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辨析成语的感情色彩(褒义、中性和贬义)其中贬词褒用是测试的重点。 例 1.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2000年北京春招卷) 例 2.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处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1999 年全国卷) 例 3.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骛。(1997 年全国卷) 例 4.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1995 年全国卷) 例 5.小王深受大家信赖,这次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全班同学无不弹冠相庆。 “弹冠相庆” 原意指弹掉帽子
2、上的灰尘,互相庆贺。现用于贬义,指坏人得势而庆贺,用在该句明显不妥。 例 6.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闪烁其辞” 形容说话含糊、吞吞吐吐,用在该句显然有误。 例 7.在学习上也是这样,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师心自用” 意思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用在该句和语境不合。 类似的常见成语还有始作俑者、煊赫一时、舞文弄墨、党同伐异、急功近利、虎视眈眈、死心塌地、罄竹难书、移天易日、翻云覆雨、一团和气、顶礼膜拜、长篇大论、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彻头彻尾、推波助澜等。 在成语运用中,褒词贬用的情况也是有的。这一类型在高考题中还没有出现过,要当作重点复习
3、。 例 8.班里出现了不良现象要及时制止,等到蔚然成风后再治理就困难多了。 “蔚然成风” 形容美好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用于褒义。 例 9.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杜绝正事不干,见人就侃侃而谈的工作作风。 “侃侃而谈” 意思是说话有根有据,从容不迫。用于褒义。 例 10.昨天上午,三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执行枪决,群众拍手叫好,认为他们死得其所。“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词,不能用于犯罪分子。 例 11.胡荼任身居高位,不思进取,反而贪污受贿,最终撤职罢官,落得个功成身退的下场。“功成身退”指功业建成后引身而退,是褒义词,不能用在贪官身上。 类似的成语还有殚精竭虑、不刊之论
4、、文不加点、叹为观止、破釜沉舟、屡试不爽、光怪陆离、苦心孤诣、口若悬河、细大不捐、惨淡经营、目无全牛等。 在复习时,还要注意双性成语的辨析,这类成语既有褒义,又有贬义,尤其要引起重视。高考考查过的这类成语有灯红酒绿(1992 年)、想入非非(1995 年)、左右逢源(2000年),其它的还有粉墨登场、按部就班、顾影自怜、暗送秋波、冷若冰霜、冷眼旁观、难分难解、谦谦君子、沙里淘金、四平八稳、滥竽充数、一波三折、标新立异、八面玲珑、安之若素等。二、辨析成语的谦敬色彩 人物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说,成语也有谦词和敬词之别。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析不清,就会犯谦敬色彩混
5、淆的错误。2001 年高考成语试题 中“蓬荜生辉” 就是从这个角度测试的。 例 12.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 年全国卷) “蓬荜生辉” 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只能出自自己之口。 其它如 例 13.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抛砖引玉”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例 14.我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虚怀若谷” 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别
6、人的敬意,只能对人。 例 15.王明见到李老师,说: “李老师,我不耻下问,请教你一个问题,好吗? ” “不耻下问” 指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用于人,不用于己。 三、辨析成语的性别色彩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或只能用于男性,或只能用于女性,或共用于两性。如果把握不准,就会造成误用。这类情况在十年高考题中还未涉及,也要引起注意。 例 16.这对孪生姐妹在幼儿园时就青梅竹马,形影不离。 “青梅竹马” 指男女双方在孩童时代就曾天真地在一起玩耍,不能用于同性之间。这类用于男女之间的成语还有竹马之交、两小无猜、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结为连理、破镜重圆、比翼双飞、琴瑟和谐、秦晋之
7、好等。 例 17.222 宿舍里的四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年纪,正当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后来专指十三四岁的女孩。句中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显然错了。 同类用于女性的成语还有河东狮吼、及笈之年、秀外惠中等 例 18.想不到祖父变化这么大,满头白发,老气横秋,连走路都很困难了。 “老气横秋” 形容暮气沉沉,缺乏朝气,多用于年轻人身上。 四、辨析成语的轻重色彩 有些成语词义有轻重之分,就要根据特定的语境区别,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 19.李老师当班主任 20 年,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日理万机” 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词义很重,不
8、能用在老师身上。 例 20.他最看重诚信,总教育孩子要做个一言九鼎的人。 “一言九鼎” 比喻说话分量极重,用在句中孩子身上词义过重。 五、辨析成语的数量色彩 在表数量的成语中,有的只能用于多数,用在表单数的句子中就成了误用。 例 2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1997 年全国卷) “莘莘学子” 指很多学生,表示多数,不能和表单数的数量词连用。 例 22.深秋的翠屏山景色迷人,那色彩缤纷的枫林,呈现出无边无际的殷红世界,真是“ 寥 廓江山万里霜”。 “色彩缤纷” 形容颜色繁多,而“殷红” 是单色,前后矛盾。 六、辨析成语的时态色彩 在表时态的成
9、语中,或表已然,或表将然,也要认真区分。 例 23.我们都喜欢看武侠小说,有时上课也禁不住翻两页,长此以往,我们的成绩开始退步了。 “长此以往” 指长期这样下去,将来会出现某种情况,不能用于表过去时态的句子。 下列例句中加点的成语都是这种情况的误用: 例 24.我市城建和交通部门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从长计议,确定在 107 国道上再建三座大型立交桥。“从长计议”指不急于做决定,与“确定” 矛盾。 例 25.这场战斗打得异常艰苦,经过三天三夜的顽强拼搏,我军终于旗开得胜。 “旗开得胜” 指一出兵就取得胜利,与“三天三夜” 矛盾。 例 26.他俩 50 年前是好朋友,没想到半个世纪以后在他乡萍水
10、相逢。 “萍水相逢” 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与“五十年前是好朋友”矛盾。 例 27.他虽然是第一次,但由于写的都是那天耳濡目染的事情,因此写的生动新鲜,现实感强。 “耳濡目染” 指经常接触,自然受到影响,与“那天” 矛盾。 例 28.目前,又有一名同案犯被抓获,其余亦将在劫难逃。 “在劫难逃” 指不可避免的一定会发生的灾难,不能与“将” 搭配。 七、辨析成语的行业色彩 有些成语显示出了鲜明的行业色彩,就要分清是否和语境相合。 例 29.春节前夕,党和政府的送温暖活动,使下岗工人们如坐春风,深受感动。 “如坐春风” 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是用于教育方面的,句中是误用。类似的成语还有春风化雨、耳提
11、面命、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等。 例 30.五四运动之前,旧势力沉渣泛起,传统服饰也一度起死回生。 “起死回生” 多形容医术高明,句中与“传统服饰” 不搭配。类似的有妙手回春、着手回春 等。对成语的考查是近十年来高考试卷中一类稳定的试题。复习备考时,除了加强记忆外,还应掌握必要的辨析方法。下面谈谈成语色彩的辨析。一、辨析成语的感情色彩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方面,其中贬词褒用是测试的重点:例小王深受大家信赖,这次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全班同学无不弹冠相庆。 “弹冠相庆” 原意指弹掉帽子上的灰尘,互相庆贺。现用于贬义,指坏人得势而庆贺,用在该句明显不妥。例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闪烁其辞” 形容说话含糊、吞吞吐吐,用在该句显然有误。例在学习上也是这样,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师心自用” 意思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用在该句和语境不合。类似的常见成语还有始作俑者、煊赫一时、舞文弄墨、党同伐异、急功近利、虎视眈眈、死心塌地、罄竹难书、移天易日、翻云覆雨、一团和气、顶礼膜拜、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彻头彻尾、推波助澜等。在成语运用中,褒词贬用的情况也是有的,如:例班里出现了不良现象要及时制止,等到蔚然成风后再治理就困难多了。 “蔚然成风” 形容美好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用于褒义。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