期下定以死报仇的决心。 一举两得,但代价惨重。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 遂自刎 。 樊 於期 见义 勇为 ,杀身 图报 ,坚 毅果 断, 不愧为 将军 ,不 愧为 义士 。 太子闻 之, 驰往 ,伏 尸而 哭,极 哀。 既已 无可 奈何 ,乃遂 收盛 樊於 期之 首, 函封之 。 于是太子 预求 天下之 利匕 首,得 赵人徐 夫人之 匕首 ,取之百 金, 使工以 药淬 之。乃 为 装遣荆
13、轲。 燕国有 勇士 秦武 阳, 年十 二杀人 ,人 不敢 与忤 视。 先扬一 笔。 乃令 秦武 阳为 副。 荆轲有 所待, 欲 与 俱, 其 人居远 未来, 而为 留待。 已有武 阳, 还 “ 有所 待” , 荆轲实 感 人手不 敷, 没有 得力 的助 手,就 没有 成功 的把 握, 预示了 失败 的可 能。 伏下 一笔。 第 3 页 共 5 页 顷之未发 ,太 子迟之 ,疑 其有改悔 ,乃 复请之 曰: “ 日以尽矣 ,荆 卿岂无 意哉 ?丹请 先 遣秦武 阳! ” 荆轲 怒, 叱 太 子曰: “ 今日 往而 不反 者, 竖子也! 今提 一匕 首入 不 测之强 秦, 仆 所以留 者, 待 吾
14、客 与俱。 今太子 迟之, 请辞 决矣 ! ” 遂发。 太 子急 于求 成, 欲 速则不 达。 荆 轲发怒 辞决 ,赌 气欠 沉着 。 太子及 宾客 知其 事者, 皆 白衣冠 以送 之。 至 易水 上 , 既祖, 取道。 高渐 离击 筑, 荆轲 和 而歌, 为变 徵之 声, 士 皆垂 泪涕 泣 。 又 前而 为歌 曰: “ 风萧萧 兮易 水寒 , 壮 士一 去兮不 复还 ! ” 知其 “不 复还 ” 也 。 复为 慷慨羽 声 , 士 皆瞋 目 , 发 尽上指 冠 。 于 是荆 轲遂 就 车而去 , 终已 不顾。 易 上送 别, 击 筑而 歌, 触景 生情, 千古 绝唱 , 垂泪渧 泣, 何 等
15、英 雄气 , 何等悲 壮风 ! 预示此 行凶 多吉 少, 生离 死别, 凄楚 悲怆 。从 容赴 难,义 无反 颈, 易水 一别 ,扬名 千古 !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非“宠臣”不能代言,除“ 厚 遗”焉 能进 殿。 荆轲 深谋 远虑, 早见 及此 。打 通关 节,为 “刺 ”铺 平道 路。 一缓。 嘉为先言 于秦 王曰: “ 燕王 诚振怖大 王之 威,不 敢兴 兵以拒大 王, 愿举国 为内 臣,比 诸 侯之列 , 给 贡职 如郡 县, 而得奉 守先 王之 宗庙 。 恐 惧不敢 自陈 , 谨 斩樊 於期 头, 及 献燕 之督 亢之地 图, 函封 ,燕 王拜 送于庭
16、,使 使以 闻大 王。 唯大王 命之 。 ”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果如荆轲所料!秦王贪婪之 心 得到了 满足 ,轻 狂之 极, 可惜高 兴得 太早 。再 缓。 荆轲奉 樊於 期头 函, 而秦 武阳奉 地图 匣, 以次 进。 至 陛下, 秦武 阳色 变振 恐, 群 臣怪之 , 荆轲顾 笑武阳 ,前为 谢曰: “北蛮 夷之鄙 人,未 尝见 天子, 故振慑 ,愿大 王少 假借之 ,使毕 使于前。 ”秦王 谓轲曰 : “ 起,取武阳所持图! ” 波澜突起,为什么“荆轲有所待” ,担心即 此 。 一个 “怪 ” 字, 可见败 露 。 荆 轲一 “顾 ” 一笑 , 沉 勇机
17、智, 相机 应 变, 化险 为夷 。 轲既取 图奉 之 , 发 图 , 图 穷而匕 首见 。 把 “燕 督亢 ” 之 地图 献秦 王 ” 的 用心 所在 。 因 左手把 秦王 之袖, 而右 手 持匕首 揕之。 未至 身, 秦 王惊, 自 引而 起, 绝 袖。 果如所 言, “ 左 手把秦 王之 袖, 而 右手 持 匕首揕 之” , 大功 即可 告成 。 然一 波三折 , “未 至身, 秦王惊, 自引 而起, 绝袖 ” 。 “ 绝袖 ” , 出 乎荆轲 意料 之外 ,但 却免 了秦王 一死 。真 是巧 绝! 拔剑, 剑长 , 操其室 。时 恐急 ,剑 坚, 故不可 立拔 。 荆轲逐 秦王 , 秦
18、 王还 柱而 走。 群 臣惊 愕, 卒起 不意, 尽失其 度。 而秦 法, 群臣 侍 殿上者 , 不得持 尺兵; 诸郎 中执 兵 , 皆陈 殿下, 非有诏 不得 上。 方急 时, 不及召 下兵 , 以故荆 轲逐 秦 王, 而 卒惶 急无 以击 轲, 而乃以 手共 搏之 。 岂 止群 臣 “尽 失其 度” , 秦 王又是 何等地 狼狈 不 堪。 荆 轲逐 秦王 , 武 阳安 在? “ 卒惶 急无 以击 轲” 者, 秦 王也 。 何 人 “ 乃以 手共搏 之” ?不 知也!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这也是“急中生智” 。秦王论功赐黄 金 百镒。 秦王 方还 柱走 ,卒 惶急不 知所
19、 为。 什么 真龙 天子, 吓昏 了头 脑, “惶 急 不知所 为” , 也和常人一样,甚 至还不及常人。 左右乃日: “王负剑!王负剑! ”遂拔以击 荆轲,断其左 股。荆 轲废 ,乃 引其 匕首 提秦王 ,不 中, 中柱 。 孤 注一掷 。 秦 王复 击轲 ,被 八创。 轲自知事 不就 ,倚柱 而笑 ,箕踞以 骂曰: “事所 以不 成者,乃 欲以 生劫之 ,必 得约契 以 报太子 也。 ” “ 知事 不就 ,倚柱 而笑 ,箕 踞以 笃” , 真是蔑 视强 暴的 豪壮 的英 雄本色 。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秦王惊魂未定,反衬出荆轲超人的智勇的英雄 形 象。 6 、教师 启发: 本
20、文从 荆轲 将入秦作 准备 工作写 起, 接着写他 在太 子丹的 催促 下启程 赴 秦, 及 至到秦 国后 巧用 “ 打开关 节” 的 办法 “ 拜见 ” 秦王 , 最后 记叙了 刺秦 王的壮 烈举 动 及 其惊心 动魄 的场 面。 这一 复杂的 事件 , 作 者不 但写 得精彩 、 生 动, 而且 文字 十分洗 练, 有很 强的感 染力 。 7 、 教 师启 发: 本 文成 功地 塑造了 荆轲 的形 象。 对荆 轲其人 , 历 来仁 者见 仁, 智者见 智。 你认为 荆轲 是怎 样一 个人 ?根据 课文 谈谈 你的 看法 。 第 4 页 共 5 页 8 、教 师提 示: 可从 思想 、 性格
21、、 才能 、精 神方 面分 析。 【参考 意见 】 思想: 为国 分忧 ,雪 耻报 仇,报 效太 子。 性格: 深沉 ,刚 毅, 慷慨 。 才能: 工于 心计 ,善 于言 辞。事 前胸 有成 竹, 周密 策划。 临危 从容 不迫 ,机 智过人 。 精神: 不畏 强暴 、不 避艰 险,不 怕牺 牲、 视死 如归 。 9 、教师 点拨: 易水送 别时 的慷慨悲 歌的 场面, 行刺 时的短兵 相接 的惊心 动魄 的情景 , 不仅富 有戏 剧效 果, 而且 人物形 象鲜 明, 栩栩 如生 。 作者 是怀 着敬 慕的 感情 , 塑造 了荆 轲豪 爽不羁 ,见 义勇 为, 不惜 牺牲这 一人 物形 象的
22、。通 过“行 刺” 这一 特殊 事件 ,也揭 示了 燕 、 秦誓不 两立 的尖 锐矛 盾。 历来歌 颂荆 轲这 一人 物不 乏其人 。 除司 马迁外 , 例 如东晋 伟大 的诗 人陶渊 明就 写有 咏 荆轲 一诗 ,对 荆轲 敢于 和秦 王政拼 搏, 就作 了大 胆的 肯定。 10 、 教 师启发 : 本文 在写 作上的 一个 突出 特点, 就 是通过 人物 的语 言、 行 动 、 表情、 神 态, 在 尖锐 复杂 的矛 盾冲 突中表 现人 物形 格。 请用 简洁的 语 言 对作 品中 的其 他人物 形象 进行 概括。 【明确 】 太子 丹, 不以 燕国 弱小 无力抵 御秦 国的 侵略 而坐
23、待灭亡 ,急 起奋 发, 图谋 保卫国 家 。 孤注一 掷, 诚不 得已 也。 但急于 求成 , “ 始速 祸焉” 。欲速 则不 达。 樊於 期, 身 为秦 将, 但 因得罪 秦王 , “父 母宗 族, 皆为戮 没” , 逃亡 燕国。 他 对秦国 之 恨, 是 刻骨 铭心 的。 但是 为了报 仇, 能不 能献 出自 己的头 , 这 确是 一个 考验 。 樊将 军为 解燕 国之患 ,为 报自 己之 仇, 毅然决 然自 刎。 不失 为一 个反抗 强暴 的英 雄。 高渐离 ,是 荆轲的 朋友 。易水送 别时 ,他只 是“ 击筑” 。 从他击 筑的情 调, 可以看 出 他是相 当激 奋的 。这 都反
24、映了六 国 人 民反 抗强 暴的 要求。 秦武 阳, “ 年十 二杀 人, 人不敢 与忤 视” , 但毕 竟是 个孩子, 没有 见过 世面, 所以 “至 陛下” , “色 变振 恐” 。这 是 一个少 年的 性格 特点 。 秦王 ,贪 婪, 专横 ,凶 暴,但 又外 强中 干。 11 、 教师 启发 :如 何评 价 荆轲刺 秦王 这一 史实 ?请 同学们 讨论 讨论 。 【明确 】 对 于荆 轲刺 秦王 的举动 , 历 来是 毁誉 参半 的。 当 强秦 吞并 六国, 惨无 人道之 际, 六国志 士反 抗暴 秦, 是有 一定的 群众 基础 和社 会意 义的。 因此 , 荆 轲刺 秦王 这一举 动
25、, 是不 能予以 否定 的。 但是 , 他 的 行刺手 段, 他的 “士 为知 己 者死” 的言 行, 特别 是在 统 一趋势 下, 还是有 着一 定局 限性 的。 (五) 比较 阅读 ,拓 展延 伸 阅读汉代 无名 氏文言 小说 荆轲刺 秦王 ,比较 其与 课文在情 节安 排和人 物形 象塑造 方 面的异 同。 附: 荆轲入 秦, 不择 日而 发。 太 子与知 谋者 皆素 衣冠 , 送 之于易 水之 上。 荆轲 起为 寿, 歌 曰: “风萧 萧兮易 水寒, 壮士 一去兮 不复还! ”高 渐离击 筑,宋 意和之 。为壮 声则 发怒冲 冠,为 哀声则 士皆 流涕 。二 子皆 升车, 终已 不顾
26、也。 行过阳 翟, 轲买 肉, 争轻 重,屠 者辱 之, 武阳 欲击 ,轲止 之。 西入秦, 至咸 阳。因 中庶 子蒙嘉白 曰: “ 燕太子 丹畏 大王之威 ,今 奉樊於 期首 与督亢 地 图,愿 为北蕃 臣妾。 ”秦王 喜,见 燕使者 。轲奉 於期 首,武 阳 奉地 图。钟 鼓并 发,群 臣皆呼 万岁。 武阳大 恐,两 足不 能相过 ,面如 死灰色 。秦 王怪之 。轲顾 武阳前 谢曰: “北蕃 蛮夷之 鄙人, 未见 天子 。愿 陛下 少假借 之, 使得 毕事 于前 。 ”秦王 曰: “轲 起督 亢图 进 之。 ” 秦王发图 ,图 穷而匕 首出 。轲左手 把秦 王袖, 右手 揕其胸, 数之 曰
27、: “足 下负 燕日久 , 贪暴海 内, 不 知厌 足。 於 期无罪 而夷 其族。 轲将 海 内报仇。 今燕 王母 病, 与 轲促期, 从吾 计 第 5 页 共 5 页 则生, 不从 则死。 ” 秦王 曰 : “今日 之事, 从子 计耳! 乞听琴 声而 死。 ” 召姬 人鼓 琴, 琴 声曰: “罗縠 单衣, 可掣而 绝。 八尺屏 风,可 超而越 。鹿 卢之剑 ,可负 而拔。 ”轲不 解音。 秦王从 琴声负 剑 拔 之, 于是 奋袖 超屏风 而走 , 轲 拔匕 首擿 之, 决 秦王 耳, 入铜 柱, 火 出然。 秦王 还, 断轲两 手。轲 倚柱而 笑, 箕踞而 骂曰: “ 吾坐 轻易, 为竖子 所欺。 燕国之 不报 ,我事 之不立 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