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德阳孝泉景观旅游规划.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311186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阳孝泉景观旅游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德阳孝泉景观旅游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德阳孝泉景观旅游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德阳孝泉景观旅游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德阳孝泉景观旅游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说 明 书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 8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1第一章 概 况据华阳国志蜀志 、 水经注江水记载:孝泉在两汉时期为广汉郡雒县(今广汉市)沈乡。蜀汉昭烈帝章武二年(222) ,沈乡设县,名阳泉县。 德阳县志载:“阳泉故城,即今孝泉镇。 ”隋开皇十八年(598) ,改阳泉县为孝水县。因“境内有孝子姜诗泉,故取为名。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孝水县改名绵竹县,县治徙今绵竹县城关。至此,孝泉置县乃告结束,改称姜诗镇。后因“孝感天地,舍侧涌泉” 、 “一门三孝”故事, “郡刺史易之,镇遂号孝泉” 。 德阳县志卷十

2、三古迹志载:“孝泉,旧呼姜诗泉,县(德阳县,今德阳市旌阳区)西北四十里,姜诗母好饮江水,泉涌舍侧,味如江水。 ”清朝末年,孝泉属德阳县。民国 24 年(1935)孝泉因辖区范围大,划孝泉为孝泉乡和跃鲤乡,至此,有“跃鲤”之称。孝泉、跃鲤几分几合,1986 年,孝泉乡、跃鲤乡合并,设立孝泉镇至今。孝泉镇,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涌泉跃鲤”和后汉书等古籍所载“一门三孝”的故事发生地。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文物古迹遗存甚多。如“姜孝祠” 、 “姜公坟” 、 “邻姑庙” 、 “延祚寺” 、 “龙护舍利宝塔” 、 “清真寺” 、 “蚕姑庙” 、 “八角井” 、 “武圣宫” 、 “跃鲤泉” 、“哑巴泉”

3、、 “姜公泉” 、 “邻姑泉” 、 “八柏一点红”等等。1996 年,孝泉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孝泉镇是川西重镇。由于是德阳、绵竹、广汉、什邡、安县交界点,自古商贾云集,方圆各州五县远至康藏、云南、甘肃、陕西,三教九流毕至,八大帮汇聚。清同治年间, 德阳县志就载:“市廛鳞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2次、商贾辐辏” 、 “邑中场镇、此为第一” 。第二章 区位分析孝泉镇位于成都市以北 75 公里的德阳市境内,距德阳市区 18 公里,沿省道德绵(德阳绵竹)公路北行 17 公里即到达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绵竹市,东行 20 公里左右即有德阳、德阳南、黄许三处成绵高速

4、出入口,交通便捷。同时孝泉镇周边的德阳市境内,有三星堆、文庙、白马寺、绵竹历史文化名城等旅游资源,德阳市正设想发展整合境内旅游资源,提出建设以三星堆为核心的古蜀文化旅游圈,孝泉古镇正位于旅游圈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另外,根据四川省旅游总体规划 ,规划九寨沟旅游环线从茂县经绵竹到达德阳,成都到九寨沟行程将减少近百公里,而孝泉正位于该线路的绵竹与德阳之间,极大地提高了孝泉旅游地位和拓宽了孝泉旅游资源,同时,开发独具特色的孝泉旅游资源,也更加丰富以三星堆为核心的古蜀文化圈的旅游品质和价值,进而丰富九寨沟旅游环线的内涵,形成三国文化游、九寨黄龙自然景观游、古蜀文化游相互促进的融自然旅游和人文旅游为

5、一体的旅游环线。因此,发展以德孝文化为核心孝泉旅游区位优势明显。第三章 旅游资源评价一、文化价值评价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孝泉镇的德孝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广的社会影响。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3尊老敬老,养亲尽孝,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规范。早在周书中,就记载有周朝人口语中讲述奴隶社会时殷王小乙死了,儿子武丁曾为他守孝三年的佳话。殷人把“孝”作为维系本宗族的重要手段,甚至推行“行” “教”合一,那时的“教”即“孝” 。甲骨文中“老” 、 “考” 、 “孝”相通,也表达出“奉先思孝”的思想。影响中国数千年的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的“仁”的思想,

6、其主要内容也包含了“孝” 。 论语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孝”是维系纵的关系, “弟”是维系横的关系。孔子把“孝”与“德”、 “忠” 、 “礼” 、 “信” 、 “恕”等联系起来,主张为“孝”即为“政” 。到了汉代, “孝”更受到统治者和百姓的重视。举孝廉甚至成为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载入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的孝泉“一门三孝”孝文化,就是发源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 5876 年)的益州广汉郡雒县今孝泉。据后汉书 、 华阳国志 、 东观汉记等记载,东汉永平年间,孝泉人姜诗自幼聪明,德才兼备,孝敬父母,被县大户看中,招为女婿,与女儿庞三春结婚。不久,姜诗被举孝廉任命为江阳令。后因母眼病,梦中

7、神仙告知孝泉临江水可治,姜诗就辞官千里背母回到故乡。庞三春就每天从七、八里外挑临江水为婆婆洗眼,后被姑妈之女秋姑挑拨,姜母故意为难庞氏,就叫三春用一对尖底桶挑水,使她中途不得休息,而且每次只用前一桶水,说后一桶水放有屁,不干净。但庞氏仍无怨言,每天担水。一天终于感动了神仙,太上老君赠金鞭一根,叫庞氏只需在缸里一抽鞭,水即满。秋姑又从中挑拨,说是庞氏野男人帮挑的。姜母也感到水每天那么容易满,于是大怒,打烂水缸,把鞭折成五节。五节鞭顿是化作五条金龙,被观音菩萨压在“藏龙井” 。水缸破后流出五股泉水,井水泉水泽润后世。姜母至此仍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4不罢休

8、,逼姜诗休妻,赶出家门,庞氏想到死,邻姑劝她,儿子安安尚小,叫她暂住白衣庵。于是庞氏在芦林拾柴为生,终日以泪洗面。安安深知母亲苦楚,每天从自己午饭中省一把米藏在上学路上土地菩萨肚子里,集多一点后送与母亲。安安代母担水为奶奶洗眼,掉入江中淹死,姜诗、庞氏怕母亲知后加重病情,谎称安安住在私塾。每年祭日,缝些安安的衣服投于江中,寄托哀思。姜诗、庞氏、安安这一门三孝的事感动上天,不久舍侧冒出一股清泉,并跃出鲤鱼,庞氏就暗托邻姑每天为母亲送上自己亲手烧好的鲤鱼,并代为母亲用泉水洗眼。时间一长,姜母生疑,盘问邻姑,邻姑才告知姜母实情,姜母感动万分,终于叫儿子接回庞氏,一家人终于团聚。这就是感天动地的“一门

9、三孝”的故事。宗崇宁宗赐“孝感庙” ,谥孝子姜诗“广文”王爵,并在孝泉刻碑:“东汉至孝敕封广文王之故里” 。明成主、清果亲王还为姜诗题诗,著名学者李调元、四川按察史黄云鹄、著名书法家谢无量等为此来孝泉写下不少诗文。据考古发现,重庆井口的宋墓、山西、辽宁等地的辽、金古墓中均有“一门三孝”的图刻。二、文物古迹评价1. 姜孝祠姜孝祠位于孝泉镇北,龙护舍利宝塔东侧,现孝泉师范学校内。又有姜诗庙、姜公庙、孝感庙、孝子庙、孝感祠等多种称呼,为祭祀孝子姜诗及其父、母、妻、子以及邻姑六人之所。始建于东汉永平三年(60 年) 。祠堂三门三进,正殿前为过厅,厅前两侧为放生池,再前为石制的高大门坊。门坊前两边各有一

10、棵银杏树。正殿内为姜庞夫妇的塑像。左厢是安安殿,右厢是邻姑殿,正殿后为先代殿,祀姜诗父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5母,比正殿稍长。乡人常称正殿为少姜公殿,称先代殿为老姜公殿。两殿间石碑林立,古柏森林,更有殿宇间许多彩塑浮雕,形态各异、金壁辉煌,极为壮观。现尚存遗址。2. 三孝园三孝园位于孝泉师范学校和孝泉粮站之间,紧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护舍利宝塔” 。所谓“三孝”就是指东汉东平年间姜家“一门三孝”姜诗、妻庞氏、子安安三人。三孝园内保留有原延祚诗古朴的藏经楼、藏龙井以及跃鲤泉。建园后,设立了图书馆、茶园,建起了“三孝”殿,还有“一门三孝”故事组像。3. 龙

11、护舍利宝塔龙护舍利宝塔位于孝泉镇北,西与孝泉粮站相临(原延祚寺旧址) ,东临孝泉师范学校。该塔为四川省唯一一座元代砖塔,塔高 37.8 米,外檐 13 级,内5 层。有阶梯旋转而上即可登顶,为密檐式方形砖塔,塔基高两米,塔身底层长 9.4 米,宽 9.3 米,塔基上有龙形纹饰,塔座四周有青狮白象雕塑,沿边有佛教花卉纹饰图案,塔门上为大罗金刚体书“龙护舍利宝塔” ,右书“利益一切四皆空” ,左书“周遍四方三世佛” ,传为民国时书法家于沙元(沙元法师)书写,已残缺。塔内五层,分别塑有释迦牟尼和弥勒等佛像。一层门洞右侧有清光绪年间的石刻题记,已风化朽蚀。塔内第五层上原有一钟,今已不存。每级四面窗洞内

12、均有一尊小罗汉像,共五十二尊,每级四角均有一铜铃共五十二个。该塔始建于汉代,隋代大业初仅存塔基,元代顺帝正二年(公元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61342 年) ,西安人赵文德发愿独修砖塔十三层,建七层因病就停止了。其弟赵文祀续修六层,至正十三年(公元 1353 年)建成。明成化十七年(公元 1481 年)僧明湛补茸塔巅,正德十三年(公元 1518 年) ,僧宝印置琉璃宝塔,迨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 1760 年) ,僧禅宗培修塔脚。乾隆末年,有狂人攀援而上,毁其顶。僧寂稳为之振兴,嘉庆十六年(公元 1811 年)住持天祥又培补之。民国二十三年(公元 1934

13、年) ,僧能海贯、昌圆、法先见塔上砖破裂,发愿培修三年,使塔焕然一新。文革中,该塔破坏严重,塔内塑像、塔铃、小罗汉均不存,塔内梯步、壁画、塔基周围雕塑均不成形。1988 年始,市、区、镇各级政府多次出资维修,迄今已六百多年历史的龙护舍利宝塔高耸于环境幽静怡人的三孝园,与左边百年银杏交相辉映。据有关人士考证,该塔虽然历经六百五十多年风雨沧桑,但基本未发现倾斜。1979 年龙护舍利宝塔被德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 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 延祚寺延祚寺始建于宋代,位于龙护舍利宝塔西侧。宋宁宗赐名“孝感庙” ,谥孝子姜诗“广文”王爵,并刻碑“东汉至孝敕封广文

14、王之故里”。这里曾“香火旺盛、为一邑之冠” 。延祚寺,占地八十余亩,庄严雄伟,形制精巧,分前、中、后三殿。前殿塑四大天王,各一丈有余,其后是韦陀塑像,中为“大雄宝殿” ,内塑释迦牟尼,后殿为观音殿,南海观世音头戴花冠,衣袂翩翩。再后为僧众起居之处。靠龙护舍利宝塔侧是藏经楼,木结构,飞檐斗拱,金碧辉煌。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释海能、汉藏法师、前四川省佛教协会主席释昌圆等亲自主持维修。旧时寺内常有僧三十余人,每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7遇会期,寺内香火繁盛,谒者如云。解放前夕,成都文殊院方丈法光法师到寺开坛讲经,成都、德阳僧众云集,盛况空前。清代罗江著名学者李

15、调元有诗云:“海师痴性喜枯禅,遍植名花自沃泉。净室无非梅作供,生涯尽是菊为田。行拖锡仗虽依佛,偶着纶巾却似仙。知我夜来耽僻静,法堂深处许吾眠。 ”现这里改为粮站,延祚寺尚存遗迹。5. 清真寺清真寺,是回族同胞做礼拜、度节日、进行伊斯兰教教义活动的地方。初建在桂花街邻姑庙侧,规模较小,随着孝泉的回民增多及周围绵竹、什邡、德阳的回民也来孝泉做礼拜,就容纳不下。于是,道光二十年(1841 年) ,回族同胞自己募捐集资,买下半边街一汉族冯姓人家的祠堂,加以改建,这就是现在的清真寺。清真寺占地万余平方米,内分门厅、经堂、大殿、客厅、厢房、浴室等,环境幽雅,气氛肃穆,风景秀丽,风格独特,前临街巷,后临农田

16、。藏有名贵的古兰经和众多的伊斯兰教书籍、名人匾额、楹联字画以及许多珍贵文物和文书档案。孝泉清真寺,是四川省十大清真寺之一,是德阳市伊斯兰教协会驻地。每到伊历三月二十日的“圣经节” 、伊历九月的“开斋节” 、伊历十二月十日的“古尔帮节” ,回族同胞身着民族服装云集这里,盛况空前,形成了孝泉一大独特景观。6. 武圣宫武圣宫位于孝泉供销社生资仓库、半边街口左侧。约建于清代,旧时为唱戏之所,有两重殿,内塑有岳飞、关羽像。现保存完整。7. 地母宫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8地母宫约建于清代,位于孝泉榨油厂内,占地约 2000m2,内有一层殿,塑有地母菩萨、财神菩萨。

17、现保存完整。8. 姜公泉姜公泉位于三孝园西侧,为传说中“金鞭成五龙,五龙化清泉”的五泉之一。现水源充足,但污染较重,环境较差。9. 跃鲤泉跃鲤泉位于三孝园内,藏龙井前,五泉之一。现水源充足,但有污染。10. 邻姑泉邻姑泉位于邻姑街南侧,紧邻邻姑庙,因此得名。现水源充足,清澈见底,环境较好。11. 洪家泉洪家泉位于阳安大道南、德阳路东侧。现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环境优美。三、古镇风貌遗存孝泉是川西平原上的一大古镇,有确切历史可查的已有两千年以上,沧桑几度,如今的孝泉古风犹存,宛如一杯陈年佳酿,经久弥香,令人回味不尽。孝泉分上、中、下三场,上兴隆场;中忠孝场;下桂花场。人人都说:孝泉是一头大水牛,上

18、边三只角是牛头,两边的尧家拐、兴隆街是牛角;正街、德胜街是牛身,右首古家巷、大水巷、虾笆巷、粉店巷就是四条牛腿。牛肚子呢,就是这条花行街,下场又叫下场尾,顾名思义,就是牛尾巴。花行街镇北,因清代有王、吴两家棉商在此经营棉花生意而得名。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9另外,花行街还有个绰号叫“肥猪街” 。旧时,孝泉民不聊生,小范围内的农民运动时有发生,那些乡下置有田产、镇上又开着商号的土财主,整天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为了躲避农民的起义反抗,他们在街两头筑起栅门,戒备森严,老百姓戏称这些为富不仁的土财主为肥猪,这条“肥猪街”的名字也就叫响了。兴隆场,清时,此处商业

19、繁荣,茶园酒肆、馆堂店铺鳞次栉比,生意兴隆、热闹无比,称兴隆场。红军军长旷继勋因当年在孝泉剿匪有功,人民为纪念他而立的业绩碑就坐落在此。桂花街,镇东一条安静的小街。清时,姜公坟栽有数十棵桂花树,每到八月花开时节,满街桂花香飘,所以就飘出了这么个极具诗情画意的名字。谌家巷,民国时,巷里住着一户谌姓人家,以经营花生行业闻名远近,人称“谌花生” ,地以人传,谌家巷就顺理成章,尽人皆知了。象花行街、谌家巷这样以职业得名的街道还有不少。如猪市街就是其中之一。清嘉庆年间,有曾、文二姓的大户在此以屠猪宰卖为业,故称猪市街。转龙街,得名大抵与猪市街同时。回民迁入孝泉后,定居在半边街至清平街一带。每逢灯会,大街

20、小巷张灯结彩,游龙舞狮,观者如潮。在龙灯队伍中,有马、猪、牛等动物形灯,汉人尊重回民忌讳猪的习俗,往往至此即往回转,转龙街由此而得名。会龙街,其得名充满了神话色彩。相传古时曾有两条神龙相斗于舍利宝塔巅,你来我往,水火不容,打得难分难解。于是流传下这么个会龙街的名字。孝泉“特区”半边街,所谓“半边街” ,并不是街只有半边,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10而是由德阳、绵竹两县各辖半边而得名。孝泉半边街聚居着风俗习惯与汉族迥然不同的回族,清真寺就座落在此。四、民风民俗以德孝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两千多年来熏陶着这里的人民。孝泉民风淳朴,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尊老爱幼,

21、社会风气良好。民间民俗丰富多彩,其中以“城隍会”和“打清醮”尤为盛大热闹。所谓城隍会,就是在姜公庙前面的树林中用竹席搭起的凉棚作为戏园唱戏。凉棚里的戏台用木板铺成,堂子中用菸竿扎在齐膝高的矮桩上,一排排地横列着,算是给看戏的人安排的座位了。在戏园的周围,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凉棚,里面便是开茶馆的、卖饭的、卖各种小食的,还有卖水果、瓜子、花生的等等。戏园里每天唱川戏三、四台。即上午的早台戏、中午的午台戏、下午的晚台红、入夜后的夜戏。城隍会唱戏的时间很长,每年从农历四月二十八便开始,一直唱到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所唱戏文内容多是宣扬忠孝节义的。一般节目要应捐钱唱戏的行业或会首的要求,演出宣扬他们那个行

22、业美德的戏。如医师要求演药王得道 ,走方郎中要求唱一只鞋 ,读书人要求彩楼配等等。如遇什么节期,还要求演出与节期相符合的戏,端阳节这天演拜端阳 、六月六日演游泾河 、七月七日演银河会 、中秋节演双拜月 ,此外便是优秀的传统戏或三国戏、 列国戏。而每年的开始戏是接灵官 ,城隍会结束那天是送灵官 。孝泉的城隍会是免费看戏的,由孝泉镇的商业、手工业等七十二行,及九宫十八庙的每个会馆、庙宇捐资。因此它使广大普通百姓能从中得到享受和娱乐。“打清醮”是一种为了避免灾难,集体求神保佑的活动。而它与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11其它求神许愿活动比较起来,更加隆重,又别具一

23、格。每年农历二月二十八开始“打清醮” 。从这天起,街上牵起了过街黄纸横幅,上面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五瘟远去、消灾免难”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 “吉祥如意、百事顺遂”等等祈祷、祝愿的词句。城隍庙里的道士们便设坛供神。晨午晚要做三堂法事,庙内庙外,香烟缈缈,蜡烛通明。每当黄昏时刻,道士们便率领执事们举着旗幡经幢,敲木鱼、击响铃、吹箫拨琴,边歌边舞,上街游行。后面抬着竹胎纸糊的“风伯” 、 “雨师” 、 “火君” 、 “瘟祖”和“财神” 。把孝泉镇所有的大街小巷走完之后,再回到城隍庙里。稍事休息,便又做起法事来。此时虽已是三更半夜,却还围满了无数百姓。打清醮前后共十天,到了三月

24、初九,便举行“漂乡” 。所漂乡,就是乡村大游行。游行队伍前面走着幢幡旗盖,鼓乐齐鸣,接着便是道士们,排成单行,一边敲钟击罄,吹箫拨琴,一边载歌载舞。再后便是抬着竹胎纸糊的五位尊神,接下来是一支乐队,打着高昂而欢快的锣鼓,最后是送给五位尊神的“万民伞”队。所谓“万民伞” ,本是封建社会里老百姓赠送给离休官员的珍贵礼物,而这里送给五位尊神的万民伞,其做法大不相同。不是用绸缎或红布做成,而是各行各业用其所出售的实物扎成的彩伞。开绸缎铺的,用各色绸缎扎成;卖棉布的,用各色花布扎成;开干菜铺的用海参、鱼翅、玉兰片、银耳、燕窝串连起来做伞围子,组成美丽的图案;开锅碗铺的,用大毛边锅做伞顶,用杯盘碗碟连结起

25、来做伞围子;开百货店的,用平常租赁给新娘戴的花冠做伞顶,用鞋袜镜梳等日用百货连结成伞围子,他们将这些东西组成图案,既突出了商品,又大方不俗;开京果铺的,则将他们所做的各种糖果、精美糕点,串连起来做伞围子,围子中吊着八个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12月饼,月饼上贴着“生意兴隆、吉祥如意”等金字;开酱园的把干豆豉饼连结起来,组成图案做伞围子,围子中是用小玻璃罐装着酱油、头醋、红酱、京酱,玻璃罐上贴着“福、禄、寿、喜”四个金字;银匠铺、铜匠铺、铁匠铺、锡匠铺、木匠铺则用他们平常出售的产品扎成伞,各显其能,精巧美观,一望而知此伞代表何种行业。最有趣的是开茶馆的,他

26、们用锡茶壶做伞宝顶,用纸捻子做伞围子,围子中间吊着碗、盖、船齐全的盖碗茶,围子下面用牛骨烟盒作伞坠子,伞周围还吊了四把白铜水烟袋做飘带。开烧腊店的,把鸡鸭鹅的翅膀和脚爪串连起来做伞围子,围子四方挂着板鸭、卤鹅、盐兔、凉鸡,伞顶上还立着一只大肥公鸡。开酒店的,把小玻璃酒瓶连结起来做伞围子,围子中间吊着四个小酒坛,上面有“五谷丰登”四个大字。真是处处不离本行,别有风味。到这些新奇、精巧的“万民伞” ,你会由忠地称赞孝泉人心灵手巧。此外,孝泉的上九会、城隍出驾也是极富特色的民俗活动。第四章 现状分析一、近年来政府对古镇保护、历史文化的挖掘以及旅游开发极其重视,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1. 建设以展示孝

27、文化为核心,同时为民众提供民俗活动场所的德孝城;2. 由于政府对城镇建设的引导,建筑的高度、尺度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古镇街道格局和风貌得以基本保留。二、问题1. 由于历史的原因,特别是文革期间,孝泉镇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13古物古迹破坏极大,九宫十八庙大都被毁,现保存完好的仅有武圣宫、地母宫。2. 规划滞后。缺乏专项的旅游规划及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对城镇建设、古镇保护及孝文化的挖掘、旅游业的发展从整体空间到具体项目都缺乏控制和引导。3. 旅游项目单一,缺乏多元化。目前仅三孝园及德孝城可供游览,孝泉古镇大量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内

28、涵、古镇风貌遗存及民俗缺乏挖掘和利用。4. 旅游观光体系尚未建立。仅有景点,缺乏相关的配套服务,游线组织也不完善。5. 城镇风貌和景观的建设与城镇建设存在脱节,用地布局不尽合理。一些工业用地布置在古镇区内或紧邻主要旅游景点,孝泉粮站占据了延祚寺用地。6. 旅游发展与城镇经济发展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欠缺。第五章 规划总则一、规划范围根据 94 年孝泉镇规划中远期城镇发展用地,本次规划范围为整个城镇,共 295 公顷。二、规划依据1. 文物保护法 、 城市规划法 、 环境保护法等国家法规。2. 四川省旅游总体规划 。3. 德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德阳市旅游规划 。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

29、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144. 孝泉镇城镇规划 (96 年) 。三、规划目标通过分步实施,逐步把孝泉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且独具特色、生活舒适方便且社会风气良好、以德孝文化为核心,具有多元历史文化氛围、三星堆古蜀文化圈内以及九寨沟旅游环线上的历史文化旅游重镇。第六章 布局规划一、功能结构根据 94 年孝泉镇规划远期发展用地,阳安大道西北为旧镇,东南为新区。本次规划在旧镇区布置以孝文化源头为代表,包括泉文化及佛教文化的孝文化源头景区,以及以古镇街道格局为代表,包括伊斯兰文化及其它古迹景点的古镇风貌景区;在新区布置包括孝文化研究中心、孝史博物馆的现代人文景区,以及包括洪家泉自然风

30、光带的城镇入口景区。而在新旧城交汇处,布置孝文化核心景区,包括德孝城及娱乐、集会场所。五处景区以游览流线及河流水体有机连结成完善的旅游观光体系。二、规划布局1. 出入口总入口:同城镇主出入口,设于入口广场。景区入口入口景区:同总入口,设于入口广场;现代人文景区:设于文化中心广场;孝文化核心景区:设于德孝城南侧集会广场;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15古镇风貌景区:分别设于城隍广场(南入口) 、瘟祖庙(北入口);孝文化源头景区:分别设于三孝园(东入口) 、纪念广场(西入口) 。2. 接待服务设施接待服务站:设于德孝城西南侧;服务点:分别设于入口广场北侧、纪念广

31、场东侧及旧城中心。3. 度假设施规划布置于园林式宾馆、德孝城东侧娱乐用地及传统民居内。4. 文化娱乐设施文化设施主要布置于现代人文景区,包括中国孝史博物馆、孝文化研究中心等,以及结合五圣宫、邻姑庙等古迹设置;娱乐设施主要布置于德孝城东侧。5. 管理设施管委会办公地点设于德孝城内。6. 职工生活设施结合城镇建设,同居民生活设施布置于居住用地内。7. 市场旅游用品及民间工艺品市场(不包括工业品批发市场、生活物资市场及农贸市场)主要布置在旧镇商业街内。8. 医疗卫生设施医疗卫生设施主要在现状两处用地基础上适当改扩建。此外,在新区结合城镇发展规划可予以考虑。9. 传统民居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

32、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16在旧镇传统步行街区及德孝城至五古泉之间的步行街两侧布置传统民居。其建筑风格采用川西民居风格,建筑高度控制 10 米以下,色彩以白墙青瓦为主。在旅游高峰期,由政府统一管理,可承担部分游客接待任务。10. 交通设施在城镇主要出入口、成绵路南端东侧布置一处交通设施用地,包括长途客运及中短途公交。结合城镇交通组织及旅游观光游线组织,在城镇主要出入口、新区文化中心、孝文化核心景区德孝城集会广场侧、孝文化源头景区三孝园南、古镇风貌区清真寺北侧分别布置 5 处停车场用地。11. 广场结合城镇交通组织、用地布局、人流集散,以及充分考虑为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活动提供场地等诸多

33、因素,在城镇主要出入口、新区文化中心、德孝城、旷继勋纪念碑处及城隍庙分别布置入口广场、文化广场、集会广场、纪念广场及城隍广场等 5 处广场用地。第七章 景点及游线组织规划一、景区规划规划共设置入口景区、现代人文景区、孝文化核心景区、古镇风貌景区及孝文化源头景区等五个景区。1. 入口景区面积:12 公顷。景观特征:该区以洪家泉水体自然风光为主要特征,以清、幽为特色。其中入口广场形成整个古镇门户,起到彰显古镇深厚的历史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17文化的标志作用。主要景点:古镇入口标志性建构筑物、洪家泉。2. 现代人文景区面积:14 公顷。景观特征:该区以现代

34、文化设施为主要特征,在建筑风格上要求为现代建筑形式并注重结合传统建筑的特征、符号、信息,以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主要景点:园林宾馆、中国孝史博物馆、孝文化研究中心。3. 孝文化核心景区面积:15 公顷。景观特征:该区以德孝城为核心,以宣传、宏扬德孝文化为主要特征,同时民俗活动场所的设置使该景区聚集浓厚的孝文化氛围,形成古镇德孝文化的核心景区。主要景点:德孝城、姜公坟、桂花街、休闲度假园林、传统民居。4. 古镇风貌景区面积:20.00 公顷。景观特征:该区以古街道格局及伊斯兰教文化为主要特征,展示古镇风貌及厚重、多元的历史文化积淀。主要景点:正阳街、转龙街、半边街、花行街、邻姑街、清真寺、瘟祖庙、

35、地母宫、五圣宫、城隍庙、邻姑泉、邻姑庙。5. 孝文化源头景区面积:14 公顷。景观特征:该区以五古泉等一门三孝传说及佛教文化为主要特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18征,追溯感天动地的德孝文化源头。主要景点:姜公泉、跃鲤泉等五古泉、龙护舍利宝塔、姜孝祠、延祚寺、旷继勋纪念碑。二、景点规划(一)现状景点评价1. 评价标准景点分级标准规划以景点为基本评价单元,共划分一、二、三级景点,以自定义评价法打分评价。一级景点:80 分以上。具有省级保护价值和省级吸引力。二级景点:7080 分。具有市级保护价值和吸引力。三级景点:70 分以下。具有一定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标准

36、参数因子确定以景观特征、历史文化价值、环境质量、观赏价值四类为评价因子。每类总分 25 分,划分为 20 分以上、1520 分、1015 分三个分值段。2. 评价结果评价确定景点共 40 个,其中一级 10 个、二级 12 个、三级 18 个。(见附表一)景点评价表附表一评价因子序号 景点名称 景观特征 历史文化价值 环境质量 观赏价值 总级 级别1 龙护舍利宝搭 25 25 25 25 100 一级2 三孝园 25 25 25 20 95 一级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19序号 景点名称评价因子总级 级别景观特征 历史文化价值 环境质量 观赏价值3 姜孝

37、祠 25 25 15 20 85 一级4 清真寺 20 25 20 20 85 一级5 姜公坟 20 25 20 20 85 一级6 延祚寺 20 25 15 20 80 一级7 姜公泉等五古泉 20 25 15 20 80 一级8 邻姑泉 20 20 20 20 80 一级9 洪家泉 20 15 25 20 80 一级10 半边街 20 25 15 20 80 一级11 五圣宫 20 20 20 15 75 二级12 地母宫 20 20 20 15 75 二级13 邻姑庙 20 20 20 15 75 二级14 瘟祖庙 20 20 15 15 70 二级15 城隍庙 20 20 15 15

38、70 二级16 牟尼院 20 15 20 20 75 二级17 旷继勋纪念碑 20 20 15 15 70 二级18 花行街 15 20 20 20 75 二级19 转龙街 15 20 20 20 75 二级20 桂花街 20 20 15 15 70 二级21 邻姑街 20 20 15 15 70 二级22 正阳街 15 20 15 20 70 二级23 文昌宫 15 15 15 15 60 三级24 白衣庵 15 20 15 15 65 三级25 离明宫 15 15 10 10 50 三级26 天圣宫 15 15 10 10 50 三级27 药王庙 15 15 10 15 55 三级28 壁

39、山庙 15 15 15 10 55 三级29 二圣宫 15 15 10 10 50 三级30 普济寺 15 15 10 15 55 三级31 真武寺 15 15 10 15 55 三级32 孝德观 15 20 15 15 65 三级33 火神庙 15 15 15 15 60 三级34 五显庙 15 15 15 15 60 三级35 川主庙 15 15 10 15 55 三级36 万寿宫 15 15 10 10 50 三级37 三圣宫 15 15 10 10 50 三级38 南华宫 15 15 10 15 55 三级39 陕西馆 15 15 10 10 50 三级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

40、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20序号 景点名称评价因子总级 级别景观特征 历史文化价值 环境质量 观赏价值40 文武庙 15 15 15 15 60 三级(二)规划景点根据现状景点评价,规划将其中一、二级景点共 22 处作修缮保护并利用,其中姜孝祠、延祚寺、邻姑庙、瘟祖庙、城隍庙 5 处景点原址原貌恢复重建;姜公泉等五古泉、邻姑泉、洪家泉进行环境整治;半边街、花行街、转龙街、桂花街、邻姑街、正阳街进行街道景观整治。其它三级景点结合游线组织及布局规划,有选择地在原址塑碑铭记。另外,结合城镇建设,新增古镇入口标志、园林宾馆、中国孝史博物馆、孝文化研究中心、休闲度假园林、传统民居街等 6 处景点

41、。详见附表二。规划景点一览表附表二序号 景点名称 景点功能 游览方式 规划措施1 延祚寺 宗教 朝拜、观光 恢复重建2 姜孝祠 公园 朝拜、观光 恢复重建3 龙护舍利塔 公园 观光 修缮4 姜公泉等五泉 公园 观光 环境整治5 旷继勋纪念碑 广场 观光 恢复重建6 瘟祖庙 商服 参与、观光 恢复重建7 地母宫 街头绿地 参与、观光 修缮8 五圣宫 文娱 参与、观光 修缮9 清真寺 宗教 朝拜 修缮10 城隍庙 街头绿地 参与、观光 恢复重建11 邻姑泉 公园 观光 环境整治12 邻姑庙 文娱 参与、观光 恢复重建13 德孝城 宗教 朝拜、观光 修缮14 洪家泉 公园 参与、观光 环境整治中国孝

42、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2115 园林宾馆 宾旅馆 参与 新建16 中国孝史博物馆 文化 参与 新建17 孝文化研究中心 文化 参与 新建18 古镇入口标志 商服 观光 新建19 休闲度假园林 娱乐 参与 新建20 传统民居街 居住、宾旅馆 参与、观光 新建21 正阳街 道路 参与、观光 街景整治22 转龙街 道路 参与、观光 街景整治23 半边街 道路 参与、观光 街景整治24 邻姑街 道路 参与、观光 街景整治25 桂花街 道路 参与、观光 街景整治三、游线组织规划根据五个景观区的分布情况,规划三类游览观光线路,即车行线、人力三轮线和步行线。1. 车行游览

43、线:主要分布在五个景区之间及景区外围,交通工具有旅游车、小型专用观光车,主要功能是在流动的行程中总体地感受小镇风貌特色并聆听有关孝泉文化的讲解和传说,到达主要景区停车场,进入景区内步行游览。2. 人力三轮游览线:主要沿洪家泉至旧镇及三孝园之间,以溯流而上的形式感受小镇的沧桑及德孝文化的流传发展,通过有形的泉来感悟无形的德孝精神,同时将五大景区相互贯通,并在重要节点设人力停车点,与步行游览互为融合。3. 步行线:主要分布在各景区内,贴近地感受、品味小镇风情、德孝文化、宗教文化及自然风光,融游览、停驻休憩及参与为一体,是小镇旅游的主体。4. 各景观区周围均设置车行和步行换驳中心,并与其它旅游服务设

44、施相结合。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22第八章 景观规划孝泉镇景观规划,由包括绿地、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以及现代人文等四条景观轴线,将现代风貌特征区、历史文化特征区以及五个主要景观区及若干景观节点有机串联成一个序列完整、层次丰富、富有特色、独具魅力的城镇景观体系。一、风貌特征区1. 现代风貌特征区主要包括以文化用地为主的新区公建中心以及城镇入口公建用地,是以现代建筑为主,展现古镇新貌的特征区。2. 历史文化特征区包括德孝城孝文化核心区、古镇风貌街区及孝文化、泉文化源头区,是以传统民居、文物古迹以及古街古巷为主,展现古镇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积淀的特征区。二、主要

45、景观区及景观节点1. 景观区:包括城镇入口景观区、现代人文景观区、孝文化核心景观区、古镇风貌景观区及源头景观区。2. 景观节点:在主要景观区出入口等特征地段布置一些景观点及观景点、雕塑小品及休息停驻设施。其中雕塑小品结合景观轴线及游览观光流线,分别以“千里送母” 、 “临江汲水” 、 “太白赠鞭” 、 “孝德化泉” 、 “白衣寄身” 、 “安安送米” 、 “芦林辩非”等七个内容为设计主题。3. 标志性建筑及视线通廊将龙护舍利宝塔、姜公祠以及孝文化传播中心(或中国孝史博物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23馆)作为孝泉镇三个标志性建筑,在城镇景观上周边建筑应与之呼

46、应、协调并衬托。三处标志性建筑之间以及姜公祠至古镇古街区,作为三条主要景观视线通廊,视线通廊上的建构筑物高度不能阻挡通透视线。三、景观轴线景观轴线由绿地景观轴、自然生态景观轴、历史文化景观轴及现代人文景观轴组成。景观轴线在空间处理上要保证与其相应的景观连续性,并使其特征符号由弱至强或由强至弱呈节奏变化。1. 绿地景观轴绿地景观轴由两条组成,其一主要为滨河绿带,由入口的洪家泉公园至邻姑泉游园至五古泉游园;其二为干道绿带,主要沿新区主干道并围绕文化中心形成。其中洪家泉公园、邻姑泉游园及五古泉游园分别形成绿地景观轴上的三个高潮点。2. 自然生态景观轴自然生态景观轴由自然河流、泉、人工水体及沿岸绿地共

47、同构成。建设上应保持其自然生态特征,包括自然岸线、河堤,绿化上应保证物种多样性。其高潮点分别为洪家泉、邻姑泉及五古泉。3. 历史文化景观轴历史文化景观轴主要由古街道商业步行街及传统民居街组成并将古镇风貌景观区、孝文化核心景观区、孝文化源头景观区串联起来,成为整个历史文化特征区的内在文脉轴线。其高潮点为德孝广场、旷继勋纪念广场及城隍广场。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24第九章 保护规划孝泉镇是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而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要将孝泉镇建设成为九寨沟旅游环线上的旅游重镇,对其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尤其重要。对孝泉镇的历史文化保护,

48、主要包括文物古迹的保护、古镇街道格局的保护,以及民间工艺、传统产业及民俗活动的挖掘、继承和发扬等几个方面。一、文物古迹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据其本身价值和环境的特点,一般设置核心保护区、历史文化控制区及环境协调区三个等级。核心保护区为文物古迹本身范围。所有的建筑本身与环境均要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护,不允许随意改变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如需进行必要的修缮,应按原样修复,做到“修旧如旧” 。核心保护区内的影响文物原有风貌的建筑必须拆除,且保证消防要求。历史文化控制区指为了保护文物本身的完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周围地段。控制区内建筑的高度、体量、形式、色彩等不得对文物古迹造成干扰。环境协调区是为使文物

49、古迹与现代建筑有合理的空间和景观的过渡而设置的区域。1. 延祚寺迁出现有孝泉粮站,原址原貌恢复重建。并注重与相邻三孝园及龙护舍利塔的环境关系。2. 姜孝祠中国孝泉古镇旅游建设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8 25原址原貌恢复重建姜孝祠,并注重与相邻的延祚寺、三孝园及龙护舍利塔的环境关系。3. 旷继勋纪念碑结合道路改造,将原址扩建为纪念性广场,在广场中重塑旷继勋纪念碑。4. 瘟祖庙原址原貌恢复重建,并处理好与古街道正阳街的关系,构成古镇格局保护区的北入口。5. 地母宫保留现状地母宫,并注重保护和修缮,在现状基础上适当扩大用地,并使其临街面敞开亮出。6. 五圣宫保留现状五圣宫,并注重保护和修缮,在现状基础上适当扩大用地,使其临街面敞开亮出,构成古镇格局保护区的中心。7. 清真寺保留现状清真寺,并注重保护和修缮。结合道路改造在现状基础上适当扩大用地。8. 城隍庙结合广场的扩建,将原址相邻的城隍庙异地原貌恢复重建。处理好与古街道半边街及花行街的关系,与广场共同构成古镇格局保护区的南入口。9. 邻姑庙结合邻姑泉的整治,原址原貌恢复重建。处理好与相邻古街道桂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