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420煤矿“三位一体”.pptx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731249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3.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420煤矿“三位一体”.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7420煤矿“三位一体”.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7420煤矿“三位一体”.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17420煤矿“三位一体”.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17420煤矿“三位一体”.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煤矿“三位一体”工作体系,一、体系的构成和由来,“三位一体”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一)体系的构成,一、体系的构成和由来,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127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二)体系的由来,一、体系的构成和由来,2016年1月,国务院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要在高危行业领域推行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性机制。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中发(2016)32号)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安全风险管控、

2、强化企业预防措施、建立隐患治理监督机制”等。国家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国办发20173号)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 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177号)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总局令第85号)-2015,一、体系的构成和由来,构建“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的工作指示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本世纪初曾经历过一段事故高发期:2000年水城木冲沟“927” 事故,162人。2002年鸡西城子河“620” 事

3、故,124人。2004年郑州大平“1020” 事故,148人。2004年铜川陈家山“1128” 事故,166人。2005年阜新海州立井“214” 事故,214人。2005年广东大兴“87” 事故,123人。2005年七台河东风“1127” 事故,171人。2005年唐山刘官屯“127” 事故,108人。,出台: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一次关口前移,一、体系的构成和由来,2017年一季度已经发生了4起重大事故、死亡49人。,一、体系的构成和由来,一、体系的构成和由来,“双重预防”机制如何在煤炭行业落地?,考虑到大多数煤矿对“风险分级管控”的概念和要求比较陌生,缺乏应有的工作基础,煤矿安全生

4、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的制定考虑4个原则:以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易发多发势头为出发点。尽可能减少给煤矿企业增加的负担。简便可行,便于操作。尽可能与煤矿现有工作相结合。,一、体系的构成和由来,“双重预防”机制落地并实现量化考核,考核依据,一、体系的构成和由来,安全生产法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 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国家标准化工作规划:开展一次深入的贯宣分级培训;“双重预防机制”。出台一批激励约束政策先进产能优先保留正常生产。组建一支能够

5、胜任的现场检查的队伍。筹备一次现场会,由多部委联合下达重要文件。,二、“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内在联系,(一)风险和隐患的区别和联系风险的概念更多地应用于社会和金融领域;而隐患的概念则更多应用于工矿领域。神华集团创建应用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的风险概念,实际上包含了隐患的内容。国外更多应用风险概念,国内使用更多的隐患概念。在国内隐患的概念和内涵较为明确,主要是指安全生产四要素(即人、机、环、管)的不完善、不规范、不可靠;但对风险、尤其是工矿领域所说的风险,则不太清楚、不太统一。,二、“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内在联系,二、“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内在联系,重大危险源风险隐患 重大危险源评估

6、风险辨识,重大危险源与风险、隐患的关系?,二、“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内在联系,“风险”的特点:客观存在、与生俱来、无法根除、只能管控。,由于风险是无法根除的,且有向隐患转变的内在逻辑,具有敞口的特性,风险管控重点就是如何有效管控风险。,二、“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内在联系,“隐患”的特点: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工作过程中的各种不足、不到位,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可防可治的,所以,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是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治理,从根本上予以消除。隐患排查治理要求闭环管理。隐患不除,不得生产,否则就是事故的到来。,二、

7、“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内在联系,“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的关系 风险管控:强调的是阶段性、计划性,是战略层面的工作、要求由煤矿的决策层承担完成隐患排查:强调的是日常性、经常性,是战术性的工作,要求全覆盖、全过程、全员参与两者关联性:管控措施和治理措施具有较大程度的重合性。,二、“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内在联系,安全风险:运转的皮带机滚筒具有伤人的风险,事故隐患:防止滚筒伤人的护栏不合规,二、“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内在联系,安全风险:顶板具有垮落伤人的风险,事故隐患:支护材料和工艺不合规,二、“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内在联系,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事故,老虎在周围,存在伤人的风险,二、“三位一体

8、”工作体系的内在联系,女子下车,风险管控措施实效,形成事故隐患,二、“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内在联系,老虎袭人,事故发生,造成一死一伤。,二、“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内在联系,风险隐患,抽象,通过辨识分析得出。永远存在,只能管控使其减弱。,具体,能够排查发现。是风险演变成事故的中间环节,在风险管控措施失效后出现。,23,事故致因奶酪分层模型,事故,二、“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内在联系,2013年大连石化分公司“62” 火灾:非法分包的大连林沅建筑工程公司作业人员违章在罐顶气焊切割,切割火花引燃泡沫发生器泄漏的油气,回火至罐内,引起罐内处于爆炸极限内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暴露出的管理问题:安全生产主体责

9、任不落实,没有认真吸取以往的事故教训,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混乱,安全员擅自涂改动火作业票证,随意降低动火级别,动火分析工作不认真,现场动火监控工作不落实;工程承包商中国石油第七建设公司管理混乱,非法转包,以包代管;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有章不循、违章作业;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企业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松懈,作业人员特种作业证过期失效等。造成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697万元。,二、“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内在联系,2017年3月9日,龙煤集团双鸭山矿业公司东荣二矿副井发生电缆着火和罐笼坠落事故,事故发生时井口电缆着火,罐笼发生坠落,罐笼内17人全部遇难。过程:井口轨道出现断裂,一副矿

10、长经过,临时召集2名电焊工帮忙简单处理。电焊火星掉入井下,引燃钢丝绳油布,再引燃电缆,电缆着火后,罐笼不能正常提升,火灾导致钢丝绳断裂引发坠罐。同一危险源处于不同的环境,其风险不一样!,混沌理论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以探讨动态系统中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之行为。“一切事物的原始状态,都是一堆看似毫不关联的碎片,但是这种混沌状态结束后,这些无机的碎片会有机地汇集成一个整体。”“失了一颗马蹄钉,丢了一个马蹄铁;丢了一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二、“三位

11、一体”工作体系的内在联系,(二)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和安全质量标准化之间的运行机制,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传统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基础,质量标准化则是建立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基础上的更高层级。,依据规程,依据规程和标准化标准,煤矿“三位一体”工作体系,二、“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内在联系,仅管控垮落风险的巷道,标准化巷道,三、“三位一体”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部分 1. 主要内容,(1)工作机制。要求建立矿长负总责的工作责任体系,并明确相应的管理机构。 (2)辨识评估。 “1+4”评估。,“1+4”评估内容,三、“三位一体”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风险管控。

12、要求建立月度、每旬和现场检查的工作模式,检查监督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4)保障措施。重点对安全风险知识技能培训、信息化管理提出要求。,三、“三位一体”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主要特点(1)把“风险分级管控”定位在防范重大风险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上。一是控大风险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突出对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引发重特大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和管控,建立可能引发群死群伤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三、“三位一体”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二是抓住关键人物,明确工作责任。 风险管控相关工作的责任主体直接明确为矿长、总工程师和矿级分管负责人,主体工作内容均集中在煤矿决策层(副总工

13、程师以上,约15人以内,各矿存在差异)。,三、“三位一体”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删繁就简。一是没有在文字上体现风险“分级”的内容。仅在内容设置上体现出重大安全风险和一般风险的分级二是不规定用何种方法对风险进行辨识。辨识方法由煤矿自行探索。,三、“三位一体”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考核范围实现从矿长到岗位工人全覆盖。考核对象由普通职工、班组、区队,延伸到了矿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实现了从矿级领导到岗位职工的全覆盖。矿级领导也会因为标准化等级的变化受到奖励或惩罚。,三、“三位一体”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部分1.主要内容。(1)工作机制。明确管理部门,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

14、任体系。(2)事故隐患排查。编制并严格执行年度排查计划,明确不同层级的排查范围。(3)事故隐患治理。实施分级治理。(4)监督管理。要求实施隐患治理分级督办、隐患治理不到位提级督办、隐患治理完成后进行销号。(5)保障措施。明确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保障措施。,核心内容,三、“三位一体”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主要特点:强调全员参与的原则:矿长、分管副矿长、业务管理、岗位操作人员。强调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分级治理、分级督办和分级验收。明确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建立“双报告”制度和自查自改自报闭环机制。,预防: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三、“三位一体”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三)原“安全质量标准化”部

15、分1.主要内容井工煤矿:“通风”、“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6个主体专业;露天煤矿: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机电、边坡、疏干排水8个主体专业;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共同考核: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调度和地面设施3个共有专业。,三、“三位一体”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主要特点:(1)对煤矿各生产环节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进行了规范。煤矿可以对照标准进行各生产环节标准化全面管理,可以成为煤矿日常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手段。(2)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进行规范。每个专业都设置了岗位规范,设备设施安全质量标准、作业前安全确认和岗位管理制度内容,督促煤矿企业实现岗位达

16、标、专业达标,推动企业达标。,三、“三位一体”的主要内容和特点,(3)精简机构人员。从精简煤矿机构、减少井下作业人员的角度出发,标准化内容中对机构和人员要求为有机构、有人员,除非特定岗位人员需要专职人员,其他均为专门人员,让多数岗位人员实现一岗多能,推进实施“人少则安”。(4)加强科技引领、推动减人提效。从“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角度出发,在标准中设置了一部分鼓励通过优化生产工艺、简化生产系统、强化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等手段实现减人提效的标准内容。,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评分标准,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评分标准,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评分标准,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评分标准,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评分标准,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评分标准,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评分标准,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评分标准,四、展望,“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在煤矿的落地。但如何在煤矿企业层级和监管部门落地,需要进一步研究落实。下一步,将研究制定指导煤矿企业和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构建“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的制度文件。吸取生产矿井的实践经验,研究提出标注“四色图”的工作标准,帮助政府部门和煤矿企业开展差异化监管。,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