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形势下创新从优待警工作初探内容摘要:从优待警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其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政治上的关心,精神上的鼓励,工作上的爱护,业务上的培训,后勤上的保障以及生活上的体恤等等。只有坚持从优待警,解决民警的后顾 之忧,才能不断提升 队伍水平,不断提高队伍的凝聚力,从而在公安队伍中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观念。关键词:从优待警;内涵;以人为本在当今这个非常重视人权的社会,警察作为社会主体的一部分,也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虽然在各级政府、各级公安机关已把从优待警提到了工作的要求之中,但是这仍然是一个在认识上尚未清晰,在工作上远未到位的现实问题。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国家机关中不可或缺
2、的一部分,是维护国家稳定的一线战斗力,因此,全面提高警察的社会待遇,全方位从优待警迫在眉睫。一、 从优待警推行的迫切性一个口号的提出,其意义和生命力并不取决于它的权威性和时髦,而在于现实的迫切需要和时间的长期检验。从优待警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项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面向世界的战略性建警举措。(一)从优待警是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它是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的具有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双重职能的政府部门。要完成上述
3、繁重的任务,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创造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就必须壮大人民警察队伍和加强公安工作;就必须在公安机关的管理训练、机构设置、指挥监督、工作方式、装备保障、民警待遇等方面建立和健全与其性质、任务相适应的体制和制度;就必须把从优待警贯穿在公安工作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领域和每一个环节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讲,从优待警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讲政治、讲大局的具体体现。(二)从优待警是保障民警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当前,公安民警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工作报酬权和休假权都受到了侵犯。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转变观念,把维护公安民警正当权益摆到重要位
4、置上。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班子,应该认真考虑民警的切身利益,理解民警在生与死、血与火考验中承受的心理和工作压力,关心解决2民警权益被侵犯的事件,否则就难以凝聚警心。因此,要强调从严治警的同时,也要重视从优待警,提倡多做奉献并不等于不兑现民警的合理需求,既要对个别民警违纪违规的问题严格查办,决不姑息养奸,又要对蓄意报复、诬告陷害民警的事件据理力争,积极查办,还民警一个清白。只有在政治上关心、人格上尊重,精神上鼓励、工作上爱护、业务上培训、生活上体恤每个民警,才能真正让民警流血不流泪,从而凝聚警心,激励斗志。作为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必须常怀爱警之心,恪守为警之责,践行育警之举,善谋强警之策。(三)从优
5、待警是凝聚警心的根本保证人民警察是一个光荣的、神圣的职业,也是在和平年代中最危险、最辛苦、最重要的职业之一。对于这一门职业,从外界讲,需要形成一个全社会支持和尊重的环境,从内部讲,需要营造一个人心凝聚、士气高涨的氛围。唯有如此,公安队伍才能始终保持顽强的战斗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从优待警的战略方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带来我国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的急剧变化,许多公安机关都存在“招不进人,留不住人”的窘迫。有一位中央领导同志针对这种情况,提出要做到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这是很有见地的。因此,从优待警对凝聚警心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在现阶段尤为突出和鲜明。
6、二、 全面诠释从优待警的内涵从优待警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包括政治上关心民警、精神上鼓励民警、工作上爱护民警、业务上培训民警、后勤上保障民警的利益、生活上体恤民警等等。(一)政治上的关心政治性强是人民公安的显著特征。政治素质是民警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政治上关心民警是从优待警的应有之义。政治关心首先体现在对民警的政治教育和政治培养上,我们大队是一个新警居多的大队,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刚毕业的新警,即使受过专业训练但是在某些方面政治性仍然不是很强,这就需要大队领导对新警进行专业的政治教育及培养,做到三多, “多关心,多提点,多教育” ;其次体现在对民警的政治信任和政治待遇上;第三,体现在对民警的政治
7、荣誉和政治鼓励上,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提高民警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民警的政治素养。(二)精神上的鼓励精神上的鼓励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人格上要尊重民警,其次就是伤亡时的抚恤。31、人格上尊重民警。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要求“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人民警察互爱互助精神最能体现从优待警的本质特征。警察队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志同道合的同志关系,一种肝胆相照的战友关系,一种血肉相连的兄弟关系。职位高低只是岗位分工的不同,而不是人格的高低贵贱。广大民警不是单纯的被管理对象、行政命令的执行者、完成领导意图的工具,而是公安机关事业的根基、力量的源泉、真正的英雄。因此,应当尊重民警
8、,依靠民警,信任民警。2、伤亡时抚恤民警。警察是与犯罪并存的,有犯罪的发生就会有警察的出现。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人民警察在与邪恶势力斗争的过程中负伤牺牲是难以避免的。建国 60 年来,以身殉职的民警不计其数,光荣负伤的更是有 10 万余名。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我们应当关心和厚待他们,使英雄流血不流泪,伤身不伤心,使英烈的遗属不致因亲人去世而陷入孤独无援的境地。(三)工作上的爱护工作上的关心爱护集中体现在知人善任和对民警工作能力的培养上。知人善任是用人之道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民警才能的发挥、内在潜力的开发以及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派出所领导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合理安排工作
9、,在此基础上,要大力推行“见习所长制” ,即在所长的监督指导下,由见习所长负责部署、检查一周的工作并向所长负责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增强了民警的信任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各方面得到锻炼。(四)业务上的培训随着科技的进步,民警的知识水平也要更新,尤其是业务水平。要把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提高队伍素质的基础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抓培训入手,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不断提高广大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实战技能。首先,完善教育培训规划,抓好业务培训。要抓好在职民警的学历教育,提高民警的文化素质。要坚持“凡晋必训”的培训制度,抓好新民警岗位培训、晋升警衔培训。其次,开展岗位练兵,提高队伍的
10、整体实战水平。岗位练兵是提高队伍素质,实施规范化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各警种要以本岗位为“主阵地” ,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重点抓好业务理论、法制观念、实战技能和队列训练。要继续抓好各警种岗位执业资格考试考核制度,提高从事本警种岗位工作民警的素质和能力。(五)后勤上的保障人民警察工作在违法犯罪的第一线,经常面对的是暴力犯罪,经费和装备4上的缺陷会给民警的工作直接带来不便,甚至危险,因此,武器装备是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执行警务、战胜犯罪、保护人民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警察与罪犯的斗争,既是勇敢和智慧的较量,又是经费和科技的对峙。只有在经费和装备有了保障时,民警才可以更好的开展工作。对公安民警的后勤
11、保障还包括休假权的保障和工作报酬权的保障。当前,在一些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超负荷的工作量与相对低下收入的矛盾,警力不足与发案居高的矛盾,严格的考核要求和办案程序与执法基础相对薄弱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经济落后,装备得不到更新,警力得不到增加,警力与常住人口比例不足万分之十,面对复杂的治安环境和不能中断的日常治安行政管理,长期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对绝大多数民警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有些民警甚至自从事公安工作以来,从未休过假。特别是基层公安工作,压力尤其大,因此,后勤工作人员要合理安排民警的工作时间,保证民警的正常休息,同时,也要督促有关人员按时发放民警的工作报酬,以保障民警的正常工作和
12、生活。(六)生活上的体恤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每个民警都希望被关心、爱护。领导的关心和爱护会潜移默化地使民警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因此,派出所领导要从政治、工作、生活上关心、爱护民警。要建立家访制度,关心民警的家庭生活,真正了解、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解除民警的后顾之优。要加强基层所队“五小工程”的建设,为民警提供强有力的生活保障。三、 “从优待警”是“以人为本”理念在队伍管理上具体行为的直接体现从优待警体现了党委以及政府对公安民警的关心和爱护,是提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个战略性举措,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公安队伍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但要将其落到实处,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和解决,重点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
13、面工作:(一)准确把握从优待警的内涵,不断发展和创新。工作中,要注意克服重物质轻精神,重生活改善轻心理健康,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等不良倾向,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从优待警的出发点是有利于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提高民警素质和调动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公安工作。落脚点要多办实事、办好事上下功夫。坚持二者的结合,才能真正达到目的。从优待警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既要坚持和完善再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机制,又要从新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5新路子。(二)优化警力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发挥现有警力的最大效能。这是从优待警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念上强调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开发方
14、式上完善学习环境,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在讲求团队精神的情况下注重民警个人素质提高和发展空间的拓展,使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相统一。建立围绕个人工作情况的科学绩效考评机制,促进民警行为的矫正,减少不作为,避免乱作为。根据社会治安现状和发案规律,合理配置警力,做到科学用警,把有限的警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同时,兼顾民警个体的不同特点,合理分配工作岗位,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要从基层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科学部署工作,掌握工作节奏,避免打“疲劳战”和“消耗战” ,做到适度用警。注意依法用警,严格在法定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内履行职责,严禁指派公安民警从事超越法定职权的活
15、动,并建立警力使用相关法律制度,从法律上明晰警力调配、使用的范围、权限,从根本上防止非警务活动的发生,保证公安机关集中精力干好自己的“分内事” ,为保一方平安、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作出更多的贡献。(三)切实保障民警基本合法权益,不断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热情关心民警的政治进步,通过发展入党、解决职级、表彰奖励等形式,体现组织上的关怀。要重视民警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队伍管理制度,营造民警成长成材的良好环境,激发民警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要切实保护民警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这是对民警最深切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当前基层民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研究制定维护民警合法权益的措施,
16、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民警遭遇不法侵害时,为民警声张正义,并给予法律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抚慰。参考文献:论从 优待警 王勇平 南粤警坛2002 年 1 期公安派出所经费保障研究广州市公安局装备财务处课题组 南粤警坛2008 年 3 期对保 护民警正当 权益的几点浅见李宝对 南粤警坛2007 年 6 期积极推 进队 伍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李达文 南粤警坛2001 年 2期关于加 强派出所 队伍建设的思考尹燕京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3 年第 1 期树立人本 观 念 创新和发展公安队伍建设机制王敏 南粤警坛2005 年 2 期关于 维护公安民警正当 执法权益问题邓敏强 南粤警坛2007 年 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