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要办好学校.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7343225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要办好学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要办好学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要办好学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要办好学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要办好学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要办好学校,必须依靠教师的积极性。众所周知,有一位积极性高的班主任就可能管理好一个班,有一位积极性高的任课教师,就有可能教好一门学科。如何极大的提高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形成一股高昂的士气,产生极大的精神力量,推动整个学校工作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在一定意义上说,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生命所在。心理学把积极性看成是人在心理能动状态下的一种行为的动力表现。它包括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成分处于兴奋活跃状态,使人的智力、体力、能力发挥出最大的活力,成为人的行为的推动力。那么人的积极性是怎样形成的呢?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引起人的积极性行为形成的规律从其产生的心理机制来看,它由需要 动机 行

2、为 目标引发导向。从中可以看出,需要是人的积极性行为的基础和源泉。由于需要的驱使,使人产生动机,从而引发人的行为。同时,目标作为行动结果的超前反映,它能促使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对人的行为起着导向、激励等作用。需要、动机、目标是构成人的积极性行为的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人们追求的需要层次越高,目标越明确、动机越强烈,其行为的内在动力也就越大,因而其工作积极性也就越高涨、越持久。因此,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必须从教师的需要、动机和目标投入加以探索和研究。一、精神、情感关怀,实行需要激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在某一个时期往往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余的则处于从属地位,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叫优势需要。这

3、一理论启示我们在学校管理中,要善于抓住教师的优势需要,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在学校中,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其优势需要往往是不同的。比如,青年教师刚刚参加工作,一般都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希望有业务进修的机会。另外他们也有诸如婚姻、住房、子女等生活中的问题。而中年教师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他们希望自己能做出成绩,并得到领导的认可。老年教师大多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并且在学校能得到领导及同事们的尊重等。面对教师的优势需要,学校首先树立服务意识。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进修,并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年教师创造条件,支持他们从事教育、教学改革,支持他们外出学

4、习、交流经验,积极推荐他们的学术论文得到发表。对于能力强、成绩突出的要提拔重用,给他们提供施展能力的机会。对于老年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照顾。另外要尊重老教师,认真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在教师的精神需要中,最突出的是以下三方面: 1进修提高的需要体现了老师精神文化需要的优先性。老师工作在人类文明的延续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老师广泛吸取了人类文化遗产和现实生活中不断改造出来的新成果,老师只有不断达到新的知识水平,才能在教改工作中“传道、授业、解惑” 。工作的特殊性使老师产生了进修提高的需要。2创造、成就需要的强烈性。创造、成就需要是精神需要的更高水平的发展,老师这一需要突出地表现在对自己学

5、生的创造性教育成果的追求上。教育事业的成就、人才成长成为老师强烈的需要,老师往往以教育教学的成功、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为最大的乐趣和精神满足。 3、自尊、荣誉需要的关切性。老师处于为人师表的地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必然集中到尊重教师。因此,老师也很自然地把自己的知识与人才联系起来,有强烈的自尊需要,要求社会对教师的劳动予以承认和尊重。教师管理心理学认为:“思想对人的行动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从精神关怀入手,以增强内部因素的激励作用。精神关怀,一要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建设一个上下团结,互相关心,互相尊重,意见协调,积极工作,以诚待人的教师集体,让教师都能切身体会到

6、集体的温馨,在此基础上进而帮助和提高教师对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的认识。二要造成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风气,加大宣传尊师重教的力度,多报导教师中的好人好事和先进事迹,多表彰中小学中的先进教师,以唤醒社会群众的尊师意识。三应尽量帮助解决好教师的实际问题。如:教师的生活、福利、工资待遇;解决教师的家庭困难及子女就业问题等等。四是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及爱岗敬业精神的教育。学校管理有其特殊性。如果管理学校仅仅用严格的制度或者用行政手段去管理,往往很难奏效。有人说得好,学校管理不仅要管住而且要暖住。所谓暖住就是要善于进行感情投资,善于抓住教师的优势需要,从而激发其产生持久的工作积极性。用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情感和

7、社会群众对教师的情感去优化教师的工作环境,去挖掘教师的潜能,使之尽职尽责地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人际关系是学校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认识、情感和行为三个因素中,情感因素起主导作用,它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衡量目标。”领导要经常深入群众,与教师打成一片。在生活上多了解教师的合理需求,多关心教师的疾苦,在生活上、工作上做教师的知心朋友。多征求教师的意见,通过各种媒介和途径,引起社会各界对教师的重视和支持,使教师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不积极教书就对不起社会,对不起群众”的心理压力。常言说: “人为知已者用 ”,情感是引发教师心理潜能的催化剂,是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它具有权力因素无法

8、比拟的影响力尽可能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教师管理心理学认为:“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抹杀的,它是人的属性的表现,是人通过活动与内外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当人有了某种需要,必然千方百计地寻找能满足需要的对象(目标),通过某种行为,实现目标,获得需要的满足。”因此,需要是行为的动力,是积极性的源泉。在经济上应对学校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加大对学校的投资力度,尽可能解决学校的经济困难。同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工资政策、住房政策、子女就业政策以及培养、选拔、评聘、表彰政策等。以增强教师的成就期望,从而激发和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二、满足保健因素,发挥激励因素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 50 年代末提出了“

9、双因素理论”,即“ 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他认为在工作中有两类因素影响人的行为动机。一类是保健因素,如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人际关系等;另一类是激励因素,如工作的成就、责任的大小、职位的提升等。在工作中,当缺乏保健因素或处于否定状态时,教师会产生不满意感,但如果仅仅满足于保健因素并不能导致教师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只有当激励因素存在,并且在工作情境中处于肯定状态时,教师才会产生满意感,并且导致行为更加努力。他的这一理论启示我们,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兼顾两方面的因素。首先要重视保健因素,它相当于人的基本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它就会在工作中产生不满意。但是,如果在工作中一味地搞物质激励、金钱刺激

10、,只注重改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是不会激发人产生强烈的工作动机。因此,要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应该充分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在激励因素上下功夫,从工作本身去引导,要积极发挥党支部及每个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党员的引领作用去带动广大教师工作热情。1、培养教师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感情,培养教师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人在兴趣的驱使下从事工作不仅不会感到累,而且会表现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学校可以根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教师*常行为一*规范。2、启发教师树立成就目标。教师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种事业去干,才能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学校来讲,

11、要给他们提供个人成长、能力发挥、实现理想的条件和机会。学校可以制定中青年学科教改带头人管理制度,搞一些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树立各学科带头人。3、对于教师的成绩要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通过生动的教育活动,使教师感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其工作的社会意义,感到责任的重大,任务的光荣,从而产生自豪感和需要感。工作多样化、丰富化,使教师有机会从事不同内容的工作,从而产生新颖感,增强趣味性。注意教师工作的专长,通过组织形式不同、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课外活动与第二课堂活动,使生活、工作多样化,使教师更加热爱工作和生活。教师的工作具有挑战性。所谓挑战性,是指工作不仅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难度,任

12、务完成后获得一种从事创造性劳动而产生的满足感。加强教育人才的培养。学校领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对于工作能力较强,素质较高,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应及时吸收到党组织,委以重任,重点培养,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之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树立恰当目标,实行目标激励心理学研究表明,目标是人的需要转化为行动动机的重要条件。一个正确而合理的目标会对人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实践表明,人在活动中目标越明确,积极性越高,工作效果就越显著。所以在学校管理中,通过设置目标激励教师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设置一个有吸引力、号召力,对大家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的目标呢?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

13、在 60 年代提出了期望理论。他认为目标的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人们对目标的期望值和效价。用公式表示 MV 譋(M 代表激发力量,E 代表期望值即被激励者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估价。V 代表效价即达到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对目标的期望值越高,目标的效价越高,那么该目标会产生较大的激发力量,工作积极性也就越高。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设置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目标要正确、合理、恰当,才能产生较大的期望值。目标的设置必须联系教师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学校的办学实际,目标不能过高否则会让人觉得高不可攀,丧失信心和希望,使目标丧失动力作用。当然也不能过低,如果目标实施,

14、不费吹灰之力,这样的目标往往是没有激励意义的。所以,恰当的目标,必然是通过教师“跳一跳,摘到桃” ,通过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实现的。2、组织目标、个人目标要协调一致,设法增大目标效价。要使被激励者对目标产生兴趣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一方面要充分阐述目标的意义,讲清目标实现的个人意义、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把学校的目标和个人的需要联系起来,使教师能从学校所设立的目标中看到他的利益,把个人目标纳入组织目标中,个人目标能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实现,这样才能增大目标的效价。3、考虑教师个人目标的差异性。在确保学校目标能够达到统一性的前提下,又要考虑到教师个人目标的差异性。因为教师个人目标既受学校集体成员的影响,同

15、时也受到个人的思想观点、成熟度、需要、人生观价值观、能力、性格等的影响。所以,要摸清教师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心愿、抱负和能力,做到个人目标因人而异,确保组织目标的统一。4、必须让教师参与目标的制定。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目标更加合理、有效,另一方面容易被广大教师接受,产生“认同感” 。而且能使全体教师把学校目标的实施与自己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更加有效地激发积极性,逐步由低水平的期望,通过政治思想工作疏导发展到高级的有社会意义的期望。四、强化学校管理,制订激励措施 1、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建立各级约束制度。使学校建立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可以成立由党员、工会、共青团、教师代表组成的学校“督导团”

16、制度,其主要职责就是监督学校行政依法执政,对干部的管理起到约束作用。2、建立学校科学的决策制度,听取教师代表意见优先于党支部论证;党支部扩大会议论证通报优先于教职工大会;学校校务会的可行性研究优先于教职工大会。这样确保学校重大决策的民主、科学、权威性。3、建立学校的意见和建议的返馈机制;为使教师积极的参与民主管理,更好的促学校的发展,学校党政可建立几条意见返馈机制;这样,既可以准确的把握学校管理的主动权,又可以随时听到教师们的心声;可以最大限度的清除管理的盲区,提高管理的实效性;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激励措施项目应包括精神、物质、成就多方面的激励措施,以满足教师各自不同特点的需求。美国心理学家赫兹

17、?伯格发现:“ 而对于与工作本身相联系的因素,如工作挑战性、责任感、个人发展的可能性、工作的愉快和成就、工作有成绩而受到赏识等,能使人对工作感到非常满意,从而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赫兹?伯格称这种因素为“激励因素”,根据这种“激励因素” ,制订激励措施,使教师能在同一环境、同一条件下公开公平竞争,公证地评价教师绩效。教师的实绩要与评优晋级、表彰、经济待遇挂钩,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最大限度地、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育是立国之本,只有办好教育,才能兴国。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巩固“普九 ”成果、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造就千百万高素质的建设人才都需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任何一个国家、集团或单位,要想取得较大的发展,首先要充分调动其所有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的知识、能力、专长等充分发挥出来,形成合力,共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