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265348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浅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近年来,未成年人社区服刑人员的数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如何有效地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矫正是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目前,我市共有9 名未成年人社区服刑人员。通过调查发现,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具有文化程度低、农村人员多、以侵权为目的的暴力犯罪突出、团伙作案比例较大、出现了新型犯罪苗头,而且有着明显的成人化、智能化。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未成年人犯罪是严峻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家庭教育不力,缺乏对孩子正确的引导。父母忽视

2、对子女的教育,要么溺爱,要么放任,要么是粗暴管教。溺爱型家庭容易使孩子任性娇纵、我行我素;放任型家庭使未成年人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必要的管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粗暴型家庭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者自暴自弃。2这种缺乏对孩子的管教和引导,促成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二是家庭结构失衡,家庭不和睦。家庭是每个人的生活起点,对每个人的身体发育、知识取得和道德品质的陶冶都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的离异,破坏了家庭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对儿女缺少爱抚和管教,削弱了家庭对子女受教育的职能,这就不同程度地使他们的人格和行为发生了扭曲。三是家庭缺乏正确的引导。有的家长迫于生存压力,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好自己的子女,没有履行好监护职责

3、,不能及时发现和教育纠正子女的不良行为,甚至对子女的越轨行为即便是有所觉察也放任不管,导致子女放任自流,一步步地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四是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一些家长把自己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入家庭生活,自身言行不端、品行不正、素质低下,影响了孩子的言行,对子女的成长产生误导。更有甚者公然唆使子女违法犯罪。五是有少数学校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认识不足。学校是对青少年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而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重智轻德,法制教育流于表面化、形式化,这使得青少年错过了接受法制教育、培养法制观念的最佳时期。3六是社会不良文化教育的影响。随着网络影视业等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一些不健康的黄色书刊

4、、影像制品等泛滥成灾,低级文化演出涉足城乡,非法电子游戏厅屡禁不止等等,这些不良现象直接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成长产生着严重影响。七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受攀比心理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少数未成年人物欲膨胀,心理失衡,容易产生极端心理。八是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社会上赌博、贩毒吸毒、卖淫嫖娼等现象比较严重,城市流动人口多,农村未成年人失学或辍学多,不良社会群体及犯罪团伙相对较多,面对如此环境,未成年人极易走上犯罪道路。三、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的几点思考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工作应严格贯彻执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因人施教、以理服人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其思想、心理、生理、行为等特点,深入扎实地开展思想、道德、法制、文化、技术教育。要在转化思想、转变观念、灌输知识、矫正恶习、培养技能上下功夫。一是延伸帮教,走进“高墙”感悟人生。让未成年人社区服刑人员进一步了解社区矫正工作宽严相济政策,组织未成年人社区服刑人员到看守所、监狱参观学习,进行每4月 8 小时学习制度,让他们切身体会高墙内与高墙外的巨大反差,进一步激发和引导他们树立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形成自主监督、自我教育和自觉改造的良好氛围,切切实实给未成年人社区服刑人员上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二是学法遵纪教育。认真组织好每月的学习教育工作,组织未成年社区服

6、刑人员学习时事政治、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常识,帮助他们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结合每位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具体情况、日常表现,适时进行个别谈话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强化学习什么是未成人的不良行为、什么是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形成原因以及犯罪所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用法律知识武装人、教育人、启发人,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说服力和有效性,进一步引导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争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三是认罪悔罪教育。通过组织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明白个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给他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懂得社区服刑不

7、等于无罪,是党和人民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希望,从内心深处洗涤不健康的思想污垢,真正知罪悔过,珍惜来之不易的改造机会。5四是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年幼无知,思想幼稚、行为盲动、知识贫乏、没有远大理想等弱点,采取集中教育、分类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对他们进行理想道德教育,组织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激发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爱国热情,进而重新审视自己的犯罪行为,组织观看感恩励志教育影片,完成观后感心得体会,感召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减少和预防违法犯罪。五是家庭教育相结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甚

8、至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家庭做起,营造和谐、安全的氛围,对于品德障碍的孩子,要关注他们、重视他们,积极与他们进行沟通,帮助他们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信任、沟通的能力,要求父母对孩子多一些关爱。积极发挥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亲属朋友的帮教作用,努力形成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良好局面。六是开展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鼓励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学习文化知识,对参加电大、函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人员,应协调有关部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积极开展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加强对他们参加就业培训的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就业和培训类型;另一方面积极与相关部门协6调,针对培训意向开展技

9、能培训,使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确保他们尽快实现就业从而顺利回归社会。七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及各种思潮的影响严重腐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变化和不同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特点,认真地调查研究、认真地了解情况、认真地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掌握其个性特征,制定符合其生理、心理特征的矫正计划与方案,实行人性化管理。八是情感沟通。情感沟通就是通过情感的交流,在人与人之间架起连心的桥梁,为工作打开通路。尊重、信任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做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知心朋友,要豁达宽厚,以宽阔的胸襟容纳不同性格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当好他们的领路人,同时要洞悉他们的所思、所想,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及时把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实现情感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