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特发性炎性疾1.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7339187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发性炎性疾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特发性炎性疾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特发性炎性疾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特发性炎性疾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特发性炎性疾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特发性炎性肌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免疫内科 肖进益特发性炎性肌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骨骼肌非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近端肌无力,具有异质性、系统性。炎性肌病常用分类:1、成人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PM)2、成人皮肌炎(dermatomyositis ,DM)3、儿童皮肌炎(JDM)4、伴发恶性肿瘤相关性肌炎5、伴发结缔组织疾病的肌炎6、包涵体肌炎7、其他:嗜酸性细胞性肌炎、骨化性肌炎、局限性肌炎、巨细胞肌炎等特点:1、是自身免疫病。2、主要累及骨骼肌,严重者累及全身肌肉,也可累及内脏。表现为对称性近端肢带肌、颈和咽部肌无力和萎缩,严重者累及心肌、呼吸肌,导致死亡。23、DM 指

2、有本病表现伴皮肤损害者。4、可伴发恶性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流行病学特点1863 年,德国医生 Wag ner 报告首例多发性肌炎。1891 年 Unverricht 报道皮肌炎。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有流行病学研究,目前:国内发病率尚不清楚,国外研究表明,发病率 0.5/10 万8.4/10 万,有增多趋势。有种族差异女男,约 2:1,包涵体肌炎病人,男女。发病年龄:呈双峰状态,1015 岁及 50 岁左右 2 个年龄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不明?1、感染因素2、遗传因素3、免疫异常感染因素: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尤其病毒因素。迄今为止尚无可靠的证据证明病毒感染是 PM/DM 的直

3、接病因。遗传因素:HLA-B8 及 HLA-DR3、DRW 52 表型多见,尤其白人。家族聚集现象3种族差异资料显示:白人:黑人=3:1儿童皮肌炎亚非较欧美高免疫异常:1、PM/DM 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常与其它结缔组织病(CTD)伴发。血中多种自身抗体存在:抗 Jo-1 抗体、抗 PL-7 抗体、抗 PL-12 抗体、抗 Mi-2 抗体、抗 PM-Scl 抗体,抗核抗体等。2、细胞免疫异常:肌组织炎性细胞浸润,MHC-I、II 类分子表达3、体液免疫异常:多克隆高球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增多补体下降免疫复合物增多4、相关免疫因子表达及分泌:细胞因子的表达:IL-1、 IL-6、TNF-、TGF-

4、 等粘附分子的表达:ICAM-1 等协同刺激因子:CD40 分子等抗凋亡分子表达:hILP、FLIP、Bcl-2 等45、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临床表现各种症状差异大,开始感乏力、倦怠、体重下降, 以后渐出现各系统症状,多缓慢起病,少数呈急性发作,多因日晒、过劳、感染等诱发。一、肌肉:本病通常累及横纹肌,有时可累及平滑肌和心肌。任何部位肌肉均可累及,肢带肌、四肢近端及颈部肌肉先累及。1、肢带肌(肩胛带肌、骨盆带肌和四肢近端肌肉)和颈前肌对称性肌无力,约半数可伴肌痛及/或肌肉压痛。(肌无力与肌痛常同时发生,其次可单独发生。 )表现为行走、起立、上、下梯、梳头、穿衣、抬头困难,多重肌肉累及可卧

5、床不起。2、严重者累及吞咽肌、呼吸肌、心肌,表现为吞咽障碍、呛咳、构音障碍、食道返流,呼吸困难及心脏功能改变。3、眼轮匝肌及面肌受累较罕见。4、肌萎缩:早期肌肉呈非凹陷性肿胀,晚期肌萎缩、纤维化、肌肉变硬。肌无力分级0 级:完全瘫痪;1 级:肌肉能轻微收缩不能产生动作;52 级:肢体能做平面移动,但不能抬起;3 级:肢体能抬离床面, (抗地心吸引力) ;4 级:能抗阻力;5 级:正常肌力。肌无力是衡量病情、观察疗效主要指标。二、皮肤:皮肤损害程度与肌肉病变程度常不平行。皮肤损害出现的早晚亦不同,可先期发生 (5055%),同时发生(25%),后期发生(15%)。约 7%始终无肌炎表现, “无肌

6、炎性皮肌炎” 。皮损差异大,类型可转化。特征性皮损主要有:1、眶周为中心的水肿性紫红色斑(Heliotrope rash) ,约占 60-80%,渐扩展至前额、颊部、耳前、颈前上胸部“V”字区“V 字征” ,颈后肩背部“披肩样分布”。2、高雪征(Gottron s sign):占 60-80%。3、甲根皱襞处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或瘀点(46%) 。4、 “机械师手 ”:双手外侧掌面皮肤角化、裂开、粗糙,伴脱屑。尤见于抗 Jo-1 抗体综合征患者。5、异色病样改变:多发性角化性小丘疹伴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或脱失。66、恶性红斑:全身弥漫性肿胀红斑,提示合并恶性肿瘤。7、其它:光过敏,雷诺氏现象,

7、皮下钙质沉着,风团,少数有剧痒,皮肤硬化,结节和慢性溃疡。 三、关节症状:约占 20-60%。伴发其它 CTD 时更易出现,多为非侵蚀性非 对称性多小关节炎。个别可首发,多症状轻,呈一过性。四、肺部改变(5-30%):各年龄组均可见到,多见于 20-40 岁女性,表现为肺间质病变、肺动脉高压、胸膜炎、吸入性肺炎、肺部恶性肿瘤等。4%肺部病变先于皮肤和肌肉表现出现。肺间质病变最常见,约占肺部病变的 40%,另有人报道达 8%-65%。抗 Jo-1 抗体阳性者可达 60%。肺间质病变类型:*弥漫性肺泡损害(DAD)*普通间质性肺炎(UI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

8、肺炎 (BOOP)一般 BOOP 治疗效果较好,UIP、DAD 治疗效果差。合并肺间质病变者,死亡率在 30%以上。临床表现为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急、慢性呼衰,甚至 ARDS。7呼吸困难:肺内因素:肺泡炎、肺间质病变、吸入性肺炎、MTX 副作用。肺外因素:呼吸肌无力、心衰、严重心律失常等。听诊双肺可闻及捻发音或 Velcro 啰音。X 线:急性期:毛玻璃样、颗粒状、结节状及网状阴影。慢性期:蜂窝状或轮状阴影。高清晰度薄层 CT 对肺间质病变有肯定诊断价值( HRCT) 。肺功能检查提示限制性和/或弥散功能下降。肺活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急进型肺泡炎:可致 ARDS,有时由于肺部表现突出,常忽略肌

9、肉症状。五、消化道病变:1、占 10-30%。2、食道上、下段(尤其是上段横纹肌) 、环咽肌、舌肌。3、食道吞钡透视可见梨状窝钡剂滞留。4、儿童型 DM 可有胃肠道炎症、出血、溃疡而致死。六、心血管:1、多见,但因较轻微,很少有临床症状而不被重视,有报道达 20%。2、心肌可有类似横纹肌病变组织学改变,表现为心肌炎、充血性心衰、心8律失常等。3、测定 CPK-MB 可提示心肌受累,特异性存在争论,持续升高说明有可能存在进行性心肌炎,有报道认为 CPK-MB 大于 CPK 活性的 8%以上,即应考虑心肌受累。 (也有人认为不一定有关,可能与受损肌肉再生肌原纤维所产生) 。4、伴有血管炎者,可发生

10、冠状动脉事件。5、是影响预后因素之一。七、其它:肾脏受累少见,严重者可有肌红蛋白尿,急性肾功能衰竭,为暴发型。偶见周围神经病变。儿童型 DM/PM 可有视网膜出血,皮下钙质沉着。妊娠妇女可诱发或加重该病,早产、流产、新生儿死亡率增多。实验室检查一、血清肌酶谱:反映肌肉损伤二、血清自身抗体三、一般检查:末梢血象可正常或轻度贫血,白细胞增高,可有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白/球蛋白比值下降, 9Ig 增高, CIC(+) ,C3 、C4 下降,少数有肌红蛋白尿。 一、血清肌酶谱肌酸激酶(CK) 、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 、醛缩酶(ALD ) 、乳酸脱氢酶(LDH) 、碳酸酐酶炎

11、性肌病:1、肌酶升高,一般可上升 10 倍以上,可达 50 倍以上,与肌肉损伤程度平行2、特异性不高,肌酸激酶(CK)肌酶谱中,CK 最敏感,其次为 ALD、AST、ALT、LDH 等。治疗后 CK 最先下降,LDH 恢复最慢。1、CK 分:MB 、MM 、及 BB 三种存在方式,主要为 MM 升高。2、CK:较敏感反映肌肉受损程度,多数情况下与病情变化一致,活动期明显升高,尤以 CK-MM 明显,治疗后肌酶下降,可反映治疗情况,但并非 PM/DM 所特有。3、约 5%病人 CK 一直正常:原因:血清中存在 CK 抑制物;晚期病例;较轻病例;伴发肿瘤;。二、肌炎的自身抗体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

12、yositis-specific autoantibodies,MSAs)10抗氨基酰 tRNA 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 ARS)抗体抗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SRP)抗体抗 Mi-2 抗体肌炎非特异性自身抗体(肌炎相关性抗体):抗核抗体(15-60% 阳性) 、抗 PMS1 抗体。尚有:抗肌肉成分抗体(肌红、肌球、肌钙蛋白抗体)等肌炎中出现的自身抗体 表 1名 称 抗 原 分子量 HLAJo-1 组氨酰-tRNA 合成酶 50 D3,DRW52,DRB1*0501PL-7 苏氨酰-tRNA 合成酶 80 D

13、RW52PL-12 丙氨酰-tRNA 合成酶 110 DRW52EJ 甘氨酰-tRNA 合成酶 75 DRW52OJ 异亮氨酰-tRNA 合成酶 150 DRW52KS 天门冬氨酰-tRNA 合成酶 65SRP 信号识别颗粒54,60,72 DR5,DRW52 7SRNADR5DRW52只的在肌炎炎性特肌异病性中抗出体现Mi-2CHO3 and CHO4 helicase components 240 of histone acetylase complexes24 DR7,DRW53表 2名 称 抗 原 分子量 HLA56 Kd 核糖核蛋白的组分 56Fer Elongation facto

14、r-l alpha 48Mas TRNAser-related-antigen DR4,DRW53KJ Unidentified translocation factor120 DW52PM-SclPM-Scl未定 100 DR3常出现但对肌炎无特异性的自身抗Ku DNA-结合蛋白 70,8011体 MJ 未定 135在抗 ARS 抗体中:针对组氨酸(Jo-1) 、苏氨酸、丙氨酸等氨酰基合成酶抗体 10 余种。最具临床意义的抗体:抗 Jo-1 抗体,其他有抗 PL-12 抗体;抗 PL-7 抗体等。临床中目前意义较大的有:抗 Jo-1 抗体抗 SRP 抗体抗 Mi-2 抗体抗 Jo-1 抗体占

15、所有抗合成酶抗体的 80%,最具临床意义,在 PM/DM 病人中检出率 20-30%,较其它抗合成酶抗体检出率高 3-4 倍,研究和开展此项检查意义较大。临床意义:抗 Jo-1 抗体阳性,肺间质病变及多关节炎症状突出,而肌无力或肌痛症状较轻,较少出现吞咽困难(国外 Douglas 报道) 。肌炎中可出现的其他抗合成酶抗体:抗 PL-12 抗体(3%) ;抗 PL-7 抗体(4%)。抗 Jo-1 抗体综合征:肌炎、肺间质病变、关节炎、雷诺氏现象,机械师 手,伴抗 Jo-1 抗体阳性者。12抗信号识别颗粒(SRP)抗体:检出率仅 4%,但对 PM 有特异性,激素治疗不佳,五年生存率仅 25%。抗

16、Mi-2 抗体:(4-14%) ,多见于 DM,PM 少见,疗效好。与肌炎特异抗体相关的 成人和儿童肌炎综合证13伴其它胶原血管性疾病或重叠综合症的自身抗体自身抗体 相关疾病抗 SM SLE抗 RNP SLE;MCTD抗 SSA 干燥综合症抗 Ku SLE,硬皮病抗着丝点 CREST 综合症ANCA 韦格氏肉芽肿抗 SCL-70 硬皮病抗 PM-SCL 硬皮病抗 u1-RNP S LE,硬皮病肌电图肌电图改变:临床意义:对诊断无特异性,意义在于强调活动性肌病存在。指导选择合适活检部位肌电图呈现肌原性改变,40%有以下典型三相改变,10-15%完全正常。插入性激惹增多,肌肉纤颤, 高尖的阳性波;自发的、奇怪的高频放射波;低平而短促的多相运动单位。晚期病例可有混合性改变(肌原性+神经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