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北京市丰台区 2018 届高三理综(生物部分)3 月综合练习(一模)试题本试卷满分共 30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2. 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3. 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
2、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 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120 分)1下列显微观察实验不需要经过染色处理的是A观察新鲜黑藻叶片的细胞质流动B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C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D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2右图表示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四环素抑制 tRNA 与细菌核糖体的 A 位点结合,使蛋白质合成停止,从而阻断细菌的生长,常用于治疗一些细菌引起的疾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 mRNAB四环素与 A
3、 位点结合促进了新肽键的形成C图中从 E 位点离开的 tRNA 可转运甲硫氨酸D人体细胞与细菌细胞的核糖体没有差异- 2 -3中地雀和仙人掌地雀是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同一区域的两种地雀,在干旱季节,蒺藜和仙人掌是两种地雀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蒺藜的种子大而坚硬,外部长有尖刺。干旱过后,中地雀的种群数量剧烈下降,雌性死亡更多。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两种地雀的种群数量和性别比例B仙人掌地雀不食用蒺藜种子因而与中地雀无竞争关系C中地雀小喙个体和雌性个体死亡率高的原因是食物组成的变化D大粒种子的选择作用将会导致中地雀喙尺寸的平均值增加4高原鼠兔对高原低氧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高原鼠兔细胞中部
4、分糖代谢途径如图所示,骨骼肌和肝细胞中相关指标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原鼠兔骨骼肌消耗的能量来自于丙酮酸生成乳酸的过程B肝细胞 LDH 相对表达量增加有助于乳酸转化为葡萄糖和糖原C低氧环境中高原鼠兔不进行有氧呼吸说明细胞中缺少线粒体D高原鼠兔血清中 PC 含量异常增高的原因是骨骼肌细胞受损5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及持续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浆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的变化情况如LDH 相对表达量PC 相对表达量乳酸含量(mmol/L)骨骼肌细胞0.64 - 0.9肝细胞 0.87 0.75 1.45- 3 -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持续静脉注射葡萄糖是模拟口服葡萄糖后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
5、B口服葡萄糖和静脉注射葡萄糖都能使血浆葡萄糖浓度升高C口服葡萄糖后血浆中胰岛素的含量大大高于静脉注射者D肠道中的葡萄糖能直接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29 (16 分)脂质体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闭合球形囊泡,其在生物学和医学上有多种用途。(1)将抗癌药物包埋于脂质体内,将单克隆抗体连接在脂质体膜上,单克隆抗体可以与癌细胞表面的 结合,用于癌症的靶向治疗。(2)在基因工程中,利用脂质体膜的 性,将 包埋于脂质体内,从而使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3)脂质体还可以用于包埋疫苗。将重组乙肝疫苗(HBS)包埋于阳离子脂质体(DOPAT)内,如下图所示。为研究包埋后的疫苗是否能提高免疫效果,有人做了
6、如下实验:将 HBS 和包埋有HBS 的 DOPAT 分别溶于磷酸缓冲液中,以一定剂量分别于第 0 天和第 28 天注射于小鼠- 4 -体内,然后在第 14、28、42 天采血测定相应抗体的含量(用几何平均滴度表示。滴度越大,抗体含量越高) 。结果如下:组别 14 天 28 天 42 天HBS 组 565.69 1600 58688.3DOPAT 包埋组 2690.87 102400 1448155实验中使用的 HBS 是由转入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的酵母菌分泌产生的。与传统疫苗(灭活的乙肝病毒)相比,该疫苗只含有 成分。表中数据显示的实验结果是 。第 42 天检测的抗体水平很高的原因是 。该
7、实验说明包埋乙肝疫苗能显著提高 免疫的水平。据图推测其原因:。本实验还有不足之处,请指出并改进: 。30.(18 分)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是自花传粉的植物。提高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用杂交种(F 1)的杂种优势,即 F1的性状优于双亲的现象。(1)杂交种虽然具有杂种优势,却只能种植一代,其原因是 ,进而影响产量。为了获得杂交种,需要对 去雄,操作极为繁琐。(2)雄性不育水稻突变体 S 表现为花粉败育。在制种过程中,利用不育水稻可以省略去雄操作,极大地简化了制种程序。将 突 变 体 S 与 普 通 水 稻 杂 交 , 获 得 的 F1表 现 为 可 育 , F2中 可 育 与 不
8、 育 的 植 株 数 量 比 约 为3 1, 说 明 水 稻 的 育 性 由 等 位 基 因 控 制 , 不 育 性 状 为 性状。研究人员发现了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 pms3,该基因并不编码蛋白质。为研究突变体 S 的 pms3 基因表达量和花粉育性的关系,得到如下结果(用花粉可染率代表花粉的可育性) 。表 1 不同光温条件下突变体 S 的花粉可染率()短日低温 短日高温 长日低温 长日高温41.9 30.2 5.1 0- 5 -图 1 不同光温条件下突变体 S 的 pms3 基因表达量差异该基因的表达量指的是 的合成量。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pms3 基因的表达量和花粉育性关系是 。突
9、变体 S 的育性是可以转换的,在 条件下不育,在 条件下育性最高,这说明 。(3)结合以上材料,请设计培育水稻杂交种并保存突变体 S 的简要流程: 。31.(16 分)某 固 氮 蓝 藻 具 有 耐 盐 的 特 性 , 常 用 于 盐 碱土 的 生 态 修 复 。(1)固氮蓝藻的结构如图所示,其营养细胞中含有的叶绿素 a 能够吸收和转化 ;异形胞中含有的固氮酶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无机物,用于合成自身的 (答出两类)等小分子有机物。(2)固氮酶对氧气很敏感,在空气中很快失活。与营养细胞相比,异形胞包被加厚,呼- 6 -吸速率增加,这些变化有利于 ,以保证固氮作用的进行。(3)研究人员测定
10、不同 Na2CO3浓度条件下固氮蓝藻的生长规律,结果如下图所示。以叶绿素 a 作为固氮蓝藻生长量的衡量指标,固氮蓝藻的生长量呈 型曲线增长。随着 Na2CO3浓度的增加,叶绿素 a、胞外多糖和固氮酶活性的变化趋势 。随着培养天数增加,在第 1428 天期间,固氮蓝藻生长最旺盛,这是因为 。在固氮蓝藻生长的稳定期,叶绿素 a 含量的增长已经基本停止,而 的含量仍然继续增长,推测其与固氮蓝藻的耐盐性有关。(4)固氮蓝藻在生长过程中,大量利用土壤溶液中的 CO32-,使得土壤 pH ;不断分泌氨基酸、糖类等有机物质,并在死亡后被 分解,释放出大量的 NH4+,提高了土壤肥力,从而有利于盐碱土的生态修
11、复。- 7 -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120 分1 2 3 4 5A C B B 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180 分29.(16 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2 分)(1)抗原(1 分)(2)流动(1 分) 重组 DNA 分子(3) 蛋白质 与 HBS 组相比,DOPAT 包埋组能显著提高抗体水平 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体液(1 分)表面带阳离子的脂质体复合物更容易被带负电荷的细胞膜吸引,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疫苗,从而诱导激活体液免疫;疫苗被脂质体包裹,保存时间长(2 分) 缺对照,增加磷酸缓冲液、空白脂质体对照组;未检测细胞免疫的效果,还应增加效应 T 细胞活性检测(
12、3 分)30.(18 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2 分)(1)F 1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现象 母本(2) 1 对(1 分) 隐性(1 分)RNA花粉育性变化与 pms3 基因的表达量呈现正相关( pms3 基因的表达量越高,花粉育性越高) 长日高温(1 分) 短日低温(1 分) 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8 -(3)在长日高温条件下,以突变体 S 为母本,与普通水稻杂交,收获 S 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即为生产中所用的杂交种。在短日低温条件下,使突变体 S 自交,收获种子,以备来年使用。 (4 分)31.(16 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2 分)(1)光能(1 分) 氨基酸、核苷酸(2)阻断氧气进入并消耗进入细胞中的氧气,以创造无氧环境(3)S(1 分)相同固氮酶活性迅速上升 胞外多糖(4)下降 分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