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及其途径,食品污染的种类:生物污染: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昆虫化学污染:农药、工业三废、添加剂、包装材料物理污染:放射性污染 微生物污染食品的途径:通过水而污染通过空气而污染通过人及动物而污染通过用具及杂物而污染,外源性污染,内源性污染,通过作为食品原料的动植物体本身自带是微生物而污染,食品中微生物的消长情况加工前:原料的运输和贮藏增加了微生物污染、增殖的机会,因此与加工后相比,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大。加工过程中:清洗、消毒和灭菌使微生物数量明显下降,或完全消除微生物。加工后:食品贮藏过程中,若条件适于微生物生长,加工后残留的微生物或再度污染的微生物大量增殖直至引起食品的
2、腐败变质,不再适合于微生物生长时,微生物的数量又开始下降。若加工后的食品不在被污染,贮藏条件也不适合于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数量将会逐渐下降,食品的细菌污染,食品中常见的细菌食品中细菌来自内源和外源的污染,而食品中存活的细菌只是自然界细菌中的一部分,在食品卫生学上被称为食品细菌。致病菌相对致病菌非致病菌,食品细菌,微生物学标准,细菌总数作为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 大肠菌群作为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细菌总数作为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表示方法:1g食品、1cm2的食品表面积和1ml食品中的细菌(杂菌)总数表示。 细菌(杂菌)总数作为食品卫生质量评定的原
3、因:(1)反映食品的新鲜程度(2)食品生产过程中有否变质(3)食品生产的一般卫生情况 不适于用细菌(杂菌)总数作为卫生质量指标的食品:发酵食品(尤其是细菌发酵食品) 食品卫生质量综合评定的重要性:微生物毒素的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存在,食品中细菌数量的食品卫生学意义,可作为食品被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标志。 可用来预测食品可存放的期限。 表示:CFU(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大肠菌群作为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大肠菌群:37,48小时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不产芽孢的G-细菌。 大肠菌群作为食品卫生质量的指标的原因: (1)大肠菌群是人和温血动物肠道中的正常微生物区系,并且只存在于
4、人和动物肠道中。 (2)大肠菌群通常与温血动物肠道病原菌同时存在,只是数量不同。 (3)温血动物肠道病原菌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差,在体外环境中极易死亡,所以难以在食品中检出。 基于上述原因,通常采用大肠菌群来预测食品被粪便、肠道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其中典型E.coli为粪便近期污染,其他菌属则可能为粪便的陈旧污染。,不适于用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示菌的食品,冷冻食品 经射线照射处理的食品pH较高的食品在上述食品中大肠菌群的细菌比许多肠道病原微生物更易死亡。,大肠杆菌的食品卫生学意义,大肠杆菌是最早用于食品卫生质量评定的指标菌 可作为食品被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可作为肠道病原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5、。 表示:每100g或100ml检样中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the most probable number),霉菌及其毒素对食品的污染,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一种有毒的次生代谢产物; 霉菌毒素通常具有耐高温、无抗原性、主要侵害实质器官、致癌; 霉菌毒素可减少细胞分裂、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DNA复制、抑制DNA和组蛋白形成复合物、影响核酸的合成,降低免疫应答等,霉菌产毒的特点,仅限于少数的产毒霉菌,且产毒菌种也只有一部分菌株产毒; 产毒能力往往表现出可变性合易变性; 一种菌种或菌株可产生几种不同的毒素,而同一霉菌毒素也可由几种霉菌产生; 产毒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基质种类、水分、温度、湿度及空气流通情况。,主要产毒霉菌,曲霉属:黄曲霉、赫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烟曲霉、寄生曲霉等; 青霉属:桔青霉、扩展青霉、黄绿青霉等; 镰刀菌属:大部分是植物的病原菌 交链孢霉属:有些是植物病原菌 其他属:木霉属、粉红单端孢霉等,主要的霉菌毒素,