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埃博拉埃博拉病毒病(以往称作埃博拉出血热,以下简称埃博拉) 是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达 90%。 病毒的起源尚不得而知。 但基于现有证据, 人们认为果蝠(狐蝠科)可能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2. 人是如何感染这一病毒的?人类通过密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 液而感染埃博拉病毒。在非洲,人们因处理受感染患病或者死去 的热带雨林中的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等而导致感染。很重要的是要减少接触高危动物(即果蝠、猴子或猿),包括捡拾在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或处理其生肉。一旦有人与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动物发生接触, 就可能在社区 造成人际传播。当人们通过破损
2、皮肤或粘膜与感染者的血液、体 液或其它分泌物(粪便、尿液、唾液和精子)直接接触时就可导致感染。 当健康人的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被埃博拉病人的血液和 体液污染的环境或物品(如脏衣物、床单或者用过的针头)时,也可发生感染。只要病人血液和分泌物中带有埃博拉病毒就会具有传染性。 因此,感染的病人应由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并进行实验室检查, 以确保在出院回家前病人体内不再有该病毒的存在。 当医护人员 确定病人可以回家时,病人就不再具有传染性,不会对社区中的 其他任何人造成感染。3. 哪些人的感染风险最高?出现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1)医务人员;(2)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3)在葬礼过
3、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4)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 需要开展更多研究,以了解免疫受损者或者伴有其它基础性 疾病的人员是否比其他人更容易感染该病毒。4. 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和体征是什么?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突起发热、极度乏力、肌肉疼痛、头痛 和咽喉痛。 随后会出现呕吐、 腹泻、 皮疹、 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 某些病例会同时有内出血和外出血。临床检验结果包括血液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降低, 肝酶升高。潜伏期 2-21 天。病人一旦开始出现症状,就具有传染性。 病人在潜伏期内没有传染性。埃博拉病毒感染只有通过实验室检测才可确认。5. 我可以做什么?该疾病可以预防吗?目前尚无获准使用的埃博拉疫苗。 有几种疫苗正在进行临床 试验,但目前尚无任何疫苗可用于临床。(1)了解疾病的性质、疾病是如何传播的以及如何防止其 进一步扩散的知识(4)处理埃博拉死亡病例时必须穿戴合适的防护设备 此外,在受影响的热带雨林地区,个人应该减少与高风险感 染动物的接触(如:果蝠、猴子或猿)。如果怀疑某动物已被感 染,则不要再去处理它们。动物制品(血和肉)被食用前应确保 煮熟。(5)不去疫区旅行。从疫区回来应隔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