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抗战英烈访谈记录表抗战英烈访谈记录表时 间 2012 年 11 月 26 地 点 城关南大街口述人 张开基 记录人所在团队中国守军第 15 集团军司令关麟征率第 52 军口述人简介抗日虎将张兆芝长子张开基先生对本次访谈进行了讲述。张开基先生今年已经有七十多岁,但身体依然健康硬朗。为了纪念先父张先生还作了一首斗志昂扬的诗。国难当头抢上鞍,张家兄弟寸心丹。台儿庄上花犹艳,笔架山前水不寒。携手当为先烈祭,披肝更促后人安。周边岛鍊刀光闪,报与雄狮仔细看!口述情张先生谈到了其父参加的长沙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时期新墙河前哨阵地-笔架山。笔架山矗立于新墙河的沙港河畔,因三座山峰相连象笔架而取名“笔架山
2、”。1939 年 9 月,日军第 11 军司令官岗村宁次调集日寇3 个师团、2 个支队加上特种兵、海军陆战队及舰艇部队共 10 万余众向我进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将军指挥中国军队抗击日军侵略,中日第一次长沙会战(又称湘北会战)爆发。9 月 18 日,日寇主力进犯湘北,中国守军第 15 集团军司令关麟征率第 52 军、第 37 军、第 79 军等部迎战日寇。9 月 22 日拂晓,日军集中炮火轰击新墙河雷公山、草鞋岭一带,随即敌人步兵、炮兵在况记录战车配合下轮番猛攻我第 52 军覃异之第 195 师 1131 团第 3 营笔架山阵地。营长张兆芝率部浴血奋战、顽强抵抗两昼夜,敌我双方伤亡惨重。至
3、22 日激战之中,师长覃异之电话令史恩华:“如无法支持,不得已时可向东撤。”张营长回答:“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坚守不退直至黄昏,营长张兆芝华与 500 多官兵于笔架山阵地全部壮烈牺牲。只要提起中日第一次长沙会战就一定会讲到张兆芝营,而当地老百姓对“张兆芝”打日本鬼子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先生说对我们说,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向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抗日将领与抗日烈士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国家要发达要昌盛,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抗战精神,抓紧做好抗战课题调研,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壮大而奋斗。以上材料口述人已审阅,符合实情。口述人签字:记录人签字:年 月 日姓名 院系年级专业班级 学号 电话记录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