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两首备课时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合作法、图文结合法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 课时目标: 1、学会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
2、想感情。教学进程: 一、提示课题 1、释题。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寻找,寻访。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自学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2、结合插图讨论诗句的意思。 三、读诗句、认生字、理解诗句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 (3)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 (4)朗读课文。 四、指导
3、朗读 引导学生遐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二、朗读、背诵课文1、个别、集体等多形式朗读。 2、练习背诵。指导:诗从问了童子后,童子先后告诉他师父采药,接着告诉诗人,师父就在这座山里,不过山高云深,我不知他在何处。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布置作业:体会寻隐者不遇描绘的情景,再写下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所见课时目标 :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 教学进程 :一、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朗朗的背诗声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
4、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这座宝库,去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二、整体感受:勾勒牧童轮廓。1、老师板书课题:所见。谁愿意把诗的题目读给大家听听。2、简介诗人。 释题:“ 见 ”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3、学习生字。三、情景悟意:感受捕蝉意趣。1、情景导入: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课件演示:牧童骑黄牛的情景。 )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具体说生动。2 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谁来读读这两行诗?3、我们不仅要会读诗,还要知道他的意思。 ,想想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呀?跟同桌交流一下。 4、谁明白了,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补充)
5、5、我们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再读读,这两句中还有不懂的地方吗?看谁最能会问题。提出来,请大家帮忙。 重点理解“振”、 “林樾”。 6、多么快乐、活泼的小牧童呀!我们再来读一读。7、他正唱得高兴呢,忽然听到了(放蝉鸣声)于是,他就(想象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学生猜测牧童“ 下牛、闭口、捕蝉 ”的情景。 8、袁枚看到这个情景,马上又吟出了后两行诗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指名读,正音,齐读。 9、同桌读读这两行诗,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呀? 10、汇报交流。随机朗读指导 11、还有不懂的吗?,大胆地问。重点理解“意欲” 。 “闭口立”用动作演示。12、牧童很想捕到蝉,他的动作、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该怎么读好这两句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加动作读齐读 四、表演朗读,探寻诵背乐趣。 1、听着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那就请你也做一回大诗人,用你的方式,可以是读,也可以是背,也可以是表演读来把你的所见表达出来吧。 3、学生展示齐背五、复习生字,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分析字行。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习字册。布置作业: 把所见编成一个故事演给家长看,争取得一个小演员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