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6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733689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6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6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6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6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6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课后限时集训(十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限时:40 分钟)一、选择题(2018黑龙江哈尔滨师大附中月考)下图中甲地位于天山北坡,丙地位于天山南坡,读图,回答 13 题。1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植被茂密B甲处纬度偏高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2图中丙处山麓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森林 B草原 C草甸 D荒漠3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布现象1D 2.D 3.D 第 1 题,新疆位于非季风区,距海远,降水少,但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受天山地形抬升影响

2、,易形成降水,C 错误,D 正确;天山北坡降水多和植被、纬度没有关系,A、B 错误。第 2 题,丙处位于天山背风坡,为焚风效应区,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强,气候干旱,其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荒漠。第 3 题,甲、乙、丙三地由于地形影响,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反映了非地带性分布现象。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完成 46 题。4和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A暖流 B山脉迎风坡2C大气环流 D寒流5处自然带的名称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 D温带草原带6下列与处自然带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处自然带内降水量较少,且集中于夏季B处自然带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C亚欧大陆内部

3、与处自然带景观相似的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D处自然带有蝗虫、蜥蜴、老鼠等动物4D 5.B 6.D 第 4 题,处在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和东南信风影响,水热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第 5 题,处位于南纬 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 6 题,处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草原自然带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随纬度增加和热量条件的差异,大致可分为热带草原带和温带草原带。蝗虫、蜥蜴、老鼠为荒漠自然带常见动物。秦岭东段支脉伏牛山系北麓重渡沟、植被覆盖率在 98%以上,且区内分布有 800 亩竹林,可与蜀南竹海相媲美。

4、某中学地理夏令营来此考察,体验了沟内滴翠河和金鸡河沿岸“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的独特环境。据此,完成 79 题。7重渡沟金鸡河( )A径流量季节变化比较小B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C补给水源以冰雪融水为主D径流含沙量比较小8夏令营登依剑峰途中穿过的自然带依次是( )A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冰川带B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3D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9滴翠河沿岸的 800 亩竹林,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水源 B纬度和土壤C水源和技术 D土壤和植被覆盖率7D 8.B 9.A 第 7 题,重渡沟金鸡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主要补给水源是夏

5、季风带来的降水,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主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植被覆盖率高达 98%,保持水土能力强,径流含沙量小。选 D。第 8 题,重渡沟地处秦岭北麓温带季风气候区,山地基带应是落叶阔叶林带,随海拔升高更替为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最高海拔 1668 米,没有冰川带。选 B。第 9 题,我国竹林适宜生长在水热丰富的南方地区。滴翠河沿岸位于阳坡、冬季风背风地带,水热条件较好,能够满足竹子生长要求。选 A。(2018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测试)读祁连山区某小流域不同海拔植被分布图,完成1011 题。10该流域( )A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B海拔越低,荒漠所占面积比例越大C深居内陆,夏季气温高D降水随海拔升高

6、先增后减11该流域内阴坡林地明显多于阳坡,主要原因可能是阴坡( )A蒸发少 B温度高C降水多 D坡度大10D 11.A 第 10 题,从图中看到该山地在海拔 3 0003 200 米处,森林面积较大,而随着海拔的增高,森林面积又在减少,所以判定降水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D 正确;我国祁连山区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A 错;读图可知,海拔越高荒漠所占面积比例越大,B 错;该流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C 错。第 11 题,该地是祁连山区,阳坡温度较高,降水较多,阴坡气温较低,蒸发较少。二、非选择题12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树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导

7、学号:21490068】4材料一 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材料二 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材料三 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层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19712000年)降水量(mm) 平均风速(m/s) 日照时数(h)月份东方 海口 琼海 东方 海口 琼海 东方 海口 琼海11 26.5 81.3 159.6 4.6 2.6 2.7 202.2 144.8 121.112 13.9 34.9 68.2 4.

8、5 2.4 2.5 187.0 131.3 112.21 7.6 19.5 31.4 4.2 2.5 2.4 179.2 109.1 116.32 14.2 35.0 43.5 4.1 2.6 2.6 147.6 98.7 101.63 17.4 50.6 47.5 3.9 2.8 2.9 185.3 137.3 150.34 30.0 100.2 125.4 4.1 2.7 2.9 213.9 167.9 181.4(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

9、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解析 第(1)题,海南岛西部因地处背风坡,水分条件差,形成了热带稀树草原,体现了非地带性现象。第(2)题,旱季以偏东风为主,则西部为雨影区,加之蒸发量大,沉积岩层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故旱季更显干旱。答案 (1)现象:非地带性现象。理由: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季雨林景观,而海南岛西部却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因此其反映的是非地带性现象。(2)原因: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由于水汽受到中部山脉阻挡与拦截,西部为雨影区,降水明显减少。其他因素及其作用:风速大,日照长,导致蒸发量大;岩石和土壤持水性差,旱季土壤含水量更小。因此,这里旱季更旱

10、,不利于热带季雨林的生长。13(2018江西九校联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1)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2)说出自然带 B 的名称。(3)引起自然带 A 到 C 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假设图中山脉存在雪线,试比较其南北坡雪线高度的差异及其成因。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为黄河流域,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时主要从气候、地形、植被覆盖、土壤特性等方面分析其演化过程。第(2)题,图中显示 B 自然带位于秦岭以南,应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3)题,图中从 A 到 C 体现了东西方向的变化,主要因素是水分的变化。第(4)题,秦岭山脉东西走向,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应较低。答案 (1)水土流失的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的土壤受流水侵蚀,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土层,土壤肥力逐渐降低。在土壤受到侵蚀的同时,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并且不断加长、加宽,平坦的高原面被切割成破碎状。自然植被的高度和覆盖度随水土流失持续下降,并与土壤表土层同步消失,地方气候趋于干旱化。(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3)水分。(4)南坡雪线低。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