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析我国报纸新闻网站建设(论文).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344255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报纸新闻网站建设(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析我国报纸新闻网站建设(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析我国报纸新闻网站建设(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析我国报纸新闻网站建设(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析我国报纸新闻网站建设(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我国报纸新闻网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摘要:近年来,互联网以更多的信息含量、更快的传播速度、更方便的保存检索和独特交互性而备受关注,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报纸为进一步寻求发展出路,也日益走向与网络的融合。因此,加快网站建设,为用户和网民提供信息和商业服务,就成为报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报纸网站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正是通过阐述我国报纸新闻网站建设的各个方面的大致情况,与美国的一些著名网站进行比较,希望我国网站能积极采纳他们先进的网站建设理念与技术,不断探索,加大投入,最终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成熟的“网站队伍” 。关键词:新闻网站;中外新闻网站

2、对比;特点与不足;措施;发展前景21目 录一、报纸新闻网站的兴起 (1)二、对比中美网站建设来探讨国内报纸网站发展的特点 (2)(一)我国报纸新闻网站的内容 .(2)(二)我国报纸新闻网站的功能 .(3)(三)我国报纸新闻网站网站经营模式 .(4)三、目前我国报纸新闻网站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5)(一)对报纸新闻网站建设的重视还远远不够 .(6)(二)新闻失实现象严重 .(6)(三)新闻信息大多重复 .(6)(四)缺乏背景资料使新闻显得单薄 .(6)(五)网站没有专门的编辑队伍 .(6)(六)新闻更新速度不够快 .(7)(七)读者即时交互功能的欠缺 .(7)(八)没有形成各自的特色 .(7

3、)(九)自有资金有限 .(7)(十)网站还未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 .(7)四、我国报纸新闻网站建设与发展的措施 (8)(一)从宏观来看 .(8)(二)从微观来看 .(9)五、我国报纸新闻网站建设的走向与发展前景 (9)参考文献 .(11)1一、报纸新闻网站的兴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媒体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极大冲击。互联网以更多的信息含量、更快的传播速度、更方便的保存检索和独特交互性而备受关注,对传统媒体发起了挑战。与挑战并存的便是机遇,网络的“侵入 ”也促使传统报纸进行自我的反思 如何加强竞争意识,用更具前瞻性的眼光进行创新。于是,传统报业向网络化发

4、展已是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报纸上网传播新闻也要早于其他任何国家。1987年,当互联网还只在教育科研单位使用的时候,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硅谷地区的圣何塞信使报(San Jose Mercury News),就把自己的新闻送上了网络,成为全球第一家上网的报纸。” 1自1993年互联网走向广大公众以后,报纸上网设站就成为世界各大报业集团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的报业传统媒体要想跟上信息时代飞速的步伐,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就需要与新兴网络媒体渗透和融合到一起。由此看来,今后报业的发展不再是报纸品种的单一组合,而是多种媒体的整合。只有通过多种媒体,报纸的内容资源才能做到复合性使用

5、,才能不断增值,不断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所谓“新闻网”,是报纸对自身资源进行优化重组的开端,是运用新技术、新传播手段对纸质媒体与网络等新媒体进行融合的产物。” 2所以建立新闻网站便是二者结合起来的最佳产物。我们可以先简单来看一下“新闻网 ”初步建立的背景资料:1993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开通了中国第一条Internet专线。1994年5月,诞生了国内第一个网站“中国之窗 ”。1995年10月,中国贸易报在网上开办了电子版,“网上办报” 拉开帷幕。随着近两年来因特网的热潮的不断升温,报纸上网也加快了步伐。在一些学者做网上搜索调查时,“ 搜狐” 搜集到的网上新闻媒介(包括期刊、广播和电视)的数量为

6、261家。中国记协新闻报刊网络中心收集到的国内上网报刊数量是150家,人民日报网络版收集的国内上网报刊数量是121家。同时,2007年美国的各大报纸比以往更加注重完善自身的新闻网站,网络报纸的收入和读者群体也在持续增长。美国学者斯卡伯勒在其“综合性报纸的受众 ”研究中发现访问 亚特兰大日报 -宪法报纸网站的日常读者率增加了10,但重复阅读报纸及其网络版的受众增长速度约是其两倍19。华盛顿邮报的受众阅读重复率最高,有25的读者既阅读报刊,也浏览网络版。纽约时报和波士顿环球报紧跟其后,重复读者的增速为22和21。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反2映出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报刊建立了自己的网络版,“网上办报” 在拉开

7、帷幕之后,正上演着它精彩的剧目。二、对比中美网站建设来探讨国内报纸网站发展的特点(一)我国报纸新闻网站的内容一种是抢占域名型。这类报纸较有前瞻性,早早的便申请了自己的域名并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由于技术不到位,长时间放置或是长久的不进行更新,有的虽然也在此域名下开通运行了,但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也导致网站没有得到关注。另一种是报纸翻版型,就是将报纸上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搬到网上,相当于纸质报纸的迁居,内容无任何增减和改动。再一种是内容扩展型,除了报纸内容后,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栏目,如报社最近活动,读编往来,网上调查,读者反馈等。还有一种是新闻网站型,网络可以集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种元素于一体

8、,更加丰富和生动的展现新闻事件,满足受者的多方位需求,并且及时的更新信息,这就不仅仅是纸质媒体的简单复制了。尤其进入新媒体时代,“ 报纸网站不再只是将平面产品简单搬上网络的“ 搬运工”,还可以成为母报海量新闻线索的收集者、社论观点的传输者、重大新闻事件策划的好帮手,报纸新闻生产链条被拉长,新闻价值得到提升。” 3如人民日报网络版自1999年创办以来,网页的访问量每年都以十倍的速度增长,该网站内容丰富、信息量庞大、每天整点更新新闻,是社会公认的中国第一大新闻媒体网站。它善于利用网络的瞬时传播优势,提高重大新闻的时效性,争创了多项第一。如:1998年3月我国“两会” 期间,它在国内网络媒体中率先实

9、行即时报道“两会” 。1999年5月,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 人民日报网站在国内媒体中首家发布我国记者采写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的消息。随后,该网站又迅速在电话采访人民日报驻南记者白岩松后,首家发布了大使馆被炸目击记。1999年12月,它在国内媒体中首次派出两名网络记者参与举世瞩目的澳门回归报道。再如中国青年报自其上网以来,也以其鲜明、锐利、清新、可读的特色,在报纸新闻网站中也独树一帜。再看东方网自开通后,除了提供若干新闻板块外,它还提供十几个栏目的服务类信息,其中有 “ 投资环境 ”、“人事信息”、“求职指南”、“ 求医问药”、“时尚屋” 等。它在首页上还设置了“ 媒体连接 ”和“推荐网站”,分

10、别提供导向其创办媒体的链接和我国一些主要网络媒体的链接。 4美国由于传媒业高度发达,竞争极其激烈,形成网站特色早已是报业集团求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美国著名经济信息权威媒体华尔街日报建立网站后,常把一些印刷版3不适用或不便用的稿件,如一些政府的经济报告、某些特殊行业的经营预算等推上网。该网站还定期组织编辑或专栏作家在网上回答网站访问者的询问,或与访问者一起探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美国报界巨头华盛顿邮报的网站,是访问者数量很大,影响甚广的传媒网站。自创办以来不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其网络版上刊登原创性的内容,如特意为其“ 网络时报” ( Cyber Times)(后改称 “技术”Technology)

11、专版制作的独家新闻;采用“ 广播模式” 的运作,每月提供 5至6小时网上实时闲聊或其它谈话类节目,由华盛顿邮报记者、评论员和各类嘉宾亮相登场,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开发具有特色的服务娱乐性内容等等。 我国内地报纸网站建设正朝着发挥网络优势、进一步拓展内容范畴、形成特色的方向迈进。但与美国的报纸网站相比,多数报纸网站在形成特色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尚需在原创性内容、特色创意上下功夫。(二)我国报纸新闻网站的功能据2005-2006中国新闻出版网站发展状况年度报告指出:总体上报社网站建设综合水平较高,但基本功能设置有待提高。报告是从信息发布功能、读者交互功能、作者交互功能、在线订阅功能、是否具有动静态页

12、面等方面来考察网站建设综合水平。结果表明,在117家报社网站中,具有信息发布功能的网站有100家,占85.47%;具有读者交互功能的19家,占16.24%;具有简单交互功能的(如留言板、BBS、BLOG等)44家,占37.61%;具有作者交互包括接受在线投稿的21家,占17.95%;公布投稿地址的61家,占52.14%;具有在线订阅功能的43家,占36.75%。 5在我国内地传媒上网处于尝试阶段时,报刊网站大多仅将报纸的内容翻版推上网。九十年代后期,情况发生了变化。综合类报纸的网站信息服务,向着符合网络版基本特点的方向努力。1997年1月建立的人民日报网站尤其值得一提。该网站依靠报社在人员、经

13、济条件、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雄厚实力,很快就将网络版办得极具特色。它不但提供报社系列报刊的印刷版内容,而且经常开展“ 金报网上调查” 活动,并推出“报刊寻航”、“信息导航” 、“数据库”等网上特色信息服务,还提供通向其它“知名站点” 的链接,而且还推出“ 专题报道” 专辑,为用户研究时事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它争取用户参与、为公众提供在网上表达意见的新天地方面,也在国内传媒网站中开风气之先。1999年5月9日,人民日报网站开设了名为“抗议北约暴行 BBS论坛” 的电子论坛,以强烈抗议北约暴行。这是我国内地报纸新闻网站中首次开通的电子论坛。它“受到海内外中国人的4热烈欢迎,短短一个月,上贴量达到9万条。

14、”(该论坛后改名为“ 强国论坛。”)同年9月13日,该论坛上的帖数跃居全球中文论坛第一名。 此后,人民日报网站又陆续推出了“企业家论坛 ”、“健康论坛”等若干论坛栏目。再来看一下美国的网站功能,它们则是新闻传播和多种服务并举。美国现代报纸除了刊载新闻外,向来重视刊载衣食住行游乐诸多方面的实用服务性材料,特别是大众化报纸、地方报纸。因此就有了“Newspaper已成为Usepaper” 之说。美国报纸上网后,这种情况有了新的发展。一方面,报纸网站仍然坚守新闻传播阵地。运用网络传播的快捷性、方便性、广泛性,可以不受截稿时间的限制,日夜不停地发布新闻、更新新闻;可以编辑许多版本,面向不同国家、不同地

15、区有针对性地传播新闻;还可以把电子版、新闻信直接送到读者的电子信箱里,使读者不论何时何地、不管家居还是旅途都能及时浏览到新闻。另一方面,报纸网站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大办服务性项目,搞多种经营。美国许多报纸网站都把娱乐、旅游、饮食、家居、职业、房地产、汽车作为专门的“频道”(或子网站),提供大量的网页,不仅传播有关的消费信息(详细到具体的地址、电话、节目单、路线图),而且直接进行网上交易。从订票、订座、订房间到商品买卖、汽车交易、职业介绍、房地产租赁销售,无不插手经营。这是传统报纸多种经营活动的重大飞跃,也是报纸网站向一般商业网站靠拢的重要表现。应该说,美国的传统媒介网站正在走向同商业网站

16、的全面融合。 6(三)我国报纸新闻网站网站经营模式运营模式的单一导致了收入来源的单一,中国报纸媒体的收入目前多数来自于广告收入,其份额一般占其收入总额的85%以上。收入来源的单一性,实际上决定了报纸在中国是一个风险极高的行业。更有甚者,有的媒体,其广告收入的总量中竟有超过60%的收入来自于某一行业。所以有一句与“媒体是中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 相对应的话是“想让他破产吗?那就让他来办报吧!” 报业集团单一的运营模式决定了收入来源的单一性,可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报业集团很难产生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如美国Gannett传媒集团那样拥有101家日报,21家电视台,数百家网站,同时还拥有一家全美发

17、行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这样的巨型媒体集团。投入的不足,运营管理能力的不足,人才的不足等等都是制约发展的因素。再来看一下美国报纸网站的经营模式:大多报刊是在互联网上设立独立网站,但远远超过原有的媒介内容,而是形成跨媒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如波士顿邮报在其网站5上提供了当地电台、电视台、杂志、乐团、气象、交通等多种服务,并且将本地所有相关资料整合成一个在线数据库,从人均收入、法律、公共福利到社区计划乃至犯罪嫌疑人资料无所不包,相当于波士顿市在互联网上的一个窗口平台。再有就是众多媒体联合经营一个大型新闻网站,但内容相对独立。如美国的New Century Network ,由九家大型报业集团超过200家

18、报纸的内容组成,将报纸信息源的整体规模优势和传统声誉与互联网的信息综合集成展示能力相结合,它不只是一个链接各报纸网站的通道,还是一个报纸信息的综合分类与加工整理的加工厂。再有一种是一家或数家报纸与其他网络服务商联合,经营专业性信息服务网站。这类网站为传统报纸开拓诸如二手车买卖、房屋中介、职业介绍服务等新的商机。比如美国考克斯报业集团下属的“考克斯交互媒介”(Cox Interactive Media)、时代镜报报系下属的“分类广告源” (Classified Sources)、休斯顿纪事报的名录中心(Directory Center)。今日美国与交互汽车网合资在网上建立了提供汽车信息和从事汽车

19、买卖的Auto Web 网站,时代镜报公司向网上最大的房地产交易网站投资,共同经营Listing link等等。 与此同时,一些报纸在广告销售上也将在线广告与平面广告实时捆绑优惠,以此推动广告营销。 7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站广告收入的增长成为各家媒体集团运营额增长的一个亮点,另外,由于这种媒体产品结构的变化,当今美国平面媒体集团与读者交互的能力显著提高,报纸、杂志、电视台、网站多管齐下,其收入结构也已基本改变了过去仅为增加广告收入的运营模式。三、目前我国报纸新闻网站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我国报纸网站虽然拥有丰富的新闻资源、良好的信誉、高美誉度的品牌和国家特殊政策等方面的传统优势,但和新浪、搜狐

20、、雅虎等商业网站相比无论在受众规模、盈利能力还是在社会影响力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显然我国报纸网站的发展现状与它作为主流新闻媒体的地位很不协调。” 8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报纸网站处在规模较小、影响力不大的阶段,发展中遇到种种难题和困惑。其中固然有领导重视不够、政策不到位的问题,也有资金不足、人才缺乏的问题。还有市场有限、竞争激烈等外部因素,但最关键的是网站建设机制问题。我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还是多头管理方式,主要表现为: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网络媒体没有采编权,没有自己的记者。很多网络媒体采取打擦边球的方式来应对;对不同的网站享有不同的权利,导致各网站不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当商业网站今年大打广告之际,

21、包括广告牌林立街道两旁,涂在汽车身上招摇过市,在6报刊、广播、电视上频频露脸,报纸新闻网站却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显得缺乏活力和敏锐,连网友热情的投书(E-mail)也往往是石沉大海。必须看到,报纸新闻网站作为该媒体的一个普通部门,甚至是某部门的附属部门,其运作机制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该传统媒体体制和运作机制的制约。换句话说,它依旧按照传统媒体的老办法在运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与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性相悖,犹如“戴着镣铐跳舞” 。由此造成我们的报纸新闻网站普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对报纸新闻网站建设的重视还远远不够一些新闻网站通常是由发展成熟,拥有一定声望和固定读者群的报社建立的,并成为这些报社的一

22、个子部门,在经济上主要依靠报社的支持。经济的不独立往往造成人员配置的稀缺和不合理,致使这些新闻网站无法有效发挥自身优势,不能吸引读者目光,也就无法吸引广告,新闻网站的生存空间无法施展。因此,我们不能把新闻网站简单的视为传统报纸的附庸,要充分的重视起来,使它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媒介机构。(二)新闻失实现象严重由于国内至今对网站使用、转摘新闻没有明确规定,网站用稿的随意性很强。大多存在虚假新闻多、炒作跟风多、有害信息多,其中尤以虚假新闻多最为严重,可以这么说,网络媒体社会公信力的下降是虚假新闻带来的最直接的伤害。有的网站的新闻信息大多是粘贴转载,甚至没有具体标明文章出处,有的网站为了争取更多点击数,

23、刊登一些标题与正文都格调不高的新闻,有的网站采用的外电稿违反了我国的新闻宣传纪律,这样的网站新闻,难免会让受众怀疑其内容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到报纸网站的信誉。(三)新闻信息大多重复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网站都没有自己的记者,没有专业的采编队伍,而是依靠传统媒体提供稿源。一方面网上信息与传统媒体的信息重复,另一方面有实力的传统媒体往往与几家甚至几十家网站有合作关系,经常出现多家网站用同一篇新闻文字稿和新闻图片的情况,或是不一样的标题却是一样的新闻内容。这既浪费网站资源,也浪费网上读者的时间和费用。(四)缺乏背景资料使新闻显得单薄由于多数网站信息资源积累淡薄,这使得网站新闻大都流于一事一报,不能详尽的

24、追溯其始源,这样就难以揭示其新闻价值。虽网络本身具有“超链接” 功能,使网上新闻从一关键字进入无尽的相关背景资料链接成为可能。但对“超链接” 这一技术的应用也只7局限于类似平面媒体的翻页上,没有做精细的衔接和编排。(五)网站没有专门的编辑队伍由于多数网站的从业人员未经过新闻采编方面的专门训练,对新闻信息的分类缺乏基本知识,加上每位编辑每天要处理数百条稿件,在短时间内无法对每条新闻做较细致的编排,网站的新闻大都不分体裁,一律按时间先后顺序罗列在网页上,主次不清、重点不明。受众在阅读时,头绪混乱,毫无方向,影响了传播效果。 (六)新闻更新速度不够快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信息传播的即

25、时性,但许多网站由于受稿源和人手的制约,新闻更新不及时,这在传统新闻媒体建立的网站中尤其明显。在商业网站中,除了新浪、搜狐等几家强势网站能做到即时更新外,不少网站还是整点更新,甚至一天内仅更新两三次。 (七)读者即时交互功能的欠缺目前,国外新闻媒体已经十分娴熟地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普遍建立起分类聊天室和谈话区、针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变动的前端征兆,向读者开通各个领域的专家即时应答热线、在网络上设置各种国内国际热点问题的在线动态调查,与读者展开全方位、全时段的网上交流。相比之下,我国报纸新闻网站还是囿于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仅限于对受众的单向信息传播。 (八)没有形成各自的特色很多报纸网站跟风现象

26、严重,都是“千网一面” 。许多网站建设之初就缺乏科学的规划,只是社会上流行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始终在不停地调整定位,改动网页,这种出版的随意性给网页上新闻的检索和引用等重复应用造成很大困难,使有用信息难于定位查找。这样就很难形成独家特色,也难以在受众的头脑中留下鲜明印象。(九)自有资金有限网站建设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由于大多数传统媒体的自我积累不足,自有资金能力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削弱了报纸新闻网站建设的各方面能力,影响了网站发展的拓宽性。(十)网站还未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新闻网站要达到双赢的目的,既要给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全方位的赏心悦目的精神食粮,也就是通常说的精神文明,媒体本身也要

27、赚钱,这样新闻网站就要逐步走向商8业化”。 9面对众多网站竞争压力,报业集团新闻网站仅仅是发挥了自身资讯量大以及原创新闻优势,没有“充分运用好报业集团的无形资产,并通过新闻网站形式将报业集团的无形资产转化成有形资产直至兑换成资金,也许这就是我们的新闻网站要寻找的一条出路。” 10综上所述,我国报纸新闻网站建设还存在着不足之处,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受众的需求越来越大,相信我们最终能够建立起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新闻网站。四、我国报纸新闻网站建设与发展的措施(一)从宏观来看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更好地用以指导网络新闻宣传工作。深入学习宣传、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

28、,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掌握基本精神,着重深化对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理解,更好地用十七大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紧密联系实际,把学习十七大精神同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结合起来,同学习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各项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舆论氛围。 2.加强网站舆论引导,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条件下,互联网已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最具潜力的大众传媒,对社会舆论的态势和走向产生着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引导网上舆论,关键是要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用正

29、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网民,形成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网上氛围。善于把新闻宣传与信息服务结合起来,善于利用各种流行的网络传播手段与网民交流互动,善于运用“网言网语”说“网事网情 ”,增强网民的参与热情,在亲切自然的平等讨论中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 3.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网上思想文化平台。我国报纸新闻网站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网络发展规律和特点,从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在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中发挥更大作用。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大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多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多提供优质网络文化服

30、务,努力满足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密切关注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充分运用新技术加强网站的建设。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9资源配置,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创造活力,增强发展能力,努力打造规模更大、实力更强、影响更广的新闻网站。4.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营造健康网络环境,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和全社会的共同要求。各类网站特别是重点新闻网站,在净化网络环境、推动网络文明建设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认真落实“ 文明上网、文明办网 ”自律公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成为文明办网的自觉实践者,成为文明上网的积极倡导者。 11

31、要及时发现、过滤和删除网上有害信息,要广泛开展网络道德评议。最重要的是,“我国应该尽快建立起网站评价的标准体系,引导网站与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12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网络新闻宣传和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人才是兴业之本。报纸新闻网站处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最前沿,处于思想舆论交锋的第一线,能否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富于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网络新闻宣传事业的健康发展。各重点新闻网站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培养和凝聚一批优秀人才。要进一步壮大网络新闻采编队伍,造就一批网上名编辑、名版主、以便优化网站版面内容,办出网站特色,充分赢得受

32、众的信任和亲睐。 13(二)从微观来看各网站应摆脱跟风心态,树立自身特色,加强与国内传统媒体的合作,在没有自己记者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拓宽稿源;转摘新闻时加强识别和筛选,选用来源可靠的新闻,杜绝虚假信息;在转摘前要征得刊播单位的授权或同意,在转摘时标明出处;对新闻网页的页面设计尽量简洁,固定位置和栏目,以方便上网者查找;有意识地增加对背景材料的利用,在利用公用数据库的同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库;加强网络新闻的队伍建设,强化从事网络新闻工作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尤其要重视对新闻知识的学习和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引进,摸索出适合网络的新闻编排规律。 我国报纸新闻网站建设正在不断的探索发展,

33、将形成一种全新态势。我国的网络媒体的总体实力也将会进一步提升,一个以中央重点新闻宣传网站为骨干,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宣传网站优势互补,发挥商业网站积极作用的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新闻传播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 五、我国报纸新闻网站建设的走向与发展前景10网络自身拥有的一些特殊优势,使它拥有了许多忠实的受众。一位网民这样说“我在报纸上看不到,就上网去看”,这样,网络新闻的火热实际上意味着“ 网络在解放新闻”,是因为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传达还不够充分。不管传统媒体在网络的冲击下会不会化为泡沫,不管网络自身的发展是不是处于冰点,网络新闻资讯实实在在地改写着受众的信息来源构成,演绎着“ 信息渴望解放 ”的故事

34、;同样,新闻传播学开始解释网络传播的特性和走势,网络新闻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使世纪末新闻研究获得了新的关注点。 随着网络新闻逐渐成为我们追逐的热点,我国新闻网站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仍处在起步阶段,进一步加快新闻网站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以十七大的精神为指针,增强发展的紧迫感,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来认识发展,促进发展,实践发展。 新闻网站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舆论工具,是党的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与国际舆论竞争的重要力量。新闻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这就要求我们把网站办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必须要办出特

35、色、办出影响、办出水平,要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我国互联网管理工作正在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快速发展,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热爱信息技术。这些都为我们报纸新闻网站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条件和机遇。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新的一轮互联网发展机遇已经出现。经过两年多的市场淘汰和调整之后,全球的信息技术产业正在回升,互联网产业的形势也在好转。 我们的空间很广。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但还有很多新的领域要去开拓,有许多好的机遇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服务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报纸新闻网站占领这个市场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整个政府的信息化也

36、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无线技术、宽带技术的市场,包括无线运用和宽带运用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还有电子商务一定会走进千家万户。在这些领域,我们报纸新闻网站都可以有所作为,也应该有所作为。 我们的挑战很大。面对广阔的互联网市场,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现实是国内的互联网市场上新闻网站所占的份额比较小,而报纸新闻网站也面临如何与国内外知名商业网站争夺更多读者的挑战。 面对艰巨的任务,难得的机遇,广阔的空间和严峻的挑战,我们报纸新闻网站的发11展,无论是在体制改革上、机制创新上都应该以十七大精神为衡量的尺度,要立足于改革创新,增强自身的持续发展能力,要立足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取得占领更广阔阵地的实

37、效,要立足于面向世界,在激烈的国际舆论竞争中取胜。 14参考文献:1张允若.美国报纸网站巡礼(上)J.新闻实践,2003,38(9):70-71. 2谢根亮.报纸新闻网站建设初探J.中国报业,2007,34(11):76-77.3蓝云.网站:报业竞争的下一个筹码J/OLhttp:/ 2007,15(4):47-48.6陈凯,史周宾.美国报纸网站观察J.传媒, 2007,24(7):67-69.7张忠.多媒体时代报纸的定位和运营J/OL.http:/ 河海大学,2007.9贾汉平.关于新闻网站逐步商业化的思考J.新闻前哨,2001,19(8):37-38.10朱长元.对报业新闻网站赢利模式的探讨

38、J.广告人,2007,60(8):106-107.11赵志刚.提高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J/OL.http:/ ,2004-07-02.12吴亮,李亚彪等.网络文化冲撞J.瞭望,2008,19(Z1):23-25.13刘云山.切实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和重点新闻网站建设J.思想工作,2007,001(4):4-5.14电视专题片前景光明的中国网络媒体解说词.央视国际,2003. 全文参考.12Our Country Newspaper News Websit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Abstract: In recen tyears,the

39、 internet is more concerned for its more information,faster transmission speed,more convenient preservation and retrieval,and its unique interactivity.Its strong development momentum impacts the traditional media greatly.Traditional newspapers are also integrating with thenet work day by day in orde

40、r to seek further way of development. Therefore,accelerating the site construction for Internet users and providing information and business services will becom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Newspaper.At present, many newspaper websites are at the initial stage, and also there are many proble

41、ms.In this paper,by stat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Chinas news websites in all aspects of the building,comparing to some famous sites in the United States,we actively adopt their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the concept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to continue the exploration,increase the investment, and eventually form a mature native characteristical “site team“.Key words: News site;Chinese and foreign news sites comparison;Features and inadequate;Measures; Development prospec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