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七 牙源性肿瘤一、成釉细胞瘤成釉细胞瘤是良性牙源性上皮性多形性肿瘤,但有局部侵袭性。它是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占牙源性肿瘤的 593。三种类型,即一般型、单囊型和周边型成釉细胞瘤。(一)一般型成釉细胞瘤 一般型成釉细胞瘤又称实性或多囊型成釉细胞瘤。一般型成釉细胞瘤的重要生物学特点一是肿瘤沿松质骨的骨小梁间浸润性生长,二是肿瘤发生的部位影响预后,特别是下颌升支和上颌磨牙区。这些部位的肿瘤可直接扩展至眼眶、上颌窦或颅底部而危及生命。临床特点 1、 常见于 30 一 49 岁,平均年龄 40 岁为成人型成釉细胞瘤。2、 下颌磨牙区和下颌升支部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3、 为无痛性、渐进性颅骨膨大,膨胀多
2、向唇颊侧发展。骨质受压则吸收变薄,压之有乒乓球样感。4、 肿瘤区牙可松动、移位或脱落,肿瘤较大时可致面部变形,疼痛少见。5、 X 线片表现为单囊或多囊性溶骨性破坏。肿瘤区牙根可吸收,可见埋伏牙。6、 复发率高 5090%病理 肉眼见肿瘤大小不一,可由小指头至小儿头般大。剖面常见有囊性和实性两部分囊性区内含黄色或褐色液体。实性区呈白色或灰白色。组织学上,主要类型、细胞变异以及其他变异三种, 1主要类型 有两型,即滤泡型和丛状型,但同一肿瘤内两种类型同时存在。(1)滤泡型 瘤上皮形成或多或少的孤立性上皮岛。上皮岛中心部由多边形或多角形细胞组成,这些细胞之间彼此硫松连接,类似于成釉器的星网状层。上皮
3、岛的周边部围绕一层立方状或校状细胞,类似于内釉上皮或前成釉细胞,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并远离基底膜,即极性倒置。滤泡之间的间质为疏松结缔组织。(2)丛状型肿瘤上皮增殖成网状联结,其周边部是一层立方或柱状细胞,被周边细胞包围的中心部细胞类似于星网状层细胞,但其含量较滤泡型者少。囊腔形成是间质区变性所致,而不是上皮内褒性变。2主要类型中的细胞变异 棘皮瘤型和颗粒细胞型是两种主要的细胞变异棘皮瘤型是指肿瘤上皮岛内呈现广泛的鳞状化生,有时见角化珠形成。有时可见上皮细胞颗粒性变,有时几乎所有上皮发生颗粒性变。当颗粒变的范围广泛时,可称为颗粒细胞型成釉细胞瘤。颗粒细胞大,呈立方状、柱状或圆形。其胞浆丰富,充满
4、嗜酸性颗粒,在超微结构和组织化学上类似于溶酶体。 3其他变异(1)结缔组织可出现的玻璃样变。(2)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成釉细胞瘤的间质一般为疏松结缔组织,有时肿瘤内结缔组织显著增生,胶原丰富,排列成扭曲的束状,可见玻璃样变,肿瘤性上皮岛或条索位于纤维束之间,称为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3)基底细胞型成釉细胞瘤。少数成釉细胞瘤以基底样细胞为主。(4)角化成釉细胞瘤是指成釉细胞瘤内出现广泛角化。(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临床特点1、 本病多见于青年人,年龄在 10 一 29 岁之间。2、 好发于下颌磨牙区。3、 x 线上类似于含牙囊肿4、 摘除术治疗者复发率低,约为 10。组织病理学,单
5、囊型成釉细胞瘤有三个亚型。第一型,部分衬里上皮表现为非肿瘤性上皮,但部分上皮表现为早期成釉细胞瘤的组织学特点,即所谓 vG 标准。其具体改变是:囊腔衬只上皮基底层细胞核染色质增加,着色深;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核远离基底膜,即极性倒置;基底细胞的胞浆出现空泡变。第二型丛状型单囊型成釉细胞瘤,衬里上皮类似于第一型,但部分上皮呈结节状增生突人囊腔。增殖的结节由牙源性上皮组成,类似于丛状型成釉细胞瘤。第三型壁成釉细胞瘤,其特点是在纤维囊壁的不同层面存在丛状型或滤泡型成釉细胞瘤。(三) 周边型成釉细胞瘤局限于牙牙龈或牙槽粘膜内的成釉细胞瘤。不侵袭下方的骨组织。但有时见肿瘤下方呈现浅碟状压迫性骨吸收。预
6、后良好。 成釉细胞瘤的组织发生 1、 牙源性上皮- 成釉器、牙源性囊肿的衬里上皮2、 牙源性上皮剩余-Malassez 上皮剩余、Serres 上皮剩余、缩余釉上皮。3、 口腔粘膜上皮也可能发生此瘤。二、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称 Pindborg 瘤,临床表现 1、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患者的年龄分布较广,平均年龄为 40 岁左右。2、 下颌比上颌多见,最常见的部位是磨牙区。3、 X 线照片表现为不规则形放射透光区内含大小不等的不透光团块,这些不透光团块常在未萌牙的牙冠部邻近处。放射透光区的周界清楚或不清。4、 局部浸润性生长,有复发。病理 1、 肉眼见,病变区骨膨大,切面呈灰白或灰黄色实性。可见埋伏牙
7、。2、 肿瘤由多边形上皮细胞组成,并常见清晰的细胞间桥。上皮细胞排列呈片状或岛状,偶呈筛孔状。瘤细胞边界较清晰,胞浆微嗜酸性。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清楚。有的胞核较大,直径可达 100 微米。有时见双核或多核。核多形性明显,但核分裂罕见。有时瘤细胞胞浆透明,呈灶性聚集。3、 纤维性间质常见退变。4、 特征性圆形嗜酸性均质性物质存在于细胞之间,这种物质为淀粉样物质,其内常发生钙化,钙化物呈同心圆沉积。 组织发生 埋伏牙的缩余釉上皮,成釉器的中间层细胞。三、牙瘤是成牙组织的发育异常或畸形、不是真性肿瘤。肿物内含有高分化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分为混合性牙瘤和组合性牙瘤两种。(一)混合性牙瘤
8、 : 1、 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以前磨牙区和磨牙区多见。2、 活动性生长期常在牙瘤形成的时期,并可引起颌骨膨大。3、 X 线片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放射透光区,有阻射性结节状钙化物。4、 肿物内牙齿组织成分排列紊乱,互相混杂,而无典型牙齿结构。5、 肿物生长有自限性。预后良好。(二)组合性牙瘤: 这些牙齿样结构虽然不同于正常牙齿,但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的排列如同正常牙的排列方式。四、牙源性腺样瘤临床表现 1、 发病年龄较轻,多为 1019 岁。女性比男性多见,上颌单尖牙区为好发部位。2、 牙源性腺样瘤生长缓慢,肿瘤一般较小,直径 13cm。3、 分为中心型(骨内型)和周边型(骨外型) 两型,中心型者分为滤泡型( 含牙型)和滤泡外型。4、 X 线片上,滤泡型似含牙囊肿常见不透光的钙化颗粒。周边型者仅见牙槽骨轻度吸收。5、 良性病损,多数人认为此瘤不是真性肿瘤,不复发。病理1、肿瘤上皮形成不同结构。一是结节状实性细胞巢,由梭形或立方状上皮细胞形成,形成玫瑰花样结构,其中心可见嗜酸性物质沉积。二是腺管状结构,立方状或柱状细胞形成环状的腺管状结构,胞核远离腔面,管状腔隙内可含有嗜酸性物质和细胞碎屑。三是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样区,由多边形嗜酸性鳞状细胞组成小结节。四是梁状或筛状结构,见于肿瘤的周边部或实性细胞巢之间。2、肿瘤内还可见发育不良的牙本质、釉基质和牙骨质样物质。肿瘤间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