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初中、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 初中学历:全日制学制 3 年。高中学历:全日制学制 1.5 年。学校可以实行弹性学制,根据农事季节,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二、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三、就业岗位与人才培养规格(一)就业岗位序号 就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1 农业生产2 农业推广技术员3 农产品生产与经营农艺工种子检验员(二)人才培养规格1、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岗位群对应的主要工作任
2、务分析 职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行动领域(能力领域) 学习领域(课程) 职业资格证书岗位 1:农业生产作物识别土壤识别农作物营养缺乏及化学肥料鉴定农作物病、虫、草害识别与防治农生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农作物良种繁育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维护1.整地2.播种3.育苗4.施肥5. 病、虫、草防治6.收获7.贮藏植物生产与环境农业生产技术农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技术农产品贮藏加工土壤与土壤化验农来机具使用与维护蔬菜生产技术农艺工(中级)岗位 2:农业推广技术员1.作物识别2.土壤识别3.农作物营养缺乏及化学肥料鉴定4.农作物病、虫、草害识别与防治5.农生生产技术6.蔬菜生产技术7 农作物良种繁育中草药生产
3、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维护1.品种鉴别2. 播种3.育苗4.施肥5. 病、虫、草防治6.收获7.贮藏8.新技术推广植物生产与环境农业生产技术农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技术农产品贮藏加工土壤与土壤化验农来机具使用与维护中草药栽培技术花卉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农艺工岗位 3:农产品生产与经营1.作物识别2.土壤识别3.农作物营养缺乏及化学肥料鉴定4.农作物病、虫、草害识别与防治5.农作物生产技术6.蔬菜生产技术7 农作物良种繁育8.中草药生产技术9.食用菌生产技术10.花卉生产技术11.农业机械的使用与维护12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1.品种鉴别2整地3.播种4.施肥5. 病、虫、草
4、防治6.收获】 、7.贮藏8.农产品营销植物生产与环境农业生产技术农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技术农产品贮藏加工土壤与土壤化验农来机具使用与维护中草药栽培技术花卉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农艺工、种子榆验员(中级)2、专业职业能力理论知识与相关课程能力分类序号 职业能力 相关课程 培养办法及途径1 植物识别能力植物生产与环境 、 农作物生产技术 中草药栽培技术花卉栽培技术蔬菜生产技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及生产实习。2 土壤识别能力 土壤与土壤化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及生产实习。3 土壤基本性质测定能力 土壤与土壤化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及生产实习。专业能力4 农作物营养缺乏及化学肥料鉴定 土壤与土壤化验
5、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及生产实能力 植物生产与环境 习。5 有机肥堆制能力土壤与土壤化验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及生产实习6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应用能力 组织培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及生产实习。7农作物病、虫、草害识别与防治能力 植物保护技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及生产实习。8 蔬菜生产的能力 蔬菜生产技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及生产实习。9 农作物良种繁育能力 生物技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及生产实习。10 农作物生产技术的应用能力 农作物生产技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及生产实习。1 现代化办公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 实验操作讲座 技能比赛 参加中职升学技能考核 书面答卷考核2 运用外语能力 英语
6、 (或其他外语)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参观市农业科学试验站 书面答卷考核3 计算数值能力 数学 理化基础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实际操作讲解 书面答卷考核4 继续学习能力文化基础课(数学、语文、英语、化学)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书面答卷考核 动手操作讲解5 推广新技术能力农作物生产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 阶段综合测试 计算机等级考试方法能力6 比较鉴别能力土壤与土壤化验 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 阶段测试 100 句测试 外语证书考核1 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教学 模拟情景 案例分析自学探究 答辩验收 专题讲座2 心理素质哲学与人生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 卷面
7、考核 阶段测试 案例分析 多媒体教学3 礼仪修养语文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 卷面考核 阶段测试 案例教学 多媒体教学4 人际沟通语文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 卷面考核 阶段测试 案例分析 多媒体教学5 应用写作 语文课堂示范 模仿互动 书面测试 作文竞赛 范文展示 自评与互评结合社会能力6 推销自我能力语文职业生涯规划英语语文课堂教学与口语训练讲座 语文课前三分钟自我介绍 作文课写作 各种竞争性比赛课堂视听教学7 竞争能力政治语文体育组织各种活动观摩 团体竞赛评比 体育课的竞赛游戏讲解 观看各项活动竞赛3、专业职业能力职业技能与实习实训课程能力分类 序号 职业技能 相关实习实训课程 培养办法及途径
8、1 温室大棚设计 蔬菜生产技术 现场教学、生产实习2 种子检验技术农业生物技术 、 农作物生产技术现场教学、生产实习3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气象站观测 植物生产与环境 现场教学、生产实习4 制种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 现场教学、生产实习5 防风、黄芪、五味子等中草药种植技术 中草药栽培技术 现场教学、生产实习6 菌种繁殖、食用菌生产 食用菌栽培 现场教学、生产实习7 柴油机、小型汽油机、农用电动机的启动、运行、停车 农业机具使用与维护 现场教学、生产实习8 大豆、玉米、小麦种植技术 农作物生产技术 现场教学、生产实习9 作物病虫草害防治 植物保护技术 现场教学、生产实习10 各种蔬菜栽培 蔬菜生产技
9、术 生产实习11 当地主要花卉栽培技术花卉栽培技术 现场教学、生产实习专业能力12 组培苗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 现场教学、生产实习1 现代化办公能力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办公自动化训练课堂训练 答题 培养学生能力2 运用外语能力外语听说读写专项能力训练、方法能力综合训练课堂训练 答题 培养学生能力3 计算数值能力数学、理化基础训练、数学计算专项技能训练课堂训练 答题 培养学生能力4 继续学习能力 语文课、英语课 、英语听力课课堂实践活动5 推广新技术能力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花卉栽培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农作物生物技术课堂实践活动6 理解分析能力植物保护技术、农作物生产技术、语文课、数学课课
10、堂实践活动方法能力7 比较鉴别能力哲学与各门课程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课堂实践活动社 1 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生涯规划 课堂训练 案例教学 德育指导 班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会教育 模拟训练 2 心理素质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训练 案例分析 阶段测试 模拟示范 案例分析 情境训练 多媒体教学3 礼仪修养语文、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课堂训练 综合考评 模拟示范、情境训练 阶段测试 多媒体教学4 人际沟通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课堂训练 多媒体演示 社会实践 角色扮演 案例分析 阶段测试5 应用写作语文应用文写作课堂示范 强化训练 作文比赛 范文展示 期末测试 小组
11、讨论6 推销自我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语文、应用文写作课堂示范 强化训练 作文比赛 范文展示 角色扮演7 竞争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语文、应用文写作课堂示范 强化训练 作文比赛 范文展示 、角色扮演会能力8团结协作精神 计算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体育课堂示范 强化训练 作文比赛四、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培养熟练产业技术工人为基准点,通过校企合作,根据现代化大农业生产过程安排教学。农闲季节在学校学习理论,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根据生产季节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农业生产环节进行生产实践教学;第一学年为基础职业能力培养阶段,第二学年为核心职业
12、能力培养阶段,第三学年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阶段。在我校的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行“校企合作,基于农业生产过程” 分阶段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五、课程体系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模块课程为载体,产学结合为手段,以过程考核为抓手,技能鉴定为保障的课改理念,构建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分别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将现代农艺技术课程分成职业素质、基础技能、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四个模块(一) 课程体系分析表(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授课方式(课时)类别序号课 程 名 称总学时集中学习网络学习辅导答疑理论实践一体
13、生产实践教学面授时间学期/课时/日期企业生产实践教学安排(农业生产环节)答疑考试时间安排1 职业生涯规划24 8 12 4 /8/(8.25-9.10)/(2.16-2.22)2 职业道德与法律20 4 12 4 /4/(2.23-3.7) /(8.24-8.31)3 经济政治与社会20 4 12 4 /4/(9.1-9.8) /(2.15-1.17)4 哲学与人生 24 8 12 4 /8(2.18-2.25) /(7.6-7.10)5 语文 44 12 28 4 /12/(8.25-9.10)/(2.16-2.22)6 数学 44 16 20 8 /16/(8.25-9.10)/(2.16
14、-2.22)7 英语 44 16 24 4 /16/(8.25-9.10)/(2.16-2.22)8 化学 24 8 12 4 /8/(8.25-9.10)/(2.16-2.22)9 计算机基础 40 12 24 4 /12/(2.23-3.7)/(8.24-8.31)职业素质模块小计284 88 156 4010植物生产与环境72 16 32 8 16 /8/(8.25-9.10)(12.16-12.20)11农业生物技术72 16 32 8 16 /12/(8.25-9.10)/(2.16-2.22)12农业机具使用与维护48 16 4 28 /16/(2.18-2.25)/(7.6-7.
15、10)13农业经营与管理40 16 20 4 /16/(9.1-9.8) /(2.15-1.17)基础技能知识模块 小计232 64 84 24 6014 植物组织培养36 12 16 8 /12/(2.18-2.25)/(7.6-7.10)岗位能力拓15农作物生产技术124 24 8 92 /24(2.18-2.25)/(4.18-9.25)/(7.6-7.10)16蔬菜生产技术104 24 8 72 /24/(2.18-2.25)/(4.18-9.25)/(7.6-7.10)17中草药栽培 80 12 4 64 /12/(2.18-2.25)/(4.18-9.25)/(7.6-7.10)1
16、8食用菌栽培 80 12 4 64 /12/(8.25-9.10)/(2.18-10.25)/(8.24-8.31)19植物保护技术80 24 12 8 36 /12/(2.18-2.25)/(4.18-9.25)/(7.6-7.10)20农产品贮藏与加工24 8 16 /8/(2.18-2.25)/(2.5-76)/(7.6-7.10)21土壤与土壤化验64 8 8 8 40 /8/(9.1-9.8) /(2.5-76)/(7.6-7.10)22花卉栽培技术60 8 8 44 /8/(9.1-9.8) /(2.15-1.17)模块小计652 132 36 56 42823农艺工考工强化实训3
17、16 316 、24整地作业实习168 168 25大田播种、施肥等田间管理实习252 252 、26大豆、玉米收获实习252 252 、27蔬菜、中草药育苗技术100 100 、28综合及顶岗实习2100 2100 、通过实际操作考核、实习单位评定、实习报告进行综合评价。岗位能力提升模块小计3188 3188合计4356(2)专业主干课、核心课程主要内容(1) 植物生产与环境 (72 学时)主要使学生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了解光、温、水、土、肥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控,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等,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2) 农业生物技术主要使学生了
18、解作物遗传变异和作物育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农业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掌握作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3) 农作物生产技术(124 学时)主要使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农产品品质标准,掌握播种、育苗、水肥管理、收获等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了解当地主要农作物的良种引进与繁育技术及品种良种化、种子标准化技术体系。(4) 植物保护技术(80 学时)主要使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植物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及预测、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等。(5) 蔬菜生产技术(104 学时)主要使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蔬菜的种类、生物学特性、生长发
19、育规律以及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6) 农产品贮藏加工(24 学时)主要使学生了解农产品贮藏和加工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专门化方向(见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可参照上述要求确定。(7) 农业经营与管理(40 学时)主要使学生了解经营管理的原理,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的方法,资金、劳动力管理和签订经济合同等知识,以及农业生产诸要素的合理组织和开发利用的知识。(8) 农业机具使用与维护 (48 学时)主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农用动力机械,基本掌握常用农机具的结构、基本操作、调整和维护保养方法,并根据农艺与农机相互适应的关系,合理使用农业机械,掌握作业质量的检查方法。(9)土
20、壤与土壤化验(64 学时)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土壤中物质运动规律和植物的营养规律以揭示土壤肥力的本质、土壤和植物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提出提高土壤肥力的途径、肥料的合理施用技术等,为提高植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提供理论依据的科学。并培养实际运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既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又有一定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融为一体的学科。使学生获得土壤学和肥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以达到对学员的实际工作起一定的指导作用。(10)中草药栽培技术(80 学时)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中草药在选地、整地、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
21、工等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在学会如何根据当地的综合生态环境、拟种药用植物的特点习性、自身的经济技术现状、市场信息及其价格变化趋势等基础条件,科学的预测中药材的成本、效益和风险,选择适宜的药材种类型;根据药材种类和环境特点制定生产计划和栽培技术规程;以及按照生产计划和栽培技术规程,组织、指导与实施中草药生产技能的基础上,培养训练学生如何在今后的生产实际中,实现中草药的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种植思路、技术和方法。培养服务于中草药生产、营销等岗位的能型专门人才。(11)花卉栽培技术(40 学时)主要是使学生了解花卉的分类、花卉与环境的关系,掌握花卉的繁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花卉的花期控
22、制,鲜切花的周年生产和主要花卉的设施生产技术。 (12).食用菌栽培技术(100 学时) 主要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菌种的制作、贮藏及不同食用菌的栽培管理技术及鲜菇的采收六、教学模式与方法在本专业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模式。针对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各学科的不同特点,教务科组织编写一体化教学指导方案,组建一体化教学场景,创造一体化教学环境,统筹安排各专业学科的一体化教学时间,实现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充分利用学校及合作企业资源,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七、教学
23、组织与管理根据农事季节,安排学员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理论教学采取集中讲授与小组学习、个人自修、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专业技能教学采取在教师指导下,边学习边生产、边工作边实践的方式进行;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统筹安排集中面授、网络教学、生产实践教学、辅导答疑、理论考试、技能考评等各个环节,校企合作,基于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完成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八、教学建议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路,即专业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与专业相关的产业活动进行,使专业和产业得以有效的结合。并在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过程中,推进以产业为主体的基地建设, 从而实现“一个结合”(即产教结合,形成专业教育教学特色
24、),加强“两个建设”(即专业现代化建设和专业产业化建设),提高“三个效益”(即教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农作物生产技术 、 蔬菜生产技术 、 中草药栽培 食用菌栽培 花卉栽培技术等专业课教学时,将教室与实训基地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场地进行教学,使教师“教” 、 “导”与学生“学” 、 “训”融为一体。九、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情况一览表序号 基地名称 数量 实训项目1 温室 1 蔬菜生产、食用菌生产2 大棚 1 蔬菜生产、食用菌生产3 五味子园 1 五味子生产4 辽藁本园 1 辽藁本生产5 防风园 1 防风育苗,田间管理6 射干园 1 射干育苗,田间管理7 中草药园 1 中草药育苗、移栽
25、,田间管理北地中草药园 1 各种中草药育苗移栽、田间管理、 收获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情况一览表序号 基地名称 数量 实训项目1 龙镇农场 1 土壤2 格球山 1 蔬菜3 锦河 1 中草药4 长水河 1 防风5 尾山农场 1 中草药6 五大连池 1 水稻7 建设农场高油大豆实习基地 1 大豆8 赵光农场高产玉米实习基地 1 玉米9 红星农场蔬菜种植 1 蔬菜10 长水河农场防风种植基地 1 防风11 北良科研所 1 土壤十、组织机构十一、 、成绩考核 考核范围: 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习实训表现。成绩评定方法 100 分.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 10% 2、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30% 3、实践成
26、绩占总成绩的 60%十二、毕业条件与要求学生必需同时具备以下二项条件才能取得毕业证书各门理论课与实践课考试合格。必须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农艺工中级技能证书。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职务 工作单位 委员会所任职 务1 王传峰 男 中教特级/校长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主 任2 梁 成 男 高级讲师/教学副校长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副主任3 万太文 男 北安分局建设农场场长 农垦北安分局建设农场 副主任4 王文富 男 北安分局红星农场副场长 农垦北安分局红星农场 委 员5 苏兴俊 男 农垦北安分局赵光农场副场长 农垦北安分局赵光农场 委 员6 何恩义 男 高级讲师/教务科长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委 员7 马 兴 男 高级讲师/科研办主任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委 员8 李华 女 高级讲师/教务科副科长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委 员9 李伟 女 高级讲师/教研室主任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委 员10 郭士环 男 农艺师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委 员11 刘丽波 女 高级讲师/教师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委 员12 李玉梅 女 高级讲师/教师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委 员13 杜金荣 女 高级讲师/教师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委 员14 李善华 女 高级讲师/教师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 委 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