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733515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1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11 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对应学生用书第 140 页)识记基础梳理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问题。(1)主要表现资源短缺: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生态破坏:如土地荒漠化(图例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图例乙)。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等,图例丙为酸雨危害。(2)产生的原因:人口的过度增长、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3)地区差异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2发达国家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是生态破坏,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

2、为严峻。易误点拨 (1)环境问题并不单指环境污染环境出现的不和谐发展就是环境问题,其表现主要有三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2)人口增长并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人口的增长可以引发环境问题,但并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其根源在于人类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3)乡村地区或发展中国家并非只有生态破坏,没有环境污染乡村地区或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但并不是说乡村地区或发展中国家只有生态破坏,没有环境污染。理解要点突破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地形条件 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3、逆温天气 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自然原因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人口压力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全球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多,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长期采用损害环境的生产方法,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为原因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防治措施环境问题 原因 典型事例 措施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

4、量大及降水少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土地资源短缺生态退耕、建设占地等 我国人均耕地较少资源短缺 能源短缺利用率低、资源分布不均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3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滥垦、滥伐、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泰晤士河的悲

5、剧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围城”现象噪声污染 交通、工厂噪声等 城市噪声环境污染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石油泄漏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运用考向对练考向 1 人地关系特点及影响分析(2018广西重点高中模拟)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通常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四大类。下图示意某年我国五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一年内的动态变化。据

6、此完成 13 题。1图中甲物质可能为( )A碎石 B草甸C荒漠 D冰川积雪2依图判定,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为( )A水热条件 B地形地势C土壤肥力 D灌溉水量3对于我国西北地区来说,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途径宜为( )4A拓展林草面积 B建设人工绿洲C加大冰川融水 D减少荒漠化土地1B 2.A 3.B 第 1 题,结合图中已知四种物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一年内的变化情况,可推导出生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变化的一般规律,再结合甲物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小且变化不大,可判定甲物质可能为草甸,故选 B。第 2 题,依据材料可以看出,从冬季到夏季,气温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各种植被的生长

7、加快,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在 7 月达到最大,故可以判定是水热条件的影响,选 A。第 3 题,我国西北地区是典型的干旱区,水源是制约其生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合理建设人工绿洲,可有效地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故选 B。再练一题(教师备用题)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某山区各海拔地带 2000 年、2008 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完成(1)(2)题。(1)20002008 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1 300 米以下地带B1 3001 900 米地带C2 500 米以上地带D1 9002 500 米

8、地带(2)20002008 年,该地区 1 900 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思维流程】(1)A (2)B 第(1)题,依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含义,可知该系数越大表明人均耕5地越多,则人地关系越不紧张。结合图中 2000 年和 2008 年数据,可看出在 1 300 米以下地带,该系数明显变小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第(2)题,图中显示,在 1 900 米以上地带,2008 年较 2000 年系数变大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缓和。理论上可能是由于在此高度上大

9、量开垦耕地,或人口迁出所致。结合这两个年份国家政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等)与经济发展情况,最有可能是人口迁出所致。考向 2 环境问题的分布差异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 年 12 月 4 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4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水土流失 雾霾严重 珊瑚退化 海平面上升A B C D【解图流程】答案 D(2018辽阳模拟)大孤山铁矿所在的矿区,距离鞍山十几千米,因丰富的铁矿储量被称为“十里铁

10、山” 。经过近百年的开采,大孤山从一座海拔近 300 m 的山变成了海拔300 多米的大深坑。下图为大孤山铁矿遥感图。读图完成 56 题。65这种“人造天坑”的形成出现在( )A采集渔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 D环境文明时期6该地质奇观形成的背后隐藏的环境问题有(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地面塌陷 滑坡与泥石流 水污染A BC D5C 6.D 第 5 题,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人们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笫 6 题,矿山开采地区的土地资源,植被遭到破坏,从而易引发水土流失;采矿坑周围容易引发地面塌陷;开采出来的废矿石堆积易引发滑

11、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会对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考向 3 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7(2018陕西部分学校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牡蛎(又名生蚝)栖息于从潮间带至低潮线以下水深 1530 m 的岩礁、泥滩及泥沙质海底。牡蛎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在正常海水中生活的个体小,在盐度较低的海水中生活的个体大;以细小浮游生物为食,59 月为牡蛎繁殖季节。牡蛎富含大量蛋白质和人体所缺的锌,被誉为“海里的牛奶” 。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生蚝是高风险食物,因其含有两种破坏力极大的病原体:诺罗病毒和霍乱弧菌。在丹麦,最好的生蚝生长在北部一个叫作利姆水道的峡湾区域(图中甲海峡),是全球不可多得的美食。

12、近年来,不请自来的太平洋生蚝在利姆水道的种群规模有扩大的趋势,占据了本地生蚝的生存空间。全世界生蚝养殖 80%在中国,中国生蚝养殖的 80%90%都是太平洋生蚝,中国就是太平洋生蚝最大的养殖国。下图为丹麦及周边地区示意图。(1)简析利姆水道的形成过程。(2)推测太平洋生蚝入侵利姆水道的可能途径。(3)简述太平洋生蚝入侵利姆水道对本地生蚝产生的影响。7(4)面对利姆水道太平洋生蚝种群规模扩大的趋势,有人提议“中国可以从丹麦进口生蚝,以避免太平洋生蚝泛滥成灾” 。你是否赞同?说明你的理由。解析 第(1)题,欧洲北部地区的峡湾主要是冰川作用形成的。第(2)题,结合两地区之间的经贸联系及货物运输方式进

13、行分析。第(3)题,从抢占生存空间、抢夺食物、破坏当地海洋生态平衡方面分析。第(4)题,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 (1)在冰川运动过程中。地面受冰川刨蚀作用形成 U 型谷;后来随着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海水侵入 U 型谷,形成了峡湾,即利姆水道。(2)欧洲西部地区与环太平洋地区之间存在密切的经贸联系,海运是两地区间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太平洋生蚝附着在往来两地区船舶的船底,来到丹麦周边海域。(3)抢占本地生蚝的生存空间;争夺本地生蚝的食物,使本地生蚝的种群规模减小;传播寄生虫和疾病,破坏海洋生态平衡。(4)赞同。理由:生长环境优良,生蚝品质高;我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或反对。理由

14、:我国生蚝养殖规模大,市场缺口小;丹麦劳动力价格高,采拾成本高;丹麦与我国之间距离远,运输距离长,成本高。(两点即可)规律方法_ 环境问题的解答思路(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应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入手,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是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从而结合有关的知识分析判断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其他区域的分布等。(2)分析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3)分析后果与危害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回答问题时要准确全面地进

15、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这两方面都要分析到,不可偏颇。(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主要问题 具体措施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8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

16、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考点二| 可持续发展及其实践(对应学生用书第 143 页)识记基础梳理1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问题。(1)基本内涵图中 A 表示经济系统,B 表示社会系统,C 表示生态系统。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2)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严峻挑战 庞 大 的 人 口 基 数人 均 资 源 不 足环 境 污 染 严 重 )行动:1994 年 3 月,国务院发

17、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手段 环境无害化技术核心 提高生态效益方式 环境友好目的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实践 工业 发展清洁生产9农业 推行生态农业公众 提倡适度消费特别提醒 (1)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 “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 , “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 ,“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3)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只是由国情决定的: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除了受国内的人口、资源、环境

18、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国际环境的压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4)中国要把发展经济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首位: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中国应把经济发展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中心。理解要点突破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原则 含义 具体做法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共同性原则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国际社会应超越

19、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3.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10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清洁生产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其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

20、、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适度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知识拓展教师备用资料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低碳经济的比较1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利用率 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 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理 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循环流动结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2.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提出背景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关注重点 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同点定位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发展要求: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根本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共同点 基本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运用考向对练考向 1 可持续发展的理解(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2012 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