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志愿者讲解词.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313062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志愿者讲解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志愿者讲解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志愿者讲解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志愿者讲解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志愿者讲解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淮 海 战 役 纪 念 馆志愿者讲解词2序 厅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我是讲解志愿者某某某,今天由我为大家义务讲解。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建成于 2007 年 7 月,建筑面积 2.5 万平方米,陈列面积 1.2 万平方米,分为序厅、战前形势、战役实施、战役胜利、人民支前、缅怀先烈六大部分。这里是序厅,这尊雕塑塑造了 13 个人物,生动展示了淮海战役中我党政军民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精神面貌。前 言这是前言部分。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解放军 60万大军与国民党军 80 万人马,在东起海州、西至

2、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辽阔战场上,展开了战略决战。历时 66 天,歼灭国民党军 55 万 5 千余人。淮海战役连同辽沈、平津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战前形势一、淮海战役前的形势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集中 30 万兵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照)从 1946 年 7 月到 1948 年 6 月,经过两年作战,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 264 万人。解放军由 120 万发展到 280 万人,国民党军则由 430 万人下降到 365 万,国共双方军事实力发生了很大变化(表)。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按照军委指示,各野战军发动了强大的秋季攻势(

3、照),共歼敌100 万人。11 月,毛泽东指出: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文)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两个艺术场景。这是以国民党八月会议为背景创作的场景。1948 年 8月 3 日至 6 日,国民党政府国防部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史称“八月会议”。 这是五位核心人物: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国防部长何应钦、国防部参谋总长顾祝同、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场景)3这是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九月会议为背景创作的场景。1948 年 9 月 8 日至 13 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参加会议的主要领导:毛泽东、

4、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场景)二、人民解放军的战役方针和战役准备1948 年 9 月 24 日,华野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向军委提出了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文)第二天,军委复电:“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文)。10 月 11 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把粟裕提出的战役规模扩大了,作战目标也发生了变化,确定战役第一阶段要首歼黄百韬兵团。这是电报手稿。(物) 战役发起前,华东、中原野战军分别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作战计划。(照)解放区翻身农民组成支前大军,随军远征,开赴前线。(照)三、国民党军备战徐蚌请看国民党军备战徐蚌的情况。1948 年 10 月 30 日,东北败

5、局已定,蒋介石才赶回南京,制定徐蚌会战计划。企图将兵力集中徐蚌铁路两侧,击破共军攻势。(文)11 月 5 日,顾祝同来到徐州,传达部署徐蚌会战计划。(照)此时距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只有一天的时间,一场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大决战即将拉开帷幕。请看战役实施部分。战 役 实 施淮海战役是在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军委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和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西柏坡夜以继日,运筹决战。(照)11 月 16 日,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和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淮海战役,并临机处置一切。(照)这是淮海战役解放军参战部队序列表。解放军参战部队为总前委指挥的华野 16 个纵队另 1

6、个军,中野 7 个纵队,共计 23 个纵队,1 个军,共 60 万人。这是淮海战役解放军参战部队正职以上领导人照片。(照)请看淮海战役经过要图。(图)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津浦、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通枢纽,是国民党军巩固江淮、屏障南京的重要军事基地,为淮海战场最大的中心城市。战役期间,国民党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集结了 7 个主力兵团,2 个绥靖区部队,共 80 万重兵。由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与我军决战。人民解放军为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集中了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 60 万人。于 1948 年 11 月 6 日,在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至临城,南达淮河,方圆约

7、八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发起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整个战役分为三个阶段。战役第一阶段,华野在徐州以东的碾庄战场歼灭了由新安镇向徐州西撤的黄百韬兵团,司令官黄百韬毙命。中野密切配合华野作战,攻克宿县,阻击了由豫南来援的黄维兵团。战役第二阶段,华野南北阻击,中野中间围歼,粉碎了国民党军三军会师徐蚌线的计划。中野在双堆集战场歼灭黄维兵团,生俘司令官黄维。华野将从徐州西撤的杜聿明集团包围在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4战役第三阶段,华野在陈官庄战场全歼杜聿明集团。生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第二兵团司令官邱清泉毙命,第十三、十六兵团司令官李弥、孙元良化装潜逃。淮海战役从 11 月 6 日发起,至 1949

8、 年 1 月 10 日结束,历时 66 天,共歼灭国民党军 55 万5 千余人。淮海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直捣南京,席卷江南,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这是淮海战役国共双方兵力、兵器对比表。国民党军在兵力和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表)这是国民党军参战部队序列表及正军级以上主官照片。(表、照)国民党军参战部队是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下的 7 个主力兵团,2 个绥靖区部队,34 个军,82 个师,共 80 万。这些部队分属六、七个派系,互相倾轧,各怀异志,是一个庞杂的武装集团。第一阶段 围歼黄百韬兵团 孤立徐州一、进逼徐州 包围黄百韬兵团淮海战役发起后,为了迷惑国民党军

9、,解放军兵分多路在同一时间四面出击。(照)11 月 8 日,国民党军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照)率部在贾汪地区起义。何、张两位将军是中共秘密党员。毛泽东称赞他们的起义是:第一个大胜利。(文)这是陈毅写给张克侠的亲笔信以及 1955 年何基沣荣获的一级解放勋章。(物)何张起义敞开了徐州的北大门,为我军包围黄百韬兵团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照)战役发起后,黄百韬兵团撤离新安镇,向徐州靠拢。华野首长粟裕、陈士榘、张震(照)号召全军指战员“不怕困难、不怕伤亡,敌人退到哪里,坚决追到哪里”。 (文)华野 9 纵“潍县团”紧追 63 军到达堰头镇,被一条十几米宽的河流所阻。 紧急关头,2连 1 排

10、3 班在副排长范学福(照)带领下,纵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用身体当桥墩,用木板和梯子架设了一座“十人桥”。这是“十人桥”的场景。(场景)经过追击、截击和迂回包围,11 月 11 日,华野将黄百韬兵团的 4 个军包围在碾庄圩地区。(照)二、攻克宿县 隔断徐蚌 宿县,是国民党军南撤的必经之路,也是徐州之敌的军事补给基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的同时,中野一部发起宿县战斗。这块门板是我军指战员在宿县护城河上冒敌炮火架桥使用的,上面留下了很多弹孔。(物)16 日凌晨,中野攻克宿县,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合围,战场上形成了关门打狗的态势。三、迟滞 阻击黄维兵团11 月 8 日,蒋介石令黄维兵

11、团驰援徐州,中央军委指示中野,不分昼夜、兼程前进,对黄维兵团实施阻击。(物)至黄百韬兵团被歼,黄维兵团一直被阻于浍河一线,蒋介石令其增援徐州的计划完全落空。四、徐东阻击战黄百韬兵团被围于碾庄后,蒋介石急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照)集中邱清泉(照)、李弥(照)兵团近 5 个军的兵力,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猛烈攻击前进,以图解救黄百韬兵团。5解放军集中 8 个纵队的兵力,采取“攻济打援”的战术,正面阻击与侧翼攻击相结合,我军指战员用战防枪、(物)炸药包、(物)炸药手榴弹、(物)三八大盖步枪(物)顽强阻击东援之敌。经过 10 天激战,到黄百韬兵团被全歼时,徐州国民党军东进不到 20 公里,始终被

12、阻于大许家一线,救援黄百韬兵团的计划彻底失败。五、歼灭黄百韬兵团于碾庄圩地区黄百韬兵团被围于碾庄的有 4 个军,构筑环形防御阵地负隅顽抗(图)。这是蒋介石给黄百韬的亲笔信,信中指出:“此次徐淮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之关键。”(文)碾庄作战进行的异常艰苦,粟裕在写给毛泽东的报告中说:“碾庄作战进到一周时,参战各纵至少已伤亡达 5000 人,原有战斗人员已所剩无几。”(文)激战至 22 日,碾庄战斗结束。黄百韬在逃跑途中毙命身亡。这是在第 7 兵团指挥部缴获的黄百韬的照片和胸章。(照)战役第一阶段我军共歼灭国民党军 17.8 万余人。第二阶段 围歼黄维兵团 合围杜聿明集团请看第二阶段经过

13、要图:黄百韬兵团被歼后,蒋介石急令徐州杜聿明集团,蚌埠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会同由豫南来援的黄维兵团南北对进,三路会师,打通徐蚌交通线。我军采取南北阻击、中间围歼的方针,于 11 月 25 日将黄维包围在双堆集地区。为确保全歼黄维兵团,解放军坚决阻击了蚌埠和徐州国民党军的增援。杜聿明集团南援受阻,于 11 月 30 日放弃徐州西撤。华野全线追击,于 12 月4 日,将杜聿明集团合围在陈官庄地区。在杜聿明集团和黄维兵团同时被包围的情况下,总前委决定采取“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的方针,首先歼灭黄维兵团,围住杜聿明集团,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在双堆集战场,激战至 12 月 15 日,全歼黄维兵团。第

14、二阶段共歼灭国民党军 11.4 万余人,为夺取战役全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这是总前委指挥部安徽省濉溪县小李家村。(照)这里距战场前沿仅有 30 公里,便于及时掌握战况,临机处置。此时,蒋介石也在南京官邸会议室,部署三路会师,打通徐蚌线。(照)一、全线出击 包围黄维兵团11 月 25 日晨,中野全线出击,将黄维兵团包围在双堆集地区。(照)二、压缩作战 准备总攻黄维兵团被围后,立即组织 4 个主力师企图突围。85 军 110 师师长、中共秘密党员廖运周乘突围之机率部起义。(照)大大动摇了黄维兵团的军心。战役中,我军为弥补炮火不足,发明了许多土制武器。这是用汽油桶做成的炸药发射筒,也叫“飞雷”。

15、(物)国民党军闻之胆寒,称之为“原子炮”。这是发射炸药用的 82 迫击炮和60 迫击炮。(物)毛泽东主席曾风趣的说:“我们的飞机坦克比你们多,这就是大炮和炸药,人们叫这些做土飞机、土坦克,难道不是比较你们的洋飞机、洋坦克要厉害十倍吗?”(文)三、徐南阻击战6在徐南,杜聿明集团按照三路会师计划,沿徐蚌线向宿县进攻(图)。华野集中 8 个纵队在徐南构筑工事阻击。(照)四、徐州解放在黄维被围、杜聿明南犯受阻的情况下,为挽救危局,蒋介石决定放弃徐州。11 月 30 日国民党军沿萧永公路西撤。12 月 1 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徐州。(照)中共中央发来贺电:徐州的迅速解放,对于全国战局,极为有利。(文)请看

16、徐州解放的场景:12 月 1 日凌晨,人民解放军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雄壮的步伐进驻徐州。这座古老的城市从此获得了新生!30 万徐州市民纷纷走上街头,敲锣打鼓,欢迎解放军。店铺也都争先打开门板,开业迎宾。城市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五、追击包围杜聿明集团杜聿明集团撤离后,华野立即部署 11 个纵队的兵力,以一晚上 140 华里的急行军速度追歼逃敌。(照)这是追击部队使用过的路标盒子。(物)12 月 4 日,华野将杜聿明集团包围在了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照)六、蚌西北阻击战为解救黄维兵团,蒋介石令次子蒋纬国(照)亲率数十辆坦克,协助蚌埠李延年、刘汝明(照)兵团合力北进。华野 6 纵等部在蚌西北

17、构筑阵地,(照)顽强阻击增援之敌,确保中野围歼黄维兵团。七、歼灭黄维兵团于双堆集地区12 月 6 日下午 4 点半,我军分东、西、南三个集团对黄维兵团发起总攻。(图)在解放军战士随身携带的物品当中,有一样并不起眼却非常重要的身份凭证光荣证。(物)战士们总是将它贴身保存,一旦在战斗中光荣牺牲,这张记录他们姓名、籍贯和部别的光荣证,就成为辩明烈士身份的重要凭证。战役第二阶段,华野先后抽调 5 个纵队协助中野作战。两支部队团结友爱、亲如兄弟。这是他们在互相整理军容风纪。(照)12 兵团副司令官胡琏乘坦克突围逃脱。(照)黄维换上士兵服化装逃跑,被中野 3 纵活捉。(照)12 月 15 日,双堆集战斗胜

18、利结束,我军共歼敌 11.4 万余人。这是缴获 12 兵团的关防和司令官黄维的公章。(物)第三阶段 战场休整 全歼杜聿明集团请看第三阶段经过要图:(图)黄维兵团被歼,被围困在陈官庄地区的杜聿明集团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为配合平津战役,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华野转入战场休整,广泛开展强有力的政治攻势,瓦解敌军。1949 年 1 月6 日,华野拒不投降的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经四昼夜激战,共歼灭杜聿明集团 26.2 万余人,淮海战役胜利结束。一、总前委蔡洼会议7请看总前委蔡洼会议场景。1948 年 12 月 17 日,在安徽萧县蔡洼村华野指挥部,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首长共聚一堂,讨

19、论了淮海战役结束后的渡江作战方案,以及部队整编问题。五位首长在会议休息时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照)二、阵地新年这是阵地新年场景。在解放军的战壕里,战士们正用喊话筒对敌喊话,文工团员深入火线为战士们演出,炊事员将热腾腾的饭菜送上火线,阵地上充满了欢声笑语。而国民党军阵地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国民党军官兵缺衣少食,冻饿交加,垂头丧气,一派末日景象。虽然每天出动百余架飞机空投物资,对他们来说却是杯水车薪。而且 20 天休整,有 11 天是雨雪交加的天气,能见度低,国民党军盲目空投,大部分物资落到我军阵地上,战士们幽默地说:这是蒋介石送给我们的新年礼物。三、包围圈内的国民党军包围圈内的陈官庄战场满目荒

20、凉。(照)20 多万大军挤做一团,惶惶不可终日。(照)连日大雪,空投中断,饥寒交迫的国民党军士兵只有靠麦苗树皮度日,(照)拉炮的骡马也被宰杀充饥,(照)这是当时啃剩的马骨头。(物)四、全歼杜聿明集团于陈官庄地区华野经过短期休整,于 1949 年 1 月 6 日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照)战至 1 月 10 日,我军全歼该敌。杜聿明见大势已去,身穿士兵服化装逃跑,被华野 4 纵 11 师俘虏。(照)随后,杜聿明被押解到华野司令部,这是开据的收到条。(物)第三阶段共歼敌 26.2 万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战 役 胜 利一、辉煌的战果 伟大的胜利这里陈列的是我军缴获国民党军

21、的部分轻重武器、医疗器械和日用品。(物)这是我军缴获的美式 105 榴弹炮、美式 75 山炮、美式 120 化学迫击炮,以及国民党军的部分军旗。(物)二、乘胜前进 夺取全国胜利淮海战役结束后,北平、南京、上海等地相继解放。(照)毛泽东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照)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请继续参观人民支前展厅。人 民 支 前这里是人民支前厅,介绍了广大人民群众支援淮海战役的情况。战役胜利后,陈毅元帅多次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区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是淮海战役支前统计表。(

22、表)战役中,共出动民工 543 万,平均 9 个民工支援一个战士作战;担架 20.6 万副,大小车 88.1 万辆,筹集粮食 9.6 亿斤,实用粮食 4.3 亿斤。一、积极生产 筹集物资这是解放区人民运输粮弹物资使用的牛马车。(物)8解放区人民积极筹集、加工军粮。“家家户户齐动员,男女老少忙支前”人民群众想方设法,用简陋原始的工具,完成了艰巨的加工任务。(照、物)妇女们组织起来,不分昼夜赶做军鞋。(照)大批军粮、军鞋加工好了,运往前线的任务还是由解放区人民来承担。二、奋战在千里运输线上 这是解放区人民使用最普遍的运输工具独轮车。(物)战役中,出动大小车共计 88.1万辆,把它们排列起来,从南京

23、到北京可以排两行。这根一米来长的小竹竿是馆内一级历史文物。(物)它的主人是山东特等支前功臣唐和恩。(照)战役中,唐和恩随军转战,跑遍了整个淮海战场,每到一地,他就把地名刻在小竹竿上,竹竿上共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 3 个省 88 个主要城镇和村庄的名称,行程长达 5000 余里。(图)唐和恩的故事后来被改编成了电影车轮滚滚。请参观支前二厅。三、抢修运输 通讯线路战役中,解放区人民积极贯彻“加强建设、支援战争”的方针,突击抢修通讯、运输线路,(照)这是他们修路架桥时使用的工具。(物)四、到前线去 到主力去战役期间,解放区人民积极响应“到前线去,到主力去”号召,涌现出许多“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相争

24、上战场”的动人场面。(照)五、配合主力作战各地民兵组成子弟兵团开赴前线配合主力作战,担负着许多战勤任务。(照)六、抢救伤员 热爱伤员战役中,担架队员们使用 20.6 万副担架,完成了 9.8 万伤员的转运任务。这是支前民工携带的“三件宝”:狗皮、蓑衣、葫芦瓢。(物)这里陈列的是民工使用过的各式担架担架床、担架车、靠背式担架和蓬式担架。(物)担架队员甚至用自己的帽子、吃饭的碗、喝水的瓢给难以行动的伤员接大小便,(物)普通的用品,见证着不同寻常的情感。七、人民的慰问战役期间,各地党政军民纷纷组成慰问团,慰问前线将士和参战民工、民兵。(照)八、把民工队当成学校办让我们记住这些民工,(照)他们穿着破旧

25、的衣服,(物)操着不同的口音,佩戴着不同的标识,(物)为着共同的信念,汇聚在淮海战场,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缅 怀 先 烈这里是缅怀先烈厅,陈列了 86 位烈士的遗像和遗物,陈列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淮海战役烈士的题词。这是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团以上干部英名录。 (表)战役中牺牲的团以上干部共有 49 名,平均年龄只有 31 岁。9在淮海战役中,有 31000 多名烈士牺牲,这一数字,超过了辽沈、平津战役的牺牲总和,是整个解放战争中牺牲人数的十分之一。张树才(照) 这是舍身炸敌堡的爆破组长张树才烈士。在小张庄战斗中,敌人凭借坚固的地堡顽抗,攻击部队前进受阻,战士们不断倒在血泊中。危急时

26、刻张树才挺身而出,抱起 20 多斤重的炸药包向地堡冲去,在离地堡十几米时,突然钻出 3 个敌人扑向张树才,紧急关头,张树才毅然拉响了导火索,抱着冒烟的炸药包冲向敌地堡,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铺平了前进的道路。烈士生前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有被他炸毁的敌地堡的石头和洒满烈士鲜血的泥土,向后人诉说着一个生命的伟大壮举。 (物)宋纪志(照)这是舍身救营长的通讯班长宋纪志烈士。围歼黄维兵团的杨四麻子村战斗中,宋纪志跟随营长向突破口跃进,营长身负重伤,倒在开阔地上。紧急关头,宋纪志冒着火力封锁用身体掩护营长,自己身中数弹,英勇牺牲。年仅 19 岁。孔金胜(照)这是血战大王庄的英雄排长孔金胜烈士。大王庄战斗是淮海

27、战役中最为惨烈的战斗之一,在敌众我寡、联系中断、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孔金胜率二排击退了敌人四次疯狂进攻。战斗中,他肩部、胸部、咽喉和腹部四处负伤,肠子也流了出来,仍坚持战斗。弹药用完了,就随手抓起这把铁锨, (物)冲进敌群猛烈砍杀,连续砍死 5 个敌人,为战斗的胜利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战后,二排被授予“孔精神排”奖旗。 (物)韩联生(照)韩联生是淮海战役中我军牺牲职务最高的指挥员,华野特种兵纵队参谋长。战役中,为发挥工兵“飞行爆破”的威力,韩联生亲自指挥迫击炮送炸药试验,因炸药意外爆炸,光荣殉职。陈洁(照)陈洁是一位年轻的女文工团员。在淮海战役的最后一天,陈洁到火线抢救伤员,被敌机炸弹夺去了 27 岁年轻的生命。这是她抄录 246 首歌曲笔记本。 (物)(结束语)各位观众,到这里,我的讲解就要结束了,很高兴带领大家参观纪念馆,回顾淮海战役的历史感谢您的参观与合作,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