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针灸学课件 8.灸 法.ppt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7287809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课件 8.灸 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针灸学课件 8.灸 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针灸学课件 8.灸 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针灸学课件 8.灸 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针灸学课件 8.灸 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灸 法,1掌握灸法定义、特点;常用灸(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的操作、 临床应用。 2熟悉灸法的分类、作用及灸感、灸量、灸法补泻;灸法操作的注意事项。 3了解温灸器灸的操作及临床应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 灸法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灸用材料 第三节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 第四节 灸感、灸量和灸法补泻 第五节 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第六节 灸法的注意事项 复习思考题,第一节 灸法的概念和特点,一、概念,“灸”,灼烧之意。以艾绒为主要灸材,烧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温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扶正祛邪,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说文解字:灸,灼也,从 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 燃火,

2、按而灼也。,(一)灸法的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二)灸法的特点 1 .适应症广,疗效显著。 2 .操作安全,容易掌握。 3 .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二、灸法的作用特点,第二节 灸用材料,一、艾及艾制品 (一)艾,艾叶作用:温经散寒,祛 风解表,行气活血,回阳 救逆等。,选择艾绒作为主要灸材的原因为: 便于搓捏成形; 芳香易燃,火力温和,穿透力强,可深入脏腑或透达病所; 价格低廉,便于采集。,艾绒的制作,农历35月采集新鲜肥厚艾叶;曝晒干燥,捣碎去杂梗、泥沙;晒、捣筛反复多次,形成艾绒。 粗艾绒:间接灸 细艾绒:直接灸,艾绒的保藏,注意防潮、防霉、防蛀。,孟子有“七年

3、 之病,求三年之艾” 之说。,即艾条(图) 。 无药艾条 普通药艾条有药艾条 太乙针雷火针,(二)艾制品,艾炷:,艾卷:,为锥形艾团,根据临床需要分大、中、 小三种规格。(图) 。燃尽一个艾炷 称为一壮。,二、其它灸用材料,灯心草、黄蜡、桑枝、桃枝、硫磺、药锭、药饼等。,火热类,非火热类,毛莨、斑蝥、旱连草、大蒜、白芥子等。,第三节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直接灸:化脓灸、非化脓灸艾炷灸 间接灸:隔姜、蒜、盐、药饼灸悬 灸:温和、回旋、雀啄灸艾灸类 艾条灸 实按灸:太乙针、雷火针温针灸 常用灸法 温灸器灸非艾灸类,一、艾灸类,(一)艾炷灸 把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称为艾炷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4、1直接灸,根据施灸部位有无灼伤化脓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两种。,2 间接灸,将间隔物置于艾炷与皮肤之间,点燃施灸的方法。根据间隔药物的不同,间接灸又有多种灸法。,(1)化脓灸(瘢痕灸), 选择体位舒适、平正、宜于持久; 安放艾炷穴位局部涂以少许葱、蒜的汁液,增加刺激,放置中、小艾炷; 点火施灸病人感到灼痛,可在施灸处周围轻轻拍打以减轻疼痛。灸完一壮后,用纱布蘸冷开水轻檫灸处,反复灸79壮。 灸后处理敷膏药,灸后护理。顽固性疾病,艾炷灸-直接灸,化脓灸图,操作:,适应病症:,(2)非化脓灸, 将施灸处涂少许凡士林,安放中、小艾炷,点燃灸之; 出现灼痛时用镊子夹去艾炷或压灭,更换艾炷再灸; 连续灸3

5、7壮,以皮肤轻度红晕为度。 适应病症:一般虚寒性病症。,艾炷灸-直接灸,2间接灸法 (1)隔姜灸, 制作姜片:将鲜姜切片,厚0205cm,直径约2cm,中间用针穿数孔; 定穴,把姜片放在穴位皮肤与艾炷之间,点燃至尽,除灰烬; 当患者感到灼痛时更换艾炷,姜片烧坏时更换姜片; 灸57壮至皮肤潮红。 作用:解表散寒、温中止呕,艾炷灸-间接灸,(2) 隔蒜灸 制作蒜片:将独头蒜切片厚02 05cm ,中间用针穿数孔; 定穴,把蒜片放在穴位皮肤或肿块与艾炷之间,点燃至尽,除灰烬; 患者感到灼痛时更换艾炷,蒜片烧坏时更换蒜片; 灸57壮至皮肤潮红。 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杀虫。,艾炷灸-间接灸,隔蒜灸

6、的另一种形式叫铺灸,又称长蛇灸。,(3) 隔盐灸 操作方法: 病人仰卧屈膝,肚脐凹陷者,将盐填平脐孔。 隔以姜片,置艾炷于其上,点燃灸之。 患者出现灼痛时更换艾炷再灸。一般灸510壮。 (亡阳脱证不拘壮数,灸至病情好转为止。) 作用:回阳救逆,温中散寒。,艾炷灸-间接灸,(4)隔附子(饼)灸 操作方法: 附子研粉,以黄酒调成厚0.5cm,直径2cm的药饼,中间穿数孔。 将附子饼置于穴位皮表与艾炷之间,点燃施灸。 患者出现灼痛时更换艾炷,灸57壮,以皮肤红晕为度。 作用:回阳救逆,温中散寒。,艾炷灸-间接灸,(5)隔胡椒饼灸 操作方法: 适量白胡椒粉加面粉与水调成饼,厚0.5cm,直径2cm ,

7、中央凹陷。 放适量的药末(丁香、肉桂、麝香)填平凹陷。 置艾炷于上施灸,灸57壮,以温热舒适为度。 作用:温中散寒、活血通经。,艾炷灸-间接灸,(二)艾条灸 用艾条在穴位上灸灼的方法。,1、悬起灸 指将点燃的艾条悬于穴位上方约23 cm的施灸方法。施灸时间1020min,以皮肤温热红晕为度。操作方式: 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2、实按灸 在施灸部位垫上布或纸,点燃药条一端后,趁热按到施术部位,使热力透达到深部的灸法。操作方式: 太乙针 雷火针,艾条灸,温和灸,距离相对固定,23 厘米,灸10 15分钟 ,局部红晕为度。适应症:慢性病、虚证。,艾条灸,雀啄灸,对准穴位,上下移动,如雀啄食。适应症:

8、急性病、实证。,艾条灸,回旋灸,距离相对固定,平行移动或左右旋转。适应症:筋脉痹阻、风湿痹痛。,艾条灸,2实按灸主要有太乙针和 雷火针两种,两者掺入的 药物不同,操作方法与适 应症均相同。 操作: 置7层棉布(或棉 纸)在施术部位,点燃药 条按压,使热力透达深部, 反复数次。每次每穴灸 57次。 适应症:风寒湿痹、痿证、 虚寒证等。,艾条灸,(三) 温针灸针刺得气后留针, 将约2 cm长的艾条套置 在针柄上,或将艾绒搓 捏于针尾处,点燃施灸 至艾段燃尽。若用艾绒 ,可灸35壮。适于既 要留针又施灸的患者。操作时在施灸部位 用硬纸片垫衬,以防艾 绒脱落烫伤皮肤。,(四)温灸器灸 将艾绒放入特制的

9、温灸器内,点燃后施灸的方法。操作方法:将艾绒及药末点燃后,置于温灸器中,待器具烧热后手持长柄在施术部位上方来回熨灸,1530 min,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适应证:痹痛、麻木、痿证,以及妇女、儿童、畏灸者。,二、非 艾 灸 类,非艾灸类包括火热类和非火热类两种。其中非火热类是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皮肤发泡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天灸”或“自灸”。,概念:用灯心草蘸油点燃,焠烫 穴位的方法。 作用:祛风解表、清热解痉、化 灯火灸 痰开窍。适应症:惊风、痄腮等 火热类 黄蜡灸 概念:将黄蜡烤热熔化治疗疾病的方法。 桑枝灸 概念:以桑枝烧燃用作灸材的方 法。,非 艾 灸 类,毛莨:截疟、平喘、通痹疟疾、

10、哮喘、痹证等。斑蝥:破癥散结、攻毒逐瘀神 非火热类 经性皮炎、痹证等。旱莲草:截疟疟疾大蒜:喉痹白芥子:通经止痛、利气化痰 痹、哮喘、阴疽痰核等,非 艾 灸 类,第四节 灸感、灸量和灸法补泻,一、灸感概念 灸感指灸疗时患者的自我感觉。一般灸法:局部温热,微微灼痛。可由浅达深,亦可循经传导。化脓灸法:灸时灼痛难忍,灸后化脓留瘢。,二、灸量,1. 概念,指施灸数量的多少。通过艾炷的大小、壮数来计算。,运用时结合患者体质、年龄、病情、施灸部位等 因素考虑。一般直接灸用小炷或中炷,间接灸用中 炷或大炷。,灸量不足,火候不到,就达不到 治疗目的。此外还应根据患者的体 质、年龄、施灸部位、病情等因素 确定

11、灸量。,2灸量原则 火足气至,适度而止。,灸 量 选 择 一 览表,三、灸法补泻,1灸法补泻的原则: “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2操作方法补法:点燃艾炷,不吹其火,待其自灭。艾灸火力温和,持续时间长,渗透力强,使真气聚而不散。泻法:点燃艾炷,口吹其火,使其快燃速灭,促使邪气消散。,教学参考,第五节 灸法的作用和适应范围,第六节 灸法的注意事项,一、施灸前的准备作好解释工作,取得病人配合。施瘢痕灸时,必先征得患者同意。体位宜舒适平正,便于准确定穴,利于安放艾炷和施灸。二、施灸顺序 先上后下,先阳后阴;先小后大,先少后多。三、灸法宜忌 阴虚阳亢、邪实内闭、热毒炽盛等证,应慎用灸法;颜面五官、大血

12、管处、心脏、阴部、重要筋腱等部位不宜直接灸,孕妇小腹部、腰骶部不宜施灸。教学参考,四、灸后的处理 1水泡 小水泡不要擦破,任其自然吸收;大水泡用消毒针刺破后放出水液,涂甲紫药水。2灸后调摄 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灸疮化脓期间要注意休息,严防感染。五、施灸注意点 1诊室环境 ,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烟雾过浓污染。2施灸时注意安全,防止艾火脱落,烧损皮肤、衣物。3灸疗中若发生晕厥要及时处理,方法同晕针。4对于过饥、过饱、过劳、酒醉、情绪不稳定者,不宜立即施灸。,教学参考,1、灸法的补泻 灸法的补泻和中药的作用是有区别的,中 药是通过胃肠吸收而产生效应,只有单向调节 作用,而灸

13、法是通过刺激体表而起作用,对 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这样 看来,关于灸法的补泻,应从灸法的功能和 操作两方面认识。,一般讲灸法多为补法,但若用于散瘀、活血、软 坚、排脓的灸法可视为泻法。从操作环节上两者应 予区别。有报道对32例高血压患者应用“以火泻者, 疾吹其火”的泻法,结果灸后,其中28例血压下降, 有效率为81.25%,而对26例低血压患者应用“以火补 者,毋吹其火”的补法,结果灸后26例全部血压上 升。在临床应用中,某些隔药物灸更能体现扶助正 气的补法,各种药物的敷灸也可以达到驱除邪气的 目的。临床运用灸法,应遵循辨证施灸的原则,灵 活应用,方能获得预期的目的。,返回,2

14、热证可灸历来多将热证列为灸法禁忌,针对这一情况,诸多医家就“热证可灸”进行了探讨。有人引述古今治验 ,认为“热证禁灸”之说是把疾病本身自然发展而出现的症状,或用其他疗法引起的不良反应,责之于灸法。近些年来,灸法的实验研究也为灸法治疗热证提供了一些客观依据。因此,对于热证忌灸之说,亦应从临床实际出发,不断扩大治疗范围,使灸法在防病治病中发挥更大作用。,教学参考,灸法不仅适用于阴盛阳虚的寒证,也可用于阴 虚阳盛的热证。因为实热证用灸法可以“以热引热” 使热外出;虚热证可通过灸法助阳,从而达到阳生 阴长的报道应用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总有效率 达到97%,更有以艾条温和灸治疗154例有明确诊断 的12种发热疾病(体温均在38以上)灸后体温可 明显下降。用艾卷温和灸,取穴肩井、乳根及手、 足三里穴,治疗急性乳腺炎和用艾炷隔蒜灸膻中、 天宗穴均取得满意疗效。对于急性结膜炎、麦粒肿 、中耳炎、急性扁桃体炎、小儿急惊风、口腔炎、 小儿暑疖以多种灸法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思考题,1艾灸类的灸法有哪些?艾炷灸与艾条灸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2常用的间接灸法有哪些?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如何操作?各适应于何种病症? 3艾条灸有哪几种?如何操作?,艾炷,艾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