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专业施工图自校及拍图要点9.1 建筑与结构9.1.1 图纸标识核对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子项名称、子项编号是否一致;9.1.2 说明:核对项目概况、建筑高度、室外标高、室内正负零标高、抗震设防烈度、墙体材料等是否一致;9.1.3 平面图:A. 结构基础图平面内容是否一致,轴网及轴网编号是否一致;基础平面尺寸,地下室墙体、柱平面尺寸及定位是否一致;电梯基坑、集水坑的平面位置、坑底标高是否一致;有地下室结构底板板面标高(绝对标高)与建筑标高以及建筑总说明注明的地下室建筑面层厚度是否一致;无地下室结构基础梁梁顶标高(绝对标高)与建筑正负零标高以及建筑总说明注明的地面建筑面层厚度是否一致,底层地面或
2、基础平面的基础梁、拉梁、承台等是否对设备管沟及雨污水管等有影响,是否已考虑避让;B. 结构柱、剪力墙平面图平面内容是否一致,轴网及轴网编号是否一致,各层平面标高是否一致;墙、柱平面尺寸及定位是否一致,剪力墙与梁的偏心是否与建筑吻合;建筑、结构图纸地下室外墙是否反映预留洞口或预埋穿管的位置、大小、标高?是否一致?地上剪力墙留洞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是否满足建筑(吊顶)要求建筑、结构图纸是否已反映风机房墙体及风井留洞?C. 结构各层梁板图平面内容是否一致,轴网及轴网编号是否一致,各层平面标高是否一致;结构降板高度与建筑总说明注明的楼屋面板建筑面层厚度是否一致?建筑图特别注明的结构标高是否与相应结构图
3、一致?核对建筑及设备留洞(电梯井道、楼梯间净宽、风井、设备留洞、设备吊装孔)是否考虑结构梁宽,特别是结构转换处要考虑结构梁的宽度变化、剪力墙收分处考虑剪力墙的厚度变化;结构梁布置是否满足建筑使用功能需要及空间美观和风水需求?(如住宅户内客厅及餐厅上方梁位置是否合理,次梁是否裸露在走道上方)全面复核梁下净高(尤其是最大梁高处)是否满足设备安装后的各建筑空间最小净高要求(注意结构降板、坡道入口处等) 。例如,复核走道、餐厅、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净高;复核地下车库净高;幕墙根部是否设置结构地梁,尤其是地下室顶板降板区域;复核防火卷帘上方是否有管线敷设足够的管道敷设空间;阳台、露台、卫生间、室外平台等
4、部位是否考虑了特殊降板,采暖地面和非采暖地面的降板厚度是否区分;需要设置排水沟的房间(例如水泵房、热交换站、地下车库)是否考虑排水沟的构造厚度,需要设置电缆沟的房间(如开闭所、变电所)是否考虑了特殊降板;结构降板区域上翻梁不应影响排水、管线及建筑使用功能;地下室顶板上翻梁不应影响室外排水沟、室外管线、室外扶梯底坑等布置;结构板边线与建筑内容是否一致(特别是玻璃幕墙及有通窗的部位) ;设备用房及屋面设备基础的平面位置及尺寸是否一致;9.1.4 立面图:周边梁高与建筑立面是否一致;外立面各层窗顶标高建筑、结构是否一致?立面空调板、阳台板、雨篷板、造型挑板标高与建筑立面是否一致?女儿墙标高变化是否一
5、致?幕墙安装需要在外墙体设置的构造柱、圈(连)梁、预埋件是否满足建筑要求;外挑结构封边梁高度与建筑立面是否一致,外廊、外走道等梁高是否连续一致;外立面幕墙、雨篷(非土建) 、大的电子显示屏等安装和固定应考虑结构处理方式9.1.5 楼梯详图:楼梯索引编号、轴网及轴网编号是否一致;楼梯平台及楼梯梁降板高度与建筑总说明注明的楼梯间建筑面层厚度是否一致;半平台部位的外侧梁与楼梯间外立面开窗位置是否协调,平台梁与楼梯间疏散门高度是否冲突;是否有楼层框架梁影响半平台建筑净宽(或净高) ;各楼梯平台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各梯段宽度、踏高踏宽踏步数及起始点定位是否一致;核对楼梯间构造柱位置;核对是否有凸出楼
6、梯间净宽净深以至于影响疏散宽度的结构梁、柱;核对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大于 2 米, 梯段净高大于 2.2 米;核对地上梯段与地下梯段之间防火分隔墙的设置位置是否一致;此处结构是否增加了支承梁或扩大相应梯段板至贴齐对侧梯段板(作为墙体支承);梯段板横向是否已延伸至楼梯间墙内侧贴齐?地下室出地面楼梯须设集水坑;9.1.6 电梯、自动扶梯详图:复核结构图纸各层梯井净尺寸及底坑尺寸是否完全一致,是否符合建筑要求;复核电梯井道基坑深度、顶层净高、机房净高是否满足建筑要求;复核各层电梯土建门洞是否满足要求,与建筑一致;消防电梯应设消防集水坑,有效容积不小于 2 立方米;复核自动扶梯安装所需楼板预
7、留洞尺寸,自动扶梯上下端牛腿梁预留位置;复核自动扶梯土建基坑位置及净尺寸;9.1.7 坡道详图:坡道索引编号、轴网及轴网编号是否一致;坡道结构降板与建筑总说明注明的坡道建筑面层厚度是否一致;核对坡道上方结构梁,确保 2.0 米自行车通行最小净高;2.2 米微型车小型车(客运)通行最小净高,2.8 米轻型车(货运)通行最小净高。(坡道上方如有喷淋保护,复核净高时需考虑喷淋安装高度) 。核对坡道起始点、变坡点的标高和定位;顶部开敞的车库坡道出口、自行车坡道入口是否设置截水沟、集水井等排水设施;9.1.8 墙身节点:轴号、墙身或节点编号是否一致;墙身、节点有无缺漏;各部位尺寸与标高是否一致;框架梁、圈梁、过梁的尺寸、位置及轴线偏向是否一致;与平面、剖面是否吻合;地面做法、各部位结构降板是否一致;墙身构造做法的抗震性、施工便捷性和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