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闻写作教程复习纲要(笔记讲义)简答题 填空题 名词解释 判断题第一章 怎样学习新闻写作第一节 新闻写作的重要性一、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二、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三、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第三节 功夫在笔外新闻写作的主体是人。写作者的素质至关重要。所谓“功夫在笔外”,讲的就是有关记者自身的素质问题。一、加强 政治 修养二、加强 知识 修养三、加强 思维 修养第二章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第二节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一、体制性失实二、经济性失实三、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第三节 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一、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二、在谋篇布
2、局时要避免片面性三、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四、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五、描写要有分寸感六、要注明新闻来源七、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第三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新闻为何要用事实说话第二节新闻要用事实说话 选择典型事实说话何为典型事实?一、它必须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二、它必须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三、接近性可以强化典型事实四、有的放矢也是选择典型事实的一个标准第四节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 运用背景材料说话一、善于联想二、善于对比三、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观点四、综合立体地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度和力度第五节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 借助 “直接引语 ”说话第四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3、三、挖掘思想深度新闻的针对性要求挖掘思想深度,它决定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判断题)第五章 新闻角度新闻角度的定义2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第二节 寻找最佳新闻角度什么是最佳角度读者的需要就是最佳角度第三节 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填空)一、 以旧见新 找角度二、 以小见大 找角度三、 虚中觅实 找角度四、 逆向思维 找角度五、 发散思维 找角度六、 统摄思维 找角度七、 全局高度 找角度新 闻 跳 笔第一节 何谓新闻跳笔?新 闻 跳 笔 作 为 一 种 重 要 的 新 闻 写 作 笔 法 , 是 指 在 新 闻 写 作 中 , 对 新 闻 事 件 的 叙 述 和 描
4、写 , 不 是 按 照 事 件 发 生 的 先 后 次 序 和 逻 辑 次 序 对 事 件 进 行 详 尽 、 面 面 俱 到 的 叙 述 和 描 写 ,而 是 把 不 太 重 要 的 情 节 、 片 断 和 段 落 省 略 掉 , 简 练 概 括 地 勾 勒 出 新 闻 事 件 , 从 而 达 到 特 定的 艺 术 效 果 。 -百 度一、新闻跳笔的特点(一)在文体结构上它是多段体。 (二)它与一般文字作品所要求的注意上下文衔接、具有连贯性、讲究启承转合等不同,它主张 “跳 ”,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可以有、甚至必须有较大的跳跃。 第七章 新闻语言第一节新闻写作对新闻语言的要求一、
5、什么是新闻语言根据新闻学的原理: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就叫做新闻语言。二、新闻语言的特征(一)准确、简洁、鲜明、生动(四) “白描 ”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白描”是指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第二节 如何使用白描语言一、多用动词,用准动词二、多用子概念三、多用大白话第八章 消息 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 (填空)消息: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名词解释
6、)-百度第一节 消息体裁的特点一、简括简要、概括地反映新闻事实,是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3二、消息更加注重用事实说话三、消息有特殊的结构方式消息的结构是倒叙,亦即俗称的倒金字塔结构。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导语,通过导语,将四、消息有自己的外在标志消息的外在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有人总称其为“ 消息头 ”。第九章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导语第一节 导语的定义与任务一、导语的定义(1)它是新闻消息体裁所特有的;(2)它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3)与任何文章的开头不同,它是( 新闻事件或问题的)结果、提要,或高潮。第三节 导语的大致类型一、 概述型导语二、描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的写作,要求
7、记者:第一,采访中勿忘捕捉有形的画面;第二,导语所描写的画面必须与事件有内在联系,有助于揭示主题,不要游离于主题之外第三,用剪影的办法来写。三、评述型导语四、橱窗式导语橱窗式导语多用于综合性新闻。其特点在于:它不是靠描写或议论,而是靠讲故事吸引读第四节 导语修辞技巧一、设问二、拟人三、借用四、对比五、直呼六、排比七、惊警第十章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二)第二节 主体的结构方式一、倒金字塔结构二、纵向结构三、横向结构四、点面结构第十一章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三) 新闻背景第一节 写消息切记交待背景一、何谓新闻背景(一)宏观意义上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二)狭义上是指新闻事实之
8、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二、动态消息的写作(一) 善于捕捉动态新闻的报道题材;(二) 客观记述,增强可信度;4(三) 传达现场气氛,使新闻更具动感;(四) 连续报道,确保时效。第四节 简讯4.简讯栏 是信息集中之地,它还可以为记者提供能够再利用的新闻线索。( 判断/填空)第十三章 非事件性消息第一节 非事件性消息日益受到重视一、非事件性消息的特点 (简答)事件性新闻关注的是事物的最新变动,是突显的 “事件 ”;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它们与事件不同,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和空间界限
9、,缺少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第二节 非事件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填空)一、 对比 显现二、 量化 集中三、 以点带面四、 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第十四章 描写性消息第一节 描写性消息的定义、功能一、描写性消息的定义 (名词解释)以描写为基本手段写作的消息,是描写性消息。换言之,描写性消息的特点是 “再现 ”, 以文字重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情景。第三节 新闻素描一、新闻素描的特点新闻素描的特点是以描为基调。它基本上通篇描写,全过程描写,通过描写,再现一个较为完整的过程和场面,再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一幕。二、花絮的写作讲究,一是;小角度,二是大视野,三是)轻松幽默、亦庄亦谐.。第十五章 分析性消息一、分析性
10、消息的特点首先,与报道“事” 的新闻不同,它是以传播观点、意见为主的消息。第二节 分析性消息的写作一、观点、见解分析性消息的灵魂分析性消息的成败,首先决定于它的观点、见解。好的分析性消息,应有鲜明的观点、新颖独到的见解。二、解释性消息的写作(一) 大背景意识;(二) 用背景事实自身的逻辑力量说明新闻事件产生的必然性;第十六章 通讯的基本特征第一节 什么是通讯通常的定义是:通讯是一种详细、生动的新闻报道体裁。它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文体。第三节 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一、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富于情节,可以满足读者欲知详情的需要;二、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它以感性的
11、素材还原生活的原生形态,使这种文体更具感染力;第四节 通讯与消息功能的区别(判断题)5消息以最简洁的语言、抢眼的文体结构快速传递着最重要的信息,符合现代社会快速传播的需求。通讯虽然也传递信息,但它篇幅长,时效稍差,其魅力在于其可读性。第十七章 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之一)三、 通讯的主题更强调社会人文意义上的针对性通讯的主题针对性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曰新鲜;二曰时代色彩。第三节 通讯提炼主题有两种方法一、 依据事实,提炼主题作者在接触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前,对将要采集的事实不甚了解,对将要写作的通讯主题也没有事先预想。需要在了解事实过程中逐步分析素材,进入主题发现和提炼的过程。二、 预设主题 +事
12、实印证作者依据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或媒体布置的报道思想,预先设定了要写的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去等待、选择表现这个主题的新闻事实,以验证主题,这就是所谓的 “主题先行论 ”。第十八章 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之二)通讯的选材第一节 通讯选材的特点一、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选材的典型性的直接含义,即材料的代表性。 “代表性”有两层含义:一曰突出,即所选材料较一般事实材料突出,有特点,有特别之处;二曰普遍存在,即所选事例无论大小,都不是社会中的个别现象、个别事件,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事件。二、要围绕主题选材三、选材忌重复第二节 通讯选材的类型一、骨干事例;二、细节材料;(一)详细的情节事实(二)特写镜
13、头三、 一般叙述性材料。第二节 结构通讯的原则一、表现事实为本的原则二、表现主题为本的原则三、简洁清晰原则四、均衡对称原则五、跌宕起伏原则第三节 通讯结构的表现形式 一、 纵式结构即按照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组合和编排事实材料的一种结构形式,也叫单线条过程链接法。二、 横式结构三、 递进式结构第二十章 人物通讯第二节 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若干类型一、 先进模范人物典型人( 名词解释)6它是指新闻媒体报道的在一定时期或一定地区,其事迹或思想观念能够代表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闻人物或人物集体,一般称为典型人物。二、 新闻人物(一)与事件有关的新闻人物;(二)精英人物。三、 凡人奇事,奇事凡
14、人四、 “冰点”人物五、 批评或揭露性报道中的反面人物第三节 人物通讯的采写特点一、 选择新闻人物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生活;二、 凸显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其思想发展的过程;三、 通过讲述和再现人的行为,表现人物的个性, “神似胜于形似”。第二十一章 事件通讯第一节 事件通讯的基本类型一、突发性事件突发性事件,指事先无法预知、突然发生的事件,例如政治冲突、民族骚乱、刑事犯罪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各种突然降临的自然灾害等。二、 清晰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主要情节和转折点事件通讯中的每个事件的经过,总有一个环环相扣的情节链条和因果链条,这是记者在事件通讯中必须首要展示的线索。三、从事件中提炼出最有新
15、闻价值的主题事件通讯应当首选那些老百姓最关心的,有普遍意义的角度去认识新闻事实、确立报道的主题。四、展示事件的关键场面,捕捉事件的戏剧性情节事件性事实本身的张力是事件性通讯的独特优势。然而,要发挥这个优势,记者要学会捕捉关键场面,展示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充分展示事件本身中的戏剧性情节的说服力量。五、 选择恰当的结构方式(一)单线条过程结构法;(二) “多线条过程” 结构;第二十二章 工作通讯这种类型的工作通讯比较多地体现在调查性报道上,这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青睐的一种报道形式。它的报道内容更侧重于揭露问题,展开批评。第二节 工作通讯的写作要注意哪些问题一、从全局高度选择典型事实;二、进入
16、工作现场,运用活的事实反映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或问题;三、从群众角度、生活角度写作;四、虚实结合,既要注意使用通俗、具体、形象的语言,又可以有一定的评论色彩。虚实结合,是工作通讯写作在语言运用上的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二十三章 风貌通讯第一节 风貌通讯的分类一、 综合报道某个地区、某条战线的今昔变化和新的建设成就报道地方的新变化和新的建设成就是风貌通讯的重头戏。这种报道在综合性大报上尤其常见。二、 报道某地的风土人情,人的精神面貌7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地迥然有别的风土人情,往往是足不出户的读者最感兴趣的题材。 三、 报道历史文化遗产,以景写情,睹物思人重游中外历史文化遗产的诞生地,使人领略文化
17、韵味,聆听历史的足音,启发思绪,陶冶情操。第二十四章 社会观察通讯第一节 社会观察通讯的基本类型一、 拓展了通讯文体的报道视野,促进了通讯由“典型报道”的写作模式向新闻文体的回归第二节 社会观察通讯的基本类型一、按题材分类(一)话题型;(二)课题型。二、按报道方式分类(一) 展现型;(二) 剖析型。纪实手法纪实 是一种运用人物、情节、现场、对话、数字等各种资料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第二十五章 专访第一节 专访的文体特征专访的文体特征一、 专访强调的是 “访 ”,它是由 “访问 ”脱胎而成的一种文体;二、专访强调的是 “专 ”;三、专访的内容是访问活动的实录;四、 专访叙述角度一般是记者直接出场
18、,主要以第一人称写作;五、专访的结构以问答体为主。第三节 专访的写作要领一、问答整理式二、散文处理式三、口述实录第四节 专访成功的决定性环节一、专访前作好充分的准备(一)背景材料;(二)知识资料;(三)问题设计;(四)注意挑选适当的采访时机和场合。第二十六章 新闻特写第一节 特写的文体特征什么是新闻特写?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断”、 “剖面”或者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一、镜头感 (填空)(一) 巧妙的“ 截取 ”;(二)适当的“ 放大 ”。二、透视感所谓透视感,是指特写比其他新闻文体更强调“以小见大”的传播效果。8三、现场感
19、第三节 特写的写作要领一、抓准“镜头”;二、要有精彩的细节描写;(一) 细节要有特点(二) 细节要有动感三、要抓住新闻事实的高潮写;四、要情景交融地写;五、善于运用背景材料烘托与凸现。第二十七章 网络新闻写作网络媒体:通过因特网传送文字、声音和图像的新闻传播工具第二节 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 (简答)一、 传播时间的自由性(一)随时发布新闻的实时性;(二)随时阅读新闻的易检性。二、 传播空间的无限性(一) 不受地域限制的全球化;(二)不受 “容积 ”限制的广容性。三、 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一) 多媒体传播;(二) 交互性传播;(三)小众化传播。第三节 网络新闻的种类一、复制新闻二、原创新闻第四节 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一、即时滚动式写作二、超文本写作三、互动式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