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常见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几种。下面逐一介绍。 (一)比喻 1.概念 比喻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比喻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 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2.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下面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像。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
2、少年时代。 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 这里是花的海洋。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连用几个
3、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二)借代 1.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法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2.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6)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7
4、)资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3.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不能同时出现。 2(三)比拟 1.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种类 (1)拟物。例如:遭到我军的迎头痛击后,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2)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5、(四)夸张 1.概念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2.种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如:燕山雪花大如席。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如: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 (3)超前夸张:述说两件事,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说成是同时出现的。如:话还没出口,就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了。 3.运用夸张需要注意 夸张不是浮夸,要有现实生活基础。如下面的夸张就不合情理: 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夸张不能和事实距
6、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五)对偶 1.概念 对偶是用数字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2.种类 (1)正对。上下两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两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如:谦受益,满招损。 (3)串对(流水对)。上下两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六)排比 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
7、感情的修辞方式。 2.种类 并列性排比。从几个方面表达一个事物,一种思想,句间呈并列关系。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承接性排比。各排比项先后有序,相互承接。如:你要面对红旗回答你是否为保卫红旗而生,为保卫红旗而战,为保卫红旗而贡献了问心无愧的一生。 3(七)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 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如: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八)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如:就说蒋祝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难道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才满足么?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