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富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276664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2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富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富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富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富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富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二 3 月考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12 页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 2018 年 3 月 29 日 富顺二中 2017 2018 学年度下期高二 3 月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陈明华、李玲、张孝琴、王利娜 校对:陈明华 审核:陈明华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 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仅将答题卷交回。 4.本次考试难度系数预估 0.69。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

2、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基本特点 歌剧只重歌唱,舞剧只有舞蹈,唯有中国古典戏曲综合了歌、舞、文学、绘画等很多艺术种类,是最综合的艺术。但是这里要强调的是,各个艺术种类在戏剧艺术中并不是拼凑起来的,这些不同的艺术种类,都是根据 “ 戏剧 ” 的原则综合起来的。而所谓 “ 戏剧 ” 的原则,就是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故事情节。因此, 这些被综合的艺术种类,固然是遵守各自的规律,还要遵守 “ 戏剧 ” 的规律,于是各种艺术种类到了古典戏曲中,都起了一定的性质上的变化。同时,由于戏曲综合了各种艺术种类,所以戏曲作为戏剧也产生了

3、性质上的特点。这样在戏剧的基本原则之下,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才形成了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特点。 作为表演艺术来说,戏曲艺术主要综合了音乐和舞蹈。音乐和舞蹈是比较单纯的艺术。舞蹈是用人的身体动作来表现思想、感情、情绪,音乐是用声音表现思想、感情、情绪。二者都要在自然的形式下表现一种意义(或 “ 意蕴 ” )。作为艺术形式来说,它们都 是 “ 表意 ” 的。这里所谓 “ 表意 ” 的 “ 意 ” ,同时包括了 “ 理智 ” 和 “ 情感 ” 两个方面,在艺术中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而这两种因素在艺术中的结合又不是机械的,在总的 “ 表意 ” 的特点下,我们又可以把艺术分成为 “ 再现的 ” 和

4、“ 表现的 ” ,前者侧重表达一种理智的思想,后者侧重于表现一种情感。以此来说明绘画戏剧与音乐舞蹈的关系,也的确有它方便的地方。 高二 3 月考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12 页 结合到我们现在所讨论的问题,中国戏曲融戏剧、音乐、舞蹈于一体, “ 表情 ” 的因素竞占三分之二,这样,中国戏曲在艺术上的特点也就容易看清了。 话剧是没有歌舞的,这自是常识,但由这种明显的区别 带来的艺术特征上的不同,就常常为人所忽视。这就是说,戏曲与话剧虽同属于 “ 戏剧艺术 ” ,而戏曲偏重于表现,话剧则偏重于再现,前者侧重写意,后者偏重于写实。 戏曲与话剧一样,同是 “ 戏剧 ” ,是以动作和对话来展现剧情,原

5、则上来说,是把人生的实际的、具体的过程表演出来。据此, “ 戏剧 ” 当然是现实生活的 “ 模仿 ” ,是人生的 “ 镜子 ” ,因而是一种 “ 再现艺术 ” 。这是基本的,中国戏曲既然是一种戏剧,自然也不例外。然而,中国戏曲艺术又是戏剧、音乐、舞蹈三者的融合。所以它既不同于话剧,也不同于西方的歌剧和舞剧。中国戏曲的特点是音乐性的对 话与舞蹈性的动作。 在戏曲中,音乐和舞蹈首先要为戏剧服务,音乐要为人物对话服务,舞蹈则离不开戏剧动作的要求。但是,既然音乐和舞蹈是戏曲的有机的组成部分,那么它们对 “ 戏曲 ” 也有种种制约作用。戏曲中的动作和对话就不单纯是生活动作、对话的模仿,而都被 “ 表现化

6、 ” 了。中国戏曲这种音乐性的对话和舞蹈性的动作使它作为一种戏剧形式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能够立于世界戏剧之林,则经冲击而巍然屹立。 (选自叶秀山古中国的歌,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 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戏曲综合了歌、舞、文学、绘画等很多艺术种类,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其他艺术种类都不是综合的艺术。 B由于综合了多种艺术种类,作为一种戏剧的戏曲也就具备了不同于其他戏剧种类的特点。 C中国戏曲主要综合了音乐和舞蹈这两个艺术种类,它们的艺术表现手段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表意”。 D根据“意”的不同,艺术可以分成“再现的”和“表现的”,前者侧重于表达思想,后者侧重于表达情感。

7、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故事情节,是戏剧的原则 。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各种艺术种类综合在一起,其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制约和影响,形成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特点。 B由于音乐、舞蹈偏重于表达情感,综合了两种艺术种类的中国古曲戏曲艺术更偏重于表现,这与偏重于再现的话剧明显不同。 C戏剧是用动作和对话把人生的实际的、具体的过程表演出来,是一种再现的艺术。作为戏剧之一种,中国戏曲也具有这个特征。 D戏曲中的动作和对话不单纯是生活动作、对话的模仿,这种音乐性的对话和舞蹈高二 3 月考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12 页 性的动作使中国戏曲的艺术价值高于西方的歌剧和舞剧,在世

8、界戏剧艺术中独树一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歌、舞、文学、绘画这些艺术种类在中国戏曲中是根据戏剧的原则综合起来的,它们在戏曲中不必遵循原有的规律,在本质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B“理智”和“情感”这两个方面,在艺术中是密不可分的,只是在不同的艺术种类中的表现有所侧重,绘画戏剧属于前者。 C话剧偏重于写实,侧重于表达思想,但话剧并不完全排斥表达情感;戏曲偏重于写意,侧重于表达情感,同样也可以表达思想。 D对话具有音乐性,动作具有舞蹈性,这是中国戏曲区别于其他种类戏剧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独有的艺术价值。 (二)文 学类文本阅读(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 4 6 题。 一天和一年 侯发山 正月初六一大早,土豆和槐花便悄悄起床了,待一切收拾停当,天还不是十分地透亮,看了看熟睡中的女儿甜甜,槐花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叫醒她?”土豆没接话茬,背上行李就走。槐花见状,不舍地看了甜甜一眼,转身跟了出去。 等走出院门,槐花盯着土豆的后背,一边走一边说:“甜甜都六岁了,懂事了,咋着也得给她说一声。” “她哭死哭活,走得了?”土豆头也没回,没好气地说。 槐花不吭声了。也是,每年他们出门,甜甜都要死死缠着槐花的腿,哭得稀里哗啦。 土豆 说:“今年过年不回来,明年才回来。” 槐花还是不吭声。 土豆说:“一年时间太短一来一回光车票就得三千多,如果不回来,省下车票不说

10、,还能多挣几百。” 土豆说的倒是实情,他们村里的福全,三年都没回来了。跟家里人联系,都是通过电话。去年福全的手机上了网,通过村长的微信给老爹老娘拜年呢。村长说,当时老两口都激动得哭了。 土豆和槐花走到村口,三轮车还没来。土豆随口问槐花:“东西都带齐了没?身份证也带了吗?” 槐花闻听,摸了摸口袋,说了声 “糟了,身份证没带”,然后撒腿往家跑。 “回来!”土豆叫道。 槐花停下脚步, 扭头看了看土豆。 高二 3 月考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12 页 “你瞧着行李。”土豆说罢,像头受惊的骡子,尥蹶子似的沿着来时的跑走了。 土豆跑到家,已是汗水淋漓,呼吸不匀。这时,老娘已经起床了,正在刷洗碗筷。老娘问

11、道:“咋又回来了?” “身份证忘带了。”土豆说着,便翻箱子倒柜子地找开了。怕惊醒甜甜,也是消没声息的。 折腾来折腾去,也没找到。土豆给槐花打手机,让她赶快滚回来。 槐花回到家,直奔床头的箱子。 土豆瞪了槐花一眼:“我都翻几遍了,影儿也没有。” “我记得回来就放那里了。”槐花小声说着,把手伸了回来,却又没地方放,一会儿拉衣袖,一会儿拽拽围巾。 这时候,甜甜已经醒了,躺在被窝里瞪大眼睛,眼珠子滚过来滚过去。 看到甜甜安静的样子,土豆想起什么似的,问甜甜:“身份证是不是你拿了?”他记得年三十回来那天收拾身份证的时候,甜甜曾经问过他,问身份证是干啥用的,他说没有身份证就不能坐车,不能出门。 槐花忙过去

12、把甜甜的被角掖了掖,抚摸着她的头发:“乖,好孩子不能说瞎话,是不是你拿了?” 甜甜不吭声。 土豆瞪着甜甜,恶声恶气地说:“是不是你拿了?” 甜甜哇地声哭了。 “有话不会好好说?瞧你那样子,跟个门神似的,就不怕吓着孩子?!”老娘赶过来数落土豆。 “好女儿,不 哭啊,不哭啊。”槐花哄着甜甜。 “我们不打工,你吃啥喝啥啊?你不穿花衣裳啦?你不吃火腿肠啦?”土豆的声音明显低下来。 “我不穿花衣裳,我不吃火腿肠我不想让你们打工。”甜甜哭得更厉害了。 显然,甜甜把身份证藏起来了。 老娘也过来劝甜甜:“甜甜,你不是想上学吗?你爸你妈不出去打工,你就上不了学,你就背不上新书包” 嗨,你别说,奶奶的话就是管用,

13、甜甜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哽咽着说:“妈妈,你们啥时候回来?” “两一年时间。乖,听话。”槐花看了土豆一眼,边说边给甜甜擦眼泪。 “一年时间有多长啊?”土豆盯着槐花 的脸,好像那上面有好看的花似的。 高二 3 月考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12 页 “不长你看,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就这么长,多快?”土豆一边说一边掰着自己的手指比划。 甜甜看了槐花一眼。槐花点了点头。甜甜这才从枕头下摸出两张身份证。 等到土豆和槐花风风火火地坐三轮到镇上,然后搭乘公共汽车赶到火车站,不料想,外出的人太多,接连几天的票都没有了。 真是起了个五更赶了个晚集。两个人只好

14、失望而归。晚上八点回到家,甜甜见到他们,跑步迎上前去:“爸爸,妈妈,不是说一年吗?咋现在才回来?我都数了好几年了”话没说完,甜甜眼里的泪已经流了出来。 4.下列对文本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槐花想叫醒甜甜,但是土豆没接话茬,背上行李就走,土豆是担心甜甜醒来哭闹,耽误了他们的行程。 B“今年过年不回来,明年才回来。”听到土豆这句话,槐花没有吭声,说明槐花是反对这个主张的。 C“尥蹶子似的沿着来时的路跑走了”,这句话是动作描写,形象地说明土豆急切的心情,希望赶紧回家找到身份证。 D甜甜藏起了父母的身份证,反映了留守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作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引起人

15、们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 5.文中插叙福全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5 分) 6.本文的题目“一天与一年”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简要分析。(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 读 (本题共 3 小题, 12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9 题。 材料一: 教育部 2017 年 1 月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 2016数据显示, 2016 年留学回国人数为 43.25 万人,较 2012 年增幅为 58.48%。回国与出国人数“逆差”逐渐缩小,近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发展。 高二 3 月考语文试题 第 6 页 共 12 页 第一阶段: 2004 2010;第二阶段: 2011 2013;第三阶

16、段: 2014 2016 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 81.45%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 11.09%为博士研究生学历, 7.46%具有本科和专科学历。而这些留学回国就业者选择的主要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 25.85%)和民办企业( 17.42%)。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则主要选择大专院校和国家级事业单位。 其实不仅仅 是留学生,越来越多的高级人才、社会精英也选择回国发展。世界著名化学生物传感器专家张学记响应祖国召唤,毅然选择了“回家”。“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回国后,我觉得更有归属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国家富强了,个人才会好。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

17、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生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是吸引留学生回国的重要原因。各行业发展前景光明,各个城市生活水平的提升,让很多留学生更加笃定回国的信念。曾有媒体这样表述:“ 20 年前回国,是祖国需要我; 20 年后回国,因为我需 要祖国。” 2017.10 参考消息 材料二: 在中国留学生归国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来中国学习的海外留学生数量也在迅猛增加。根据教育部数据, 2016 年在中国留学的国外学生总人数为 44 万人,相较于 2012 年增加了 35%。 英国独立报刊文认为,未来几年内中国可能超越英国,成为海外学生留学的第二选择。文章进一步表示,中国政府作出的努力、中国教育

18、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为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项目,是造成这种趋势的重要原因。 2016 年,来自 183 个国家和地区的 5 万名海外留学生得到了奖学金。 英国利物浦大学负责中国研究项目的戴维古德曼教授认为,到中国留学的学生将在接触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受益,尤其是中国经济和就业市场都在不断增长。 摘自 2017美国中文网 材料三: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的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 一位正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对长安君说: “如果几年前, 听到这首歌,我会觉得很土鳖,甚至鄙视播放者的品味,老掉牙的腔调让人不耐烦

19、。但是身处国外,听到这样的歌曲,却被莫名戳中泪点,心中泛起无尽波澜。 留学之后漂泊多年才明白,什么是乡愁,什么是游子心,什么是中国梦。”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想要在国内大中城市享受一顿正经的国际大高二 3 月考语文试题 第 7 页 共 12 页 餐,已经不再是影视剧中的片段,而是切切实实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常态。但实话实说,在国外想吃上一顿地道的中国菜,却成了很多侨居海外中国人生活中的一种奢望。 打开国际新闻,是不是经常能够看到美国各类枪击事件,法国发生罢工纵火等。其实 国际上每天也并不太平,由于全球性经济下滑等原因,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各类暴力事件此起彼伏。 同时,随着国际经济

20、形势下行,各国经济发展趋缓,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减少,原本就存在的就业歧视让华人在外的工作处境显得有些尴尬,这不得不让很多留学生开始面对现实,思考回国发展的问题。 客观地看,国内很多地方确实不如国外,这是事实。别人家再好,也终归是别人的,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生长在同一片蓝天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浸润着相同的祖宗文化,我们骨子里血脉交融,即便相隔千山万水,也仍然心意相连。 其实,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在 祖国便是“此生无悔归华夏”。 摘自 2017中国青年网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由于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仅 2016 年就有约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发展,回

21、国与出国人数“逆差”逐渐缩小。 B.中国第三次归国潮的前两个阶段除 2007 年的留学回国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均呈现上升态势。 C.留学回国就业者 9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学历,他们选择的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和国家级事业单位 。 D.“ 20 年前回国,是祖国需要我; 20 年后回国,因为我需要祖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各行业发展前景光明。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作为高级人才、社会精英代表的张学记认为:要让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需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B.相较于 2012 年, 2016 年在中

22、国留学的国外学生总人数有迅猛增长,有外媒认为未来几年内中国可能成为海外学生留学的第二选择。 C.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趋缓,到中国留学的学生将在接触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受益,这是来华学 习的海外留学生数量剧增的主要原因。 D.曾经被某些留学生视为土鳖的故乡的云这首歌,现在却能泛起他们心中的波澜,乡愁、游子心和中国梦的内涵得到全面强化。 E.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浸润着相同的祖宗文化,骨子里的血脉始终交融,心意始终相连,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做到心系祖国。 高二 3 月考语文试题 第 8 页 共 12 页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回答中国留学生纷纷归国的原因。( 4 分) 二、古诗文阅读( 40) (一)文言

23、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3 题。( 19 分)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 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 。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 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

24、“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 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 诏 任责荒政。 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 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 樯 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 秩 。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咸淳 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 至三鼓不绝

25、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 赠 少师,谥忠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留守叶衡雅重之衡 /入相力荐弃疾 /慷慨有大略 /召见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乃度马殷营垒故基 /起盖砦栅 /招步军二千人 /马军五百人 B. 留守叶衡雅重之 /衡入相力荐弃疾 /慷慨有大略召见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乃度马殷 /营垒故基 /起盖砦栅 /招步军二千人 /马军五百人 C.留守叶衡雅重之衡 /入相力荐弃疾 /慷慨有大略 /召见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乃度马殷营垒 /故基起盖砦栅 /招步军二千 人 /马军五百人 高二 3 月考语文试题 第

26、9 页 共 12 页 D留守叶衡雅重之 /衡入相 /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乃度马殷营垒故基 /起盖砦栅 /招步军二千人 /马军五百人 11.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牙,指古代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千骑拥高牙”指孙何外出时仪仗很威风,随从人员很多。 B. 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杂,杂角。如:孛老(老妇人)、卜儿(老头儿)、孤(皇帝)、洁(和尚)、驾(官员)、邦老(强盗)、徕儿(小厮)等。 C. 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 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

27、志报国的精神象征。“把吴钩看了”中的吴钩,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成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 D. “一片神鸦社鼓”中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任职湖南时,在修建军队营房时,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最终顶住压力,如期完成了修建工作。 B辛弃疾督办江西赈灾工作时,抑制奸商囤积粮食,发放无息 贷款,扩大粮源,最终稳定了粮价,使百姓熬过了饥荒。他还慷慨地拿出米舟的十分之三帮助信州渡过难关。 C辛弃疾早年就有济世报国的宏伟抱负,于是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28、,但最终因生不逢时,他的政治军事才能一直都没有施展的机会。 D文章的结尾,运用了传奇手法。堂上急促的声音好像是辛弃疾在鸣发心中的不平,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辛弃疾壮志未酬、仕途坎坷的同情。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 1)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 2)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 者斩。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4 15 题。( 11 分) 小重山 吴淑姬 谢了荼蘼 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29、。 注 : 此词因词人思远人而作。 吴淑姬:宋代女词人。 荼蘼:一种植物,荼蘼高二 3 月考语文试题 第 10 页 共 12 页 过后,无花开放。因此人们常认为荼蘼花开是一年花季终结的标志。 14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 词首三句,写了茶蘼花谢, 残花 缀 满 枝头之景,表现了春景将休未休之态 , 给人凄凉之感 。 B “ 庭槐影碎被风揉 ” 一句,写出了风 雨 揉碎了槐影,也揉碎了词人的芳心,创作构思颇为精妙。 C “独自倚妆楼”承上启下:上片写女子触景生情,情苦而不忍睹;既不忍睹,遂回妆楼。既回妆楼, 更愁情难耐,既愁情难耐,更倚楼凝望。 D “一川烟草浪,衬云浮

30、”,写出在浮动的白云映衬下,河岸长满烟草,大河涌动波浪的场景。运用比 喻,以动写静,表现了女子深重的愁情。 E “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 暗含对比之意,同时化抽象为具体,将抽象事物 “ 愁 ”具象化。 15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 分) 16.补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 分) ( 1)柳永雨霖铃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 : “ _,_”。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_, _”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奠古代英雄 . ( 3)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 _, _”两句,描绘了清秋时节,楚天辽阔,江水悠长的

31、景象。 ( 4)醉花阴中“ , ”两句,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一人独赏,愁绪顿生,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 5)李清照的声声慢中 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 15 分) 1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盗跖 (zh) 巷 道( xing) 刽 子手( gu) 繁文 缛 节( r) B 罪 愆 ( qin) 症 候( zhng) 棕 榈 树( l) 古陌荒 阡 ( qin) C押 解 ( ji) 甘 霖 ( lng) 哥哥 行 ( xng) 撚 断脊筋( nin) D罗绮( y) 提 防

32、( d) 鼓三 通 ( tng) 天堑无涯( jin) 18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高二 3 月考语文试题 第 11 页 共 12 页 A婉约 料峭 错堪贤愚 前合后揠 B 萧鼓 嬴取 玉簪螺髻 红 巾 翠袖 C 暮霭 樯橹 长弘化璧 负曲衔冤 D销魂 良霄 羽扇纶巾 竹杖芒鞋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2015 年 3 月 1 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 2 月 22 日,在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 500 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武大靖夺得第一名,为中国代表团斩获本届冬奥会首枚金牌。 C在

33、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 +”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 受 益。 D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入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自小在湘西的明山秀水间长大的这些青年,满怀对都市生活的向往,早就淡忘了莼鲈之思 ,恨不能立刻奔赴北京,去看大世界。 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 求田问舍 ,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家具市场产品 鱼目混珠 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网购平台上售卖仿冒名品家具的卖家也越来越多,有关部门

34、有必要展开一轮彻查严打的行动了。 校运动会上,他以绝对优势荣获 800 米比赛第一名,这真是一件 大快人心 的事。 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少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 数见不鲜 。 近十年来,我这个普通焊工,不敢说 目无全牛 ,但凡电焊上的活,没有能难住我的。 A. B. C. D. 21 下列选项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小王又谦虚地补充说:“本人才疏学浅,刚才的一些想法仅是一孔之见,还请在座的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B刚刚大学毕业的李霞在自荐信中说:“ 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 , 但绝对名副其实 ,恳请 学校领导唯才是用。” C一位同学在班上的

35、学习方法交流会上说:“我殷切期望方法不当的同学改进方法,调整心态,取得佳绩。” 高二 3 月考语文试题 第 12 页 共 12 页 D 老师年过七旬,早已退休在家,却仍然笔耕不辍 ,著述颇丰,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 (1)三个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个人拿了根拐杖,一个人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拿。晚上回来时,拿雨伞的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拿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问第三个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个旅行者回答说:“当大雨 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小心地走。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跌伤。你们这样是由于你们过于依仗自己的优势。” (2)一只鹿到小河边来饮水。它低下头,看着河水中自己的美丽的倒影,尤其是自己的两只又大又粗、枝杈盘曲的角,感到非常的满意。可是它看了看自己的四条腿,又沮丧地说:“只是我的腿不太漂亮,又细又弱。”突然,一只狮子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朝鹿扑了过去。鹿撒腿就往一大片空地跑了过去,狮子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可它刚一拐进林子,头就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追上来把它逮个正着。弥留之际,鹿说:“我是个地道的傻瓜!我认 为丑陋软弱的,救了我,而我引以为自豪的,却断送了我的性命。”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标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