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体形态学评定 讲稿.doc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7262930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形态学评定  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体形态学评定  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体形态学评定  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体形态学评定  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体形态学评定  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人体形态学评定讲稿康复教研室 张敬同学们,我们今天讲述的内容人体形态学评定是大家以后参加工作的基础,是必需掌握的技能。它关系到以后康复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假肢的安装、患者健康状况的评定等等。如果给患者安装的假肢测量不准确,不仅不能给患者带来方便,还可能加重患者负担,影响患者得生活质量。根据年龄、性别、发育状况的不同,人体身体形态各有差异,并受遗传、疾病、外伤、障碍的影响不发生变化。为了了解因发育、伤病所致的身体形态方面的变化,客观地表现形态障碍如截肢、肢体浮肿或下肢不等长等对于功能状态的影响程度,临床上有必要进行准确、客观的测量和记录,以协助疾病的诊断和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判断康复效果提供依

2、据。人体形态学测量(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指测定身体整体与局部的长度、周长、距离-和容积,内容包括身长、体重、坐高、胸围、腹围、头围、指距、四肢长度和周径、皮下脂肪厚度以及人体姿势等。人体形态学测量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学上的一门科学,与肢体的骨性标志及肌肉等密切相关。例如在测量肢体的长度、周径等项目时,测量的部位不同,数值相差很大,尤其是肌肉丰满或粗细变化较大的部位更为突出,如大腿与小腿的周径、胸围、腹围等。为了使测量更加准确以提高其可比性,测量时将体表的突起和凹陷作为标志点。在解剖学上根据突起的大小、形态及明显程度可分为突、棘、隆起、粗隆、结节、角、嵴等,长骨两端

3、可分为头、小头、髁、上髁及踝等。骨面的凹陷又分别称为窝、凹、沟、压迹、切迹等等。颅区体表标志主要为骨性标志,颅区分为颅顶和颅底两部。在临床上有实用意义的体表标志有:1头顶点顶骨后方的最凸隆点,也称顶结节。2眉弓在眉毛下方,为一条状骨性隆起。3颧弓位于外耳道开口前方的水平线上。4下颚隆起下颚骨前面正中部,呈上下的线状隆起。5乳突在耳垂后方,为一圆锥形隆起。6枕外隆突枕骨外面的隆起。胸部体表标志为胸骨上宽下窄,位于胸前壁正中,可分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1胸骨颈静脉切迹位于胸骨柄上缘正中。2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突出。两侧连接第2肋骨,可作为计数肋骨的标志。相当于第4胸椎下缘水平。3

4、剑胸关节胸骨体与剑突的连结。相当于第9胸椎水平,两侧连第7肋骨。 4剑突扁而薄,悬挂在胸骨体下端,形状变化较大。胸部结合临床常用以下标线: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线、脊柱旁线、后正中线。从背部正中线上可触及各胸椎棘突。肩胛冈根部对第3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约对第7肋。第12肋与骶棘肌外侧缘交点,相当于第l 腰椎棘突水平。腹壁体表标志主要为骨性标志,上方有胸骨剑突、肋弓、第11肋前端;下方有耻骨联合,耻骨结节、髂前上棘、髂嵴与髂嵴结节。脐的位置不恒定,约相当于第3。4腰椎之间水平。腹前壁移行于大腿处为腹股沟,在深部有腹股沟韧带。四、骨盆体表标志 在皮下可触及耻骨联合及其外侧

5、的耻骨结节,髂嵴及其前端的髂前上棘、骶骨和尾骨。男性在阴囊根部的后方可触及耻骨下缘和耻骨弓。上肢体表标志除了骨性标志外,还与上肢的肌肉有关,在肩部可以摸到锁骨全长、肩胛冈。上肢近端顶部可能触及肩峰。外侧部可见三角肌的圆形隆2起。上臂前面可见肱二头肌隆起,肱二头肌两侧可触及肱二头肌内、外侧沟。上臂下端两侧可摸到肱骨内、外上髁和鹰嘴,腕部两侧可摸到桡骨茎突及尺骨茎突,手掌两侧可见大鱼际肌和小鱼际肌。下肢体表标志有髂嵴全长均可摸到,前端为髂前上棘,后端为髂后上棘。股骨大转子位于大腿外上方。膝部可以触到髂骨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及腓骨小头。踝关节可以摸到内、外踝。足部最末端为跟骨点,

6、最前端为足尖。上面我们讲了人体形态学测量中各个部位的体表标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测量才是正确的测量方法。 测量包括身长指标 (身长、四肢长、残端长) 、体重和周径( 躯干与四肢)指标、皮下脂肪厚度以及姿势的观察。首先我们来学习身长与体重的测量 :身长是骨骼发育情况的主要指标。此外,临床中还根据身长评价肺活量,计算体表面积及拐杖的长度等。身长时因时间不同而所差别,人的身长一般在清晨较高、傍晚较低。这是因为经过一天的活动和身体重力的作用,足弓变浅,脊柱椎体间隙变小,椎间盘变薄,脊柱的弯曲度也会略微增加。经过一夜的休息后身长又复原。所以,身长测量应在相同的时间、条件下,用同一方法进行测量,以减少误

7、差。一般定为上午10点左右测量。测量时,应保持头正、颈直、挺胸、收腹、双下肢伸直,被测者不得穿鞋,足跟并拢在一条线上,足尖打开约30。40。 随年龄增长,下肢相对变长,身长中点逐渐下移:6。7岁时在脐与耻骨联合之间,成年时降至趾骨联合。正常成人指距等于身长(双侧上肢外展,肘、腕、手指关节伸展,两侧手指末端的距离) 。同学们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身长测量的时间点,在不同的日期测量身长时,一定要在相同的时间比较才比较准确。下面我们学习体重的测量,我们主要通过体重的变化掌握身体的发育、营养、萎缩、消耗的状态,对于儿童还可以根据体重决定服药量。在进行平衡功能测试和康复训练中,了解被试者体重将有助于判断其身

8、体重心及其分布、平衡功能状况,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也是平衡障碍生物反馈的重要观测指标。现在关于肥胖的标准有很多,利用体重计测量体重(body weight)。体重没有绝对的正常值,更有意义的是体重比 (体重身长)。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体重指数(body mass:index,BMI) 这一概念,即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体重指数(BMI) 体重身高。单位是kgm2。根据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2001年6月最新公布的中国人肥胖的最新标准,将体重指数(BMI)为24kgm 2作为正常体重与超重的分界点,大于24kgm 2为超重;大于 28kg/m2为肥胖。下面我们

9、就讲到有关躯干与四肢周径的测量的问题。首先讲到的是“三围” ,胸围是呼吸、循环功能重要的间接评定项目。胸廓扩张差往往是因形态障碍、运动障碍(颈髓损伤 )、生理功能障碍(肺部疾病) 等造成的。测量体位取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成人用皮尺测量三个部位的周径,即腋窝高、乳头高、剑突高。测量小儿胸围时取平乳晕下缘与肩胛骨下角水平的胸部周径。深呼气与深吸气的胸围之差可以反映胸廓扩张度。正常成人剑突处的胸廓扩张差一般在5cm以上。其次讲腹围,为了解营养吸收的状态或观察腹水、肠梗阻等病人腹胀的消长情况常需要测量腹围。此外,腰围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测量时取站立位,双脚分开25cm,上

10、肢在体侧自然下垂,体重均匀分配。测量位置在第十二肋骨下缘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即最细的部位。将测量尺紧贴软组织,但不能压迫。测量腹围时,要注意腹围的大小与消化器官内容物充满和膀胱充盈程度有关。男性正常的腰围大于85c3m提示肥胖,而女性的腰围大于 80cm即为肥胖。3臀围取站立位,双侧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测量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间臀部最粗的部分。最后讲四肢周径四肢周径用皮尺测量。皮尺应与四肢长轴垂直呈直角,不可倾斜。测量周径时,皮尺围绕肢体的松紧度以皮尺在皮肤上可稍移动为宜。测量单位为cm,通常每隔5cm测量一次 如果因肱二头肌萎缩而难以确定最大膨隆部分时,测量上臂周径宜取肘屈曲位。解剖结构与

11、临床病理改变不同,测量点的选择亦有所区别。例如,了解膝关节肿胀程度,应选择髌骨上缘测量;通过测量髌骨上缘5。10cm处的大腿周径反映出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的情况(萎缩或肿胀 );髌骨上缘15cm以上则为大腿全部肌群的情况。因此,记录中需注明测量点。此外,观察水肿变化时,应在每天或每周同一时间进行测量。好的 ,同学们这堂课讲到这里,下一堂课将学习有关四肢的测量。第一堂课结束。同学们,我们现在学习四肢长度的测量,首先学习使用皮尺测量四肢长度。测量时取四肢左右对称的自然伸展位,骨盆无倾斜。为减少测量误差,必须选择并将皮尺放置在正确的解剖标志点上。必要时要画出标记,测量单位cm,每隔05cm记录一次。下

12、肢长度的测量包括真性长度测量和外观长度测量。在观察步态中注意到患者下肢不等长时,应进行下肢真性长度的测量。下肢长度的真正差异是由于胫骨或股骨短缩所致。患者仰卧,双膝屈曲,双足平放在检查台上。通过正面观察双侧膝关节是否同高来判断下肢不等长的原因。肢体短的一侧膝关节低,提示腿的长度差异是由于胫骨短缩所致;肢体短的一侧膝关节低 并且较另一侧靠后(正面观) ,提示下肢短缩是由于股骨长度变短所致。外观长度差异多由于髋关节屈曲或内收畸形,或骨盆倾斜所致。下面我们学习四肢残端周径的测量,截肢残端长度截肢者上肢或下肢残端长度的测量是设计假肢时不可缺少的数值。其测量时采用的标志点与非截肢者的测量点不同。最后学习

13、残端左右径与前后径残端长度分实长和有效长两种。在决定接受腔形状时使用有效长(长、中、短)。残端的有效长为残端的实长与其左右径或前后径之比。残端左右径测量大腿截肢残端左右径时,患者取立位,在坐骨结节水平从大腿内侧水平位至大腿外侧面的距离。测量小腿截肢残端左右径时,患者取坐位,测髌韧带中央部的宽度 2残端前后径大腿截肢的患者一般测从长收肌到坐骨结节的距离:令患者坐在硬面的平台上,测量长收肌肌腱的前缘到台面的距离。也可以测量从股直肌到臀大肌的距离,即将测量器放在臀大肌和股直肌处,令患者完成等长收缩,用测量器轻轻按在上面可以测出前后径小腿截肢的测量方法是患者取坐位,测量髌韧带中央到胭窝的距离。同学们,

14、这堂课就讲到这里。第二堂课结束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学习脂肪厚度的测量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贮存在皮下组织。通过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不仅可以了解皮下脂肪的多与少,判断人体的肥瘦情况,而且还可以用所测的皮脂厚度推测全身脂肪的数量,评价人体组成的比例。对相同体重者,通过测量脂肪厚度,可确定体型(肌肉型、肥胖型或消瘦型)。此外,脂肪厚度的动态观察也有助于判断键身锻炼或减肥的效果。测量方法;被测量者自然站立。测定皮下脂肪厚度时,通常用拇指和示指将被测者的皮肤和皮下脂肪捏起,然后用卡尺或皮脂厚度计来测量。测量单位为mm 。也可直接采用脂肪厚度测量计进行测量。测量部位选择如:1上臂部右上臂肩峰至尺骨鹰嘴(桡骨头

15、) 连线中点,即肱三头肌肌腹部位。皮4肤捏起的方向与肱骨长轴平行。2背部右肩胛下角下方5em处,该处皮肤和皮下脂肪沿肩胛骨内侧缘被捏起并与脊柱成45。角。腹部右腹部脐旁1cm处。正常参考值我国尚无正常参考值。故在此以对日本成人的评定标准作为参考。肱三头肌处被捏起的皮肤皱襞厚度:成年男性大于104mm 、成年女性大于175mm属于肥胖。正常成年男性腹部被捏起的皮肤皱襞厚度为 515mm ,大于15mm为肥胖,小于5mm为消瘦;正常成年女性腹部被捏起的皮肤皱襞厚度为1220mm ,大于20mm为肥胖,小于12mm为消瘦。对40岁以上妇女测量此部位更有意义。正常成人肩胛下角皮肤及皮下脂肪厚度的平均值

16、为124mm超过14mm就可诊断为肥胖。姿势检查是对患者的静态观察。正常的姿势有赖于肌肉、韧带、筋膜、关节、平衡功能的正常以及良好的姿势习惯。通过对姿势的观察,可以获得结构方面的相关信息。姿势的观察包括对头颈、肩胛骨、脊柱、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足的观察。评定人体姿势时,通常采用铅垂线进行观察或测量。所谓铅垂线,是将铅锤或其他重物悬挂于细线上,使它自然下垂,沿下垂方向的直线被称为铅垂线,它与水平面相垂直。姿势正常时,铅垂线与一系列或若干个标志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一)后面观1正常所见正常人跟骨底与跟腱在同一条与地面垂直的线上,双侧内踝在同一高度,胫骨无弯曲,双侧胴窝在同一水平线上,大粗隆和臀纹

17、同高,双侧骨盆同高,脊柱无侧弯,双侧肩峰、肩胛下角平行,头颈无侧倾或旋转。2检查方法与内容(1)铅垂线通过的标志点枕骨粗隆一脊柱棘突一臀裂一双膝关节内侧中心一双踝关节内侧中心。(2)观察内容从足部观察开始,足有无内外翻畸形、扁平足;双侧胫骨是否同高,胫骨是否弯曲;膝关节有无内外翻,双侧腓骨头高度是否一致;双侧股骨大转子高度是否同高;观察骨盆,双侧髂嵴是否在同一个高度;脊柱有无侧弯;双侧肩胛骨是否与脊柱距离相等,是否同高,是否一侧呈翼状;头颈部有否侧偏、旋转或向前。(二) 正面观 1正常所见双足内侧弓对称;髌骨位于正前面,双侧腓骨头、髂前上棘在同一高度。肋弓对称,肩峰等高,斜方肌发育对称,肩锁关

18、节、锁骨和胸锁关节等高并对称。头颈直立,咬颌正常。2检查方法与内容从足部开始观察,有无足内翻、扁平足、足大趾外翻。胫骨有无弯曲,腓骨头、髌骨是否同高,是否有膝反张、膝内外翻。手放在双侧髂嵴上观察骨盆是否对称。如果脊柱侧弯,观察肋弓,旋转的角度和侧方隆起。肩锁和胸锁关节是否等高。头颈部有无向前或倾斜等。(三) 侧面观 1正常所见足纵弓正常,膝关节0。一5。屈曲,髋关节0。 ,骨盆无旋转。正常人脊柱从侧面观察有四个弯曲部位,称为生理性弯曲。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有较明显的前凸;骶椎则有较大幅度的后凸。头、耳和肩峰在同一条与地面垂直的线上。2检查方法与内容(1)铅垂线通过的标志点外耳孔一肩峰一大

19、转子一膝关节前面 (髌骨后方)一外踝前约2cm。 (2)观察内容足纵弓有否减小,踝关节有无跖屈挛缩;膝关节是否过伸展;注意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的位置关系:若髂前上棘高,提示骨盆后倾或髋骨向后旋转;若髂后上棘高,则提示骨盆前倾或髋骨旋前。腰椎前凸是否增大,腹部有否凸出;胸椎弯曲有否增大,躯干是否向前或向后弯曲,背部变圆、变平或驼背;头是否向前伸。下面我们来学习结果记录与结果分析记录上述观察所见。将垂线与标志点不一致的部分用直尺测量,量化后填入评定表格。姿势的对线发生改变继发于结构畸形、关节退变、关节不稳、重力的改变、不良姿势习惯或疼痛等。脊柱发育畸形、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均可改变正常的姿势;胸部结核可致脊椎后凸增加,形成驼5背畸形;由于髋关节的固定或屈曲畸形,致使腰椎前凸增加而形成前凸畸形;脊柱侧弯过多,可造成侧突畸形。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人体形态学测量的内容,请大家掌握颅区、胸部、腹部、骨盆、四肢的体表标志及测量方法。熟悉残肢周径、长度及前后左右径的测量。了解测量的注意点及记录方法。请同学们回去后复习相关内容。以上内容,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