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湖北省襄阳市东风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一文中,认为中国诗较之外国诗篇幅短小,说“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 ,虽“简短”却“可以有悠远的意味” ,使人“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这正如宋代诗人梅尧臣所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这就告诉我们,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冯友兰先生说:“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它无不如此。 ”的确,在诗歌等艺
2、术作品中,暗示与明晰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在同一艺术作品中,二者不可得兼。中华民族的心理气质偏于内向,加之儒家主张为人处世要“温柔敦厚” ,讲求内敛,要“敏于事而讷于言” ,影响到诗人对外部事物的敏锐感触,所以当他们将这些感触诉诸笔端时,常常文字简约,惜墨如金。中国人的性格也是含蓄、委婉的,不喜欢直白、坦露,因而诗人习惯于使用暗示性的语言。以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达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在谈中国诗中,作者用大量篇幅分别从三个方面阐释中国诗歌具有强烈的“暗示性”这一特点。一是将读者引入边涯,接着是深秘的静默。有时候,作者将你引诱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正如“此中有真意,欲辨
3、已忘言”和“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一般。这是中国诗使用“暗示”手法的第一种表现方式,也就是在恰当的时候静默不言,欲说还休。二是行文不了了之,引得人遥思远怅。譬如,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和“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两首诗,这两个“不知”简直撩人心魄!三是问而不答,以问为答。作者说, “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 ,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我们在鉴赏古诗时可从意象、题目、作者、注释等方面的暗示性入手。譬如意象,意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
4、象的有机融合与统一;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 2 -在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意象反复出现,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古诗词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暗示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则暗示离愁别绪,抒发思乡之愁;鸿雁则表达了游子思乡羁旅之情。它们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化入了国人的思维。掌握这些意象的含义,就能大体抓住整首诗的意境氛围、作者的思想情感甚至诗词的主旨。总之,中国古代诗歌虽简短但并不简单,能够在有限的文字里尽可能多地表达意味。不管是意象、题目,还是作者、注释,无不把诗人的情感精妙地暗示出来。(选自由谈古诗暗示情感,有删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5、的一项是( ) (3 分)A.钱钟书认为中国诗简短如闪电,却可于“易尽”里望见“无垠” ,此观点与宋代诗人梅尧臣形近意远的诗词观相近。B.冯友兰认为,正因为同一艺术作品很难兼有暗示与明晰两个方面,诗歌、绘画及其他中国艺术形式都富有暗示性,而不够明晰。C.诗人创作时常文字简约,惜墨如金,是由于中华民族内向的民族心理以及儒家讲求内敛的处事主张,影响到诗人对外物的敏锐感触的表达。D.钱钟书认为陶渊明得到生活的真谛时却欲辩难言,正是诗歌“暗示性”的表现,在语言文字的表达尽头,引人思索,在静默中神会。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文章结合钱钟书先生的文章谈中国诗 ,着
6、重分析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这一特点。B.文章第二段从中国人的审美理想、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诗富于暗示性的原因。C.钱钟书谈中国诗一文从语言文字、行文结构和巧用句式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诗所具有的“暗示性”的特点。D.文章第段列举冰雪、月亮、鸿雁等意象,是为了说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中国诗富于暗示性,并不意味着中国诗晦涩难懂;富于暗示性,恰恰是中国诗具有艺术魅力的原因之一。- 3 -B.尽管诗歌具有强烈的“暗示性” ,但还是给后世的鉴赏者留下了诸多可循之迹,比如诗歌中的题目、意象、作者、注释等等。C.中国诗歌形式简短
7、但蕴藉丰富,这不仅透露出中国诗人对语言的极致追求,也反映了中国诗人有着丰富的情感。D.诗词中冰雪暗示心志的忠贞,鸿雁表达羁旅思乡,这已是约定俗成的意义,这些文化密码,对于我们理解古诗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掌握了这些密码,我们就能理解作品的主旨。(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走正门王春迪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骨瘦如柴的看门狗,海爷
8、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高立着贺家的祠堂,迁又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海爷却说:“不可” 。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
9、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惟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甚至有的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 4 -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
10、,海爷得罪人了。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也挺了起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带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惟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
11、贺府。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一日,外面下着大雨,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
12、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原文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13、A小说开头以老街上“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为下文- 5 -写贺、海两府的遭际埋下伏笔。B起初,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贺家人的祭祖观念随着家境的变化而变淡。C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D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了讨好海爷。5小说第段写贺府后院的环境有何作用?(5 分)6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2010 年 6 月,中国 ICT 产业权威的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计世资讯(CCW Research)发布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白皮书。计世资讯观点认为:具备两化融合、协同增效以及品牌价值提升特征的中国智造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所必经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中国创造,首先要实现中国智造。可以预见,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小企业的普遍特征。在政府两化融合政策驱动以及企业主动转型的迫切需求下,金蝶 K/3 将持续聚焦于中国智造的信息化路径,相信中国制造摆脱低端代工模式,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良好愿望可期实现。(摘自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材料二
15、:2015 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签过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并随后出台了 11 个配套的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和发展规划指南,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全面转入实施阶段。其中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制造智能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候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材料三:- 6 -(资料来源:祁同晖中国制造 2025 和工业 4.0 )注:在我国提出“中国制造 2015 时” ,即被公认为是中国版的工业 4.0,与“德国工业4.0”相比,二者表层含义都是推进本国工业的发展,但有各自的特点。材料四:
16、“浙江之前是山寨大省,但现在我们不仅要推动浙江智造的发展,更要促进浙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2017 年 9 月 19 日,在浙江恒杭州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 (下称“大奖”)全球发布会上,大奖组委会主席宋建明如是说。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推动中国企业完成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变,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9 月中旬,浙江发出了打造产业、企业、产品和创新这四个新优势的呼声,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在了浙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上。 “设计就是国力,智造就是资源。 ”作为中国工业设计领域首个国际化的学院奖,大奖发芽于中国美术学院,植根于浙江的经济文化土壤。据悉,本次大奖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创新
17、发展和老龄社会人文关怀等社会热点为切入点,旨在为浙江乃至全球提供创新设计评价、推广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摘自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再次起航 欲助浙江制造业凤凰涅槃 )7.下列关于对中国制造转型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中国制造 2025 德国工业 4.0内涵 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目标 成为工业强国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主要内容 创意驱动 质量为先结构优化 人才为本智能工厂 智能生产 智能物流差异 尚未完全进入工业 3.0 时代,必须“并联式”发展,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
18、现代化同步发展,也就是 2.0、3.0、4.0 同步发展。已经实现了 1.0、2.0、3.0,正在向4.0 迈进,其发展过程是“串联式”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依次发展。- 7 -A.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必经过渡阶段中国智造,其特征是两化融合、协同增效和品牌价值提升。B.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智造智能装备、智能化生产线以及智能核心装置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的重要内容。C.中国制造业尚未进入工业 3.0 时代,必须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发展。D.“中国制造 2025”的目标就是成为工业强国,实现这一目标的内涵时间将工业化、信息化进行深度的融合
19、,在创意、质量、结构、人才等因素上追求提升和优化。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 (5 分)A.2010 年 6 月,计世资讯发布的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白皮书已经证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小企业的普遍特征。B.德国工业发展超过中国,已经实现了 1.0、2.0、3.0 的发展阶段,正在向第四次工业革命迈进,发展的重心是工厂、生产、物流的智能化。C.浙江“第三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 ,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和老龄社会人文关怀等社会热点为切入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制造 2015”的发展内容。D.“德国工业 4.0”的发展过程与中国不
20、同,是“串联式”的,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依次发展。E.中国制造摆脱低端代工模式,可期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良好愿望,完全是因为政府政策的积极驱动。9.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说明“智造”对产业发展的意义。 (4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章频,字简之,建州浦城人。与弟頔皆以进士试礼部预选,会诏兄弟毋并举,频即推其弟,弃去。后六年,乃擢第。自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南昌县,改大理寺丞、知九陇县,迁殿中丞。眉州大姓孙延世伪为券夺族人田,久不能辨,转运使使按治之。频视券墨浮朱上,曰:“是必先盗印然后书。 ”既
21、引伏狱未上而其家人复诉于转运使更命知华阳县黄梦松覆按无所- 8 -异梦松用此入为监察御史,频坐不时具狱,降监庆州酒,徙知长洲县。天禧初,增置谏官、御史十二人,频以选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陈、亳间民讹言兵起,老幼皆奔,命安抚京西。还,为三司度支判官。青州麻士瑶杀从子温裕,并其财,遣往按治,士瑶伏诛。又诏鞫邛州牙校讼盐井事。皇城使刘美依倚后家受赇,使人市其狱,频请捕系,真宗以后故不问。忤旨,出知宣州,改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频雅善丁谓,谓贬,左迁尚书比部员外郎、监饶州酒。起知信州,进刑部员外郎、知福州。王氏时,赋民官田,岁输租税而已。至是,或谓鬻之可得缗钱二十余万,频疏以为不可。徙知潭州。改广
22、西转运使,擿宜州守贪暴不法,既罢去,反讼频子许尝被刑,而冒奏为秘书省校书郎,频坐谪知饶州。复入为度支判官,累迁刑部郎中。使契丹,至紫濛馆卒。契丹遣内侍就馆奠祭,命接伴副使吴克荷护其丧,以锦车驾橐驼载至中京,敛以银饰棺,又具鼓吹羽葆,吏士持甲兵卫送至白沟。诏遣其子访乘传扈其柩以归。访官三班奉职,即许也。(节选自宋史章频传 )10下列对文中第 8 行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既引伏狱未上而其家人复诉于转运使更命知华阳县黄梦松覆按无所异B既引伏狱未上而其家人复诉于转运使更命知华阳县黄梦松覆按无所异C既引伏狱未上而其家人复诉于转运使更命知华阳县黄梦松覆按无所异D既引伏狱未上而其家
23、人复诉于转运使更命知华阳县黄梦松覆按无所异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天禧是宋真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它不同于庙号、谥号和尊号。B左迁指降低官职,亦即“降官” ,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C召对是指臣下上朝时向君主进言、汇报有关情况,君主根据请示的问题逐一回复。D乘传是乘坐驿车。传,驿站的马车。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章频知书达理,礼让兄弟。在与弟到礼部参加进士预选考试时,恰逢诏令兄弟不能
24、同时参加,章频就让给弟弟,自己离开,六年后才考中进士。- 9 -B章频明察秋毫,善于断案。审理孙延世案时,通过蛛丝马迹,查明事实真相,终于让孙延世伏罪,他也因此升任为监察御史。C章频安抚有方,深孚众望。陈、亳间百姓谣传要发生战争,老幼全部逃难,朝廷命章频安抚京西。他回京后,被任命为三司度支判官。D章频在出使契丹的途中死去,契丹不但派使者祭奠,而且用银饰棺装殓他的尸体,从侧面表现出章频的影响力。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眉州大姓孙延世伪为券夺族人田,久不能辨,转运使使按治之。 (5 分)(2)既罢去,反讼频子许尝被刑,而冒奏为秘书省校书郎,频坐谪知饶州。 (5
2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2-13 题。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崔峒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注: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其时,崔峒因事被贬为潞府功曾任。功曹属于闲官。诗题中“韦使君”指韦应物。庾亮为晋朝太尉, 晋书卷七十三载:亮都督江荆六州军事,镇武昌。诸佐吏般浩之徒,乘秋夜共登南楼,亮至,将起避,亮徐曰:诸君少住,尔等于此观月兴致不浅。便据胡床啸咏,其坦率多类此。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 分)A首句
26、中的“谢”是“拒绝”的意思,诗句是说作者不务政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10 -B “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这一句是说作者如隐者般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C前两联写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引出了颈联对两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写。D颈联运用了典故,将李明府比作陶潜,将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他们的雅洁。E最后一联写作者不愿从万里之外给君王献书,因为君王深居禁宫无法收到。15.诗歌题为“书情”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概括。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 分)(1) 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风的两句“_,_”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27、。(2) 逍遥游中,描写迁徙南冥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 。(3) 陈情表从“_”至篇末,叙写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关系,说明作者并非自命清高,表白日后效忠之心。1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我每次都不敢向别人借东西,因为我怕不能完璧归赵,要买个新的还给人家。幼年丧母、青春丧夫、善良孝顺的窦娥一直与婆婆和睦相处,真可谓举案齐眉。鲁大海尽管敢于反抗,但面对老奸巨猾的周朴园,他的反抗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和几个老同学迷失了方向,当时天色渐晚,路况不清,又难以求田问舍,所以被困在山上。如果人情消费超过了实际承受能力,甚至到了举债的地步,那显然超出
28、了礼尚往来的范围。克劳狄斯设下毒计,让雷欧提斯和哈姆雷特比剑,结果双双受伤而死,场面惨烈,扣人心弦。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A.近年来,药品不良事件和药源性疾病时有发生,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这是由于抗- 11 -生素滥用引起的耐药性导致的。B.为配合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故宫计划用三年时间,对部分藏品进行影像采集,开展登记著录、普查清理等工作。C.“301 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在立法和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授权条款。D. 近几年来,人血白蛋白注射剂在市场上非常奇缺,患者和家属如饥似渴地私下寻找药源,促使人
29、血白蛋白价格居高不下。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3 分)A.高老师,我社诚挚地聘请您为高级顾问,特呈请柬,敬望您能万分荣幸地赏光。B.看完战狼 2后,有影迷激动地对吴京说:“您的这部作品太棒了,太振奋人心了。今年的华表奖,您一定能忝列其中的。 ”C.“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个人在学校,很孤单吧。 ”辅导员对独守寝室的我说, “走,到我府上过节去!”D.令郎不愧为丹青世家子弟,颇得大师您的真传,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字。 (6 分)高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便利
30、的同时,_。电磁波就是这样,一方面无线通信信息要靠它来传输,但另一方面,_。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能够透过人的体表深入深层组织和器官,_。21下列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 分)手机是今天人类常使用的现代发明,可以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改变了人、社会,甚至世界。作为工具的手机,几乎进化成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手机里的信息,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没有手机的日子,会让人陷入恐惧的深渊。手机不一定能够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 12 -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某高校一位大一新生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之后,最大的困惑,就是感觉与同学、室友很难相处。无奈之下,向长辈们请教。他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了一些建议。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要学会宽恕,甚至是对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只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要敢于说不,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前提是自己的理由是合理的、正当的” 。你可能也有过或将要面对这样的困惑,请结合上述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要求: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