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期末测量考试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64476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测量考试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期末测量考试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期末测量考试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期末测量考试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期末测量考试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8 页测量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理解:水平角、方位角、水准轴、相对误差、水平角、转点、视准轴、碎部测量、 导线测量、绝对 高程、直线定向、 竖直角、 等高线、水平角: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方位角:有基本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夹角,成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相对误差:转点:水准测量时,为传递高程所设的过渡测点。 临时的立尺点,作 为传递高程的过渡点。 视准轴: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碎步测量:根据各控制点的位置测定碎步点的位置,加测量控制点周围的地物、地貌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导线测量:将一系列测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形式,并测定各折线边的

2、边长和转折角,再根据起始数据推算各测点平面位置的技术与方法。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达地水准面的铅锤线距离。也称为海拔直线定向:确定一直线与基本方向建角度关系的工作。竖直角:指在同一竖直面内,有一点至目标点的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测 量上有称为倾斜角,简称竖角,通常用 “a”标 示。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连续平滑闭合曲线。二、填空: 1、测量学根据测量技术规范和实际要求不同,将 测图成果以 地图、平面 图、地形图、断面图 等四种制 图来表现。2、J6经纬仪的构造按其功能可分为 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 。第 2 页 共 8 页3、测量学中衡量测量精度的标准有 相对误差、允

3、许误差、中 误差。4、经纬仪导线测量求算各控制点坐标的内业计算步骤有: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坐标的计算、坐标增量的 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5、经纬仪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有 闭合导线、复合 导线、支 导线。6、贯穿整个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工作范围上 “从整体到局部” ;性质上“先控制后碎步 “;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7、与平均海水面一致的水准面称 大地水准面。8、判读和理解地形图上所示的内容,主要依靠 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助 记符号。9、测量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标准方向有 真子午线、磁子午线 和 坐标纵轴线三种。10、地物在地形图上表示时常分用地物符号表示可分为

4、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地貌常用 等高线 标示。11、直线定线的方法根据地形情况起伏可采用 和两种。12、(同 1 题)测量学根据测量技术规范和实际要求不同,将测图成果以 、等四种制图来表现。13、DJ6经纬仪的构造按其功能可分为 基座、水平度盘和照准部 。14、(同 6 题)贯穿整个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工作范围上“ ”;性质上“”;精度要求上“ ”。15、(同 7 题)与平均海水面一致的水准面称。16、盘左盘右观测求均值可消除 视准误差、 竖盘指 标差、横 轴倾斜误差 等仪器误差。第 3 页 共 8 页17、水准仪的结构为望远镜、 水准器、基座。18、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 3

5、 个基本几何要素有 距离、角度、高程。19、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布局上 由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 在顺序上 由高级到低级 。20、水平角的观测方法主要有 测回法 和 方向观测法 两种方法。21、水准测量要求前后视距尽量相等主要是为了消除 视准轴 和 水准管 不平行而产生的误差。22、水准测量中为了校核每站的高差通常采用 双仪高法 和 双面尺法进行。23、等高线的疏密反映了该地区的 坡度陡缓 。24、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 真子午线、磁子午 线、坐标纵轴线。25、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传递高程 ,在同一转点上,既有 后视读数 又有 前视读数。26、整平经纬仪时,先将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连线

6、 平行 ,转动两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照准部 90,调节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居中。28、经纬仪由 基座、水平度盘、照准部 三部分组成。三、单项选择1、水准测量中判断视线水平是以( A )的气泡居中为标志A、水准管; B、圆水准器 C、竖盘2、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将 f反号后按( C )分配。A、正比 B、反比 C、平均3、同一量的等精度观测,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观测次数的无限啬而趋于( C )A、+ B、- C、04、碎部测量中一般规定凡地物凸凹部分在图上大于( B )均应表示出来。第 4 页 共 8 页A、0.2mm B、0.4mm C、0.6mm5、桥梁与道路相遇时,一般采用( B )

7、描绘。A、结合法 B、间断法 C、移位法6、一条直线的方位角为 150,其象限角为( B )A、210 B、30 C、1207、直线丈量中用来评定其精度的标准常采用( B )A、真误 差 B、相对误差 C、容许误差8、经纬仪导线测量中直线丈量的精度要求达到( B )A、1/1000 B、1/2000 C、1/100009、水准测量中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反号后( B )分配。A、平均 B、正比 C、反比 10、普通测量学中常以( C )为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A、真子午 线 B、磁子午线 C、坐标纵轴线11、地面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 B )。A.相对高程; B.绝对高程; C.高

8、差12、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 100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C )。A. 10/2.;B. 2.;C. 50/113、已知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186,则直线 BA 的坐标方位角为(C )。A.96 B.276 C.614、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 B.相对误差; C.闭合差15、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B )。A.方向; B.高程; C.距离16、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 C )成正比例进行分配。A.与测站数; B.与高差的大小; .与距离或测站数17、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 B )的夹角。A这两条直线的实际;B这两条直

9、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 C.这两条直线在同一竖直面上的投影18、等高距是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 A )。A. 高程之差; B. 平距; C. 间距19、一组闭合的等高线是山丘还是盆地,可根据( C )来判断。A. 助曲线; B. 首曲线; C. 高程注记20、在地形测量中,大小平板仪对中容许误差为( C )A.25mm; B.3mm C. 0.05M mm(M 为测图比例尺分母)A第 5 页 共 8 页21、水准测量中判断视线水平是以( A )的气泡居中为标志A、水准管; B、圆水准器 C、竖盘22、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将 f反号后按( C )分配。A、正比 B、反比 C、平均23、水准测量中高

10、差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将 fh 反号后( )分配。A、平均 B、正比 C、反比 24、下列比例尺数据哪个最大( B )A、1:1000 B、1:500 C、1:200025、在进行一般地形测量时。 测量范围的半径为( B )Km 时,可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A、25 B、10 C、15 D、2026、经纬仪测角时,盘左盘右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相差( A )A、180 B、0 C、90 D、27027、地形图中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属于( D )A、比例符号 B、半依比例符号 C、地貌符号 D、非比例符号28、测量地物、地貌特征点并进行绘图的工作通常为( D )A、控制 测量 B、水准

11、测量 C、导线测量 D、碎部测量29、 在地形图中地貌常用( B )来表示。A、特征点坐标 B、等高线 C、比例符号30、由标准方向线的北端顺时针旋转到该直线所夹的水平角为( B )A、竖直角 B、方向角 C、象限角四、问答1、简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关系有哪些?答:第 6 页 共 8 页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竖直立于两个点上的水准尺上的读数,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在根据已知点的高程计算待定点的高程。2)水准仪的主要轴线关系:三点(第 3 点为是否有误差的关键)1、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2、圆水准器周平行于竖轴;LL VV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L

12、L CC2、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有哪些特征?答:1)什么是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连续平滑闭合曲线。2)等高线的特征:1、等高性: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2、闭合性:等高线是闭合曲线。3、非交性:等高线不能相交或重合,悬崖或陡崖除外。4、正交性:等高线与山谷线和山脊线正交,即山谷 线和山脊线与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5、密陡稀缓性:同一副图内,等高线越密集标示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表示地面坡度越缓。3、试述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步骤?答:1)仪器安置:在指定的站点上张开脚架,调至适合和高度利用中心螺旋把仪器固定到脚架上,然后对中、整平、瞄准将水平度 盘度数调至接近 0。第 7

13、 页 共 8 页2)读取数据:将左边的目标记为 A 点,右边的目标记为 B 点。上半测回将竖直盘置于望远镜的左边(盘左),由 A 到 B 顺时针读数分别记为 a1 ,b1 下半测回将竖直盘置于盘右,由 B 到 A 逆时针读数分别记为 b2 ,a2 3)数据处理:上半测回角值 1=b1-a1 下半测回角值 2=b2-a2若半测回差 容 ;= 1-2 容 =40则一测回角值 =(1+2)符合要求。五、计算1、水准测量成果整理。测点 距离(Km)实测高差(m)改正数(m)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备注A1 21.453 已知5 3.748 -0.3503 3.39771 24.850710 -1

14、2.365 -0.7006 -13.06562 11.78516 11.43 -0.42036 11.009643 22.794744 0.715 -0.28024 0.434764 23.2295A2 25 3.528 -1.7515 1.7765 25.006 已知50 7.056 -3.503 3.553第 8 页 共 8 页2、如图有一三角形,测得起始边 AB 的方位角为 AB=30,用经纬仪测得ABC=630734“, BCA=564350“, CAB=600824“ 。试求 BC,CA 的方位角。解:由闭合曲线得f=测 -理=(ABC+BCA+CAB)-(n-2)*180=3595

15、948-360 = -12f容 =60 =112 12符合要求,n角度改正数为 4坐标方位角计算AB = 30 BA=AB+180= 210 BC =BA + ABC +4= 2730738CB=BC-180= 930738 CA =CB +BCA+4= 1495122 3、已知四边形闭合导线内角的观测值见表, 请在表中计算(1)角度闭合差;(2)改正后角度 值;(3)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点号 角度观测值(右角) ( )改正数( ) 改正后角值( )坐标方位角( )1 112 15 23 -5 112 15 18 123 10 212 67 14 12 -5 67 14 7 3 54 15 20 -5 54 15 15 4 126 15 25 -5 126 15 20 f CB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