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绪论1. 测量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分类。答:测量学的概念:测量学是研究如何测量地球或地球局部区域的形状并把测量结果用数据或图形表示出来的科学。测量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测量学的分类:(1)大地测量学(2)普通测量学(3)工程测量学(4)摄影测量学(5)海洋测量学(6)地图制图学2.大地水准面的概念及有关说明答:大地水准面的概念:我们设想把平均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的有关说明:a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略有起伏的不规则曲面。b 大地水准面上处处与铅垂线方向垂直。c 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球体可以代表整个地球形状。d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学的基准面,铅垂线是测量学的
2、基准线。3.确定地面点位有哪两点要素?答:确定地面点位的要素:a 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即绝对高程。b 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位置,即坐标4.绝对高程的概念。答:绝对高程: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用 H 表示5.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的概念。答:我国的高程基准:称为“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即根据青岛验潮站 1952 年1979 年搜集的统计资料计算出的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零点,由此测得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 72.260米,称为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 。6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过程。答:建立高斯平面坐标系的步骤:(1)分带:沿赤道一圈每隔 6 度或 3 度分一带,共
3、分 60 带或 120 带。(2)用一个大圆柱去套地球:用一个大圆柱去套地球,要求大圆柱要和中央子午线相切中央子午线:每一带最中间的那根子午线,称为该带的中央子午线。(3)投影:假设在地心放一个点光源,把地球表面的每一带投影到圆柱面上。(4)投影后,再把圆柱面展开铺平,中央子午线作为坐标纵轴即 x,赤道作为横轴即 y轴,交点为坐标原点 O。为了使地面上的点位和坐标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规定在横坐标值即 y 值前面加上带号。7.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水平距离、高程和水平角测量的影响。答:对水平距离的影响 :当距离为 10km 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所产生的距离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对水平角的影响 :在
4、一般测量工作中,对角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高程的影响 : 进行高程测量中,即使在很短的距离内也 必须 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8.测绘工作有哪些基本原则?答:1、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2、 前一步测量工作未作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测量工作 。9.测量学有哪些基本测量工作?答: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 : 高差测量、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测量10.测定和测设的概念。答:测定:把地面上原有的点、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地形图上标定出来测设:把地形图上设计好的点、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地面上标定出来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变化很大。地球表面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
5、8844.43 米,最低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海拔高度是-11022 米。(2)地球表面海洋占 71%,陆地占 29%(3)地球的半径是 6371 公里。在测量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近似地把地球当作圆球 2.水准仪和水准测量1、水准测量的目的。答:水准测量的目的:通过测量地面上两点之间的高差 h,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求算未知点的高程。2、水准测量的原理;答: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所提供的水平视线 测定 两点间高差的一种方法。3、水准仪的组成;答:水准仪由 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三部分构成4、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 圆水准器 气泡居中是仪器 粗略 整平的标志。5、符
6、合水准器的概念;答:符合水准器:在管水准器上安装有一组棱镜,通过棱镜的反射,将气泡两端的影像同时反映到目镜旁的观察窗内,若两端的影像符合时,则表示气泡居中,反之,则不居中,这种设有棱镜组的水准器,称为符合水准器。6、水准仪上各种螺旋的名称及其作用;答:物镜对光螺旋:使远处目标的像清晰。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制动螺旋:固定或松开望远镜。微动螺旋:使望远镜左右微微摆动。微倾螺旋: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7、叙述水准仪的使用步骤;答:主要讲使用步骤:共分五步 。安置仪器:把水准仪安置在脚架上并拧紧连接螺旋。三点要求:(1)要双手抱仪器;(2)脚架高度要适中;(3)架台要大
7、致水平粗略整平:(1)概念: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注意:转动望远镜任意位置圆气泡都居中才算粗略整平。 (2)方法:记住一句话,气泡移动方向始终与转动脚螺旋的左手大 拇指移动方向一致 。 瞄准水准尺:(1)目镜对光: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2)初步瞄准: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利用望远镜上的准星、照门瞄准水准尺,然后拧紧制动螺旋。(3)物镜对光: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成像清晰。(4)精确瞄准: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影像处在视场中央。(5)消除视差:精确整平:调节微倾螺旋,是管水准器气泡居中,即豆芽瓣重合。读数:读取中丝读数。要求:直接读出米、分米、厘米、估计到毫米。8、
8、何谓视差?视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如何?答:视差:物镜对光后,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地移动,若发现十字丝和水准尺影像有相对移动的现象,则称为视差。产生原因:水准尺没用恰好成像于十字丝分划板上。消除方法:反复调节目镜和物镜对光螺旋,直至视差消除。9、水准测量有哪些实施路线?如何进行成果检核?答:水准测量的实施路线:1、符合水准路线;2、闭合水准路线;3、支水准路线。成果检核:计算检核只能发现计算是否有误,测站检核只能检验一个测站上是否存在错误或误差是否超限,但对于一条水准路线来说,测站检核不足以说明测量全过程的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如仪器本身误差。只有通过成果检核才能知道。10、闭合水准路线和符合水准
9、路线的计算过程。答:包括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和符合水准路线的计算 :计算过程:(1)列表,把已知数据填入表中;(2)计算高差闭合差 fh,对于闭合水准路线, fh=h 测对于符合水准路线,fh=h 测h 理(3)计算高差容许闭合差 fh 容: fh 容=12n fh 容=40L 若 fhfh 容,说明测量结果符合要求。(4)调整高差闭合差:调整原则:将闭合差以相反的符号,按与测站数或距离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段中去。(5)计算改正后的高差:实测高差改正数(6)计算待定点的高程。11、取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哪些误差?答:水准测量时取前后视距相等可以消除以下误差 :1、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产生的误差
10、。2、大气折光的影响产生的误差。3、地球曲率的影响产生的误差。3.经纬仪及角度测量1、水平角的概念;答:水平角: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得角度称为水平角。用 表示2、测量水平角时对水平度盘有哪些要求?答:测量水平角时对水平度盘的要求:1 水平度盘一定要水平放置。2 平度盘中心一定要和地面上的点位处在同一条竖直线上。3、经纬仪是由哪三部分组成的?答:经纬仪的组成:由 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 三部分组成。4、经纬仪上各种螺旋的名称及其作用分别是什么?答:1、物镜对光螺旋:使远处目标的像清晰。2、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3、读数显微镜调焦螺旋:使读数清晰。在读数时,要通过反光镜把光
11、线充分反射到进光孔中。4、水平制动螺旋:固定或松开照准部。5、水平微动螺旋:使照准部左右微微摆动。6、望远镜制动螺旋:固定或松开望远镜。7、望远镜微动螺旋:使望远镜上下微微摆动。8、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9、光学对中器调焦螺旋:使地面上的点位清晰。10、脚螺旋:使水平度盘上的水准管气泡居中。11、度盘控制螺旋:使水平度盘转动12、轴座固定螺旋:固定轴座。 5、经纬仪对中、整平的概念和目的分别是什么?答:对中目的:使仪器中心和角的顶点处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对中方法:有垂球对中和光学对中两种方法。整平目的: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6、叙述经纬仪的整平过程;答:首先使水平度
12、盘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的连线,两手相向转动着一对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注意气泡移动方向始终和转动脚螺旋的左手大拇指移动方向一致,然后把仪器转动 90 度,再调节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进行两到三次,直至仪器转动任一位置气泡都居中为止。7、叙述经纬仪的使用步骤;答:1、安置仪器:注意事项:(1)脚架高度要适中。 (2)架台要大致水平。(3)要双手抱仪器。 (4)连接螺旋暂时不要拧紧。2、对中:3、整平:4、照准目标:(1)用望远镜上的对点器照准目标,然后固定水平制动螺旋和望远镜制动螺旋。(2)调节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的像清晰。(3)调节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4)调节水
13、平微动螺旋和望远镜微动螺旋,使目标的像处在十字丝中心。5、读数。 8、水平角测量的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角度?答:水平角观测方法 :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两种。测回法:适用于观测两个方向之间的单角。方向观测法:适用于同一点多个方向之间的夹角。9、叙述用测回法测量水平角的步骤?答: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 :1、在 O 点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2、盘左照准 A 点,读取读数 a13、松开制动螺旋,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盘左照准 B 点,读取读数 b14、松开制动螺旋,翻转望远镜,盘右照准 B 点,读取读数 b25、松开制动螺旋,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盘右照准 A 点,读取读数 a26、计算:上半测回
14、 1b1a1 下半测回 2b2a2若 1240 取 (12)210、角度测量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可以消除哪些误差?。答:角度测量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可以消除或减小的误差 :1、度盘刻划不均匀产生的误差。2、照准部偏心产生的误差。3、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产生的误差。4、横轴不垂直于竖轴产生的误差。5、竖盘指标差的影响。4.距离测量水平距离:地面上的两点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以后投影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水平距离。距离测量的方法: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钢尺量距有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两种一、测量工具:1、主要工具:钢尺 规格有 20m、30m 、50m 等几种;根据钢尺零点位置的不同有端点尺和刻线尺之分
15、。2、辅助工具:测釺、标杆、垂球等。二、平坦地面的丈量方法:如图,欲测 A、B 之间的距离,其步骤如下:1、直线定线:定义:地面两点间的距离大于整根尺子长度时,用钢尺一次不能量完,这就要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个点,把直线分成若干段,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直线定线方法:标杆定线、经纬定线、细线定线说明:每一段的长度略小于一个整尺长。2、距离丈量:丈量工作需两人进行,持钢尺零端的人(后司尺员)站在 A 点处,持钢尺末端的人(前司尺员)沿丈量方向前进,至一整尺长度处停下,拉紧钢尺,使钢尺零点对准 A 点,定出 1 点,在 1 点处插一个测釺,由此丈量下去,设余长为 q,则 AB 的全长为:DAB=nl
16、+q要往返测量一次,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测量精度用相对误差 k 来衡量 K= 在平坦地区,k13000三、倾斜地面的丈量方法:(1)平量法:(适用于倾斜地面坡度不大时)(2)斜量法:(适用于倾斜地面坡度较大时)四、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需要考虑的因素:1、温度影响2、尺长影响3、拉力影响4、高差影响五、光电测距仪简介1. 测距原理:通过测量光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一次所经过的时间 t,来确定两点之间的距离 D D=1 2ct2.优点:测程远,精度高,受地形限制少,作业效率高 3.使用光源:普通光源、红外线光源、激光光源 4.分类:远程(20km 以上) ,中程( 5-20km) ,近程(5km 以内
17、)5.施工放样一、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1、施工放样的概念:施工放样又称为测设,把地形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地面上标定出来,这个过程就称为施工放样。2、施工测量的目的:把地形图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3、施工测量的内容:(1)施工控制网的建立(2)建筑物的定位(3)建筑物主要轴线的测设(4)建筑物的细部测设(5)工程竣工测量(6)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二、施工测量的特点:1、施工测量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2、施工现场多为立体交叉作业,对施工测量带来很大影响三、施工放样方法:1、一般方法2、精密方法:又称为归化放样。四、距离、水平角和
18、高程放样1. 水平距离测设:已知:地面上有 A、T 两点要求:在 AT 方向上放样出 B 点,使 DAB 等于已知长度。2水平角测设:已知:在地面上有 A、P 两点,要求:在地面上测设出 B 点,使 PAB=30 度,DAB=30 米测设过程:(1)在 A 点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2)盘左照准 P 点,读取读数(3)松开制动螺旋,顺时针转动照准部 30 度,在此方向上量出 30 米,得B1 点(4)松开制动螺旋,盘右照准 P 点,读取读数(5)松开制动螺旋,顺时针转动照准部 30 度,在此方向上量出 30 米,得B2 点(6)若 B1 B2 点不重合,取 B1 B2 中点作为最后结果。3.
19、高程测设:已知:地面上有一点 A,在 A 点附近有一电杆要求:在电杆上标出标出一点 B,使 B 点比 A 点高 0.450 米。测设过程:(1)在 A 点和电杆之间安置水准仪,在 A 点立一塔尺,望远镜照准塔尺得后视读数为 a;(2)假设 B 点塔尺上的读数 b,计算 B 点塔尺上的读数 b HA+a=HB+b b= a(HB HA)= a0.450(3)在电杆侧面上立一塔尺,望远镜照准塔尺,上下移动塔尺,当读数恰好为(a0.450)时,在尺底电杆侧面上画一标志,即表示 B 点的高程位置。五、点的平面位置放样1.直角坐标法:已知:地面上有一直角坐标系,并知 A 点的坐标( XAYA )要求:在
20、地面上测设出 A 点的位置。极坐标法:已知:地面上有一导线 AB,并知 A、B 两点的坐标(XAYA),(XBYB)要求:在地面上测设出 P 点,使 P 点的坐标为(XP ,YP )2.距离交会法:已知:地面上有一导线 AB,并知 A、B 两点的坐标(XAYA),(XBYB)要求:在地面上测设出 P 点,使 P 点的坐标为(XP ,YP )3.角度交会法:已知:地面上有一导线 AB,并知 A、B 两点的坐标(XAYA),(XBYB)要求:在地面上测设出 P 点,使 P 点的坐标为(XP ,YP )六、施工控制测量1.施工控制测量的概念和目的:1、概念:为控制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而进行的测量工
21、作,称为施工控制测量。2、目的:控制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3、措施:通过施工控制网进行控制。2.施工控制网的种类:1、平面控制网:为控制建筑物的平面位置而设置的控制网,称为平面控制网。分类: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导线网2、高程控制网:为控制建筑物各部分的高程而设置的控制网,称为高程控制网。说明:施工控制网可能是一个点,也可能是一条直线。3.建筑基线:1、概念:在平面比较狭小的建筑场地上,常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基准线用以控制建筑物的平面位置,这种基准线称为建筑基线。2、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三点一字形、三点 L 形、四点 T 字形、五点十字形。3、建筑基线的布设要求:(1)建筑基线不得少于三点,以便
22、复位。(2)相邻基线点一定要相互通视。(3)建筑基线一定要布置在基槽开挖边界线以外。(4)建筑基线一定要平行于建筑物的主要轴线。4、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建筑基线一定是先设计再测设。(1)依据建筑红线测设建筑基线。(2)依据原有建筑物测设建筑基线。(3)依据控制点的坐标测设建筑基线。4. 建筑方格网:1、概念:在大中型建筑场地上,常常布置一矩形格网来同时控制多个建筑物的位置,这种矩形格网就称为建筑方格网。2、适用范围:大中型建筑场地。七、圆曲线的测设1.圆曲线的应用:1、路线方向转向时,为了行车的安全,必须用曲线连接。2、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体育场馆、娱乐中心、商业中心2曲线的
23、类型:1、圆曲线:是指由一定半径的圆弧所构成的曲线。2、缓和曲线:是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加设的,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为圆半径的曲线。注:我们主要讲圆曲线的测设。3.圆曲线的有关术语:1、直圆(ZY):直线和圆曲线的分界点。2、曲中(QZ):圆曲线的中点。3、圆直(YZ):圆曲线和直线的分界点。4、主点5、细部点6、路线交角点:路线转折的交点即是路线交角点,用 JD 表示。分为右偏交角点和左偏交角点4.圆曲线的测设步骤:1、测设圆曲线的主点:即曲线的起点(ZY) 、曲线的中点(QZ )和曲线的终点(YZ) 。2、测设圆曲线的细部点:即按规定的桩距进行加密点测设,详细标定圆曲线的形状和位置5.圆
24、曲线的测设元素:1、切线长 T=Rtan/22、曲线长 L=R/1803、外矢距 E=R(sec /21)4、弦 长 C =2Rsin/25、中央纵距 M=R(1 cos/2 )6、切曲差:(即切线长与曲线长之差)D=2T L 其中:T、E 用于主点测设,C 、M 用于测设检核6.圆曲线主点测设步骤:1、在交点 JD 处安置经纬仪,瞄准后视相邻交点(即线路原方向)自 JD 沿视线测设切线长 T,既得曲线起点 ZY。2、同理、瞄准前视相邻交点(即线路现方向)自 JD 沿视线测设切线长 T,既得曲线终点 YZ。3、用经纬仪测设(180)角的平分线方向,沿该方向测设外矢距 E,得曲中点 QZ,各点均
25、定桩标出。4、检核:(1)弦长检核(2)中央纵距检核。若误差超过相应工程的规范要求,应调整点位。7.圆曲线细部点测设:又称为定点1、定点:当曲线较长时,为了满足施工的需要,还要在曲线上每隔一定狐长测设一点,把曲线的位置和形状详细地表示出来,这项工作称为定点。2、圆曲线细部点测设过程(切线支距法,又称直角坐标法)(1)建立直角坐标系:以曲线的起点或终点作为坐标原点,以切线方向作为坐标纵轴x,过原点的半径方向作为坐标横轴 y(2)计算测设数据:待测点 Pi 的坐标可按下式计算xi=Rsini yi=R(1cosi ) i =liR180 (3)线细部点测设:采用直角坐标法(4)检核:丈量相邻点间的
26、距离与相应的弦长相比较,判断其差值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以作比较。6.民用建筑施工测量一、 建筑物的定位1、概念:把建筑物的边轴线交点在地面上标定出来,这一过程称为建筑物的定位。2、定位方法:(1)依据原有建筑物(建筑基线 )进行定位;(2)依据建筑方格网进行定位;(3)依据导线网进行定位。二、 建筑物的放线1、概念:根据已定位的建筑物的边轴线交点,详细测设其它各轴线的交点并据此用白灰在地面上撒出基槽开挖边界线,这一过程称为建筑物的放线。 。2、专业术语:(1)角点桩:建筑物的边轴线交点桩;(2)中心桩:其它各轴线的交点桩;(3)轴线控制桩:又称为引桩。(4)龙门板龙门桩。3、龙门桩龙门板的设置
27、步骤:(1) 在建筑物四角与隔墙两岸基槽开挖边线以外约 1.52m 处钉设龙门桩,使桩的侧面与基槽平行,并将其钉直、钉牢;(2)根据建筑物场地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在龙门桩上测设建筑物+0 标高线(建筑物底层室内地坪标高) ;(3)将龙门板钉在龙门桩上,使龙门板的顶面与+0 标高线齐平;(4)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将各轴线引测到龙门板上,并钉小钉表示,称为轴线钉;(5)利用钢尺检查各轴线钉的间距,误差不能大于三千分之一。 三、基础施工测量:1、基底标高的控制:通过在基坑侧面上测设高于坑底 0.5m 的水平桩进行控制。2、基础各部分高度的控制:(1)砖基础:通过基础皮数杆进行控制;(2)钢筋混凝土基础:通过侧设于模板侧面上的高度控制线进行控制。 四、墙体施工测量:1、墙体各部分高度的控制:皮数杆2、墙体轴线的投测方法:(1)吊垂球法(2)利用经纬仪进行投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