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荷塘 月色 说课 稿 一、 说教材 荷塘月色 是 高一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第二单元是散文单元, 编者 把 荷塘月色 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一课, 由此可见它在本单元的重要性。 因此上 好这一课对学习本单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学习重点就是在整体把握散 文 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 品味文章的语言, 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 荷 塘月色 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 重要地位, 他在景物描写中, 能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 融情入景, 即景抒 情, 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绘画美, 而且富有情趣美。 朱自清先生炉 火纯青的文字 功力在 荷塘月色 中表
2、现得淋漓尽致, 堪称现代白话文的典范。 因此, 学习这 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 ,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借景 抒情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 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 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对教学目标作出以下设计: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 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体会语言的抒情性, 学习作者 运用语言的技巧。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过程与 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 “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掌握一定的赏析散文的 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 美观。
3、三 、说重点难点 重点 有两个 :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思想感情,理解 本课借景抒情的手法。 2、通过品读语言,尤其是精彩语段的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学习作者运用语 言的技巧。 难点 有两个 : 1、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复杂的感情 2、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四 、说教法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 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 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 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 生的独立阅读。 ”因此, 这一堂课, 在教法上我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 主要采用 提问法、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五 、 说学法 1 朗读法
4、形式多样的读、大量的读。 2 讨论法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确答案。 3 质疑法 引导学生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初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四、五自然段 深入分析。 第二课时深入理解感情,赏析第六自然段,理解采莲赋作用。 现在我着重讲讲第一课时。 1、 激发兴趣,导入 新课 导语设计:以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被 毛泽东称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一故事导入, 这个导语的设计一方面 激 发学生兴趣, 另一方面 凸显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2、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引导学
5、生自读课文,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这是一篇写 景抒情的美文, 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 新课程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而 “读”就是“自主 ”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 让学生 在读中感受, 在读中思考, 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这一部分大 约分这样几 步: (1)学生自由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我觉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 造过程, 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 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 他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2)第二步, 由教师点出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让学生听一部分范读。 (3)第 三步,提出问题,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文中
6、是怎样变化的? 让学生 带着这 个问题 再次自读 课文。 3、仔细品读,把握感情 经过几次诵读之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去把握全 文的感情基调 , 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 我会教学生一个 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知道散文都是写景抒情的, 写景是为抒情而服务, 我们要把握作者 的情感变化, 就应该去找作者的写景变化, 要找写景的变化就应该寻找作者的足 迹。 所以要把握作者的情感, 我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足迹来把握全文。 既由家 路上 荷塘 路上家, 通过作者在空间变化时所描写的景物变化, 来 把握作者的情感 ,即不宁静 宁静不宁静。 4、 赏析语段,品味语言 在把握全文感
7、情基调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联想, 假设眼前有一片荷塘, 设问学生会看到什么?很自然会看到: 叶, 花, 闻到花香。 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 学生赏析 课文精彩语段四、 五 自然段, 引导学 生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 美, 体会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当 然 教师要 作必要的启发指点,尤其是在那些容易被忽略之处,以下仅举几例: (1) “曲曲折折的荷 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 为什么用 “田田” 呢? ( 引导学生 揣摩语言 和古诗词的魅力) (2)“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 ,为什么像舞女的裙而不像少女的 裙呢 ?(引导学生用比较法
8、揣摩语言) (3) 作者对花是怎样描写的呢? (引导学生领会优美的语言和修辞运用的技巧) 在花的描写上可以让学生 自由发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片盛开的花, 并与朱自清对花的描写作比较。 这样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还有助于提 高学生的想象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领会通感手法的运用) (5)一个人在这月夜,能够如此细致地欣赏这样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把 握感情,体会借景抒情) (以上所启发引导的地方, 在备课之时皆已储存, 到了课上就要随机使用。 这些 问题的设置, 主要引导学生从修辞、 的运用, 融情于景的手法这 两方面赏析文章。 这
9、些问题有学生未发现的,有已发现而仍用心不细的,可从不同 角度发问。) 品读赏析第四自然段的基础之后,引导学生用刚才所学的赏析方法 试着对第五自然段从语言、 情感、 描写角度这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特别对于这一 段中几个动词的使用如学生在论述中未触及,教师可予以适当点拨。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希望语文教学是 “授之以渔”,而不是 “授之 以鱼 ”,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 学生不仅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佳处, 而且掌握一些 赏析散文的手法, 学会自己赏析文章。 在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的基础上, 教师做一 个小结, 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 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 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 露出作者淡淡的喜 悦之情。 并告诉学生作者描写的细, 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 的细,体味的细。 第一课时结束,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继续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者思想感情,争取当堂背诵。 1、 请学生朗读课文 2、 引导学生重点赏析第六自然段 3、 讲解采莲赋在全文作用 4、 背诵四、五、六段 5、 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 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 七板书设计不 (家 ) 宁 静 (荷塘) 宁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