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新生儿黄疸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约一半以上的新生儿在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这就是所谓的“新生儿黄疸”。年长儿或成人出现黄疸都是病理现象,但新生儿的黄疸则大部分都是正常现象。只有少数情况是由于疾病造成的,称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有可能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或引起严重的后遗症。 生理性黄疸,即大多数足月新生的婴儿在出生 2-3 天后会出现面部发黄,第 4-5 天更加明显,躯干和四肢也可发黄,第 5-6 天以后开始逐渐减轻,到 7-10 天可以完全消失。早产的婴儿黄疸退得要晚些,约 10-15 天左右消失,少数可达 3 周以上这种黄疸的程度不重,对孩子的身体没有什么影响,不需要特殊处
2、理。在黄疸期可勤喂母乳,使大便排出次数多些。也可以让婴儿隔着玻璃晒晒太阳,这些方法都能减轻黄疸的程度。如孩子一出生(24 小时内)即有黄疽,并且迅速加深,还有苍白贫血的表现,这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需急送医院抢救。如果黄疸呈进行性或间歇性加深,同时伴有发热,面色青灰,不肯吃奶,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可能患了新生儿败血症。初生时无黄疸,生后 1-2 周或更长一些时间出现黄疸,进行性加深,吃奶尚好,初生几天大便还呈淡黄,但随着黄疸的加深,粪便逐渐变为白色呈陶土样,这是一种阻塞性黄疸,需送医院详细检查,可能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病理性黄疸有什么危害?因为新生儿与儿童和成人不同 ,早期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黄疸绝大多数为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未结合胆红素有神经毒性,可透过生物膜及血脑屏障 ,当未结合胆红素达到一定的程度或者是早产儿、新生儿有缺氧、酸中毒等情况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导致中枢神经受损 ,称为核黄疸。这种病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病死率很高 ,存活者也多遗留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脑瘫等后遗症 ,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 ,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新生儿只要一出现黄疸,最好请新生儿科医生或儿科医生看看,由医生判断其为生理性或病理性 ,并决定是否住院治疗或加强观察。在黄疸尚未达到发生胆红素脑病的程度之前积极治疗。如果就诊时间过晚,已经发生了胆红素脑病,医生也就无能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