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应学生用书第 108 页)识记基础梳理读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图,回答问题。1农业区位含义(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2主要区位因素及变化特点区位因素 主要方面 变化特点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水源等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政府政策、科技等变化较快3.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1)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主要区位因素是气候。(2)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垂直农业主要区位因素是地形。2(3)改革开放以来
2、,我国亚热带沿海“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变迁,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易误点拨 (1)影响农业生产的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光照条件主要与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有关,热量条件主要与气温(积温)高低有关。(2)对农作物品质造成影响的是气温日较差,而不是气温年较差西北地区一些瓜果品质好,糖分高,主要是因为气温日较差大。(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理解要点突破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2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农业区位选择都有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分析的主导方向。具体如下表所示:区位因素
3、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交通运输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科技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3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良种 使单产量提高冷藏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
4、(如交通运输条件、技术、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具体分析如下所示:知识拓展(教师备用资料)区别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区域农业发展受到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只有把影响农业的因素考虑周到,分析农业发展条件才会具体全面。概念说明 举例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条件)。要求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如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
5、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该地地势低洼、易积水,当地人经改造成基塘形式进行农业生产,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因此,水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当这个4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制约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就变成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运用考向对练考向 1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2017海南高考)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
6、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 13 题。11980 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A技术要求高 B劳动力投入大C种子成本高 D单位面积产量低2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A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 B开发特色旅游产品C建设特色商品基地 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3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 )A甲类村位置较偏僻 B乙类村坐落于山顶C丙类村地形较平坦 D当地商品粮
7、以旱地作物为主1D 2.B 3.A 第 1 题,根据材料提示,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可知由于种红米稻产量相对较低,所以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第 2 题,乙村是观光农业类村落,该村落种植的农作物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第 3 题,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甲类村位置较偏僻,乙类村坐落交通便利的公路旁,横断山脉南部坡度陡,地形起伏大,丙类村地形起伏也大;当地商品粮以水田作物为主。考向 2 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2018安徽四校模拟)下图示意我国茶叶生产重心移动方向,读图回答 45 题。54图中反映我国( )A茶园面积重心东
8、移幅度最小B名优茶产量重心西移幅度最大C茶业产值重心西移幅度最大D茶叶产量的重心东移幅度最小5我国茶叶生产重心移动的重要驱动力是( )A政策的支持 B科技进步C劳动力廉价 D交通便捷4B 5.A 第 4 题,读图可知,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的重心都在向西移动,排除A、D 选项;读图可知,名优茶产量重心西移幅度最大,选项 B 正确;茶业产值重心呈东西往复移动。第 5 题,读图可知,我国茶叶生产重心,即茶叶产量重心存在向西移动的趋势,与我国 2000 年以来逐步推进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密切相关,故选 A。再练一题(教师备用题)(2018洛阳模拟)花卉种植产业已成为海口市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尤其是鲜切
9、叶生产交易量,2010 年就已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 80%。2015 年春节前,天猫、淘宝网的鲜切叶交易及物流配送异常繁忙。读图完成(1)(2)题。(1)海口市发展鲜切叶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地资源丰富 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市场需求量大 海陆运输便利A B C D6(2)网络销售模式对海口市鲜切叶生产的最大影响是( )A改变了生产工序 B改变了种植模式C降低了生产成本 D扩大了销售市场(1)C (2)D 第(1)题,海口市周边地区海拔低于 100 米,属于平原地区;海口市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半年雨热同期,光热充足,有利于鲜切叶的生产;我国人口总量大,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鲜切
10、叶的市场需求量大;海口市位于海南岛北部,海南岛四面环海,与我国大陆之间的陆路联系不便。综上可知,C 选项正确。第(2)题,网络销售模式对鲜切叶的生产过程影响很小,影响的主要是鲜切叶的销售环节,即使鲜切叶的销售渠道多元化,可以覆盖的市场范围更广,故 D 选项正确。考向 3 农业的区位选择(2016全国卷)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 67 题。6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丰
11、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7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6B 7.C 第 6 题,从题目材料中“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可知,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具有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故选项 B 正确。第 7 题,根据题目材料可知,庄园经济“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 ,可使现代茶庄园产品更多,效益更高,故选项 C 正确;因庄园经济是依托知名品牌发展起来的,因此“品牌更多”不是突出优势,故选项 A 错误;现代茶庄园生产优质产品,产品价
12、格较高,故选项 B错误;现代茶庄园是集约化、生态化经营,往往投入更多,故选项 D 错误。规律方法_ 农业区位分析与合理选择的方法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导区位因素。(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和选择7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再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具体分析如下: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和选择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考点二| 农业地域的形成及农业生
13、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 110 页)识记基础梳理1基本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共同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具有相同的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8向等特征。3典型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分布: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2)形成条件和主要特征。自然条件 澳大利亚东南部气候暖湿,土地肥沃形成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广阔,地广人稀生产结构 耕作业与畜牧业结合(小麦 牧羊带)主要特征 经营方式家庭农场,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机械化水平高教材补遗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合理的
14、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2)不利影响不合理生产强度 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不合理生产方式 过度放牧和垦殖,引起土地退化、沙化;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碱化农业技术改革 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广泛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和土壤受污染理解要点突破1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混合农业(以墨累达令盆地为例)(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9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气候 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土壤 土壤肥沃自然因素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 交通发达、便利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高科技 科技水平高,
15、牧草和畜种优良社会经济因素 政策 政府鼓励扶持(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图所示:知识拓展(教师备用资料)我国典型的混合农业基塘农业基塘农业是我国珠江三角洲一种典型的混合农业类型。请结合下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其生产的优点。(1)形成原因: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将低洼且多洪涝灾害的地方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 ,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形成基塘农业。(2)优点:基塘农业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因而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
16、经营方式。(3)借鉴应用华北地区的“鱼塘台田”治理模式。10背景:华北地区中东部地势低洼,渍涝严重,加上频繁的旱涝气候特征,导致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多为中低产田。模式特点:地势低洼处挖泥成塘,鱼塘积水发展渔业,同时堆泥成台田,台田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利于地表水下渗,从而降低台田地表的盐度,发展农业种植业。目的:改造盐碱地、中低产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运用考向对练考向 1 农业地域的形成特点分析(2018河南十校大联考)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图,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据此完成 12 题。 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2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水源不足 B土壤贫瘠C洪涝频繁 D气温较低【思维流程】1B 2.A 第 1 题,读图可知,该地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商品率较高,为混合农业。第 2 题,由图中的地形区名称及该地大面积种植橄榄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夏季降水少,水源不足。再练一题(教师备用题)(2018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开学考试)昆明郊区农业生产中“彩色农业”(花卉业)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