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特色训练 84 名篇名句即背即练(马说) 背原文谨防易错字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易错字写三遍 明文意定位检索区间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慨叹“伯乐不常有” 。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 “不知马” ,表达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强烈愤慨
2、之情。段:总结“食马者” “不知马”的表现,抒发感慨。押题练全练命题角度1填两句(1)马说的中心论点是“ , ” 。(2)韩愈在马说中描写了千里马因为没有伯乐而不能“以千里称”的悲惨遭遇, “ , ”两句就描写了千里马没有被发现的悲惨遭遇。(3)马说中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 ?”(4)马说中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 ”。2填三句(5)韩愈在马说中具体表现“食马者” “不知马”的句子是“ , , ” 。答案:(1)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4)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5)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